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2章 唇亡齒寒頤年堂決策!臨危受命彭帥抗美帝(4)

  第二天上午9時左右,鄧小平受毛澤東委托來到彭總下榻的北京飯店。他和彭總兩人在房間交談約1小時後,即同車去中南海。因為在昨天下午政治局的會議上,彭德懷未曾發言,毛澤東不知道他對出兵援朝是什麽態度,而且常委已決定派彭德懷率軍入朝,因此想親自聽聽他的意見和看看他是什麽態度,所以特派鄧小平接他來中南海個別交換意見。當彭德懷來到毛澤東的辦公室,兩人在沙發上坐下後,毛澤東點起一支煙用力吸了一口說:“老彭,據朝鮮來的情報,美軍和南朝鮮軍隊正在大批越過‘三八線’,因此政治局今天下午還要繼續開會。在昨天的會議上,你沒有來得及發言,可你都聽到了吧,大家擺了很多困難。當然,我們現在確實存在一些困難,有些是嚴重困難,但是怎樣戰勝困難,克服困難,我們有哪些有利條件?不知道你彭老總是怎麽考慮的!”彭德懷喝了一口茶,望了望毛澤東疲倦的眼神,直言坦率地說:“主席,昨天晚上我幾乎沒有睡覺。我把你講的四句話,反複思考了幾十遍,我體會到這是一個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結合的問題。如果我們隻強調困難的一麵,不同美軍正向鴨綠江進犯的危急後果聯係起來考慮,不僅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難保,就連我國東北邊防也直接受到威脅。出兵有利還是不利?經過反複考慮後,我擁護毛主席出兵援朝的英明決策。”毛澤東聽著彭德懷的話一邊讚同地頻頻點頭,一邊興奮地說:“嗯,好哇!還是你彭老總有戰略遠見,看來你是百分之百的支持我的意見口羅!”然後毛澤東又仰躺在沙發上高聲說:“我們有些同誌,隻看眼前,看不到將來,更有人被美國的飛機、大炮嚇破了膽!我們過去不是也經曆了優勢裝備的敵人嗎?”毛澤東的話音越來越高。他的話,顯然是有針對性的。兩人又沉默了一會兒後,彭德懷將話題接過來繼續說:“我們確有許多困難,大家擺的情況也是事實,但是,敵人也有困難,他們兵力不足,補給線長,從美國本土離朝鮮大約5000多海裏,我們應全麵觀察問題。但如果讓敵人占領了全部朝鮮半島,這對我國威脅很大。過去日本人進攻中國,就是以朝鮮為跳板,首先進攻我國東三省,然後又以東三省為跳板,大舉向關內進攻的,這段曆史教訓不能忽視。這次我們的作戰對象,雖然是和在武器裝備方麵占絕對優勢的美國侵略軍打仗,我們既不能輕視敵人,但也不能過低估計自己。1947年胡宗南進攻延安,他的兵力是24萬人,有空軍支援,武器裝備幾乎都是美式的,比我軍裝備不知要好多少倍。我軍隻有25000人,隻占敵軍的十分之一,武器落後,每枝槍平均不過幾十發子彈。陝甘寧邊區地瘠民貧,人口才100多萬,為什麽我們能打敗了胡宗南?一是我們是正義戰爭,是自衛戰爭,二是邊區群眾的大力支援,三是靠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現在我們已取得全國政權,有幾百萬軍隊,有全國人民的支援。我們有對付優勢裝備敵人的經驗,隻要我們在戰略戰術上不犯重大的錯誤,我們就有信心打敗美國侵略軍。”毛澤東聚精會神地聽完彭德懷陳述的觀點後,高興地用手捶了一下沙發,大聲說:“你分析得對嘍!看來我們是想到一起了。現在美軍、英軍和南朝鮮軍隊正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接近,麥克阿瑟已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出最後通牒,朝鮮已處於危急時刻,金日成同誌要求我國盡快派兵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當前出兵援朝已是關鍵時刻,如讓敵人前進到鴨綠江邊,其後果不堪設想啊!”彭德懷同意地說:“主席分析得很好,我們現在就是要和敵人搶時間,不能再舉棋不定了。”

  話題至此,毛澤東一麵吸煙,一麵側身來對彭德懷微笑說:“老彭,你看,帶兵去支援朝鮮人民作戰,這樣艱巨的任務,派誰掛帥合適呢?”彭德懷急問:“我聽說中央不是早已決定派林彪同誌去嗎?”毛澤東即刻緊鎖雙眉兩眼一閉,若有所思地歎了一口氣,“是啊,前些天我和恩來、少奇、朱老總商量的一致意見是派林彪去,因為他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是東北地區的領導人,是東北第四野戰軍的司令員,現在集結在南滿的四個軍都是原東北地區的部隊,一旦打起仗來,首先也要靠東北地區支援。我國長白山地區的地形特點,民情風俗與朝鮮北部的情形大體相似,從各方麵考慮,派他去率軍援朝,是很合適的。可是,我前些天去征求他的意見時,他精神有些緊張,強調身體不好。每晚失眠,怕光、怕風、怕聲音,硬不接受任務。”接著毛澤東吸了一口煙繼續說:“現在很明顯,這場戰火很快就會燒到我國的大門口,情況危急喲!我們必須當機立斷,馬上出兵。既然林彪說他有病不能去,常委幾個同誌商量的意見,這副重擔,還是請你彭老總來掛帥,這是一場比保衛延安更艱苦複雜的戰爭,不知你的身體情況怎樣?你可能思想上還沒這個準備吧,你考慮有什麽困難?”毛澤東說到這裏,兩眼注視著彭德懷。此時,屋裏呈現出短暫的沉寂,片刻之後,彭德懷麵對著毛澤東,兩道濃眉一揚,剛毅果斷地說:“主席,我這個人的脾氣你很了解,我服從中央的決定!”毛澤東此時深為感動,略帶感歎地講:“還是你老彭在中央為難之時,堅決支持和服從中央的決定,這我可就放心了。現在美軍已大批向北冒犯,我們不能再等待,要盡快出兵,今天下午政治局繼續開會,請你說說你對出兵援朝的意見,擺擺你的觀點。”

  10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繼續在頤年堂開會,對是否出兵援朝問題再次進行討論。在發言中,仍有兩種觀點,即強調國內困難很多,主張不出兵或暫不出兵,彭德懷對出兵援朝問題早已經過反複考慮,遂胸有成竹地講了自己的觀點,即: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最多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就是了。如讓美軍進占鴨綠江岸和台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等美國占領了朝鮮半島,將來的問題更複雜,所以遲打不如早打,這樣對國內外的反動氣焰和親美派也是個沉重打擊。在彭德懷發言後,毛澤東顯然心中早已有數,他向會場環視一周後,用手敲打著桌麵說:“我們國內當前存在著一些困難,這是事實。但我認為今天老彭的發言是一針見血很有說服力。現在是美國人逼著我們打這一仗的,猶豫退縮、擔心害怕都沒有用,這些心理和情緒正是敵人所希望的。現在我們隻有一條路,就是在敵人進占平壤之前,不管冒多大的風險,有多大困難,必須立刻出兵朝鮮。關於由誰掛帥的問題,既然林彪說他有病已前往蘇聯養病,我提議由彭德懷同誌率誌願軍入朝,協助朝鮮人民軍抗擊敵人。至於誌願軍入朝具體部署和細節,會後我們再和彭德懷同誌研究。”在毛澤東發言之後,會場上嚴肅緊張的氣氛頓時呈現活躍,大家都以尊敬的目光麵對彭德懷,一致同意由彭德懷掛帥率軍援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此,彭德懷沒強調任何困難,立即站起來表示:“我還是那句老話,服從中央的決定。”

  10月5日下午的政治局會議結束後,毛澤東主席因考慮須馬上和彭德懷、高崗一起研究入朝的作戰方案,遂留下彭、高以及周恩來共進晚餐。飯後,毛澤東說:“現在朝鮮情況已十分危急,我們必須馬上出兵,否則將貽誤戰機。你和高崗8日先到沈陽去召開東北邊防軍高幹會議,迅速傳達中央政治局的決定,督促部隊立即做好入朝準備。同時我把黨中央出兵援朝的決定通知金日成。關於部隊入朝的時間,給你10天作準備,初步預定10月15日。關於部隊更換蘇聯裝備和空軍支援問題,恩來同誌即刻去莫斯科與斯大林同誌商談,盡快解決。”彭德懷雖然感到時間太緊張,但仍表示:“主席,你放心,那我就1天按10天甚至20天的工作量來幹。”毛澤東聽後很高興地說:“抗美援朝我是積極分子,你100%支持我,看來這一仗是非打不可。將來全國人民都要積極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為了使你到朝鮮後工作上的方便,你先把岸英帶去,他既會俄文,又懂點英文。我讓他去的目的,為的是在你身邊有個可靠的翻譯,將來與蘇聯方麵聯係比較保密,讓他擔任翻譯工作,另一方麵也讓他作為第一批誌願軍戰士,在戰爭中去鍛煉,這也叫做送子從軍吧!”彭德懷聽後感到有點突然,開始他默不作聲,後來他婉言勸阻說:“你讓岸英跟我到朝鮮前線去,我懂得你的意思,你是想給全黨帶個頭。但是自開慧同誌犧牲後,岸英從小受苦,到處流浪,後來又送到蘇聯學習很長時間,他已長期不在你身邊生活,你們難得團聚在一起,我看還是別讓岸英跟我去,就留在主席身邊照料吧!”彭德懷雖然一再表示不同意,但最後毛澤東仍堅持讓岸英隨彭一起入朝。關於毛岸英隨彭德懷入朝的經過,當時的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元帥是這樣回憶的:“彭總入朝時,為了和駐朝鮮的蘇聯顧問取得聯係,確定帶一名俄文翻譯。原先確定從延安時期就擔任中央領導俄文翻譯的張伯衡同誌,但當時張已擔任軍委外文處處長。由於大批蘇聯顧問來到北京,張伯衡工作很忙,難以離開。後又挑選了一名年輕的新翻譯,可是軍委作戰部部長李濤同誌提出,入朝作戰非常機密,應選一名經過政治考驗和可靠的翻譯。當時時間很緊,我立即向毛主席請示怎麽辦。主席立刻就說:那就讓岸英去吧,我通知他。這樣,毛岸英就隨彭總一起入朝了。”

  關於誌願軍入朝作戰初期的物資供應,毛澤東當麵指示高崗應首先依靠東北地區的供應,然後全國都要支援。

  10月6日淩晨1時左右,彭德懷回到了北京飯店,他躺在沙發上燃起一支香煙,獨自一個沉思默想了一會兒,然後叫來張秘書要他盡快派人將帶來的西北三年文教事業發展規劃送至科學院郭沫若同誌處,最後他又對張秘書說:“你天亮後給我的侄兒侄女所在學校打個電話,讓他們請兩天假到我這兒來玩玩,我想看看他們。”

  10月6日上午,彭德懷又趕往中央軍委,準時參加了由中央軍委周恩來副主席主持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這次會議就誌願軍入朝方案,更換武器裝備,後勤供應方法和抽調幹部組建彭德懷指揮所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作出了有關決定。會議還決定議定的各項工作均由代總參謀長聶榮臻負責籌辦。

  緊張的抗美援朝臨戰準備工作,是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朝鮮戰場日益嚴重的局勢,使彭德懷不能在北京久留。10月7日吃過早飯後,他指示秘書把從西安帶來的全部文件,清理登記後,馬上移交給中央辦公廳保密室保存。然後到行政處去領被服和日用品,準備出發。當天,彭德懷乘車到中南海毛澤東處,和高崗一起共同研究誌願軍出國第一步作戰方案和後勤供應問題。關於彭德懷指揮所設立的位置,毛澤東的意見,為保證安全免遭敵機轟炸,可設在鴨綠江北岸一個隱蔽位置。但彭德懷不同意,彭主張過江入朝與金日成在一起,以便協調兩軍統一指揮作戰。關於誌願軍出國作戰前後的宣傳報導問題,彭德懷向主席提議:“在戰鬥打響之前,應絕對保密。打響之後,新華社在報告和廣播方麵也應注意分寸。要設法轉移敵人的視線,使其產生判斷上的錯覺,以便我軍各路部隊迅速隱蔽過江投入戰鬥,取得戰鬥的主動權和有利戰機,力爭初戰的勝利,以提高士氣,穩定人心,扭轉被動局麵。”

  千斤的重擔,緊張的工作,使彭德懷廢寢忘食地忙碌了一天,直到晚上才趕回飯店,因為明天就要離京,他首先進屋看了這兩天接來和他短暫團聚的侄兒侄女們,此刻他意識到,這次離別後,何時再見麵很難預測,遂把他給孩子們買的衣物分給每個人,然後語重心長地說:“伯伯明天就出發執行任務了,你們要好好學習不要想家,要經常給媽媽寫信,把你們在北京的情況告訴媽媽。”幼小天真的孩子們立刻反問:“伯伯,明天到哪裏去?還是回西安嗎?”彭德懷拍拍孩子們的肩膀笑道:“等你們長大了就會知道的。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接著他叫來秘書吩咐說:“你和小郭把我們需要帶的東西今夜準備好,明晨出發。”

  10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以特急電報發布命令,內容如下:

  (一)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命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誌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誌和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二)中國人民誌願軍轄13兵團及所屬之38軍、39軍、40軍、42軍及邊防兵司令部所屬之炮兵一師、二師、八師。上述各部須立即準備完畢,待命出動。(三)任命彭德懷同誌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四)中國人民誌願軍以東北行政區為總後方基地,所有一切後方工作供應事宜以及有關援助朝鮮同誌的事務,統由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同誌調度指揮並負責保證之。(五)我中國人民誌願軍進入朝鮮境內必須對朝鮮人民、朝鮮人民軍、朝鮮民主政府、朝鮮勞動黨及朝鮮人民的領袖金日成同誌表示友愛和尊重。嚴格地遵守軍事紀律和政治紀律,這是保證完成軍事任務的一個極重要的政治基礎。(六)必須深刻地估計到各種可能遇到和必然會遇到的困難情況並準備用高度的熱情、勇氣、細心和刻苦耐勞的精神去克服這些困難。隻要同誌們堅決勇敢、善於團結當地人民,善於和侵略者作戰,最後勝利就是我們的。

  10月8日即給中國人民誌願軍下達命令的同一天,毛澤東還親自起草了發給我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倪誌亮轉金日成同誌的特急電報,並立即拍發。

  電文如下:

  (一)根據目前形勢,我們決定派遣誌願軍到朝鮮境內,幫助你們反對侵略者;

  (二)彭德懷同誌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三)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後方勤務工作及其它在滿洲境內有關援助朝鮮的工作,由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同誌負責;

  (四)請你即派樸一禹同誌到沈陽與彭德懷、高崗二同誌會商與中國人民誌願軍進入朝鮮境內作戰有關的諸項問題。彭、高二同誌本日由北京去沈陽。

  10月8日晚上,當倪誌亮大使和參讚柴軍武將此電報麵交給金日成主席時,金高興得兩手一拍說:“太好了!”他立刻用手分別拉著倪、柴兩人的手進入會議客廳,隨後拿出幾瓶酒請倪、柴一起喝酒言談。其間他一再對中共中央毛主席和中國人民的大力支援表示深深的感謝,並稱讚中朝兩國人民的戰鬥友誼將永垂青史。

  秣馬厲兵,準備出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