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09章 唇亡齒寒頤年堂決策!臨危受命彭帥抗美帝(1)

  第一節 中蘇美各懷心事誌願軍厲兵秣馬

  斯大林最擔心美國幹涉。但是,他也無法解釋,為什麽美國沒有幹涉毛澤東統一中國?如果連中國大陸都不願幹涉的話,美國又怎麽會去幹涉一個小小的朝鮮呢?然而,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卻在這喜慶的日子裏,收到一份不大合時宜的“禮物”。毛澤東一麵吸煙,一麵側身來對彭德懷微笑說:“老彭,你看,帶兵去支援朝鮮人民作戰,這樣艱巨的任務,派誰掛帥合適呢?”彭德懷的電報剛發到北京,情況卻又發生了突然變化。

  日趨緊張的朝鮮局勢

  1945年8月,蘇軍解放了北朝鮮。爾後,金日成在蘇聯人的幫助下,在北朝鮮建立了勞動黨領導下的政府。由於在美軍占領下的南朝鮮也建立了反共的李承晚政權,南北朝鮮之間形成了嚴重的對立。1948年底,為迫使美軍撤離,蘇軍首先撤出了北朝鮮。然而,蘇軍撤走之後,半島的局勢卻日趨緊張,從1949年1月1日到4月15日,南朝鮮軍隊就37次在三八線挑起軍事摩擦,並且秘密向三八線附近調集了多達41000人的軍隊,給北朝鮮政府造成了極大壓力。

  出於安全的需要,還在1948年12月和1949年1月,金日成就兩次向蘇聯方麵要求締結朝蘇友好互助條約,並要求提供武器援助。考慮到美國可能會以此為借口攻擊蘇聯有意永久分裂南北朝鮮,蘇聯沒有同意金日成的要求。但根據蘇聯駐朝鮮大使史蒂科夫的報告,斯大林批準了由蘇聯遠東軍向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的計劃。隻不過,這一援助主要還隻是些輕型武器。

  1949年3月,金日成率朝鮮黨政代表團對蘇聯進行訪問期間,與斯大林直接討論了有關北朝鮮的安全問題。為此,根據蘇聯大使和在朝鮮的軍事人員的報告,斯大林明確表示:加強北朝鮮的軍隊是必要的,但是,沒有必要害怕南朝鮮人。

  然而,1949年4月中旬,即金日成回國之後,一份來自北朝鮮的情報稱,美軍準備在5月全部撤出南朝鮮,南朝鮮人決定,一旦美軍撤出,就於6月對北朝鮮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兩個月結束戰鬥。為此,斯大林非常擔心,畢竟金日成這時隻有3個步兵師,武器裝備還十分欠缺,而李承晚則有6個全部經過美軍訓練的全副武裝的師。因此,蘇聯方麵提議,與北京協商,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官兵編入朝鮮人民軍部隊。據此,金日成一方麵向斯大林求援,要求蘇聯方麵於5月底之前幫助朝鮮人民軍實現機械化,於9月底以前轉讓航空技術;一方麵向剛剛打過長江的中國共產黨請求在兵源上提供幫助。

  5月,金日成的特使秘密訪問了已經成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北平,向毛澤東說明了北朝鮮麵臨的嚴重局勢,突出強調了南北朝鮮難以並存的情況,並轉交了金日成給毛澤東的求援信。毛澤東顯然讚同平壤的看法。他承認,北朝鮮與南朝鮮的衝突在所難免,“既可能是閃電戰,也可能是持久戰。對你們來說,持久戰是不利的,因為到時候即使美國不幹涉,也會唆使日本向南朝鮮提供援助”。但毛澤東認為,沒有必要為此擔心,蘇聯和中國都站在你們一邊,一旦情況需要,中國就會派兵與你們並肩作戰。他強調,金日成應當堅定不移地爭取實現統一朝鮮的目標,但近期還沒有必要采取行動,因為國際形勢還不利,而且目前中國共產黨還不能有效地和大規模地支援北朝鮮,一旦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任務,情況就不同了。

  北朝鮮人此行的最大收獲,就是得到了中共領導人關於在北朝鮮受到進攻時將給予實際援助的具體保證。毛澤東甚至還明確承諾,布防在東北地區的兩個朝鮮族師可以很快編入人民軍,一旦中國共產黨統一中國的戰爭基本告一段落,人民解放軍中的其他朝鮮族士兵和軍官,也都可以編入人民軍,以便加強北朝鮮軍隊的實力。

  隨著南朝鮮李承晚政權對北朝鮮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敵視態度,南北朝鮮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雙方之間邊界衝突的次數到6月間更加頻繁。6月11日,李承晚甚至公開宣布,南朝鮮人正在準備給共產黨人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平壤的不安情緒更加明顯,蘇聯方麵這時開始考慮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朝鮮問題了。他們一方麵堅持平壤應當極力發動和平統一攻勢,另一方麵則認為,在應付南朝鮮方麵的進攻的同時,北朝鮮人有必要做反攻的準備。到了這一年的9月份,包括重型武器在內的大批蘇聯軍事裝備運抵北朝鮮,人民軍也迅速擴展到9萬人,北朝鮮領導人第一次開始提出,應當對南朝鮮的挑釁采取進攻行動。據蘇聯大使向莫斯科的報告說,在金日成看來,如果國際形勢允許,“他們能夠在兩個星期之內占領南朝鮮,最多是兩個月”。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得到莫斯科的支持。他們不了解的是,還在他們之前兩個月,中共中央就已經在請斯大林幫助解放台灣了。

  毛澤東的計劃和斯大林的顧慮

  1949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般地跨過長江天險,開始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企圖盤距中國南部的國民黨殘餘勢力。但是,由於解放軍既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對國民黨控製的沿海諸島一時還鞭長莫及,無可奈何。蔣介石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早早就把自己的大本營移到了台灣。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要完成統一中國的計劃,就不能不考慮進攻台灣的問題。

  對國民黨的巨大軍事優勢,使毛澤東最初對進攻台灣的艱巨性缺少足夠的估計。他雖然知道進攻台灣必須跨海作戰,沒有海軍困難極大,但他相信,既然自己依靠“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全副美式武裝的國民黨軍隊,即使沒有海軍和空軍,他靠步兵和漁船也能占領台灣,長江天塹不就是這麽渡過來的麽?當然,毛澤東表示,如果到時候自己的空軍能夠初步形成,有空軍掩護並協助攻擊,則“把握更大”。

  7月中旬,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準備秘密訪蘇。出發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了關於是否向蘇聯提出協助中共準備進攻台灣的技術手段的問題,會議同時建議劉少奇在代表政治局給斯大林的信中,試著提出請蘇聯出動空軍和海軍援助的問題,但是,根據多年與蘇聯打交道的經驗,並不對此抱太多希望。隨後,在訪蘇期間,劉少奇即根據政治局關於必須立即開始準備進攻台灣的技術條件的建議,向斯大林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準備在1950年進攻台灣的設想,要求蘇方提供200架左右的飛機並請代訓飛行員,爭取趕上在進攻台灣的戰役中使用。斯大林非常痛快地答應了中共的請求。不過,對於劉少奇帶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所提議的請蘇聯在作戰時提供空軍和海軍援助的要求,斯大林明確表示難以讚同,說是這樣做的結果,必定會引起美國的介入,從而誘發美蘇之間的衝突乃至戰爭。而蘇聯人民已經遭受過巨大的戰爭災難,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麽要這麽做。

  毛澤東能夠理解斯大林的顧慮,他多少年就是自力更生走過來的,他這時並不十分介意蘇聯的援助問題。但他的看法很快就發生了改變。因為,人民解放軍在10月下旬和11月初先後發動了奪取福建沿海金門島和浙江沿海登步島的戰鬥,兩場仗打下來,部隊損失慘重,跨海作戰的難度終於使毛澤東了解到準備技術條件的極端必要性。直到這時,他才比較深切地感到需要再度向蘇聯求援。很顯然,這兩次作戰失利都是因為渡海工具過於簡陋。沿海作戰、近島作戰尚且如此,跨海進攻台灣更非充分準備不可。

  1949年12月,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在16日見到斯大林的當天,他就委婉地向斯大林提出:“國民黨的支持者在台灣建立了一個海空軍基地,海軍和空軍的缺乏,使人民解放軍占領這個島嶼更加困難。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的一些將領一直在提議,請蘇聯援助,比如可以派誌願飛行人員或秘密軍事特遣艦隊協助奪取台灣。”

  對於中共領導人再度提出的援助請求,斯大林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含糊其辭地表示:“這樣的援助不是沒有可能的,本來是應當考慮這樣做的,問題是不能給美國一個幹涉的借口。如果是指揮人員或軍事教員,我們隨時都可以派給你們,但其他的形式還需要考慮。”

  用蘇聯的飛機和軍艦,即使是隻用誌願人員和隻出動潛艇來幫助中共跨海作戰,也難免會被美國人發現,結果是可以想象的。斯大林在會談中再三提到他在1945年與美國總統羅斯福達成的那個《雅爾塔協定》,稱破壞這個由蘇、美、英三個大國遠東政治格局所作出的共同承諾,未必是明智的。聯想到斯大林這時因為擔心與美國在遠東發生直接衝突,甚至連是否應當根本廢除舊的中蘇條約,另訂新條約一事都猶豫不決,可知他這時是不可能真正提供軍事援助的。他建議毛澤東采取更策略些的方式來解決台灣,比如,是否可以先向台灣空投傘兵,組織暴動,然後再去進攻呢?

  斯大林不了解毛澤東,甚至不能確定是否應當幫助毛澤東。就在他始終不知道究竟應當怎樣對待毛澤東,把毛澤東擱在莫斯科坐冷板凳的時候,一個十分意外的情況戲劇般地改變了斯大林的態度。

  1950年1月5日和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分別發表聲明和講話,聲稱“美國目前無意在台灣獲取特別權利和特權,或建立軍事基地”,並且宣稱美國的安全線既不包括台灣,也不包括南朝鮮,美國不會為了保護這些地方采取直接的軍事行動。美國政府的這種公開聲明使斯大林的膽子壯了許多。原來不想簽的條約同意簽了,原來猶豫的軍事援助不猶豫了。既然美國自己放棄了《雅爾塔協定》劃定的勢力範圍,把中國和朝鮮劃在自己的防禦圈之外,這就等於把它們交給了蘇聯。因此,斯大林同意毛澤東就適當時機解放台灣進行必要的準備,同意將蘇聯給中國的3億美元貸款,一半用於購買進攻台灣最需要的海軍裝備。不過,直到最後,斯大林還是小心翼翼地沒有同意利用蘇聯的飛機和軍艦來進攻台灣。

  蘇聯人能夠提供必要的軍事裝備和軍事顧問(包括軍事技術人員),這在毛澤東看來已經足夠了。所以,“解放台灣”的準備工作作為1950年中共軍事工作的首要任務,緊鑼密鼓地進行了起來。蘇聯人也加緊協助中國軍隊進行各種裝備和技術的改進工作,人民解放軍的空軍和海軍也迅速地初具雛形。

  金日成的設想和斯大林的傾向

  與長期同莫斯科存在隔閡的毛澤東比較起來,金日成和相當一批北朝鮮領導人都曾在蘇聯遠東的軍營中度過相當多的日子,因此,在中朝兩國之間,斯大林顯然更加相信北朝鮮的領導人。但是,斯大林也不會因此就願意為金日成的設想冒險。對於金日成1949年9月的提議,他同樣表示了拒絕的態度。蘇共中央明確答複說:“美國在中國失敗之後,可能會比在中國更直接地幹預朝鮮事務”,更何況北方的軍隊也沒有強大到足以對南方發動一場成功的速決戰的程度。戰爭一旦形成相持局麵,“就給美國提供了在各方麵幹涉朝鮮事務的理由”。

  然而,金日成不會放棄統一朝鮮的設想。南北朝鮮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要從根本上消除戰爭陰雲就必須鏟除南朝鮮反共政權。而作為朝鮮共產黨人,自然要以解放全民族為己任。眼看著毛澤東一舉統一了中國,而朝鮮還有半壁江山和一多半人民沒有解放,金日成心焦如焚。因此,艾奇遜聲明剛剛發表了5天,金日成就不失時機地重新向蘇聯外交官提出了加速統一南北朝鮮的問題。

  1月17日,在為北朝鮮駐中國大使赴任舉行的午餐會上,金日成拿著酒杯走到蘇聯駐朝鮮顧問的跟前,有些激動地說:目前中國正在完成它的解放事業,下一問題就是如何完成統一朝鮮的問題了。他宣稱:毛澤東已經保證過,當中國統一完成之後,朝鮮統一就是最迫切的任務。中共將支持他完成這一任務。斯大林也曾經親口答應他,一旦南朝鮮發動進攻,他可以進行反攻,結果,南朝鮮沒有發動進攻,朝鮮的統一問題就這樣拖延下來了。金日成說:“一想到不應辜負人民的熱切希望,我就夜不能寐。”他明確要求再次會晤斯大林,以便說明局勢。

  斯大林最擔心美國幹涉。但是,他也無法解釋,為什麽美國沒有幹涉毛澤東統一中國?如果連中國大陸都不願幹涉的話,美國又怎麽會去幹涉一個小小的朝鮮呢?如今,杜魯門和艾奇遜又公開聲明朝鮮和台灣不在美國的防禦圈內,自然就更加沒有必要為美國的幹涉憂心忡忡了,既然如此,斯大林第一想到的也是朝鮮問題。這是因為,日本從來都是俄國人的心腹之患。與對蘇聯安全無關輕重的台灣比較起來,朝鮮的統一會極大地鞏固蘇聯遠東的邊防,並使日本直接處於蘇聯的威懾之下,斯大林對此可謂夢寐以求。在比較了金日成和毛澤東的要求之後,斯大林明確認為支持北朝鮮要比支持中國人劃算得多,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更看重朝鮮的戰略地位,而且也是因為幫助金日成幾乎不需要一個蘇聯士兵。畢竟,美國對遠東保持不幹涉政策很可能是有限度的,那就是蘇聯也必須嚴格地采取守勢。一旦美國政府發現有蘇聯人秘密加入到遠東地區的戰爭中去,杜魯門和艾奇遜未必還會遵守他們的聲明。

  經過了將近兩周時間的考慮之後,斯大林終於在1950年1月底開始傾向於接受金日成的援助要求了。他在1月8日給蘇聯駐朝鮮大使的電報中,明確表示:“我理解金日成同誌的不滿情緒,但他必須懂得,諸如他想要著手解決的關於南朝鮮這樣一件大事,需要有周密的準備。事情必須要組織得沒有太大的風險。如果他想要與我討論這件事,那麽我將隨時準備接見他,並與他進行討論。把這些轉告金日成,並告訴他我準備在這件事上幫助他。”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