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存在可觀的貿易逆差。其實,貿易逆差的數字會令人產生誤解,在經濟上並沒有數字所表現出來那樣大的意義。美國對華出口一向被低估了,因為美國對香港出口的至少60億美元商品是直接轉口到中國的。除此之外,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許多商品是在香港大大增值的。最重要的是,中國出口的許多商品中約有75%的組件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但是,逆差在美國產生了嚴重的壓力,就像在任何國家都會產生壓力一樣,逆差是政治上不能長期承受的。迎接這個挑戰的最好方法是增加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中國應該對美國的產品和服務開放更廣闊的市場,不隻是對高科技,也包括柑橘和小麥等基本產品。要在中國市場上出現更強大的美國貿易和商業,確保一個更加平衡的中美貿易關係,意味著中國要進一步開放市場,不僅要開放市場,而且要把中國的市場納入世界經濟的框架。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的立場是:中國需要世貿組織,世貿組織也需要中國。美國宣稱他們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支持中國在重要國際組織中的一席之地。
但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商業進入中國市場是有障礙的。在對華經濟關係中,美國尋求一個對美國產品和服務開放的市場,就像美國對中國的產品和服務一樣開放的市場,要求中國提供市場準入。
然而,競爭場地並沒有鋪平。美國認為,創造機會增加美國對中國的工業、農業和服務出口,就要減少和消除美國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所麵臨的障礙。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僅會有利於消除這些障礙,對中國來說,也會有諸多好處,如刺激經濟增長,增加新的就業,全麵改進商業環境。更重要的是,將有利於中國的經濟改革。在一個很真實的意義上說,加入世貿組織時中國所承擔的責任,將補充中國的經濟改革計劃和內部重組。開放將提高效率,改善資金使用,提高發展水平。特別是服務業,將有助於運作更趨合理,為將來的商業成功提供支持。
在中國的外國企業不隻是貿易者和投資者,他們也是新的管理技巧和世界經濟係統如何運作方麵信息的傳播者。實際上,近十幾年來,國際市場標準的管理機製和市場機製潛移默化地進入了中國的經濟係統和經營管理者的觀念。
為了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促進相互理解是不可缺少的。中美這樣豐富而複雜的貿易關係需要持續的、高層的和建設性的商談。在最近的幾年裏,中國保護在華外國公司的知識產權體係方麵取得了很大進展,包括軟件、娛樂、製藥專利保護及其他領域,中國在接受知識產權國際標準方麵取得了很大進展,在關閉盜版、特別是盜版激光唱盤和激光視盤地下生產線方麵作出了巨大努力。
克林頓總統此次訪華,無論在首腦會談中或講話中,凡涉及中美經濟關係時,都沒有突出中美貿易逆差。他在上海對中美企業家發表講話,認為中美商業交流和外交合作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承認中國一直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為美國人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較高的薪金,較快的增長和進一步的繁榮。克林頓所注重的,是建設性地呼籲提高開放市場的標準,提高開放市場的標準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必要條件。他意識到建立這個標準需要有一個過程,法製在其中不可或缺。
下世紀,美國要更強大和繁榮,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在國際市場具有更強的競爭能力。在過去20年中,中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部分原因是依靠外國的產品、技術、投資、貿易和能源。其結果是加強了法製,促進了開放,增強了負責任的態度;其結果促使中國實行更公平的勞工製度,執行更強有力的環保標準。從長遠來看,中國加入國際社會和全球經濟的活動越多,中國自由和開放的程度就越大。克林頓承認中國正在製定並實施更具透明度的、有預見性的法律和管理體製,它對打擊腐敗有強製執行的權力,有明確的程序,同時可以產生強有力的效果。作為一個美國總統,克林頓看到了中國的努力和進步。但從體製上來講,如果真正地提高開放市場的標準,最終要麵臨一項政治選擇,即政治體製的改革。在一個政治家眼裏,經濟關係歸根結底是政治關係,如果涉及的是像美國這樣最發達的大國和中國這樣發展最快的大國,這種政治關係又是放在全球的視野中看待的。根據一些估計數字,中國現在已經成為第十貿易大國,可能會在20年或者30年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大國。與此同時,它與美國巨大的和越來越大的貿易順差正在迅速成為華盛頓的一個爆炸性政治問題。但中國渴望將其經濟並入以自由市場哲學為基礎的國際體係,在經濟上越來越成為一支不可抗拒的力量。
同樣引人矚目的是,日本顯然停留在過去而止步不前,而中國看起來好像是未來的大國,同時也是美國在亞洲的主要對話者。這是未來的趨勢,或者說可以預料的趨勢,而並不是說中國的經濟能力已經強大到足以影響地區或全球的程度。在去年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中國顯示出前所未有的作用。中國不貶值人民幣的決定受到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歡迎。中國已經幫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穩定泰國、以及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幫助韓國及印度尼西亞采取的措施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五六月間,美國幹預市場止住了日元的下跌。美國讚賞中國的的行動對促進這個地區的金融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認為美國和中國需要一起努力幫助加強國際金融體係,中美需要保持密切聯係,通過多邊會談和組織機構來幫助這些國家調整經濟結構堅持到底。
在與克林頓總統的討論中,朱?基總理說中國重視對整個亞洲、近鄰各國和香港負有的經濟責任,並承諾說中國政府今後也不會研究人民幣貶值問題。克林頓總統多次稱讚中國維持人民幣匯率對穩定亞洲作出了貢獻。他說:“我必須要講的是,我非常欣賞中國在促進這一地區金融穩定方麵發揮的非常富有建設性的作用。我們兩個國家在對付國際金融體製的威脅方麵,都負有重要責任。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
中國顯示了力量,世界金融市場作出了響應。中國作為國際經濟強國的影響從未這麽大過。中國經濟強大是亞洲克服金融危機的關鍵。從目前情況來看,亞洲將在較大的程度上依靠中國作為經濟穩定的來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龐大的經濟和巨大的市場所起的作用正進一步增大。經濟、貿易以及中國問題在美國21世紀的世界戰略中,無疑將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所以,和中國的經濟關係,就是政治上的戰略關係。在上海的講話中,克林頓認為中國正處在一個曆史性進程的前列。中美的商業關係也有助於加強和擴大兩國間的外交合作,而兩國外交關係的加強又會促進商業關係的發展。如果不能繼續發展兩國的經濟關係,美國不能從中國經濟的增長中獲益,也會損害戰略夥伴關係。克林頓特別強調,在一個為爭取和平與穩定而進行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更加富有成效的時候,美國不能背棄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政治和經濟最終是不能分隔的。對於一個大國來說,甚至世界史中最麵向市場的大國美國,也從來沒有一項對外政策是完全出於金錢的考慮的。中美通商關係正常化方麵尚存的貿易壁壘,不僅有中國市場開放的問題,同時也有美國出口限製的問題。
現在美國對中國有許多出口規定,限製著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活動,華盛頓的智囊團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數據表明,由此產生的虧損額每年高達35億!135億美元。單方麵製裁的效果是有限的,美國企業蒙受虧損,雙方的合作受到阻礙,解除這些製裁也是實現中美經濟關係正常化的必要措施。加強商業領域的關係,是美國“對華接觸”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美國商務部長戴利就說過,對中國推行的政策,“是要以商貿作為手段,並利用這種手段謀求人權、環保、不擴散大規模殺傷武器等問題,以及整個雙邊關係取得進展。”事實已證明,中美兩國關係中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包括民族自豪、軍事威脅、國內政治和對人權的關注,經濟利益決不是主宰一切的。
例如,在中國現在的政治體製下,在很多場合中國對保持政治權力、外交和尊嚴常常要高於經濟的考慮。曆史也證明,牢固的貿易關係並不是和平關係的保障。有許多國家之間有著緊密和強大的經濟關係。例如德國和英國的經濟,在兩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都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光是貿易不能澆滅國際敵對的火焰。在相當程度上,繁榮往往造成衝突,貿易關係往往會掩蓋國家關係中負麵的因素。從世界的眼光、從21世紀的角度來看,中美關係不僅僅是經濟關係。兩國良好的經濟關係當然可以使雙方都獲得許多經濟利益。期望貿易可以消彌雙方在文化價值和政治製度方麵的重大區別,期望貿易可以確保不損害各自的國家利益,是不現實的。在政治上取得一致,是一個更大的話題。這不是克林頓一次訪華能夠一攬子解決的。但是如果北京和華盛頓在經濟方麵的合作和發展得當,不斷增長的商務紐帶會幫助支撐更廣泛的中美關係,政治問題即使不會立竿見影地迎刃而解,至少可以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這個時代不再是贏家通吃或零和的時代。在美中之間,要有雙贏和互利的觀念。美中之間的政治關係非常複雜。正因為如此,更應當增加兩國的交往。中國越來越被認為是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更傑出作用的國家。但中國的經濟能力無論如何不應誇大,而且,中國自己也要非常清醒,要保持最近幾年以來的迅速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異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中國與美國相比,還存在著巨大差距。
無可諱言,美國有著強大的經濟力量。中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美國的貿易、投資和技術。即使從美國的立場和利益來看,美國也應該利用自己的經濟力量來保證更大規模地進入中國市場,促進它的經濟現代化。中國迫切希望實現經濟現代化,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得到外界幫助。如果美國幫助他們實行這種過渡,美國的經濟也會從幫助培育世界最大市場中得到極大好處。
與此同時,中國將直接受到美國經濟操作模式的影響,看到美國的自由(包括個人自由和市場)是怎樣與經濟上的成功相得益彰的。克林頓總統傳達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觀念:經濟繁榮是和自由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他在北京時告訴北京大學的學生,美國如果不給予個人更多的自由,就不可能實現今天的繁榮富強。克林頓總統認為,美國的經驗證明,自由有利於穩定。在全球信息時代,自由是進步的強大動力。中國最偉大的力量源泉在於民眾的頭腦。中國市場發展和經濟增長、數以千萬計的公民在銀行開有賬戶、購買書籍和錄像機、外出旅遊,並通過電視融入世界文明。市場機製的引進擴大了普普通通的日常自由,這對老百姓來說關係重大。對此,克林頓總統一定印象深刻。中國堅定地致力於經濟改革,正在推進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濟改革和體製改革,建立市場經濟沒有回頭路可走。
當然,過渡時期的經濟轉型是有風險的,特別是一些體製上的問題不能忽視,比如,存在著國有企業效率極低,銀行製度不符合國際規範,法製不健全,管理落後,辦事任人唯親等致命問題。要想實現經濟現代化,在信息時代參加競爭,克林頓總統指出,中國政府必須建立由法律原則來治理國家的穩定而開放的製度,這意味著給予其公民更大的個人權利和政治自由。在價值觀念上,中國的經濟改革很像一種靜悄悄的革命,是否能夠成功,最終要憑借的是愈來愈尊重每一位公民的價值、尊嚴、潛能和自由,使得所有公民都得以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克林頓所表達的關於自由的普遍價值,在中國很可能會通過市場機製得以普及。
克林頓指出,中國以及上海在推動經濟發展超過目前水平的時候,正麵臨重大的挑戰。他認為,對更多的國有企業在進行調整,建立更具透明度的法律和管理體製,保護有益於經濟增長的環境,建立強大的金融係統,開放市場,所有這些在維護國際金融係統方麵都將發揮重大作用。美國準備同中國共同應付這些挑戰,因為中國的成功與否不僅影響到中國人民和中國本身的繁榮,還將影響美國的富饒及全球的穩定。中國要為培訓工人製定新的計劃,為他們提供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美國的經濟顧問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和勞工部,已受命和中國人共同分享他們的技能和經驗,幫助中國渡過這一體製轉型的階段。
中美之間建立牢固的關係,對於在和平與繁榮的狀態下跨入下個世紀是具有關鍵意義的。兩國的政治關係是複雜的,而中國使其政治發展與其經濟自由化相匹配,需要時間,更需要突破。
從經濟上接近和合作,要比分清政治上的利益得失更為容易。在許多方麵,經濟更為重要,用經濟手段解決政治分歧或衝突是可能的。中國的經濟情況並沒有出現即將威脅美國的利益,而且,中國在經濟上對世界其餘國家產生的影響已經比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大得多。如果,中美兩國的關係不是疏遠而是接近,不是敵對而是結伴,不僅可以增進更多的相互了解,雙方都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影響地區的乃至世界的未來方向。
第七節 漓江煙雨克林頓桂林談環保
為了迎接克林頓總統的來訪,桂林市出動了五千多名士兵。克林頓總統在桂林期間的重頭節目,是一次對桂林人民以環境為主題的演講。轉了幾家農舍後,克林頓突然走進一鄉村小店,饒有興味地研究了一番櫃台上的算盤。
如詩山水迎總統
7月2日,如詩如畫的漓江山水迎來佳賓:第一位遊覽桂林的在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克氏決定造訪有“山水甲天下”之稱的這座旅遊城市,其重要使命同時也是他訪華的主題之一,就是要同他的東道主討論正衝破國界困擾全球的話題:環境保護。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正在取代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環境汙染國。中國每年汙染物的排放量已達世界第一位。中國有五個城市已經列入全球空氣汙染之最的十個城市之中。在一個高速發展的世紀行將結束時,人類顯然已經或正在覺醒,沒有幹淨的環境和健康的下一代,人類將走向毀滅。至此,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汙染國聯手治理地球環境的時刻已經到來。
1998年7月2日上午10時15分,克林頓乘坐總統專機從上海抵達桂林兩江國際機場,進行他中國之行的第四站訪問――環境之旅。
總統和夫人希拉裏到達時,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文學夫婦和桂林市市長蔡永倫的歡迎。兩名少年兒童向克林頓夫婦獻了鮮花。美國駐華大使尚慕傑和夫人、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等隨同克林頓總統抵達桂林。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夫婦、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已經先期到達桂林,也到機場迎接克林頓總統一行。
克林頓總統一行7月2日早晨離開上海時,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和夫人、副市長周慕堯等前往機場送行。在機場上,徐匡迪送給克林頓一本影集,裏麵紀錄了美國總統一家在上海期間的全部活動,令克林頓倍感愉快。
此前,漓江上遊山區連續兩個星期不停的大雨,使降水量最高的地方達到兩米,造成漓江洪水泛濫,水位上漲到比正常水位高5米,比警戒水位高2.7米的水平,創造了桂林本世紀以來漓江洪水的最高紀錄。許多漓江沿岸的房屋和設施被大水淹沒。桂林市沿江種植的大量護堤的竹子,被洪水連根拔起,拋上岸邊塌陷的泥沙裏。
為了迎接克林頓總統的來訪,桂林市出動了5000多名士兵,連夜奮戰設法清除洪水退去之後留在城市裏的垃圾、淤泥和其他汙染物。
洪水給沿江居住的人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6月24日,洪水衝上河岸,淹沒了許多簡陋的住房。在河邊擺攤賣書的一些小店的損失巨大,所有庫存的書籍和雜誌都被水泡了,有些人的全部家當和衣服都被洪水衝走了。據報道,住在離河岸較遠的人家基本沒有受到影響。不過,居住在船上靠訓練魚鷹打魚為生的漁民,情況卻幸運得多,他們落後的生活方式保護了他們。河邊的房子全被大水淹了,但水漲船高,打漁人的家則幸免於難。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緊張工作,大約兩萬噸淤泥和垃圾被從桂林的街頭清理出去。克林頓抵達桂林的前一天,這個美麗城市的生活回到了正常軌道。遠道而來的旅遊者們又一群群地出現在桂林街頭。
克林頓總統在桂林期間的重頭節目,是一次對桂林人民以環境為主題的演講。演講中,他將公布一係列重要信息,包括中美在環境方麵的合作項目。但在演講之前,他約好在七星公園奇石館與七位中國民間人士進行環保座談,參加者有非政府組織成員、民間環保運動人士、企業家、環保問題專家等。
大約上午11時,克林頓來到七星公園。七位民間人士已經等在那裏,他們同總統熱烈握手進行介紹之後,馬上開始了座談。座談涉及的問題遍及中國環境保護的幾乎每一個領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關於中國非政府組織可以在環保上起到的作用,以及這類組織在中國的發展過於緩慢。為了中國潔淨的未來,環境人士呼籲政府放寬對民間環保組織的限製。另外,企業提高環保意識、加強自律,也是座談中的重要話題。克林頓告訴中國的環境人士,美國也存在相同的問題,因為總是有人害怕治理環境會影響經濟發展。但是,克林頓說,“如果你打算有一個強大的經濟,你必須培養出健康的下一代。所以,我們必須把事情放在一起來看。”
中午12時,克林頓來到七星公園的普陀山腳下,對等候在那裏的桂林市民和各國媒體發表演說。這是一個炎熱的天氣,克林頓身穿短袖襯衫,身後是被雲霧籠罩的秀麗的石灰岩山峰。演講開始前,克林頓顯然還沉浸在與中國環境人士座談的興奮情緒裏。通過與他們的交談,使克林頓對中國環境問題的改善充滿了樂觀,更看到了的希望。因此,他先請也來到演講現場的七位民間環境人士站起來,在全世界麵前向他們致意,感謝他們為保護眼前美麗的自然景色付出的努力。
接著,克林頓在講話中說:“美國已決心加強與中國在環保方麵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