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集團的花車駛來了。這輛名為“共創繁榮”的花車中間是不斷旋轉的中銀大廈,並點綴以銀珠噴泉和燈飾光環,底部及兩側設計成金磚和保險庫大門形狀,代表中銀集團在香港的銀行、金融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香港利添集團花車定名為“回歸號”。船型的花車上左邊水手穿著藍色製服,右邊水手穿著白色製服,象征著香港與內地在不同製度下,同心同力,去創造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香港工商界慶回歸籌委會的花車配以吉祥物“中華白海豚”和香港金融商貿區為背景,象征工商界努力不懈地建設香港成為國際重要金融商貿中心,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繁榮。
招商局的花車駛來了。以航運為傳統業務的招商局,與香港一同走過風風雨雨。今天它的花車以船形設計,表示招商局將與香港“乘風破浪,奔向未來”。
華潤集團的花車載著“華潤與您共創繁榮”的心願駛來了。華潤多年來為推動內地和香港的經貿交流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花車上的時代快車造型,標誌著香港經濟充滿活力,快速前進的勃勃生機。
香港中旅的花車駛來了。花車上,鮮花盛開、浪花飛舞,兩條中華白海豚躍出海麵,喻示著中旅與香港共同跨進嶄新時代的喜悅。
一輛輛花車駛過,馬路兩旁人群中不時發出驚歎的讚美。香港工業總會紡織及製衣分組的花車前端為一大型線軸,體現出“精紡巧織創財富,霓裳羽衣證繁榮”的主題。紡織及製衣工業一直是香港的主要行業,約占當地出口總值的40%。香港旅遊協會的花車將展覽館、建築群、劇院和單軌火車模型集於一車,突出顯示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特點。
這次花車巡遊由香港工商界慶祝回歸活動籌備委員會籌辦。籌備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曾憲梓說,花車巡遊表達了香港工商界在今後的歲月裏,團結一致,繼續攜手共創繁榮和建設香港的心願。
環球華人慶香港回歸交響音樂會
來自世界一些國家的華人音樂家組成的環球華人慶香港回歸交響音樂會7月3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他們高水平的演奏,贏得了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
音樂會上,著名指揮家湯沐海指揮演出了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和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
在香港回歸祖國之際,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華人音樂家聯袂演出,以慶祝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他們分別來自芝加哥交響樂團、科隆室內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台北市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等35個樂團。
參加演出的華人音樂家們表示,環球華人回歸交響樂團的組成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團結。演員們為能夠參加這次香港回歸祖國的慶典感到榮幸,並為參加這次演出感到自豪,他們要將這種自豪和歡樂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激情十秒
北京,天安門廣場,1997年6月30日23時59分50秒。
6名鼓手一起掄圓了雙臂,12隻係著紅綢的鼓槌同時擂響了那麵直徑3.3米的牛皮大鼓。
伴著如雷的鼓聲,聚集在廣場上的10萬人,運足全身力氣,喊響了香港百年回歸之路的最後10秒:
“10-9-8-7……”
強大的聲浪噴薄而發,人們的耳鼓隱隱轟鳴,腳下的大地微微震顫。
“這是曆史的腳步!這是祖國母親的脈動!”詩一樣的語言還是無法盡述北京大學學生李穎此時的心情。她和同學們一起揮舞著雙手,又喊又跳,來不及擦一把滿臉的淚水。
這是天安門廣場最明亮的夜晚。160盞大紅燈籠,映得每一張笑臉紅撲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慶祝香港回歸”六個大字光彩奪目。數十裏外就能看到這裏的天空被映紅了,有如晚霞重現。
從四麵八方趕來的10萬北京人,晚上8點多就歡聚在此。人們唱啊跳啊,敲鑼打鼓,龍舞獅騰。“我們太高興了,太高興了!”總後醫專女子軍樂隊的俞瑩,臉上溢滿止不住的興奮,“香港回歸祖國,這是天大的喜事,是我們全民族的慶典”,她把身上的軍鼓敲得山響,似乎想讓鼓聲說出她此時的心情。
10萬人徹夜狂歡,守候著一個曆史性的時刻。中華民族等候這一時刻已經整整一個半世紀了――10萬人爆出的喊聲恍若曆史的回響。
82歲的焦若愚,在震耳欲聾的喊聲中默然肅立。這位曾任北平市宛平縣縣長和北京市市長的老人,麵對眼前的盛景,如煙的往事縈繞心頭。“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大炮就架在正陽門上。2900多名侵略者,還在天安門前耀武揚威。1952年重新修繕天安門城樓時,西側梁架上發現了三顆當年未爆炸的炮彈,上麵刻著英文字母。”回顧過去,老人百感交集,“這一頁終於翻過去了,但是,我們無法忘記這一切。”
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可以作證,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忘記那血與火的曆史。碑座東麵漢白玉雕成的《虎門銷煙》圖,永久地記載著150多年前先烈們抵禦列強的英勇抗爭,也鐫刻出一個民族洗雪恥辱的深沉渴望。一個多世紀來,為了國家強盛,有多少仁人誌士、民族英傑英勇獻身。
曆史,在今天的歡樂中顯得沉重,正因為這沉重,使今天的歡樂愈加酣暢。順義縣農民孫洪元帶著他的舞獅團在廣場上盡情翻騰,甩出的話也帶著騰騰熱氣:“還是那句話,落後就要挨打。祖國強盛了,咱才能挺直腰杆說話。”質樸的語言,道出的卻是國事滄桑、百年興衰的昭示。
時鍾一秒一秒跳動,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10萬人的喊聲凝聚著全民族的感情。西城區市民李誌寬的妻子和老嶽父此時都在香港,一家人雖天各一方,卻在一同盼望祖國的團圓。越到最後的時刻,他顯得越是焦急。“這就像在機場迎接久別的親人一樣,飛機落地時刻,心情最激動。”
正在國家行政學院進修的澳門政府工作人員何天家女士,第一次來京正趕上這千載難逢的盛事。和首都群眾共度這難忘的時刻,使她備感歡欣。“有強大的祖國作後盾,明天的香港一定會更好。”
國家統一,骨肉團圓,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期盼。
在萬眾一心、激情無限的呼喚中,懸掛了925天、跳動了7000多萬秒的倒計時牌悄無聲息地最後一閃,倒計時終於走到終點――0!
西方殖民者踐踏中國的曆史如同一個充滿惡夢的長夜,永遠留在了昨天。
“香港,回家了!啊!噢!啊……”歡呼聲從蘊藏了一個半世紀的祈盼裏迸射而出,如決堤之水驚濤拍岸,如萬馬奔騰撼地動天。
此刻,2000多公裏外的香港,英國米字旗徐徐降下,中國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激昂旋律在維多利亞海灣奏響,在天安門廣場回蕩。
繽紛的禮花綻開在蒼穹,金光閃閃的五星和怒放的紫荊花照徹夜空。
身披金鱗的巨龍盤旋升騰,紅頭長鬃的醒獅抖擻跳躍;上百位“武士”敲響威風鑼鼓,歡快的鼓樂令人喜不自禁,舞之蹈之。
這是一段屈辱史的終結,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端。
火樹銀花廣場夜
從6月30日晚到7月1日晨,首都10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徹夜歡慶香港回歸祖國。6月30日,夜幕剛剛降臨,來自四麵八方的群眾就聚集在廣場上。22時,北京市人民迎接香港回歸祖國聯歡晚會開始舉行。北京市市長賈慶林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代表全市各族人民在這開創曆史新紀元的時刻,向香港同胞致以熱烈的祝賀。著名勞動模範、群眾代表李素麗發言說:北京市民願和香港同胞攜手並進,共創美好的未來。尉健行、張健民、王大明等北京市領導出席了聯歡會。
一簇簇禮花鳴響著飛向夜空。禮花綻開後又緩緩下落,灑下一天的星鬥。廣場上的群眾在七個聯歡區裏載歌載舞。“倒計時”牌前的舞台上,大型歌舞《北京祝福你――香港》精彩紛呈;廣場中心舞台上,京劇表演、雜技、演唱,好戲連台。香港回歸“倒計時”牌前是聯歡的主會場。從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十周年豎立時起,“倒計時”牌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在925個日夜中,牽動著億萬人的心。
23時30分,歡騰的廣場出現了莊嚴的平靜。
10萬人的目光投向設置在廣場上的四塊電視牆和一處大型顯示屏,觀看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現場直播。23時59分,屏幕裏英國國旗和香港旗緩緩降落。
23時59分50秒,10萬群眾隨著震耳鼓點呐喊著“倒計時”讀秒:10-9-8……3-2-1-香港回家了。隨著最後一聲呐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雄壯旋律奏響,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一起升起,洗雪百年恥辱的一刻終於來到了!
禮花再次騰空而起,長達五分鍾。高空盛開著美麗的紅五星和紫荊花;象征著團圓的禮花在低空綻放。人們的歡呼聲響徹雲霄。
《365個祝福》的歌聲響起來,人們跳起輕快的集體舞。這聲聲祝福,發自10萬群眾的心底,發自12億中國人民的心底。香港同胞傅廣祥說:“香港的明天會更好,祖國的未來更加輝煌。‘一國兩製’在海峽兩岸統一大業中必將做出新貢獻。”
禮花又一次把廣場上空照射得無比絢麗。在電視屏幕後,記載中國人民苦難與抗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碑上有著再現中國近現代重大曆史事件的十幅浮雕。廣場上歡樂的人群,構成了史詩般的第十一幅浮雕,把難忘的今宵永遠鐫刻在人民的心間。
76歲的離休老幹部單昭祥當年親身經曆了開國大典,今天,他目睹此景激動地說:毛澤東等第一代領導集體當年在這裏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鄧小平等第二代領導集體提出了“一國兩製的偉大構想,並把中國引上了改革開放的光輝大道,江澤民等第三代領導集體更高地舉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將‘一國兩製’變為現實,三代領導人的功績彪炳史冊!”
回歸夜的北京
香港回歸之夜,當天安門廣場上10萬人載歌載舞慶祝的時候,首都北京成千上萬的群眾或湧上街頭觀看禮花,或在電視機旁觀看香港交接儀式的實況轉播,大家懷著喜悅的心情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6月30日晚23點30分,北京西站大廳一片歡騰。十個月前開展的199771名迎回歸旅客簽字活動,由牡丹江醫學院陳宇的簽字宣告結束。北京西站黨委書記鄧建中說:“京九鐵路通過鋼軌把北京與香港連結,我們鐵路職工要把慶祝香港回歸的熱情,化為搞好工作的動力。”
每年春節才敲響的大鍾寺鍾聲,6月30日晚特別撞擊了97下,許多人專門前來目睹這一盛況。一位遊客說,我國政府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這是曆史上永遠值得紀念的一件大事,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會為此感到無比自豪。
伴隨著香港回歸時刻的到來,首都大學生度過了一個永生難忘的夜晚。
夜幕剛剛降臨清華園,禮堂前的廣場上已是人頭攢動,數千名師生在這裏觀看他們自編自演的歡慶香港回歸文藝晚會。《我的中國心》《公元一九九七》等精彩的節目表達了他們盼望祖國統一、祝願祖國繁榮富強的心願。
接近零時,當電視中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時,會場內沸騰了!一麵麵紅旗、一麵麵香港區旗在人群中揮動,歡呼聲此起彼伏,許多人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雄壯、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聲在清華園上空久久回響。
65歲的謝誌成教授是新中國招收的第一批香港學生,此時此刻他心中難以平靜:“18歲以前我生活在香港,飽嚐了殖民統治的滋味,今天香港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我衷心希望香港明天更美好。”
在未名湖畔,北大萬名師生分別在圖書館、電教中心等25處觀看香港交接儀式的轉播,聚集在五四操場的3000多學生更是心潮澎湃,許多人點起了蠟燭,表達他們對香港的美好祝願。
北京東堂子胡同49號是晚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舊址,如今這裏是宿舍樓群。70歲的大院家屬委員會主任鄒遠和全家守在電視機旁,觀看香港交接儀式的現場直播。鄒遠撫今追昔,激動萬分地說,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日益走向繁榮昌盛。隻有強大的祖國才有今天香港的順利回歸。
即將竣工的翠微大廈附近一家餐館外麵,十幾名圍在電視機前的建築工人七嘴八舌地告訴記者,我們平時沒有時間看電視,在香港回歸祖國之夜,我們也要與全國人民一起分享這個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
京郊首富村韓村河也熱鬧非凡。從晚8點開始,全村人在影劇院演出了慶香港回歸的節目,表達富裕起來農民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