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不希望在這個時候進行朝鮮戰爭,是再明顯不過的了。他本來想首先解決台灣問題,然後再尋找適當時機協助金日成解決朝鮮統一問題,但究竟什麽時候可以武裝進攻南朝鮮,既需要通盤考慮,也需要合適的機會。而且,他始終認為,在蘇聯紅軍幫助下建立起來的朝鮮人民軍,實際上還很少經受真正的全過程的戰爭考驗,因而很難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成熟起來,卓有成效地進行這場統一朝鮮的速決戰,更不可能對付可能直接參戰的優勢的美國軍隊。因此,從一開始他就對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有所懷疑。隻是,斯大林的支持使他失去了反對的可能。到9月中旬美國軍隊在仁川登陸,輕而易舉地圍殲了人民軍隊進攻部隊,毛澤東更加相信自己的估計是正確的了。但越如此也就越遺憾。所以,斯大林逝世後,毛澤東不止一次地在這個問題上埋怨斯大林。他肯定地說:斯大林關於朝鮮戰爭的決定,是一個“極大的錯誤”,“是百分之百的錯了”。但毛澤東心裏想的多半是,如果當初斯大林不是盲目地支持在朝鮮采取行動,那麽不僅不會犯這樣大的錯誤,而且也不會使台灣問題陷入如此困難的局麵。當然,中國共產黨人也用不了付出在朝鮮戰爭中那麽大的代價,就能夠解放台灣了。
不合時宜的“禮物”
1950年10月1日,這是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紀念日。在北京的街頭巷尾,到處是一片歡樂的節日氣氛,一派和平的景象。
然而,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卻在這喜慶的日子裏,收到一份不大合時宜的“禮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金日成首相和樸憲永外務相打來的加急電報。內容大意是:
毛澤東同誌:
自9月中旬美軍在仁川登陸以來,對我們已造成了很不利的情況。敵人利用約千架的各種飛機,不分晝夜地轟炸我們的前方與後方,我們兵力和物資方麵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敵人登陸部隊與南線部隊已經連接在一起,切斷了我們的南北部隊,如果敵人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隻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機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及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急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
北京的國慶焰火尚未熄滅,歡樂的人群還未完全離開天安門廣場時,中南海頤年堂的會議廳,毛澤東主席在緊張嚴肅的氣氛中開始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金日成的來電和我國駐朝鮮大使館發來的急電以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麵臨的嚴重局勢,中央常委們討論徹夜,一直到天亮才休會。
是日夜間,南朝鮮陸軍第3師開始越過“三八線”向朝鮮北部進犯。10月2日清晨,麥克阿瑟又根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定下達了“聯合國軍”第2號作戰命令,命令正在“三八線”南側集結待命的“聯合國軍”部隊立即從陸地和海上同時越過“三八線”向北進攻。於是,在“三八線”兩側,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攻防戰鬥。但是,朝鮮人民軍因火力、人力大大遜於“聯合國軍”而陷入劣勢,被迫向北撤退,頃刻之間,裝備有大量飛機大炮和坦克的“聯合國軍”猖狂北犯,將侵略戰火迅速燒向中朝邊境。
鑒於這種嚴重局勢,毛澤東主席左思右想之後,於10月2日淩晨2時,給高崗、鄧華發出緊急電報稱:“(1)請高崗同誌接電後即行動身來京開會;(2)請鄧華同誌令邊防軍提前結束準備工作,隨時待命出動;(3)請鄧華將準備情況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動即行電告。”
10月2日午後,高崗匆匆飛抵北京,他早已預測到,毛澤東此次緊急召他進京,無疑是出兵援朝問題,所以他內心已定:這次無論如何再也不能強調邊防軍準備不充分了。下午3時左右,毛、朱、劉、周、高崗及代總長聶榮臻等在頤年堂開會。毛澤東一開始就拿出一份電報對高崗說:“這是金日成來的急電,我們都看了,給你看看。”稍後,毛澤東說:“朝鮮的形勢已如此嚴重,現在不是出兵不出兵的問題,而是馬上就要出兵,早一天和晚一天出兵對整個戰局極為重要。今天先討論兩個迫切的問題,一是出兵時間,二是誰來掛帥。”高崗首先插問:“掛帥人選不是已決定林總嗎?”毛澤東略顯急躁地答複說:“掛帥人選原先考慮派粟裕同誌,但栗裕確實有病,正在青島休養,前些日子他托羅瑞卿給我帶來的信中談到病情仍很重,我回信就勸他安心休養吧。後來由於美軍和其他幫凶國家的軍隊大批進入南朝鮮,飛機、坦克大量增加,形勢越來越嚴重,我們認為出兵援朝已不是幾個軍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可能各個野戰軍將來都要參加援朝作戰。根據這一變化,常委幾個同誌又考慮派林彪同誌來掛帥,誰知林彪認為我們國內戰爭剛剛結束,各方麵都未就緒,他強調美國是最大的工業強國,軍隊裝備高度現代化,1個軍就有各種火炮1500門,而我們1個軍隻有36門。美軍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艦艇,而我們海、空軍才剛剛開始組建。我軍入朝作戰既無空軍掩護,又無海軍支援,他認為在敵我裝備極為懸殊的情況下,如若貿然出兵,必然是‘引火燒身’。其嚴重後果不堪設想。”
毛澤東吸了幾口煙後接著說:“前些日子我找林彪談了一次話,說明我們為什麽冒險出兵,不出兵將來會有什麽結果,出兵有哪些有利條件,對美帝國主義應該采取什麽對策,可是林彪表示說他每晚失眠,身體虛弱多病,怕風、怕光、怕聲音,哎呀呀,他有這‘三怕’怎麽率兵打仗呢!”
實際上鑒於朝鮮戰爭發展變化的實際形勢,使中國派兵援朝的必要性緊迫性越來越突出,中國援朝誌願軍的掛帥人選問題對毛澤東的困擾也就越來越大。經過兩晝夜的反複思考後,他考慮到了彭德懷。
毛澤東從他和彭德懷在20多年南征北戰的共同生活中,深知彭德懷是大家公認的一位嚴守黨紀、臨危不懼、敢於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橫槍勒馬的帥才。所以當10月2日的中央常委會討論到援朝誌願軍的司令員人選時,毛澤東這樣說:“出兵援朝已是萬分火急。既然林彪說他有病不能去,我的意見還是彭老總最合適了。”他的話音剛落,朱總司令早已憋不住了,他脫口而出:“對!還是老彭靠得住噢!”於是常委作出了一致同意彭德懷出任誌願軍司令員的重要決定。
這次會議還根據朝鮮戰爭的形勢,初步把我國出兵入朝的時間定在10月15日。會議臨結束時,毛澤東又提議,將今天開會的情況以他的名義擇要電告斯大林。電文要點如下:
(一)我們決定用誌願軍的名義派一部分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誌。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因為如果讓整個朝鮮被美國占去了,朝鮮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敗,則美國侵略者將更為猖獗,於整個東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們認為既然決定出動中國軍隊到朝鮮和美國人作戰,第一,就要能解決問題,即要準備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侵略軍;第二,既然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和美國軍隊打起來(雖然我們用的是誌願軍名義),就要準備美國宣布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就要準備美國至少可能使用其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沿海地帶。
(三)在這兩個問題中,首先的問題是中國的軍隊能否在朝鮮境內殲滅美國軍隊,有效地解決問題……隻要我軍能在朝鮮境內殲滅美軍……那時的形勢就變為於革命陣線和中國都是有利的了……
會後,毛澤東又指示周恩來說:“你明天想辦法派一架專機,到西安接彭德懷來北京,我們常委明天做些準備工作,4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但是不巧得很,10月3日華北地區烏雲密布,細雨蒙蒙,雲層很低,當時國內隻有蘇製的小型伊爾兩個螺旋槳的飛機,這種飛機的性能當時不宜起飛。所以,直到10月4日周恩來安排去接彭德懷的飛機才飛往西安。
彭德懷臨危受命
1950年10月4日上午10時左右,一架專機從北京飛來降落在古都西安機場。
中央辦公廳警衛處派來的兩個人,一下飛機立即乘汽車直奔“西北軍政委員會”辦公大樓。當他倆火速趕到彭德懷的辦公室時,彭德懷正在埋頭審閱有關西北地區三年經濟恢複建設的各種報告、計劃和圖表,以備在國慶節後將這些方案計劃向中央匯報。中辦警衛處的同誌對彭德懷說,毛澤東主席請他立即乘飛機到北京開會。
彭德懷一愣,驚奇地問:“我已接到北京的電話,但不知開什麽會?是不是原先通知要召開各大區領導人匯報三年經濟恢複計劃方案的會?”來人回答說:“我們也不清楚,周總理隻是對我們交待說,飛機一到西安,就馬上接彭老總來北京,一分鍾也不準停留。”彭德懷遲疑一下:“那我總要給西北局和西北軍區的領導同誌打個招呼吧?”來人又催促說:“不行,對誰也不能講,要趕快去機場!”彭德懷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他馬上把西北局秘書長常黎夫同誌找來說:“中央讓我立刻坐飛機到北京開會,來不及作交待,大概過幾天就回來了,你可分頭轉告西北局和西北軍區的幾個主要領導同誌,對其他任何人先不講,有什麽事等我回來再辦,我馬上要坐車到機場去了。”此時一貫深思熟慮、沉著冷靜的彭德懷,對這突然緊張的情況也感到迷惑不解,難道到中央匯報三年經濟恢複計劃還這麽緊張嗎?不過他還是多了一個心眼,不管開什麽會,還是叫秘書把西北地區單位報來的三年經濟恢複發展的規劃方案、調查報告和圖表統統帶上,和他一起坐飛機到北京。上午11時左右,這架從北京匆匆飛來的飛機又匆匆起飛,穿過西安上空的雲霧直飛太原。坐在這架飛機上的除了北京中央辦公廳警衛處兩人外,就是彭德懷、秘書張養吾、警衛員郭洪光等3人,這使得這架能搭乘20多人的飛機機艙內顯得空蕩蕩的。因伊爾飛機性能較差,隻能飛短途,於12時20分飛機在太原機場降落檢修和加油。但非常湊巧彭總在機場上遇到了山西省委領導人賴若愚和蘇聯顧問沙契柯夫,賴若愚向沙契柯夫介紹說:“這位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將軍,去年解放太原的戰役,因徐向前同誌有病,毛主席和黨中央特派彭副總司令親自來幫助指揮的。”沙契柯夫一聽是彭副總司令,即熱情地邀彭德懷和他共進午餐。此時彭總雖有要事在身但又不能對賴若愚講出,於是他一再托詞謝絕,但沙契柯夫拉著彭德懷的手堅決不放,一再挽留。秘書見此情景實在難以擺脫,即側到彭德懷身後低聲說:“還是應付吃一點算了。”飯後彭德懷一行在機場候機室稍事休息,直到下午2時20分,才再次搭乘飛機自太原起飛,至4時零5分在北京西郊機場降落。當彭德懷跨出艙門快步走下舷梯後,中央辦公廳警衛處處長李樹槐迅速迎上前來向彭德懷敬禮,幾輛小汽車早已停候在跑道一側。李處長邊幫忙提行李邊對彭德懷說:“彭總,今天天氣很不好,氣流不穩,一路辛苦了。行政處已在北京飯店為您安排好了住宿。毛主席交代說,請您先到北京飯店休息一下,然後再去中南海參加會議。”彭德懷的臉立刻嚴肅起來,高聲說:“不是命令我一分鍾也不能停留嗎?我不需要休息,請司機同誌直接開到中南海毛主席那裏去!”
古老的北京,幾場秋雨過後,路旁的楊柳,雖枝葉茂盛,但已略顯枯黃。汽車由西郊機場飛速地直奔西直門大街,大街上熙熙攘攘,一派節日的和平景象。舊式的有軌電車,叮叮當當穿來穿去。彭德懷從車內注視著街道兩旁的機關、學校門樓上的大幅標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周年”,感慨地說:“咱們的新中國已經滿一周歲了。新中國的誕生真不容易呀!這是千千萬萬生命換來的!這是我們黨奮鬥了幾十年才取得的成果。”聽了彭總的話,李樹槐也說:“是呀!去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當時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熱烈沸騰,中央和各大區的領導人差不多都來到北京參加開國大典了,可惜您沒有親眼看看當時歡樂的場麵。”彭德懷若有所思地說:“去年新中國成立時,我正在甘肅武威指揮部隊進軍新疆哩!不是不想來,而是前線離不開呀!”
汽車通過具有民族風格的西四牌樓,很快就進入中南海的西門,然後停在“豐澤園”門前,彭德懷急忙下車,隨李樹槐向後院的頤年堂走去,當他來到頤年堂前時,周恩來總理首先迎出來與彭德懷握手。周恩來解釋說:“彭總,會議在下午3點就已經開始了,來不及等你。因為政治局會議定得很倉促,昨天就準備派飛機去接你,可是天氣不好,隻好推遲到今天。所以搞得你很緊張吧?吃過午飯了嗎?”“吃過了。”彭德懷一邊回答一邊隨周恩來進入會議廳。毛澤東主席和政治局委員們見彭德懷趕來參加會議,都站起來和他握手。毛澤東也發話了:“老彭,辛苦了,你來得正好!美帝國主義軍隊已越過三八線了,現在政治局正在討論我國準備出兵援朝的有關問題,大家正在發表意見,請你也準備談談你的觀點。”彭德懷坐定之後,猛然發現會議的氣氛很嚴肅,包括和他同舟共濟,在戎馬生涯中度過了幾十年的朱總司令見了他也沒說幾句話,有的同誌更是隻握手不說話,使他立刻感到是一次不尋常的政治局會議。由於他來京前,滿腦子裏裝的是如何建設開發大西北的經濟問題,對中央召開這樣的緊急會議,思想上並無準備,所以他隻好側耳靜聽,從幾個同誌的發言中,他才知道出兵支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有些不同意見。有的主張不出兵,有的主張暫不出兵,其理由是:(1)我國經過了幾十年戰爭的摧殘,戰爭創傷亟待恢複,而財政又十分困難;(2)國內還有部分邊遠地區和沿海島嶼尚未解放,約有100萬國民黨殘餘部隊和土匪尚亟待肅清;(3)廣大的新解放區尚未進行土地改革,新建的政權也還不鞏固;(4)我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美軍的裝備,更無製空權和製海權;(5)由於長期戰爭的艱苦生活,有些幹部和戰士產生了和平厭戰思想情緒,等等。參加會議的大多數同誌認為目前我國的情況是困難重重,出兵問題應慎重從事。聶榮臻元帥後來在回憶這次會議的情況時寫道:“總之,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最好不打這一仗。”毛主席聽完與會者討論後,對我國是否應該出兵援朝問題,在會議最後講了以下一段話:“你們說的都是理由,但別人處於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麽說,心裏也難過。”因為彭德懷是在會議開了兩小時後才趕到會場,還不了解會議進行的全部情況,對這事關國家命運的大事,他也就沒有輕易發言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