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53章 天安門風雨見證!如磐夜曙光在前(8)

  遊行隊伍剛出校門隻有幾百步,即從六裏台拐向迪化道(現鞍山道),到了“難區學生補習班”附近,就被200多身著短衣、歪戴著帽子、裸露著胸膛的暴徒所阻攔,他們一麵高聲叫罵,一麵齊聲喊“打”,向遊行隊伍直衝過來,並以磚頭、石塊、皮鞭、警棍向學生們亂打。好幾個學生頭上挨了磚頭、石塊,血流如注。這時候,20多個警察借口維持秩序,衝進遊行隊伍,揮舞警棍,追打學生。學生齊聲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想以自己的喊聲喚醒暴徒們的良心。然而,打紅了眼的暴徒們不顧一切,石子扔得更凶,罵聲叫得更大。手無寸鐵的學生仍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為避免更大損失,南開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和總領隊決定改道向北遊行,但發現北麵也有警察、暴徒層層阻攔,總領隊乃決定學生們慢慢向校門退卻,而暴徒和警察卻乘機向大隊衝來,亂石密如雨下,致使許多學生受傷、流血。李恩澤、簡正方、趙桂華頭部重傷,血流不止,當場昏倒,經同學抬回,由校醫診治才醒過來。混亂當中,有學生6人被捕;警察對空鳴槍並奉命逮捕“擾亂秩序分子”,被打的學生又被拖去,拖過暴徒麵前時,又結結實實挨了一頓毒打。學生代表與警察交涉時,亦被逮捕;暴徒和警察還以皮靴、警棍、石頭紛紛向被捕同學打來。

  學生被迫於9時20分左右退入學校,但石塊仍不斷扔來。9時半起,槍聲又起,持續約50分鍾。到10時50分,全體參加遊行的學生在校內飯廳開會,商討如何救援被捕同學,並決定軍警不釋放被捕同學,就繼續罷課遊行請願。警備司令部宣布:自11時半起,六裏台南開校門前戒嚴,實際上包圍了學校。

  學生在與警察搏鬥中,抓住了一個指揮行凶的警察局督察和一個追打學生的警察。這兩個凶手,成了南開學生與警察局談判釋放被捕同學的“人質”。經過救援,被捕學生於下午6時被釋放回校。

  南開的教授紛紛支援學生的行動,教師60多人簽名致函“反內戰反饑餓行動委員會”,說:“對於你們此次反內戰反饑餓運動,我們完全同情。我們認為:你們所代表的是中國廣大人民內心中共有的意見。我們相信:凡是對於國家的現狀感到痛心萬分的人,都願意和你們站在一起。而且我們覺得:今日的行動與要求實在是人民應有的權利!我們願與大家共為和平民主而努力!”在這封信上簽名的有周基,卞之琳、李廣田、劉榮恩等教授。學生被打後,李廣田、劉榮恩、何炳琳、張兆科、周基!等教授以個人身份,前往慰問。李廣田說:“誰不讓我們反內戰,誰就是要打內戰的。”

  (北洋學生慘遭毒打

  北路,北洋大學參加遊行的學生約有600人。這一天,他們很早起床,7時就到大操場集合。出發前,北洋代理校長金向洙曾向生申述遊行可能受阻,希望學生不要遊行;學生以遊行“係全體學生大會決定,無改變之可能”,表示堅決按預定計劃遊行;主席團考慮到學校可能被包圍或堵截,決定提前行動,7時就鳴鍾集合,整隊出發。

  遊行隊伍浩浩蕩蕩走出校門,前導是“反內戰反饑餓”六個大字的大橫幅,接著是北洋的校旗和多色彩旗,學生則人人拿著小旗,上麵寫著“反內戰”、“反饑餓”、“要和平”、“要民主”等口號,“反內戰行動委員會”委員走在前頭。隊伍最後是學校的一輛卡車,專供宣傳隊出快報和救護之用。宣傳隊的學生走在最前麵,與大隊有一段距離,他們一會兒跑到這兒,高唱“要和平”歌曲,後麵的人也跟著唱;一會兒跑到那兒,散小旗,發傳單。一輛輛馬車、汽車、人力車、三輪車,都插著小旗,一時滿街小旗飄揚,標語交錯,為遊行隊伍壯行。街上趕車的、坐車的、拉車的都以喜悅的臉色歡迎遊行隊伍。隊伍到河北工學院門口停了下來,以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迎接這個學校200多學生參加遊行行列。

  遊行隊伍自元緯路折往天緯路,到達省立女子師範門前,隻見校門緊閉,寂無人影。原來,學校當局不讓學生出門。遊行隊伍高聲呼叫,女師不少學生從旁門衝了出來,加入遊行隊伍。接著,不久,水科專科、保定職校的隊伍也來了,與北洋、河北工學院、女師的隊伍匯合在一起,隊伍更加壯大,“反內戰,要和平!”“反饑餓,要飯吃!”“反獨裁,要民主!”的口號聲更加激越雄壯。

  到天緯路中山路口,遊行隊伍遇到第一道封鎖線:四五十個警察橫列路口,形成人牆,阻止隊伍前進。經領隊交涉,申明大義,警察才讓隊伍通過。到金剛橋北口,遊行隊伍又遇到第二道封鎖線:百餘名警察和一群便衣特務列隊阻止通行,他們還強令來往的電車、汽車、三輪車、馬車橫七豎八堵塞通道。遊行隊伍不得不暫時停了下來,學生質問:“為什麽不讓我們過去?”警察說:“上邊有命令,不準你們遊行”。學生又質問。“我們反對內戰,難道你們讚成內戰?”警察說:“我們是執行上邊命令……”領隊上前與警察局長交涉,警察局長答應向警察總局電話請示。隊伍被阻達20多分鍾,學生耐不住。有一個學生高呼:“衝過去!衝啊!”一個學生站在一輛汽車上不停地搖晃著國旗,呼喊著口號,遊行隊伍密密層層地從車頂上翻越過去,從車縫中擠了過去。警察對這激憤的人流無可奈何,擁集在橋上兩端的群眾則歡呼和鼓掌。

  10時一刻,遊行隊伍到達羅斯福路(現和平路)下天仙(現人民劇場)附近。走在大隊前麵的宣傳小分隊,在人群中開展街頭演講,慷慨激昂地號召大家行動起來,反對內戰,反對征兵征糧,他們還散發傳單,高唱:“不能打呀!不能打……打死了兄弟,摧殘了文化,剝奪了民主自由,破壞了民族團結,不能打呀!”

  忽然,從人叢中擁來一批暴徒,總數有四五百人,冒充學生的遊行隊伍,身著灰、黃各色服裝,由一個穿中山裝的官員帶領,喊著“反對罷課!”“反對暴動!”“鏟除不良分子!”“打倒蘇聯走狗!”之類口號,向遊行隊伍壓來,進行挑釁、鼓噪、辱罵。遊行隊伍主席團決定避免與他們衝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遊行隊伍手拉著手,高唱“團結就是力量”,慢步前進。霎時,暴徒們從前後包圍過來向遊行隊伍擠壓。警察也來了,但對暴徒的行徑不加幹涉,卻勸遊行隊伍不要打架。

  遊行隊伍一步步後退,一直退到馬路旁的行人道上;暴徒由一個矮子揮動拳頭指揮著繼續向前壓,向旁邊擠。突然一聲槍響,暴徒用事先準備好的鐵尺、木棒、磚石等瘋狂地向遊行隊伍襲擊過來,暴徒咆哮著亂打亂搶,有的搶奪學生的旗杆,有的搶奪學生貼標語的漿糊筒,並把這些東西猛砸過來,打得學生頭腫臉青。有些暴徒三四個人包圍、毆打一個手無寸鐵的學生。事後統計,學生重傷7人、輕傷46人。這時候,預伏巷內的警察也揮舞皮帶追打學生;在一片混亂中,警察開來一輛囚車,當場捕去17人,其中,北洋8人(包括遊行總指揮、反內戰行動委員會主任委員洪惠如)、河北工學院2人、保定工業職校6人、公務員1人。現場目睹暴徒血腥罪行的市民,萬分氣憤,有的歎氣,有的流淚,有的橫眉怒目。在警察追捕學生時,群眾紛紛給學生指引逃路。有4個學生逃到商店,老板就請他們上樓躲避,馬大夫醫院的醫生還積極搶救重傷學生。除國民黨禦用的報紙外,各種報紙第二天都對血案作了詳細報導,深切同情和支持學生的正義行動。

  遊行隊伍被打亂時,有的學生喊:“到市政府去抗議!去營救被捕同學!”被打散的隊伍通過不同途徑奔向市政府,救護車也載了一些學生赴市政府。一會兒,大約400多學生聚集在市政府大廳,怒吼著:“我們反內戰、要和平,有什麽罪?”“我們反饑餓,為民請命,犯什麽法?”“為什麽不抓打人凶手?”“為什麽逮捕我們同學?”“不釋放我們同學決不回校!”學生推舉八人為代表求見市長,杜建時在憤怒的學生代表麵前,被迫答應釋放被捕的學生。

  下午2時左右,遊行主席團成員程秉元、陳國雄趕來,剛從警察局釋放出來的洪惠如也來了;接著就開始與市長杜建時談判。陳國雄首先登台,對市政府指使暴徒毆打同學,提出嚴重抗議;此後,洪惠如悲憤地說明了今天發生的所有情景,向杜建時提出一連串質問:“為什麽設三道障礙阻攔我們遊行?為什麽對暴徒打人反而不予阻止?請問市長什麽道理?”“打人的指揮是市黨部的人員,警察也來追抓同學,請問市長,這是否是市府當局組織的有計劃的鎮壓?”“打人的不被抓,專抓被打的學生,被抓的沒有一個是打人的暴徒,這是什麽道理?”……杜建時感到難以應付,不得不把事情包了下來,以求平息。他緩慢地說:“對這次不幸事件的發生,我對諸位表示同情,隻是,我有兩點想法和諸位說說,一是國家的內亂……”學生高呼:“什麽內亂,人民要和平,是你們挑起的內戰!”杜建時點點頭,說:“是!內戰,我勸同學停止遊行,複課。至於警察,是保護同學的。”大家憤怒地說:“什麽保護!是打人!是抓人!”他接著說:“地方上的事,不是我一個人統管得了的。”學生反駁:“地方上的事,你得負責!”他說:“我脫離學生時代並不太久,我同情你們,希望冷靜一點。”經主席團醞釀決定,由洪惠如向杜建時提出七項要求:

  一、立即解除包圍南開的警戒線;

  二、釋放所有被捕同學;

  三、懲辦打人凶手;

  四、交還北洋的國旗、校旗;

  五、慰問負傷的同學;

  六、賠償一切損失;

  七、保證明日遊行的安全。

  “包圍南開了嗎?我不知道呀!”杜建時推卸責任。“包圍、鎮壓,這是你們的預謀,你是一市之長,怎麽會不知道……想抵賴?”“好!好!”杜建時隻好告訴他的秘書:“打電話,快打電話,誰叫他們去包圍的?!”南開包圍解除後,繼續談判釋放被捕同學問題,杜說:“我得到同學被捕消息,趕忙打電話給分局長,叫他們好好優待,讓他們釋放。”學生諷刺地說:“你們用皮帶來優待,我們嚐夠了。”關於賠禮道歉和賠償一切損失的問題,杜建時也答應了下來。關於懲辦凶手和保證以後遊行的安全,他說:“懲凶,將來查明真相,一定懲辦。”“不行,政府說話總是說了不做,定個日期。”“查明事實,總得三五天吧。”“好吧!三天到五天。”杜建時說:“遊行請願,我向來不禁止,不過昨天,國府命令剛到,我不能不遵守,我不能以市長身份允許你們遊行,不過,我可以盡量保證你們安全……”學生鼓掌。

  談判持續了三四小時,最後,杜建時以懇求的語氣說:“天快黑了,你們還是先回校吧!為了你們的安全,派卡車送你們。”學生們分乘十多輛卡車,高唱著《團結就是力量》,凱旋而歸,校門口簇擁著歡迎的人群。

  北洋學生遊行被毆後,北洋教授會開會決定向市長提出書麵抗議,說:“此次本校學生被暴徒作有計劃之毆擊,貴府大隊警察預伏巷內,伺機助毆,並逮捕學生多人,事後貴市長竟對本校學生諉稱今日下午不幸事件,為雙方互毆,果如所言,何以被毆者均為本校學生,被逮捕者亦為本校學生,而貴府對他方無絲毫阻止。”“如謂遊行有違禁令,何以對所謂天津市平亂大會之行列不惟不加幹涉,反加保護……對於今日所發生之不未幸件,本教授會認為貴市長未能采取適當措施,特此提出抗議。”

  第六節 不反內戰無飽飯,誰主內戰是罪人(一)

  五二大遊行後,中大學生沉浸在悲憤之中。

  聽見了受傷同學的呻吟,我們忍不住要哭泣,我們更忍不住要憤怒!

  大會還是開了,隻是推遲了一天,而且改名為“哀悼晚會”。

  《朱曦日記》在這一天用下麵意味深長的話結束:“夜,漫漫的長夜……但過了五更,天,還是要亮的。”

  這暴露出國民政府上層在對待處理學生運動的問題上,存在著明顯的矛盾。

  形勢變化,必須重新研究對策。

  白色恐怖釀血案,勇士直麵怒抗爭

  五二血案,是國民政府最高當局一手策劃、製造的,很明顯,其首要目的是想借此使南京學生就範,從而把由南京學生帶動起來的如火如荼的“學潮”壓下去。但是,事情並沒有按照他們的如意算盤發展,軍警憲特對南京學生的血腥鎮壓,不僅沒有使南京學生在法西斯暴力麵前低頭,相反,進一步激怒了南京學生,激怒了全國廣大愛國學生,從而使反饑餓、反內戰、反暴行(後改為“反迫害”)怒潮自南而北、從東到西迅速席卷了全國許多城市,形成了以南京為中心的強大衝擊波,猛烈地衝擊了國民黨蔣介石的獨裁、內戰、賣國的政策。

  南京五二血案激起的反饑餓、反內戰、反暴行的浪潮,又是與各地響應北平“反饑聯”號召“六二”全國舉行罷課、罷工、罷市並遊行示威,進行反內戰抗議結合在一起。實踐證明,“六二”號召是一個輕率而冒險的決策。

  北平發出“六二”舉行全國性反內戰統一行動號召後,政府最高當局迅速作出強烈反應。據陳蘭蓀在《重慶“六一”大逮捕前前後後》一文中說:蔣介石連日召開“官邸會報”,研究對策,決定以暴力對學生運動來個“大行動”。為此,作了緊急部署,由“官邸會報”秘書長穀正鼎會同中統、軍統、憲兵等特務機構負責人,製定了《“六二”鎮壓方案》發動了一次全國性的大逮捕,即“六一”大逮捕。

  國民黨當局為了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統治,對廣大學生的奮起恨之入骨,也怕得要死,怕學生運動的衝擊波引發工農群眾的連鎖反應,因此對學運總是要千方百計尋找機會加以鎮壓。作為學運的指導,對反對派鎮壓學運的可能性絕不能有所忽視,應緊緊依靠並團結學生的大多數,來與國民黨當局的暴力相抗衡,一般隻能采取突擊的鬥爭形式,使國民黨當局措手不及。

  國民黨當局在針對“六二”而掀起的白色恐怖浪潮中,使用了一整套法西斯的伎倆:起初,用“紅帽子”進行嚇唬、誣蔑,企圖孤立進步學生;繼而又製造所謂的“互毆”事件,指使學生中的國民黨、三青團骨幹分子進行挑釁、圍毆學生,或雇用特務、流氓、地痞毆打學生。他們甚至直接出動軍警憲特,以鐵棍、木棒、皮鞭、水龍、手槍、機槍毆打和屠殺學生。總之,國民黨當局的鎮壓已經發展到窮凶極惡的地步。

  南京五二血案後,白色恐怖逐步彌漫全國許多城市(據有關文章記述,“官邸會報”對“六二”采取“大行動”的決策,是5月25日前後作出的):上海,各大專學校組成南京五二慘案後援會之後,上法、交大、同濟、複旦、暨大等校從5月23日起接連發生恐怖事件,許多學生遭到毒打,軍警憲特包圍學校,非法逮捕學生;南京,5月31日,衛戍司令部發出戒嚴令,並向中大校方送去一份黑名單,擬逮捕其中的40個學生,後因校方嚴正拒絕,才沒有得逞;重慶,5月31日夜到6月1日黎明前,數千軍警憲特同時出動,大肆搜捕學生,女師院、重大、中央工校、以及四川教育院等校200多學生被捕;武漢,6月1日淩晨3時,1000餘名全副武裝的軍警憲特闖進武大,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六一慘案”,逮捕教授5人,學生12人,並以國際間禁用的“達姆彈”槍殺學生3人,傷12人……

  有壓迫必有反抗,壓迫越凶反抗越烈,學生怒火燃遍神州大地。根據已掌握的資料統計,從中大發難起,到6月4日止,全國共有20個省、數十個大中城市、數十萬學生舉行了罷課。南京、上海、福州、杭州、北平、天津、南昌、長沙、開封、武漢、廣州、唐山、昆明、桂林等14個城市以及金華、永嘉、縉雲、新登等縣城的學生舉行了25次遊行示威,參加人數近十萬。

  下麵是南京五二血案後,18個主要城市的廣大愛國學生,在白色恐怖下,掀起了反饑餓、反內戰、反暴行怒潮的情況。

  南京:運動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