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50章 天安門風雨見證!如磐夜曙光在前(5)

  “在此次事件發起的當初,其動機本極純潔,其要求亦極合理。但事態演變到今天,全國各地掀起的如火如荼的學潮,從它的表麵及內容看來,顯然已是變了質的。借要求提高副食費為幌子,而進行著政治鬥爭。我們憤恨!我們惋惜!我們更對此輩民主掮客,政治棍子,恨不能寢其皮而食其肉……蓋民主掮客政治棍子乃不欲人民安定,國家繁榮,滅盡天良逞其私黨之陰謀,貽純真青年於荒時廢學之無謂遊行,導青年感情於不正當之發泄。揆此三點,凡有良知之青年,果能用理智來分析,究竟我們求學的目的是什麽?我們耗盡父母的血汗金錢,耗費人生有限的時間,竟甘願做他人的尾巴?果爾,直為親者痛而仇者快也……”

  《複課宣言》最後提的口號是:

  一、政府拿出魄力來,拯救苦難中的青年!

  二、我們要吃飯,我們也要讀書!

  三、各黨派拿出良心來,饒了我們吧!

  四、我們堅決反對以罷課遊行的方式請願!

  五、我們尤其反對請願的目的中途變質!

  《複課宣言》真可謂極盡謾罵、誣蔑之能事,這是中大國民黨、三青團骨幹分子對反饑餓反內戰刻骨仇恨的大暴露,但是,其結果與他們主觀願望完全相反,《複課宣言》除獲得學生中少數國民黨員、三青團員的支持外,中間學生被他們的“紅帽子”政策嚇唬住的隻是少數。形勢比人強得多,逆曆史潮流而動總是不可能有好結果的。

  中大係科代表大會決議:5月20日遊行

  蔣介石發表的“談話”、國民政府頒布的《臨時辦法》於18日下午見報後,中大學生中的國民黨、三青團骨幹分子如獲至寶,立即把它貼上民主牆,並在與他們接近的同學之間大肆活動,除硬拉一些人在他們炮製的《複課宣言》上簽名外,還散布流言蜚語,蠱惑人心,製造恐怖氣氛。他們不僅按《複課宣言》的基調大放厥詞,還胡說什麽“政府今後不會對共產黨學生姑息養奸了”;“政府已下決心取締遊行”;“共黨學生如仍一意孤行,政府已準備用機槍對付”;“遊行肯定會流血,你們犯不著陪他們一起流血”;“某某學校已開始抓人了”,等等。他們這樣恫嚇的結果,隻有少數學生開始從鬥爭行列遊離出去。這些學生之所以退縮,固然與他們對國民黨、三青團骨幹分子所散布的反饑餓鬥爭“變質論”將信將疑有關,更重要的是他們與國民黨、三青團骨幹分子關係密切,“情麵難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國民政府頒布的《臨時辦法》和蔣介石的“談話”見報後,中大進步學生立即貼出不少大字報,駁斥蔣介石對中大、金大學生的誣蔑,抗議政府剝奪人民請願的自由,揭露《臨時辦法》的法西斯本質,號召同學們團結起來,以堅定的行動回答國民黨的恫嚇和鎮壓。

  形勢顯然相當險惡,應當采取什麽對策?是繼續前進還是暫時後退?原定20日的遊行是堅持還是撤銷?問題尖銳地擺在中大學生麵前。事實上,“運動應當怎麽辦”的議論已在中大學生各個層次中緊張地進行著。以進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大多數,包括大部分原屬於中間狀態的學生,對國民政府頒布的《臨時辦法》和蔣介石發表的“談話”不僅非常憤慨,也很有些蔑視,繼續保持著旺盛的鬥爭情緒。

  中大新青社領導小組鑒於情勢的變化,乃於18日下午召開緊急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除領導小組成員顏次青、翁禮巽、胡甫臣、許思灝外,還有新青社公開工作係統負責人、學生自治會副常務理事朱成學。會議分析了形勢,研究了對策,認為國民黨蔣介石對學運采取高壓政策,並不表示它的強大,恰恰相反,是虛弱的表現;認為國民政府頒布《臨時辦法》、蔣介石發表“談話”後,就大多數同學來說鬥爭熱情仍然很旺盛;在分析了國民黨當局可能采取的行動後,認為應該按原計劃舉行遊行示威,衝破禁令,並設想了遊行中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景,以及如何執行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以對付國民黨當局的鎮壓。會議還研究了“反內戰”口號問題,認為增加“反內戰”口號的時機已經成熟,國民黨的反動措施使不少屬於中間狀態的學生也日益覺悟,感到反饑餓必須與反內戰結合起來,也就是,把經濟鬥爭與政治鬥爭相結合。會後,由於時間緊迫,一麵由顏次青向上級黨組織的聯絡員蔣祖榆作了請示匯報,因衛永清此時常在中大,他當即表示同意;一麵分頭向全體新青社社員傳達會議精神,並轉告了民盟中大支部等進步組織。當時中大的共產黨員,從四川複員回南京的那部分,人數不多,一般都參加了新青社,因此,他們很快了解了新青社領導小組的意見;另一部分即原臨大支部,雖與新青社沒有橫的組織聯係,但其上級明確規定:應與學生自治會密切配合,作為默契。

  18日晚8時,中大第八次係科代表大會在丁家橋分部一年級飯廳開會,出席代表125人,旁聽學生不少。會議主要議程是:20日赴參政會、行政院請願是否堅持,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經過討論,作出了相應的決議,其記錄摘要如下:

  一、關於20日請願是否堅持?

  許多代表讚成20日請願,隻有一位代表不讚成,表決結果:讚成20日請願的124票,不讚成20日請願的1票(通過20日請願)。

  二、關於請願地點

  有的代表主張先到參政會,後到行政院;有的主張先到參政會,後到行政院,再到立法院;有的主張先到國民政府,後到參政會,再到行政院,表決結果:讚成去國民政府的5票,不讚成去國民政府的70票(通過不去國民政府);讚成去立法院的17票,不讚成去立法院的50票(通過不去立法院);讚成去參政會的120票,不讚成去參政會的0票(通過去參政會);讚成去行政院的116票,不讚成去行政院的0票(通過去行政院)。

  三、關於請願時間(略)

  四、關於請願程序(略)

  五、關於宣言、標語的原則

  ……

  共有17個係34級的代表提出除增加教育經費與公費外,擬加上反對內戰恢複和談一項,並有幾個係的代表特別強調:反對內戰是我們每個有良心的中國人的要求,現在我們公費、經費不能增加,還不是由於打內戰?我們不但要喊出反內戰,我們還要以行動去爭取停止內戰的實現。後因有幾個係級代表事先未曾征求同學意見,要求保留,複會時再討論。

  農藝係代表認為國民政府頒布《臨時辦法》,妨害人民自由,與民主原則有違,要求係科代表大會作出抗議的決議;有的代表表示,事先未征求同學意見,要求保留,複會時再討論。

  第八次係科代表大會於19日上午9時半在校本部大禮堂複會,議程:繼續討論宣言、標語是否加入“反內戰”原則和是否抗議政府頒布《臨時辦法》,討論記錄(摘要)如下:

  一、關於宣言、標語的原則

  機械係37級代表提出“雙方停止內戰”;電機係37級代表讚成“反內戰原則”;司法係38級代表主張“反內戰,恢和談”;經濟係37級代表說,政府預算之所以不合理,是由於內戰;司法組36級代表要求國共停戰,恢複和談;電機係38級代表主張反對內戰,將增加公費列為次要,電機係36級代表主張反內戰,遵循政協路線;教育係代表主張恢複和談,不究責任,遵循政協路線;農經係35級代表提出反內戰,不要“雙方”;園藝係36級代表反對“反內戰”,提出主要是為增加副食費;外文係36級代表說,反內戰為口號之原則,不是行動,以增加副食費為主;藝術係代表主張反對內戰,遵循政協路線,行動主要目標為增加副食費;農業機械組代表反對加入“反內戰”……表決結果:讚成不加入“反對內戰”原則的10票,讚成加入“反對內戰”原則的102票(通過加入“反對內戰”原則)。

  ……

  農經係36級代表建議,以反內戰為主,增加公費為次;航空係35級代表主張反內戰,遵循政協路線為首條;教育係35級代表說,停止內戰,恢複和談,即遵循政協路線;農經係36級代表主張,要求永久停止內戰,實現和平,遵循政協路線,表決結果:讚成“遵循政協路線”加入原則的71票,反對加入的0票(通過“遵循政協路線”加入原則);讚成以反內戰為主的7票,讚成反內戰與增加副食費並列的30票,讚成以增加教育經費、公費為主的60票(通過以增加教育經費、公費為主);讚成加入“反對征兵征糧”的37票,不讚成加入“反對征兵征糧”的36票(通過加入“反對征兵征糧”)。

  二、關於抗議國民政府頒布《臨時辦法》(略)

  法律係36級代表建議,請願改為遊行;化工係36級主張遊行請願;表決結果:讚成堅持昨日(18日)“請願”原案的16票,讚成派代表請願、全體學生遊行的多數票(通過派代表請願,全體學生遊行)。

  曆史係36級代表建議慰問北平受傷同學(無異議通過)。

  第八次係科代表大會在熱烈的鼓掌聲中結束。這是一次重要的大會,標誌著運動從反饑餓到反內戰的發展;它作出的決議實際上也就是批準了中大學生自治會理事會提出的“南京區大專學校爭取公費待遇聯合會”通過的赴參政會、行政院遊行請願的組織方案。中大學生自治會理事會為製定和實施這個方案進行了浩繁的組織工作。

  金大學生被蔣介石指名攻擊為“行同暴徒”後,有的學生開始退縮,但更多的學生義憤填膺,要求按原議參加遊行。在學生自治會公讚請願執行委員會統一領導下,地下黨員、民協成員、積極分子行動了起來,針對同學的思想疑慮,廣泛開展談心活動,互相勉勵,有些進步學生非常激憤,表示即使血灑街頭,也要參加遊行。金大學生自治會19日開會決議:參加南京專科以上學校聯合大遊行。

  音樂院運動的發展遇到不少幹擾。17日,“南京區大專學校爭取公費待遇聯合會”成立,並決定5月20月舉行聯合遊行後,音樂院學生會隨即傳達了這個決定,並提出“反饑餓、反內戰”口號。在此之前,音樂院有的三青團學生到處散布反饑餓“被共黨利用,已變成政治性的活動了”等讕言;反內戰口號的提出,特別是國民政府頒布《臨時辦法》後,他們更大肆活動,鼓動部分基督徒學生和平時不關心國事的學生抵製遊行,並揚言不準少數學生以學生會名義參加遊行,校方也公開表示不準學生出校活動,但是,進步學生堅持要參加遊行,這樣,學生中形成了對立的兩派,雙方僵持不下,中間學生有些退出了鬥爭行列。

  劇專運動的發展也遇到不少困難。在“五一五”反饑餓遊行請願後,某些學生就對遊行請願中提出“反內戰”口號表示異議,說什麽“我們受騙上當了!”“我們被人利用了!”等等,還在食堂借故起哄,向進步學生挑釁,企圖製造事端。19日下午,學生自治會理事會召開學生大會,討論遊行問題。會上,有些學生公然說什麽“內戰是共產黨挑起來的”、“反對內戰要到解放區去喊”等等,進步學生則以“我們吃不飽飯”、“隻有反內戰才能反饑餓”等論點據理批駁,辯論相當激烈。後來,那些反對遊行的學生又提出:“要我們參加遊行可以,但整個隊伍中不能有人喊‘反對內戰’的口號”。到傍晚時刻,主持會議的學生自治會理事會主席提出進行表決,話音剛落,有的學生說:“讚成喊‘反對內戰’口號的,就是共產黨!”這樣,表決結果:堅持“反對內戰”口號的隻有22人,顯然屬於少數。

  當晚,劇專學生自治會監事會主席欒仁福和周西(劇專新青小組負責人)到中大參加學聯召開的各校代表會議,當中大學生自治會王世德、朱成學等問到劇專是否參加第二天大遊行時,欒仁福介紹了劇專大辯論的情況,這時,朱成學說:“我們熱切地希望劇專同學能參加遊行,有些同學不同意某個口號,他可以不喊,但也不能因此而不許別人喊。”周西回校後,徹夜未眠,他感到下午的表決結果顯然是某些人威脅造成的;為了改變局麵,爭取主動,他連夜起草一份“堅持要求參加遊行”意見書,轉達學聯對口號問題的意見,發動同學簽名,要求召開學生大會;大會表決“同意”,並決定由監事會領導遊行。這時已是5月19日晚11點多了。

  幼專、語專兩校學生在校方的阻撓下臨時退出了遊行。

  京滬蘇杭會師南京:決定舉行聯合大遊行

  上海的交大、複旦、暨大、同濟、上醫、音專、吳淞商船學校、幼專,杭州的浙大、浙大研究所,金華的英士大學,蘇州的社教學院、蘇高工建訓班等院校學生代表先後到達南京。英士大學學生300人17日抵京,上海、杭州、蘇州的代表19日下午6時到達。滬杭代表抵京時,中大學生自治會派汽車和學生代表30餘人赴火車站迎接。

  19日下午7時,京、滬、蘇、杭四區16所專科以上學校代表舉行聯席會議,主要議程是:五二遊行請願有關事項。參加會議的有:中大(王世德、朱成學、王安民),金大(蕭端清、王昭修、鄧鴻舉),音樂院(廖一鳴、謝成功),交大(葉公毅),複旦(王漢民),暨大(戴文坡),同濟(黃仁端),上醫(汪無績),音專(張民權),吳淞商船學校(王夷白),幼專(駱原濟),上海機械學校,蘇州社教學院(李明杠、傅世璜、強國瑞),蘇高工建訓班(顏秉瑜),浙江大學(楊正衡),浙大研究所(曾守中),英士大學等22人;會議由朱成學主持。

  這是一次在險惡形勢下的決策性會議,朱成學首先說:“現在形勢十分險惡,但我們認為,政府采用高壓政策,並不表示它的強大,而是暴露了它的虛弱。中大第八次係科代表大會已通過決議,按原定計劃於明天舉行遊行,希望各校采取一致行動,舉行聯合大遊行。”不少學校代表表示讚同,但少數學校代表沒有參加遊行的思想準備,因為他們是作為自己學校學生代表晉京請願的,在校時並沒有明確到南京參加遊行示威,他們擔心如果參加遊行示威,校內三青團勢力會以此為借口進行挑釁,奪取中間勢力。這時,李明杠代表蘇州社教學院說:“我們在校雖未明確要參加遊行示威,但我們同意中大、金大要搞聯合大遊行的主張,因為遊行也是請願的一種方式,並不違背學生大會的決議。”這樣,會議通過20日舉行聯合大遊行的決定。接著,中大代表提出遊行總口號為“反饑餓、反內戰大遊行”,金大代表讚成這個總口號。但是,滬、杭、蘇三地學校沒有在學生中討論和通過“反內戰”口號,因此,有些代表擔心以“反內戰”作為總口號,不利於團結群眾,爭取多數,而且不合民主程序。這個問題爭論相當激烈。李明杠代表蘇州社教學院發言,說:“我們社教學院學生大會雖然隻通過反饑餓的口號,但是,饑餓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國民黨發動內戰,要反饑餓就必須反內戰,我們相信大多數同學的覺悟,是會擁護和追認我們的正義行動的。因此,我們讚成提出‘反內戰’這一口號。”經過協商,會議接受了上海高校代表提出的意見:遊行的總口號定為“挽救教育危機”,而在宣言內容和具體口號中提“反內戰”。這次會議作出了下列重要的決定:

  一、遊行名稱:京滬蘇杭區十六專科以上學校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遊行。

  二、聯合請願之原則:

  1.全國教育經費需(增)至總預算15%;

  2.五月份學生副食費應增至10萬元;

  3.專科以上學校應一律享受公費待遇;

  4.提高教職員工研究生待遇或生活津貼,並按照物價指數逐月調整;

  5.請政府直接指撥充足外匯交各學校訂購圖書儀器及科學器材,並簡化向外國訂購之手續。

  聯合請願原則除一般性外各校可有特殊性之要求,但該特殊性之要求應由提出的學校負責。關於各校特殊要求由“京滬蘇杭區十六專科以上學校挽救教育危機聯合會”以書麵向當局提出。

  三、遊行請願程序:主席團先到教育部請願,再返中大參加大隊,9時半到參政會,再去行政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