s 閱讀頁

第二節 胡其俊與國旗廝守了25年

  他扛著國旗一走就是25年。

  日本政府的反華政策,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

  在老北京的民居裏,麵對早已兩鬢斑白的胡其俊老人,一種歲月滄桑之感盤桓在我心頭。

  胡其俊老人說,那天他升國旗時,特別小心翼翼,他不願碰落杆和玉石欄杆上的人民的聲音。

  多行不義必自斃,曆史會反複證明這一點的。

  “第一位升旗手”叫程宏年

  1949年10月2日,我們新生的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後的第一個黎明,北京市供電局一個名叫程宏年的老人,扛著五星紅旗,穿過正陽門,來到天安門城樓前,將國旗升上了蔚藍的天宇。

  當程宏年老人扛著昨天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走在寬闊的天安門廣場上時,他的心情無比激動。他的腦海裏,不時浮現出幾個小時前發生在這裏的一幕幕情景。

  毛澤東主席親自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麵五星紅旗後,莊嚴的閱兵式開始了。

  閱兵總司令朱德走下天安門城樓,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的陪同下登上黑色敞篷汽車,從天安門中間門洞外開出,駛過金水橋,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軍隊和老百姓》《保衛勝利果實》《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等一係列樂曲聲中,檢閱了肅立在東長安街和前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和工人、農民、學生、幹部隊伍。

  閱兵式結束時正是黃昏,群眾的慶祝活動開始了。在蒼茫的暮色中,歡騰的群眾點燃了燈籠火把,把天安門廣場裝點成絢麗的萬花世界。突然,“砰”的一聲響,一顆碧綠的信號彈帶著耀眼的光芒,騰空而起,刹那間,廣場周圍轟然爆響,五彩斑斕的“禮花”飛向廣場上空,有的像噴射的彩泉,有的如怒放的花雨,有的勝似琳琅的明珠,疊織出奇光異彩的美麗圖案,把大典之夜裝點得壯麗輝煌。伴隨著“禮花”的起落,歌聲、口號聲猶如滾滾的海潮起伏不停。

  程宏年老人清楚地記得,從午後2時55分到晚上10時,毛澤東主席一直在天安門城樓上,他不肯坐,始終舉著一隻手,時而莊嚴地停在空中,時而有力地揮動,他不停地在城樓上走動,時而走向東麵,時而又走向西麵,向廣場上的群眾頻頻招手。

  ……

  幾個小時過去了,程宏年老人走在廣場上,此時的天安門廣場,一片靜謐。

  天邊露出淡淡的白色,黎明就要到了,新的太陽,將噴薄而出。

  那時還沒有今天這樣莊嚴壯觀的升旗儀式,偌大的廣場上沒有什麽行人,更談不上觀看升旗的群眾了。但程宏年老人還是非常莊重地仰望著祖國的東方,當太陽剛剛在地平線上探出頭來時,他將手中的五星紅旗緩緩地升了上去……

  默默無聞的25年

  見到胡其俊老人,是在北京宣武區右安門西街老人的家中。老人已於前幾年退休,老人看上去精神飽滿。他的屋裏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各種花盆,在朝陽的一麵牆上釘著一麵小五星紅旗。

  從1951年國慶節到1976年的25個年頭裏,胡其俊老人承擔了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的任務。

  他扛著國旗一走就是25年。

  談起升旗這個話題,老人回憶說:“開國大典後的兩年,是由程宏年升降國旗,他現在已經離開了人世。我是從1951年的國慶節開始接替升降國旗任務的。當時對升旗沒有什麽特殊的要求,隻要能夠把國旗順利地升到杆頂即可。那時候也不是每天升降國旗,隻在春節、元旦、‘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節日時才升掛國旗。比如,春節放三天假,我就在正月初一早晨從天安門管理處取出國旗並將旗升上去,正月初三傍晚再將國旗降下來,交回管理處保管。”

  “當時升國旗時,邊上沒有什麽人觀看,廣場上除了有幾個解放軍哨兵外,沒有現在這麽多的圍觀群眾。升旗的設備沒有現在好,也不奏國歌。每次我跳進旗杆邊的漢白玉欄杆,爬上2米高的旗杆座,用銅絲將旗套緊緊綁在旗杆的升降鋼絲繩上,然後就等著日出。當時北京沒什麽高大的建築物,廣場東邊的革命曆史博物館也沒開始建,在天安門廣場上就看得見太陽升起來。等天邊的太陽一冒紅,我就趕緊扳動旗杆底座下小配電箱上的開關,旗幟就緩緩地升上了天空。看著五星紅旗和太陽一起升高,我的心裏還是十分激動的。每次升完國旗後,我都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再看一看,確認國旗是升到頂了,才放心離去。”

  說到這裏,老人停了停,拿起桌上的紙煙,抽出一根,叼在嘴上,我趕緊拿起火柴為老人點燃香煙。

  老人緩緩地吸了一口,香煙味在小屋裏彌漫開去。

  老人陷入了沉思,我沒有打擾他。

  “升降國旗是我一輩子的光榮”

  胡其俊老人接著說起了他的身世。他在10歲時,由於家裏貧困,不得不進了一家私人的電行當學徒,一天到晚拚死拚活地幹,還經常吃不飽飯。當時電工這一行不像現在是機械化,電梯會穩穩地將人送上去修理。那時完全是靠氣力硬爬電線杆子。稍不注意就可能觸電。就有生命的危險。

  北京解放後,胡其俊被安排在北京市供電局工作。勞動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覺,使他仿佛獲得了新生,煥發了青春。他幹起活來有勁,走起路來帶勁,單位有什麽事,他總是跑去搶著幹,深得領導和同誌的好評。

  一天下班後,班長把胡其俊叫到一邊,告訴他組織上決定交給他一個光榮的任務,讓他接替程宏年老工人,在天安門廣場升掛國旗。

  胡其俊聽後,又是高興,又是激動,又是擔心。高興、激動的是自己這個在舊中國吃不飽飯的窮人,成了新中國五星紅旗的升旗手;擔心的是這麵由毛主席親自升起過的國旗,由自己來升,怕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但胡其俊還是痛快地接受了任務。

  他回憶說:“第一次升國旗時,頭天晚上我根本無法入睡,一會兒起來看表,一會兒又起來看表,生怕第二天晚了。天剛蒙蒙亮,我便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到天安門廣場管理處領來國旗。然後一氣兒跑到廣場的旗杆底下,仔仔細細地將國旗係好,將它撫平,然後望著天邊,等著太陽出來。當我順利地完成任務,我的心裏就甭提有多高興了,比喝了半斤二鍋頭還帶勁!”

  那時,升國旗對胡其俊隻是一件“業餘”任務,他得照常在班組裏上班。為了完成好這個任務,胡其俊吃了不少苦。那時北京風沙大,天安門廣場上無遮無攔,就更覺著風烈,他好幾次在升旗時,被狂風卷下2米高的旗杆座。但胡其俊總是連身上的塵土也顧不得拍,頑強地再次爬上去,迎著風將國旗升起來。由於風沙大,國旗經常被吹得撕開口子。所以遇見大風天,胡其俊必須守在天安門,以便隨時更換被風吹壞的國旗。最難的是在嚴寒的冬天去升旗,那時候隻能騎車去,北風刺骨地吹著,冰凍使他好幾次滑倒在地上。

  但胡其俊覺得值得,接受了升國旗的任務,他覺著頭腦裏又多了許多東西,他開始留心起報紙上登載有關國旗的故事,關心起了國家大事。

  一段往事和一篇文章

  1958年4月3日,“中國郵政票剪紙展覽會”在長崎百貨公司“浜屋”開幕,會場按慣例懸掛著中國國旗。

  5月2日,台灣駐長崎的領事對會場懸掛中國國旗向日本外務省抗議,並要求取下中國國旗。外務省當即勸告展覽會的主辦團體日中友好協會長崎支部取下中國國旗。更可氣的是,當天下午4時左右,兩個日本暴徒闖進展覽會會場,扯下了懸掛的五星紅旗。

  事件發生後,會場主持人立即把兩名肇事者送交長崎市警察局,要求查清其身份,並給予懲處。但是,長崎警察局當天晚上就以沒有損壞旗幟,很難說是觸犯了毀壞器物的條款為由,將兩名暴徒釋放。

  對此,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嚴重抗議,但岸信介政府態度強硬,拒不承擔任何責任,說什麽“對無外交關係國家的國旗進行汙辱,不能構成刑事案件”,公開包庇罪犯。接著,日本又發生了幾起損害中國國旗的事件。

  日本政府的反華政策,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

  5月9日,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發表談話,嚴厲譴責日本岸信介內閣破壞中日貿易協定,縱容暴徒侮辱中國國旗等一係列敵視中國的倒行逆施。中國方麵認為,“長崎國旗事件”充分證明,第四次貿易協定中包括懸掛國旗在內的各項規定,絲毫沒有實施的保證,中日兩國人民在友好基礎上進行平等互利貿易的前提條件,已被岸信介政府徹底破壞。為維護國家的尊嚴,中國政府采取斷然措施,停止一切對日貿易活動和其他交流。

  5月7日,中國停止與日本的一切新的貿易談判。

  9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向日本締結協定貿易的三個團體發出抗議。

  10日,中國政府決定停止簽發對日進出口許可證。正在東京談判的鋼鐵協議即告中止。

  11日,外交部長陳毅向駐京的外國記者宣布,中國決定斷絕和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當時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婦女代表團與和平代表團也接到回國通知,正在日本公演的歌舞代表團也立即停演回國。

  6月3日,兩國取消了體育交流。

  4日,中國紅十字會宣布暫緩援助日本婦女回國探親。中日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往全部中斷。

  說起這段往事,雖然時間已過了30多年,胡其俊老人還是很有些憤慨不平:“帝國主義就是亡我之心不死,我們的共和國無論如何要富強起來,才不至於受人家欺負。前幾年看到一篇範敬宜先生寫的《撫今追昔話國旗》文章,我專門將它收集下來,其中有兩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

  從胡其俊老人手中接過已略微有些發黃的剪報,我不由自主地一口氣讀了起來:

  親愛的年輕人,當你們目送莊嚴的五星紅旗冉冉升上祖國藍天的時候,你們是否意識到,這是一個最值得自豪的時刻,一種最值得珍惜的權利?也許有人會說,這有什麽稀奇啊?我們不過是在履行一種儀式罷了。不,這不是簡單的儀式,而是得來不易的珍貴權利。

  在舊中國,上海有一所美國教會辦的聖約翰大學。它有一條校規:校園裏隻能懸掛美國國旗,不準懸掛中國國旗。1925年5月30日,帝國主義分子在上海製造了血腥屠殺中國人民的“五卅”慘案。激於愛國義憤,聖約翰大學的華籍教師不顧美國校長的恐嚇、阻撓,舉行抗議集會,破天荒第一次在校園裏升起一麵中國國旗。這一下激怒了美國校長,他瘋狂地當眾把中國國旗撕毀,踩在腳下,這是對中華民族尊嚴和主權的公然踐踏和侮辱啊!它激起了廣大中國師生的無比憤慨。於是,一批愛國的中國師生,憤而辭職、退學,並且組織起來,創辦了光華大學。光華,寄托著他們光複中華的愛國之情。

  請想一想,在舊中國,中國人民連在自己的國土上升國旗的權利也沒有啊!

  我是1949年上海解放後考入這所大學的。那年的10月1日,就在當年美國校長撕毀中國國旗的韜奮堂前(偉大的愛國者鄒韜奮曾在這裏畢業),豎起了一根新的旗杆。全校師生肅立在它的周圍,舉行升旗儀式。我至今記得很清楚,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升起來的時候,我看見周圍的老師、同學的眼睛裏都閃著淚花。一位當年被迫離校的老校友、老教授,竟倚著旗杆失聲痛哭……

  時光流逝,34年過去了。但是,當年的情景曆曆如在眼前,而且經久愈新。它經常在催我自新,促我自強,在軟弱的時候堅強起來,沮喪的時候振作起來。即使是在委屈的時候,想一想是誰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在天安門廣場上空、在聯合國大廈門前、在世界性運動會大廳裏升起的,周身的熱血又重新沸騰起來……

  我欣慰地告訴胡其俊老人,今天在昔日的約大校園內,華東政法學院的師生們又編織著新的升旗故事。

  華東政法學院刑法係的學生已堅持義務升降國旗10年。這些年來,刑法係的學生畢業了一屆又一屆,但升旗儀式一天也沒有停斷過。每天升降國旗時,都有不少學生自覺列隊在旗杆下,向迎著晨曦升起的國旗行注目禮。

  五星紅旗目睹過滄桑歲月

  有位哲人這樣說過,時間是一條長河,人的年齡裏蘊藏著曆史。

  在老北京的民居裏,麵對早已兩鬢斑白的胡其俊老人,一種歲月滄桑之感盤桓在我心頭。

  胡其俊老人緩緩地說道:“25年的時間,我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了許多事情。文革期間,毛主席9次接見紅衛兵,每次我都事先去廣場將國旗升掛好。董必武、陳毅、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偉人逝世,也是我在天安門前下的半旗。”

  胡其俊老人的話,勾起了我們對共和國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的回憶。

  1966年8月18日,首都百萬紅衛兵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接受了毛澤東的檢閱。當時的新華社消息這樣報道:“毛主席穿一套草綠色的布軍裝。主席的軍帽上一顆紅星閃閃發光。毛主席走過天安門前金水橋,一直走進群眾的隊伍當中,同周圍的許多人緊緊握手,並且向全場革命群眾招手致意。”“在大會進行中,師大女附中一個‘紅衛兵’,登上天安門城樓給毛主席戴上了‘紅衛兵’袖章。毛主席和她親切握手。城樓上下的‘紅衛兵’,無限歡欣,有的一蹦尺把高”。

  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25日、11月26日,三個多月的時間裏,毛澤東主席連續9次在天安門城樓接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100萬學校師生和紅衛兵,從此,“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胡其俊老人清楚地記得,每次毛主席要接見紅衛兵的前夜,廣場上都是一片狂熱的氣氛。紅衛兵們在廣場上通宵達旦地唱歌跳舞,每次他都要費一番周折,才能扛著國旗來到旗杆下,將旗子升起來。老人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他將五星紅旗升起來時,紅衛兵們自發地唱起了《歌頌祖國》這首歌曲: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麽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此走向繁榮富強!

  青年人都是充滿熱情的,胡其俊老人感慨地說,但一夥別有用意的人卻利用了年輕人的熱血,去達到他們篡權的目的。

  然而,陰謀隻能得逞一時,永遠也不可能橫行一世。

  1976年1月8日,深受全國各族人民愛戴的周恩來總理不幸病逝。

  胡其俊老人接到下半旗致哀的指示。他來到旗杆下,將國旗升至旗杆高度的2/3處。

  頗通人性的國旗,這天低垂不語。

  天安門也為周總理的逝世而悲痛,千百萬人民群眾懷著對周恩來總理無限敬仰之情,抬著花圈,來到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祭奠敬愛的總理,擔憂國家的命運。白花、黑紗和花圈布滿廣場四周,陣陣哀樂夾著嗚咽聲、痛哭聲在寒風中回蕩;淚雨紛紛,無聲地滴落在廣場的方磚上。

  然而,就在這萬眾悲痛中,“四人幫”陰謀反黨集團卻用盡種種卑鄙手法,阻撓、壓製人民的悼念活動。

  禁令一個接著一個傳來,不要開追悼會,不要佩帶黑紗,不要戴白花,不要設靈堂,不要獻花圈,不要……

  人民被激怒了!

  1976年4月5日是清明節,這是中華民族祭奠革命先烈和掃墓的傳統日。盡管人們事先知道“四人幫”把祭奠周總理的活動定為“反革命活動”,但人們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們還是湧向了天安門廣場。從淩晨到夜晚,天安門廣場始終人流不斷,大大小小祭奠周總理的花圈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一直擺到觀禮台前,天安門廣場內每根燈柱和旗杆都掛滿了精心製作的花圈和花籃,到處掛滿了既是悼念周恩來總理又是聲討“四人幫”的戰鬥詩篇。

  胡其俊老人說,那天他升國旗時,特別小心翼翼,他不願碰落杆和玉石欄杆上的人民的聲音。

  就在這天晚上,“四人幫”反黨集團竟敢違背人民的意誌,下令鎮壓了悼念周恩來總理的人民群眾。

  多行不義必自斃,曆史會反複證明這一點的。

  子弟兵接過了五星紅旗

  1976年10月24日,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大型集會。

  廣場上紅旗飄揚,鑼鼓喧天,揚眉吐氣的人們手持紅旗、標語,舉著歡慶勝利的橫幅,載歌載舞,歡歌笑語。

  共和國獲得了新生,走向了更為輝煌的曆程。天安門廣場的五星紅旗,飄揚得更加絢麗。

  據胡其俊老人回憶,就在此後不久,北京市供電局將天安門廣場升降旗任務移交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衛戍區。

  解放軍接收此任務後,便改重大節日升掛國旗為每日升降國旗,直到發展成今天這樣莊嚴隆重的儀式。

  談到現在的升旗儀式,胡其俊老人高興地說,現在的儀式好,威武雄壯,與泱泱中華的形象相匹配。他說,我去看過那些戰士,他們個個都是好樣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