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41章 南巡談話頻吹春風!改革開放再起高潮(4)

  30分鍾過去了,旋轉餐廳轉到了與澳門相對的地方。鄧小平毫無倦意,他眺望著遠處的海麵,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闡述了人類曆史的發展過程。正是從鄧小平深邃的目光和深刻的闡述中,人們再一次深深領會到社會發展的不可抗拒的規律,堅信科學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堅信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

  時間已是11點35分了,鄧小平走進下行的電梯。鄧榕同誌對他說:“樓下有好多群眾想見見您!”鄧小平高興地說:“好,我要去看看他們。”當他步出芳園大廈,出現在群眾麵前時,人們歡呼雀躍。聞訊前來的群眾多達幾千人,他們大部分是珠海市民和來特區的“打工仔”“打工妹”,也有來瀏覽觀光的遊客,還有許多從澳門來拱北購物的港澳同胞。大家雖然素不相識,但一起自發地維持著秩序,又情不自禁地朝前擁著,擠著,想多看一眼這位偉人的風采。鄧小平麵帶微笑,穩步向人群走去。頓時,掌聲雷動。不少人用普通話高呼:“小平同誌,您好!”“鄧爺爺,您好!”一位站在後麵的40多歲的男子,忘情地跳起來,用廣東話喊道:“鄧伯伯,您好!”

  鄧小平向四麵八方的群眾依次揮手、點頭。他看到了,看到了這些用雙手在荒灘上蓋起一磚一瓦的特區人的風貌、特區人的情感和特區人繼續改革開放的信心。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珠海人民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鄧小平所倡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一係列決策是正確的,人民是衷心擁護的。今天,人們所得到的一切同改革開放緊密相連。人民與鄧小平自然地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

  鄧小平在珠海的日子裏,足跡幾乎踏遍了特區的土地。他老人家先後三次驅車專門考察珠海特區的城市建設,觀看了拱北、吉大、香洲及唐家一帶的市容。

  他不停地考察,不停地傾聽,不停地思考。考察特區的變化,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思考社會主義中國的未來。

  1月24日上午,鄧小平參觀工廠後,乘車遊覽了吉大、香洲和唐家一帶。一路上,小平同誌仔細欣賞著這座海濱新城的綺麗風光,同時回憶起1984年1月來珠海時看到的情形。當車經過寬闊的九洲大道中段時,鄧小平指著一處地方說:“我記得以前這裏有一座小橋,一條小路,現在沒有了,變了。”

  車隊在市區內前行,經過了一條又一條寬闊的大道,車窗外閃過了一幢又一幢風格清新的建築。當汽車駛近珠海影劇院時,鄧小平又指了指窗外說:“我1984年來這裏時,記得隻有一座大房子,現在都蓋上了新大樓了,變化真大呀!”參觀過程中,梁廣大同誌匯報了珠海市嚴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做法。當了解到珠海市政府為保護依山傍海的自然風光,嚴格限製建築物高度時,鄧小平讚同地點點頭說:“這樣搞很漂亮,有自己的特點。”

  梁廣大同誌接著匯報說:珠海的投資環境已吸引了很多外商前來投資,1991年就簽訂了500多宗合同。鄧小平幽默地說:“要是我是外商的話,我也會來這裏投資的。”隨著他老人家的話音,車內響起了一片笑聲。

  當梁廣大同誌匯報到去年珠海市工業總產值已突破百億元時,鄧小平滿意地點了點頭,說:“你們這個發展速度很快了。”梁廣大同誌說:“我們是按照您指引的改革開放道路走過來的。我們一定堅決把您的決策貫徹到底。”

  鄧小平笑著說道:“我的決策還有一點用處,我的主要用處就是不動搖。”

  1月25日上午,鄧小平離開芳園大廈後乘車前往珠海度假村。路上,當他看到一幢幢漂亮的居民和農漁民住宅時,不禁問道:“廣東的農民收入多少?”謝非同誌回答說:“去年全省人均收入1100多元。”鄧小平說:我看不止這個數。如果是這個收入,蓋不了這麽好的洋房,買不起這麽好、這麽多的家當。這個算法不準確,有很多沒有算進去。

  汽車經過景山路,一座座廠房從車窗外閃過,鄧小平高興地說:現在總的基礎不同了,我們十年前哪有這麽多工廠?幾個工廠都是中等的水平。現在大中型廠子裏頭的設備多好呀!過去我們搞“兩彈”必須的設備和這些比,差得遠呢,簡單得很哪,不一樣啦!

  由此,鄧小平再次談到經濟發展的速度問題,說:經濟發展比較快的是1984年至1988年。這五年,首先是農村改革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農作物大幅度增產,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不僅蓋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手表“四大件”和一些高檔消費品進入普通農民家庭。那幾年,是一個非常生動、非常有說服力的發展過程。可以說,這個期間我國財富有了巨額增加,整個國民經濟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他接著說道:1989年開始治理整頓。治理整頓,我是讚成的。而且確實需要。經濟“過熱”確實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票子發得多了一點,物價波動大了一點,重複建設比較嚴重,造成了一些浪費。但是,怎樣全麵地來看那五年的加速發展?那五年的加速發展,也可以稱作一種飛躍,但與“大躍進”不同,沒有傷害整個發展的機體、機製。那五年的加速發展功勞不小,這是我的評價。治理整頓有成績,但評價功勞,隻算穩的功勞,還是那五年加速發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是一個方麵的功?如果不是那幾年跳躍一下,整個經濟上了一個台階,後來三年治理整頓不可能順利進行。看起來我們的發展,總是要在某一個階段,抓住時機,加速搞幾年,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治理,而後繼續前進。

  1992年1月,在珠海特區建設的發展史上,記下了最珍貴難忘的七天。

  1月29日上午,鄧小平身著中山裝,與國家主席楊尚昆一起,在廣東省領導謝非、朱森林、郭榮昌等同誌陪同下,接見了珠海市五套班子領導和專程前來看望鄧小平的佛山、中山市委領導,與大家親切握手,依依話別,並與他們和所有的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當日下午2時40分,鄧小平乘車離開珠海,前往順德縣考察。

  歡樂的上海

  在深圳、珠海視察之後,鄧小平乘火車經廣州前往上海。

  1992年春節前的上海,洋溢著一派繁榮與歡樂的景象。前往車站迎接的上海市市委書記吳邦國、市長黃菊,握著鄧小平的手激動地說:上海人民歡迎您來過年,並指導上海的改革開放。

  鄧小平微笑著說,我來過年,要看看南浦大橋,看看上海的經濟發展情況。

  這是鄧小平自1985年以來第五次與上海人民一起歡度春節。同前幾次相比,今天春節在滬期間,鄧小平情緒更高昂,活動更頻繁,發表的講話也較多。

  2月3日,歡快、祥和的除夕之夜,鄧小平與楊尚昆主席接見了上海市黨政軍負責人,並與各界人士歡聚一堂,共迎猴年新春佳節。吳邦國、黃菊代表上海1300萬人民向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拜年,祝他們新春快樂、健康長壽。鄧小平、楊尚昆含笑說:向你們拜年!向上海人民問好!

  正月初四(2月7日),鄧小平、楊尚昆來到了已經通車的南浦大橋。站在高達50米的橋麵上,望著大橋雄姿,鄧小平由衷地稱讚說,南浦大橋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真偉大。他指指大橋橫梁上鑲著的“南浦大橋”四個大字,說:看來我為大橋題的字,沒有給大橋丟醜。一語惹起眾人歡快的笑聲。

  隨後,鄧小平、楊尚昆又驅車來到正在建設的楊浦大橋工地現場。工人們熱烈鼓掌,歡迎老人家來視察工作。鄧小平聽取了工程負責人的匯報,觀看了大橋的模型,再三勉勵大家要精心施工,把這座世界上同類型橋梁中最大的橋建設好。

  2月8日晚上,鄧小平、楊尚昆乘車觀看了南京路夜景,並乘船遊覽了黃浦江。近幾年,南京東路商店的霓虹燈已貫穿全街,外灘建築群裝上了新型泛光燈。入夜,到處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呈現一派“不夜城”的氣象。鄧小平、楊尚昆興奮地說,南京路和外灘大放光明,上海大有變化。

  2月11日,中國和比利時合資的上海貝嶺微電子製造有限公司迎來了鄧小平、楊尚昆一行。看到從國外引進的先進設備已經在這裏落戶,並投入正常的運行,鄧小平對陪同的上海市官員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這些設備原來姓“資”,現在到了這裏就姓“社”,為社會主義服務。

  2月12月上午,鄧小平、楊尚昆先後視察了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上海縣馬橋鄉旗忠村。在閔行開發區,總經理的匯報超過了預定的時間,隨行人員怕鄧小平過於勞累,聽取匯報後就催他走。鄧小平搖搖手,“我還有話要講。”他對已經起身又坐下來的陪同人員說,到本世紀末,浦東和深圳等地都要回答一個問題,姓“社”,不姓“資”。農村改革實踐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開始有不同意見,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廢除人民公社製度,開始的時候隻有1/3的省幹起來,第二年超過1/3,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現在工業、城市、科技等方麵的改革如何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要用實踐來回答。當閔行開發區的總經理告訴鄧小平閔行開發區五年累計上繳的稅金已經達到用於基礎建設總投資的2.8倍時,鄧小平說,你們的實踐有點說服力,但還不夠。現在,有人擔心浦東開發出亂子。我想不會出什麽亂子,擔心的人也講不出會出什麽亂子。

  2月13日,鄧小平、楊尚昆在住地聽取了上海市的工作匯報。鄧小平對上海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作了許多重要講話。

  他說,上海目前完全有條件搞得更快一點。上海在人才、技術和管理方麵都有明顯的優勢,輻射麵寬。上海民心比較順,這是一股無窮的力量。上海一年就有很大的變化,三年會有更大的變化。

  對於浦東建設,鄧小平說,浦東開發晚了,這是我的失誤。當時建四個經濟特區主要是從地理上、外資情況上考慮,沒有考慮到人的因素。上海人聰明,你們失去了一次機遇。

  吳邦國、黃菊向他匯報說,90年代是上海發展的一次機遇。我們正根據您老人家的意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抓緊工作。這時,鄧小平語重心長地告誡說:這是你們上海最後一次機遇。這個機遇你們不要放過。現在浦東的開發是隻能進,不能退,而且你們也沒有退路。浦東開發是晚了,這是件壞事,但是也是好事,你們可以借鑒廣東的經驗,可以搞得好一點,搞得現代化一點,起點高一點,後來居上。我相信這一點。到1995年,浦東就會有大的變化,我還可以看得出。

  2月18日(正月十五),中國人民傳統的元宵節。晚上,鄧小平神采奕奕,來到沉浸在節日氣氛之中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由於公務纏身,鄧小平已有幾十年沒有上商店遊覽購物。今天,他興致勃勃,健步行走在商店裏,還為孫兒選購了兩塊橡皮和四支鉛筆。聞訊前來的群眾盡管素不相識,但都自覺地維持秩序,並麵對麵排成兩行。當鄧小平微笑著健步走來的時候,人們歡呼雀躍,熱烈鼓掌,都為自己有幸目睹這位偉人的風采而高興。不少人忘情地高呼:“小平同誌,您好!”“鄧爺爺,您好!”鄧小平揮動右手向群眾頻頻致意,還抱過一名小孩,親熱地吻了她的小臉蛋。事後,家人問鄧小平在店裏看到些什麽,他幽默地說:“我看到的是一片人噢!”麵對創造著上海今天和明天的人民群眾,老人家心中蕩漾著無限的春意。

  2月20日,鄧小平帶著上海人民對未來的信心,帶著浦東開發的宏圖離滬返京。

  中南海的號角

  1992年3月的北京,春光明媚。中南海翠柳拂堤,百花爭妍。

  3月9日,一輛輛轎車駛進中南海西門,在懷仁堂的朱紅大門前停下。今天,黨中央政治局在這裏召開全體會議,認真討論了我國改革和發展的若幹重大問題。會議由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主持。會議強調,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會議認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為此,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黨帶領億萬人民在實踐中得出的最為寶貴的經驗,是社會主義中國這十幾年間發生巨大變化的根本原因。

  會議還強調,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勇於創新,敢於試驗。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我們不僅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而且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判斷姓“社”姓“資”,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要善於運用這些手段,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要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

  會議指出,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努力發展自己,特別是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從現在起到20世紀末,是一個關鍵時期。我們要認清形勢,把握機遇,真抓實幹,講求效益,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力爭幾年上一個台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快經濟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

  會議還指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加快改革和建設步伐,關鍵在於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當前,要特別注意抓住改革和建設中牽動全局的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確定今後一個時期的戰略思想和政策主張,並認真組織實施。會議就此作了研究和部署。各級領導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騰出主要精力多辦實事。

  會議要求,全黨同誌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鄧小平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一係列重要論述,進一步提高全麵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堅持兩手抓,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會議號召,全黨同誌要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團結和帶領各族人民,奮發進取,艱苦奮鬥,以改革和建設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四大的勝利召開。

  海內外輿論普遍認為,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又一次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為使海南再造一個“香港”,國務院在政治局會議結束的第二天(1992年3月13日)正式批準海南吸收外資開發洋浦,確定海南特區“大開放”方針,洋浦開發起步。此外,為加速開發浦東,國務院再給予上海浦東五項優惠政策。上海打出“中華”牌,以開放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全麵發展。

  3月20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召開,大會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4月7日,國務院下達《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綱領》,確定科技體製改革總目標和具體目標,推動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軌道。

  5月7日,喬石在第九次全國檢察會議上指出,政法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更自覺、更主動地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

  5月16日,江澤民、李鵬視察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充分肯定開發區建立四年來的成績,勉勵大家為推動高新技術的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5月20日,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第七次年會召開,會上傳達李瑞環同誌重要意見:不能搞空頭政治和“兩張皮”,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搞“自我中心”、兩個中心或多中心,妨礙和幹擾經濟的發展。

  6月9日,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他就如何深刻領會和全麵落實鄧小平重要談話精神,從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和借鑒有用的東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九個方麵作出闡述,強調要盡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體製。

  中央作出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外資投資領域有了新突破。國務院6月份批準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與日本八佰伴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浦東開發區興辦商業零售網點。

  6月19日,我國又有河北、甘肅的45個市、縣對外國人開放。在此之前,國務院已決定黑龍江黑河、綏芬河;吉林琿春;內蒙古滿洲裏四個邊境城市和廣西南寧、憑祥、東興鎮和雲南昆明、畹町、瑞麗、河口進一步開放。

  至此,我國已有799個市、縣對外國人開放。

  7月15日,喬石在中央黨校夏季畢業典禮上強調,落實鄧小平談話精神,開創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新局麵。

  時代高昂的主旋律

  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改革浪潮再一次湧起,以經濟為中心,加快改革開放,再度成為時代高昂的主旋律!短短數月,中國步入加速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