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07章 中南海胡誌明請援!三劍客越南赴征程(3)

  “整日考慮越南作戰。越南作戰方針,應該是爭取完全主動,求得消滅法帝機動部隊為目的。改變敵強我弱之局麵,高平作戰,應該是圍困高平,引誘諒山之敵增援,求得在運動中殲滅其5個機動營。如達到此目的,對越北作戰即有決定之勝利意義。”

  就在陳賡開動腦筋思考越南作戰之時,他接到了兩份電報。

  一份是西南軍區司令部來的調令,調王硯泉去東北長春航空學校任校長。

  “怎麽樣,你是去長春當校長,還是跟我去越南打仗?”陳賡找到王硯泉,將電報放在他麵前,直截了當地說。

  “願意去越南打仗!”王硯泉師長將電報看了一遍之後,未作任何思考便說道。

  另一份電報是羅貴波轉來的,越共中央以胡誌明的名義致電陳賡,表示代表團的主要翻譯周毅之是否去越南,理由是1946年國民黨軍駐守越南時周毅之曾在河內,與不少國民黨軍官相識。

  原來,當時周毅之作為中共地下黨員在越南華僑中工作,也領受黨的任務做國民黨軍隊的工作。遵照上級指示,他沒有和越南共產黨作橫向聯係。

  陳賡幾經考慮,毅然決定帶周毅之去越南。至於越南提出的疑問,由他與胡誌明當麵解釋。

  7月中旬,陳賡一行踏上了越南國土,開始領受到異國的風土人情:

  天氣炎熱,山高路窄,泥滑難行,有馬不能乘,下山至清水河,已精疲力竭。今天算是付出一點國際主義的代價。清水河為中越交界處,河上架有鐵索橋,河岸法人築有堡壘。過橋,越共派專員設宴招待,備有各種飲料和水果,饑渴至此,狼吞虎咽,也顧不得國際禮貌了。越共備有馬車十餘輛,把我們帶到距清水河16裏之小鄉村宿營。此為越共專門設以招待我們的地方,招待甚周。吃喝均不同於我國,饒有趣味。稍事休息,即令代表團同誌開展調查活動。一夜大雨。牙痛甚劇。

  胡誌明款待老朋友

  按照事先的安排,陳賡進入越南後就直接奔向越共中央所在地――太原。

  所到之處,陳賡的第一件事便是同越方各級負責人交談,了解越南人的思想。漸漸地,他發現越方幹部對於即將進行的戰役目的和自己想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點:越南人很少談論怎麽去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爭取戰場主動權;談論多的是如何攻占老街、如何攻占高平,著眼點是奪取城鎮、奪取更多的地方。

  7月22日,在北京中南海的黨中央接到了陳賡自越南發出的電報:

  越軍主力一部經滇、桂整訓裝備後,情緒甚高,但營以上幹部實戰指揮經驗較少。據此,目前越北作戰方針,應爭取於野戰中殲敵之機動部隊,首先拔除一些較小的孤立據點,取得首戰勝利,積累經驗,提高和鞏固部隊情緒,爭取完全主動,逐步轉入大規模作戰。

  對於越方決定打高平,建議采取圍城打援。先奪取外圍孤立點,取得經驗,再奪取高平,並利於吸引諒山之敵,集中業經整訓的部隊,先擇戰場,殲滅諒山方向出援的法軍機動部隊。若諒山機動部隊3至5個營被殲,則高平及諒山附近之若幹據點均將便於攻占,越東北及越北敵我形勢亦可大為變化。

  毛澤東等人看完陳賡的電文之後,明白陳賡高平作戰計劃的意圖,乃是抗日戰爭中常用的“圍點打援”之法。

  收到陳賡電報的第二天,毛澤東便複電:

  越軍高平戰役甚為重要,請你自己並幫助越南同誌充分研究情況,務作充分準備,確有把握,然後動手,期於必勝。

  同時,毛澤東又向羅貴波發出了電報,讓他重視越軍的作戰指導思想問題。幾日後,毛澤東又以中央軍委的名義從中南海給陳賡發去了指示電:

  我們認為你的意見是正確的。越軍應先打小仗,逐步鍛煉能打稍微大一點的仗,然後才可能打較大的仗。目前不要直打高平,先打小據點,並爭取打援是適當的。

  有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指示,陳賡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陳賡和胡誌明在大革命時期的廣州就相識了。當時,胡誌明是蘇聯顧問鮑羅廷的秘書,不時同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的越南青年來往。陳賡乃黃埔一期的高才生,畢業後留校當連長,經常受周恩來的指示執行任務。

  以周恩來、李富春等人為紐帶,胡誌明、陳賡相識了。大革命失敗後,兩人便各奔前程,20多年沒有再見過麵。1950年1月,他們在南寧重逢,陳賡作為主人,於席間暢敘別情;半年後,當他們再次在越北山穀裏相見時,陳賡成為胡誌明期待已久的客人了。

  當天晚上,陳賡便命令他的隨行人員聽取越軍軍委秘書主任杜得堅和總參謀部關於越北戰局的介紹,他本人則與胡誌明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

  在胡誌明詳談了當前越軍的情況後,陳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越軍應該著眼於製造戰機,殲滅法軍有生力量,掌握戰場主動權;而現在越軍還缺乏大規模作戰的經驗,攻堅的能力還不足,所以應先打法軍的小據點,取得勝利,積累經驗,然後逐步進入大規模作戰。在目前情況下,原則上應該采取圍點打援的戰法,在野戰中大量消滅法軍的機動兵力。實現了這一點,最後即能拿下高平、諒山等較大的據點。

  對於陳賡的看法,胡誌明表示同意接受,並傳達到下麵部隊中去。

  但是,羅貴波卻提醒陳賡,經曆了長期而又艱苦的戰略對峙後,中國革命一取得勝利就對越南迅速支援,也使得一部分越南同誌對抗法戰爭的勝利變得十分急切,他們對於新近裝備的武器寄予很大的希望。

  羅貴波最後說明了自己對戰爭所持的態度:盡管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削弱,但由於越南各方麵都太弱,戰爭將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

  7月30日上午,由羅貴波陪同陳賡、曾延偉,還有翻譯周毅之去看望胡誌明。

  一行人沿著一條羊腸小道來到山口彎彎曲曲的小河邊,他們跳上竹筏渡到對岸,進入竹林深處,胡誌明的“行宮”――一間茅草頂高腳屋就在一塊小平地邊上。此刻,胡誌明正滿麵帶笑地等待著陳賡。

  賓主寒暄之後,陳賡被讓進了屋中,簡陋的小竹篷裏,床上一席一被,桌上一架十分古老的打字機,柱子上掛著一個時鍾,一個背包,裏麵是一套換洗衣服和幾本書。這些已經是越共中央總書記胡誌明的全部財產了,連過慣了軍旅生活的陳賡也暗自讚歎胡誌明的簡樸。

  “胡主席能以身作則,何愁打不退法國殖民者!”陳賡由衷地讚道。

  “陳司令過獎,在下能有今天的艱苦精神,也是當年在中國學到的。”胡誌明十分客氣地說道。

  “這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陳賡道。

  “來,快點坐下,我今天請你來是要與閣下共進午餐。”胡誌明說。

  “胡主席太客氣了!非常時期,我看一些禮節就免了吧!”陳賡微笑著說。

  “不盡地主之誼,豈不是太失禮了,我今天特意備了一隻紅燒乳豬,這是我們越南人用來招待最貴重客人時才用的,陳司令就不必客氣了。”胡誌明道。

  “看來我恭敬不如從命了。”陳賡道。

  片刻之後,紅燒乳豬端了上來,望著桌上的菜,胡誌明忽然詩興大發,隨口詠道:

  “亂石山中高士臥,茂密林裏英雄來。”

  就在陳賡到達越南的同時,在中國境內的越軍部隊已經結束整訓,準備投入戰鬥了。7月中旬,除了正在硯山、龍州整訓越軍的人員以外,中國赴越軍事顧問團全部集中到了南寧,進行一個時期的學習,為進入越南戰場作最後的準備。

  起草具體戰役計劃

  8月14日,陳賡到達越南人民軍前線指揮部所在地廣淵,與越軍總司令武元甲、總參謀長黃文泰等高級將領以及韋國清等中國軍事顧問會合,一起研究製訂戰役計劃。雙方對戰役指導方針取得一致意見之後,越軍前指請求陳賡與中國軍事顧問起草具體戰役計劃。

  陳賡指示隨行人員與中國軍事顧問抓緊研究情況,爭取用五天時間完成戰役計劃起草工作。他權衡利弊,要求負責起草計劃的人員把握住四條原則:一、不打無把握無準備之戰,務求首戰告捷;二、打殲滅戰,不打擊潰戰;三、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弱敵,後打強敵;四、圍城打援,堅持運動殲敵。

  8月19日,經中國軍事顧問們的晝夜奮戰,邊界戰役計劃起草工作提前完成。第二天,陳賡、韋國清與兩位越軍領導武元甲、陳登寧對計劃進行最後審查,予以通過。此時在越南東北邊界地區戰場上,敵軍總兵力為1.13萬餘人。越軍邊界戰役作戰計劃的內容是:

  集中2萬多兵力,以在中國整訓過的第308師和第209、174團擔任主攻,以地方部隊和邊界各省民兵遊擊隊配合作戰,對法軍四號公路防禦體係實施進攻,以圍城打援的戰法,爭取殲敵5個營,實現解放高平,打通與中國廣西相連的陸上交通線的目的。

  整個戰役預計在30至40天內完成。具體戰役部署是:

  以地方部隊和民兵遊擊隊負責圍困、監視高平之敵;以第209、第174團首先進攻東溪,攔腰斬斷敵四號公路防禦體係,孤立高平,並吸引諒山方向敵軍北援,同時以第308師在東溪以南山地設伏;東溪戰鬥打響後,如諒山方向之敵經七溪北援,則在即設伏擊陣地中以野戰方式殲滅之,如敵不北援,則待東溪戰鬥結束後,調集部隊攻占七溪。然後,主力部隊揮師北上,進攻高平。

  8月23日至24日,越軍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參加的作戰會議,部署邊界戰役作戰任務。武元甲在會上宣讀了戰役計劃。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上即出現了陣陣騷動。越軍幹部對這一計劃所體現出來的戰術思想,感到既新鮮,又陌生,與自己頭腦中的想法差距很大。因而提出了各種問題,要求前指領導具體說明。

  有的幹部說:既然戰役目的是解放高平,為什麽不一開始就進攻高平。我們的主力部隊數量有限,如在打東溪、七溪時消耗一部分,恐怕無法攻克高平。高平打不下來,整個戰役豈不是白費力氣了嗎?

  有的幹部說,進攻戰鬥,應講究突然性。先打高平,可使守敵猝不及防,不待敵進兵增援即攻占之。而先打東溪、七溪,高平之敵必然會加強工事與守備力量,這樣將會增加進攻高平的難度。

  還有的幹部指出:先打弱敵,後打強敵,道理雖好,但戰役時間會拉長。部隊沒有連續作戰的經驗,體力又不好,恐怕難以堅持到底。

  幹部的思想不統一,將直接影響戰役計劃的落實。武元甲心中十分焦急。他找到陳賡,一一介紹了越軍幹部提出的問題,要求陳賡出席作戰會議,具體解答越軍幹部的疑問。

  陳賡思考片刻,表示同意。這樣,陳賡於8月24日出席越軍作戰會議,作了4個多小時的精彩發言。

  陳賡說:同誌們提出的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就是為什麽要先打東溪、七溪?為什麽不先打高平?為什麽要連續作戰?下麵我對大家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解放高平,是邊界戰役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全部目的所在。我們最終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打垮敵人的四號公路防禦體係,打通中越之間的交通線。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大量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應過分地追求攻城略地的暫時勝利。這是我們在考慮邊界戰役作戰時應把握的基本點。

  為什麽要先打東溪?理由很簡單,一是我軍取勝比較有把握,二是通過打東溪,可以切斷高平與諒山之間的聯係,在敵人整個防禦體係中楔入一顆釘子,肢解敵人防禦部署,迫使敵人必須北援,這樣我軍就有了在野戰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良機。所以打東溪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占領這個城鎮,而在於在這一點上打痛敵人,調動敵人,為運動殲敵創造戰機。

  有人提的作戰突然性問題,這一點的確很重要。但作戰中的突然性同時會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製約,我們考慮作戰問題,不能隻強調對我們有利的一方麵因素,而要全麵衡量各種可能影響戰鬥進程的因素,特別是注意到那些不利的因素。為什麽不先打高平?主要原因是我們無取勝把握。高平是敵軍邊界防線上的核心據點之一,築有帶坑道設施的鋼筋混凝土工事,守軍多為雇傭軍人,戰鬥力較強。乘敵不備,突然進攻,我們開始時可能會進展順利,但要徹底解決守敵則困難重重。首先是地形對我不利。高平背倚高山、三麵環江,易守難攻。我們進攻作戰必須要強渡江河,而合適的渡江點隻有一處,隻好一路強攻。退一步講,即使渡江成功,突入城區,如敵軍陸空火力嚴密封鎖渡江點,我後續部隊如何及時跟進?如敵空降傘兵,我們又如何分兵對付?假使敵軍憑借堅固工事拚死頑抗,戰鬥形成僵持或我軍被迫撤出戰鬥,在敵陸空交叉火力追擊下,後果不堪設想。此外,實事求是地講,依我們目前的技能戰術水平,要擔負這樣艱巨的攻堅任務,也的確有點力不從心。作戰的突然性,並無法解決我們在攻堅作戰中所要遇到的種種困難。

  而先打東溪、七溪,後打高平,情況就大為不同了。我軍占領東溪、七溪,高平即成為孤城一座。如果我軍能在野戰中殲滅諒山北援之敵,則更會使高平之敵失去外援。在這種情況下,守敵內守孤城外無援兵,軍心肯定會發生動搖。侵略者的本質是得勢時窮凶極惡,失勢時驚慌失措。趁敵士氣低落,我軍挾連勝之威,全力攻城,盡管失卻了作戰突然性,卻增加了進攻的取勝把握。

  不打無把握之仗,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以己之長攻敵之短,這些都是組織指揮作戰的基本準則。有人提出我們主力部隊數量有限,有一點很重要。正因為我們手中的本錢不多,所以就更不應該一開始就與敵人打硬仗、拚消耗。打高平,能不能打下來另當別論,如果拚光老本,敵人一旦反撲,我們無以應敵,整個戰役就會變得虎頭蛇尾,這是兵家之大忌。我們決不打這種得不償失的仗。

  我判斷,四號公路是敵人重點設防的地區,敵人決不會一戰即拱手讓給我們,肯定會與我反複爭奪。隻有真正消滅了敵人大批有生力量,才會迫使敵人知難而退。所以我們應該準備連打幾仗,通過連續作戰來創造時機,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地削弱敵人,直至最後戰勝敵人。另外,通過小仗的鍛煉,部隊還可以逐步積累運動戰與攻堅戰的經驗,擴大我們在戰場上的優勢,同時也可以通過消滅弱敵,來剪除敵軍羽翼。我軍愈戰愈強,敵軍越戰越弱,贏得戰役勝利就有把握了。

  “有的人對連續作戰有顧慮,這種心情可以理解。要勝任連續作戰任務,一要抓好戰時政治工作,二要抓好夥食。抓好這兩點,部隊的士氣和體力就有了保證。同時也不要把問題看得過重。我這些天在越北地區爬山不止,也察看了戰場地形,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堅持到底。大家可以作個比較,我的肚皮恐怕比在座諸位的肚皮都要大,我能爬山,大家肯定更能爬山;我能堅持,大家更能堅持,因為你們的肚皮小,動作比我利索啊。我相信,隻要我們把工作做好、做紮實,部隊肯定會勝任連續作戰的任務。”

  幾個小時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陳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透徹地解答了越軍幹部的問題,並引申一步,對作戰指揮的奧秘作了深入淺出的敘述,使越軍幹部大有耳目一新之感。武元甲在會上幾次發言,要求越軍幹部認真領會陳賡的講話內容。

  當晚12時,陳賡已準備就寢,突然又接到武元甲的電話。武元甲說:“你的講話,既介紹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寶貴經驗,又澄清了我們幹部思想中的模糊認識,我甚覺興奮,以至無法成眠。希望能多傳授一些中國革命的寶貴經驗。”

  陳賡慨然應允。

  會後,邊界戰役的準備工作加快進行。陳賡和韋國清等中國軍事顧問認真負責,全力以赴地幫助越軍進行戰前準備。到9月上旬,戰役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胡誌明坐鎮邊界戰役

  9月10日,胡誌明從內地秘密來到廣淵,親自坐鎮邊界戰役。他在聽取了情況匯報後,用信任的口氣對陳賡說:“所有越南部隊都交給你指揮了,請你包下這次戰役的勝利。”

  陳賡謙虛地說:“我會盡自己最大力量來幫助你們奪取勝利。至於最後結果如何,我本人覺得有些把握,但不是絕對把握。要打勝仗,主要還靠越軍指戰員的努力和越南人民的支持。”

  當陳賡向胡誌明匯報工作的初步設想時,胡誌明一擺手,爽朗地說:“我非軍事家,你做就行。你就像在中國一樣,放手工作吧!不要事事匯報。”

  中共中央也在密切關注著越南邊界戰役,除了在戰役後勤和物資援助方麵予以大力支持外,並多次對陳賡和軍事顧問團的工作給予具體指導。在接到陳賡匯報戰役計劃設想的電報後,毛澤東致電陳賡,對戰役指揮工作做重要指示,電報說:

  同意你們的作戰計劃。為保證此役勝利,應在思想上作好連續作戰的準備,以便對付敵人增援部隊。如果諒山方向敵援兵被殲滅,則敵人統帥部可能迅速改正對越方力量的過低估計,而命令高平之敵逃跑,或於越軍打諒山援敵時,命令高平之敵棄城向南增援,夾攻越軍,則越軍於殲滅諒山援敵後,又有可能向高平援敵作戰。因此,照你們的計劃,在40天之內從容殲滅邊界之敵,是很穩妥的,很有利的。而如照上麵估計的情況,則須準備在20天左右打大小三四個仗。

  這是一封十分重要的電報。毛澤東在肯定了陳賡主持擬訂的作戰計劃的同時,又準確地預見到了高平之敵棄城南下這一可能發生的情況,並提醒陳賡要準備連打幾仗。從而彌補了戰役計劃的不足。陳賡認真貫徹中央的指示,運籌帷幄,精心部署,決心打好中國援越抗法的第一仗。

  首戰東溪一波三折

  盡管事先作了周密的安排,但首戰東溪,仍是一波三折,陳賡為之煞費苦心。

  在作戰準備工作即將完成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的情況。從9月3日起,法軍飛機連續轟炸越軍前指所在地廣淵,並加緊了對四號公路沿線地區的空中偵察。另據報告,諒山、東溪一線敵軍調動頻繁,東溪守敵已得到增援,正在加修防禦工事。這些情況引起了陳賡高度重視。

  越軍前指告訴陳賡說,的確發生了令人擔憂的事情。有兩名越軍偵察員在東溪附近執行任務時被俘,另有二名越軍第308師營職幹部外出偵察,至今未歸,下落不明。突襲東溪的計劃很可能業已泄漏。

  在此之前,陳賡曾幾次阻止越軍派人到敵據點周圍活動,特別是要求各級指揮員一定不要擅自行動,以免暴露企圖。現在發生了這樣的嚴重事件,假如真暴露了作戰企圖,必將增加作戰難度,甚至破壞預定計劃。陳賡對此十分惱火,在電話裏,陳賡向越軍總參謀長黃文泰嚴肅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要求今後堅決杜絕此類問題發生。

  鑒於東溪守敵兵力增加,越軍部分幹部攻打東溪的決心有些動搖,陳賡冷靜地分析了局勢。他判斷,敵軍兵力調整有兩種可能:一是部隊換防,二是調整部署,以圖先發製人。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就東溪作戰而言,越軍仍然占有絕對的兵力、火力優勢,隻要嚴格執行作戰計劃,完全有把握取勝。據此判斷,陳賡堅持首攻東溪決心不變。越軍前指采納了陳賡的意見。

  胡誌明了解到這一事件的處理過程之後,對陳賡說:“你做得對,對越南幹部的缺點,就是要不客氣地指出來。”

  戰役發起的時間日益逼近。為便於戰役指揮,越軍前指由廣淵遷至東溪附近。9月15日,胡誌明、武元甲和陳賡等人到達新駐地。這裏緊靠中越邊界線。陳賡在戰役期間一直住在中國廣西省龍州縣下凍區布局墟,而胡誌明和越軍前指則住在緊靠布局墟的越南境內。兩地相距甚近,中間隻隔著一個“布局關”隘口。當晚,武元甲與陳賡研究了有關情況,最後審查了作戰部署,決定按計劃於16日拂曉向東溪發起攻擊。

  16日拂曉,東溪戰鬥打響。越南邊界戰役由此拉開了帷幕,擔任主攻任務的越軍第174團迅速掃清東溪以北和西北方向的外圍據點,占領攻擊出發陣地。另一支主攻部隊第209團卻與前指失去聯係,直到下午才搞清其具體位置,總攻時間被迫推遲。黃昏時分,總攻開始。擔任火力支援的3個炮兵營實施火力急襲,炮擊效果甚佳,守敵亂作一團。越軍第209團、第194團和第426營、第11營從不同方向相繼向城區發起攻擊。戰至午夜時分,越軍前指打電話告訴陳賡說:接到前線部隊報告,攻擊分隊,已突入敵核心工事,戰鬥即將結束。一直守候在電話機旁的陳賡如釋重負,他放心休息去了。

  不料17日拂曉,越軍前指突然又打來電話說:部隊根本就沒能突入敵核心工事,現在正與敵僵持。天已放亮,敵機馬上就會來掃射,準備把部隊撤出城區。

  陳賡聞言,焦急萬分,立即在電話中強調:千萬不能把部隊撤出來,應堅守既占陣地,否則不但要前功盡棄,而且後撤時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然而就在陳賡與越軍前指通話時,攻入城區的部隊已開始後撤了。在撤出戰鬥時,由於缺乏嚴密組織,又遭到敵機轟炸掃射,損失很大。

  早飯過後,陳賡來到越軍前指,與武元甲等人研究攻擊失利的原因。原來部隊沒有嚴格遵守作戰計劃的時間規定。炮火急襲後,步兵分隊本應立即發起衝擊,但步兵攻擊分隊卻一味要求延長炮擊時間,遲至午夜過後才攻入城區。結果打了不久,天就放亮,部隊又對敵機存有恐懼心理,無心戀戰,所以倉促撤出了戰鬥,另外在戰鬥過程中,各級指揮員大多沒有隨部隊一起行動,指揮所位置普遍太靠後。加之通訊聯絡組織得不好,所以不能掌握部隊行動的確切情況,更無法對部隊實施有效指揮。

  陳賡一一指出了這些缺點,幫助越軍前指總結經驗教訓,重新調整了攻擊部署。17日黃昏,越軍部隊再次對東溪發起攻擊。

  到夜間9時,第209團率先突入市區,其他部隊也發展順利。戰至12時左右,占領了部分城區,但始終無法接近敵核心工事。

  陳賡堅決反對讓部隊後撤的意見,建議越軍前指迅速查明攻擊受阻原因。結果發現各攻擊分隊之間缺乏協同,進展速度相差懸殊,四麵圍攻變成了一麵硬攻,使守敵得以集中力量對付越軍主攻部隊,致使攻擊受阻。

  陳賡立即提出兩條意見。第一,打到哪裏就像釘子一樣釘在哪裏,決不能後撤。隻要大膽地與敵軍糾纏在一起,敵機來了也無可奈何。第二,立即調整部署,改一麵突擊為四麵進攻,西麵、東麵部隊為助攻,北麵、南麵部隊為主攻,使守敵無從招架。

  越軍前指接受了這些建議。部署調整工作於18日晨2時完畢,部隊隨即發起總攻,不到一小時即突入敵核心工事,到上午8時,戰鬥全部結束,守敵260餘人被殲,殘敵20餘人逃往七溪。

  邊界戰役首戰告捷,越軍上下興奮異常,求戰情緒空前高漲。戰鬥勝利的當天,胡誌明來到陳賡駐處,興致勃勃地吟詩一首,贈給陳賡。詩曰:

  攜杖登高觀陣地,

  萬重山擁萬重雲。

  義兵壯氣吞牛鬥,

  誓滅豺狼侵略軍。

  陳賡讀罷此詩,興奮地說:“胡主席這麽大的決心,敵人一個也跑不掉了。”

  東溪戰鬥結束後,戰場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法軍總指揮部重新調整了四號公路的防禦部署。兩天之內,法軍從諒山等地向七溪緊急調運部隊,使在七溪集結的兵力達到三個步兵營、一個空降大隊,而且全係精銳的外籍雇傭軍部隊。與此同時,法軍還調集大批部隊,從河內等地出動,開始對越南黨和政府所在地太原地區進行“掃蕩”。

  敵情的變化,為原定東溪戰鬥後接著進攻七溪計劃的實施,帶來了許多困難。此時,派往越軍各級指揮機構的中國軍事顧問陸續返回前指,向陳賡匯報了許多越軍作戰的真實情況。而陳賡通過東溪一戰,對越軍戰鬥力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很顯然,在製訂作戰計劃時,對越軍的作戰能力是估計過高了。盡管參戰部隊在中國接受了短期訓練,但要使越軍在作戰思想和作戰技能上根本改變麵貌,還要經過長期的實戰鍛煉。

  因此,陳賡並沒有在東溪戰鬥的勝利中陶醉,他在日記中寫道:

  東溪作戰算是勝利,震驚了法帝內部,使之不敢即刻收複東溪。但從戰術上講,則是一個大敗仗。東溪敵實際人數為267名(越方虛報800名),我攻擊人數將近10000,經兩日三夜的戰鬥,中途幾乎被迫撤退,我傷亡500餘人,敵尚逃掉20餘人。我方兵力、火力均居絕對優勢,以如此之戰鬥力,望攻擊約2000人據守之七溪,則不啻緣木求魚。因此我認為越軍仍須求得打小據點,以逐漸鍛煉戰鬥力,特別是改正領導作風,改良組織,加緊幹部訓練。不然,作戰計劃都是空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布置調整作戰部署

  陳賡認為,應該停止執行攻擊七溪的作戰計劃,另尋戰機消滅敵人。他向胡誌明、武元甲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並說:從目前情況分析,敵增兵七溪,似有北上收複東溪的企圖,所以可讓部隊先後撤一步,在東溪附近設伏,待七溪之敵北上後,爭取在野戰中消滅之。胡誌明、武元甲均同意陳賡的意見,越軍前指隨之下達調整部署的命令:以二個團位於東溪,以三個團位於東溪東南方向山地,以二個營位於西南方向山地,形成一個向南張口的口袋陣。待七溪北上之敵進至東溪以南地區時,兩翼設伏部隊首先從敵側後發動鉗形攻擊,封閉口袋口,正麵部隊則隨後出擊,將敵人聚殲之。

  可是,戰局並沒有向預計的方向發展。連續幾天,陰雨連綿。法軍隻是加緊對太原地區的“掃蕩”作戰,而在東北邊界戰場下則一直按兵不動,僅僅是繼續向七溪增兵不已。越軍部隊長時間野地埋伏,不免出現種種困難,幹部中也有一些議論。敵人到底在醞釀什麽陰謀?增兵七溪卻按兵不動,難道要固守七溪,還是在等待北上的有利時機?戰場情況撲朔迷離,陳賡陷入了沉思。他最擔心的事情是,敵人已覺察到我軍作戰企圖,不從七溪北上,這樣越軍欲攻城則困難重重,欲野戰則無敵可打,整個戰役計劃就要落空。過度的操勞,加上心情焦慮,使得陳賡的身體終於支持不住了,瘧疾纏身,腹瀉不止,被迫臥床休息。

  中共中央在此關鍵時刻給予陳賡以極大的支持。軍委在接到陳賡的有關報告後,幾次致電陳賡,就作戰問題予以重要指示。軍委指出:力圖重占東溪給我方以運動戰的機會,你們的部署是對的,敵人一定要增援的,敵人還不知道我方的虛實。

  軍委還指出,如能在與敵奪邊界地區的作戰中,大量消滅法軍的有生力量,是很有利的。要準備進行幾個月的戰鬥。如果糧食供應有困難,可從中國增撥接濟。軍委的指示堅定了陳賡以運動戰的方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信心。

  陳賡冷靜地分析了戰場情況。他認為,邊界防線,法軍已苦心經營多時。而四號公路防禦體係,更是法軍賴以封鎖中越邊境的支柱。東溪一戰,法軍雖遭失敗,但遠不至於大傷元氣,故敵決不會容忍越軍在高平、諒山之間楔入一顆釘子,使整個防禦體係處於被分割的狀態。

  其調整部署的目的,在於集結兵力,伺機北進,重點東溪,恢複諒山、高平之間的聯係。而對太原地區進行“掃蕩”的意圖,無疑是企圖以攻擊越南首腦機關所在地的行動,迫使越軍主力由東北邊界地區回師救援,以便為集結在七溪的部隊北上收複東溪創造條件。所以,七溪之敵一定會出動北上,越軍進行運動戰的時機必將來臨。

  9月27日,大病初愈的陳賡不顧身體虛弱,到胡誌明住處與胡誌明、武元甲商談作戰部署事宜。陳賡指出:要堅持原定作戰方針不變,決不能因敵軍掃蕩太原和七溪之敵遲遲未動而改變決心,要堅決地集中主力部隊在東北邊界戰場尋機殲敵。鑒於目前七溪之敵遲遲不動的情況,可命令位於西北邊界地區的部隊加緊對黃樹皮、那邦等據點的進攻,威脅老街,讓圍困高平的部隊把包圍圈收得更緊一些,敲山震虎,迫使七溪之敵及早出動北援。

  法國兵進入越軍伏擊圈

  另外,派第174團向七溪以南佯動,給敵人造成人民軍主力已南下回師太原的假象,讓敵人放膽北上。這一建議得到了胡誌明、武元甲的同意。

  在越軍部隊積極佯動的促使下,敵軍終於開始行動了。9月30日晚,七溪之敵以三個多營計2000餘人組成北上兵團,在上校指揮官勒巴率領下,星夜出動,向北推進。10月1日晨,在東溪以南數公裏處與越軍第209團警戒部隊遭遇。

  久盼的戰機終於出現了。陳賡立即向越軍前指建議:按既定計劃開始行動,令第209團對敵軍不作堅決阻擊,讓其放膽北上,待其進入預定地區後,再紮緊口袋聚殲之。

  10月2日,勒巴兵團逼近東溪以南那巴高地一線,完全進入了越軍伏擊圈。陳賡感到戰機已成熟,遂建議擔任側翼鉗擊的第308師開始出擊,吃掉這塊送到嘴邊的肥肉。為說服越南前指立即行動,他解釋說:戰機稍縱即逝。如勒巴兵團覺察到自己進入了包圍圈,就會立即後撤,那時想打也打不成了。因此必須訓令部隊立即出擊,有多少部隊就派出多少部隊,先把勒巴兵團圍住,再集中兵力殲滅之。

  越軍前指接受了陳賡的建議,令第308師和其他部隊逐次投入戰鬥。至10月2日下午4時,勒巴兵團已處於越軍部隊的包圍之中。勒巴覺察到了自己側翼正受到越軍部隊的威脅,遂下令部隊停止前進,在那巴高地一線構築工事。越軍部隊遵照前指的命令,將那巴高地團團圍住,準備10月3日晚發起總攻。

  此時,情況進一步明朗。法軍總指揮部為越軍在整個邊界地區所展開的強大攻勢所震驚,已被迫調整軍事部署。總司令爾龐吉埃下令放棄北部邊界沿線的軍事據點,收縮兵力,以圖日後反攻。

  在東北邊界地區,法軍決定放棄高平,集中兵力退守紅河三角洲地區。七溪之敵北上,真實意圖在於接應高平之敵南撤。10月3日,高平守敵1000餘人在上校指揮官沙格東率領下,組成沙格東兵團,炸毀城內發電廠等主要設施,棄城沿四號公路南撤,以期與勒巴兵團會合,撤回七溪。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