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2章 抒寫高峽出平湖!宣告神女確無恙(9)

  三峽工程投資基數較大,但資金投入流程長,發電前資金需要量為總量的一半左右。發電後的建設資金相當部分可以靠發電收入自籌。據測算,在建設期間可以發電4300多億千瓦/時,創利稅近400億元。在工程開始發電以後靠自身和葛洲壩電站的發電收入基本上能滿足建設資金的需要。因此,三峽工程建設資金籌措的關鍵,是解決發電前近300億元(1990年價格)的建設資金問題,平均每年投入25億元至30億元,約占1992年全國基本建設總規模5700億元的53左右。除適當提高葛洲壩電站發電電價所得收入和征收水電建設基金外,所需資金還可以通過社會各方麵籌資,如債券、股票、貸款以及利用外資等來解決。隻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采用多渠道籌集,建設所需資金是能夠解決的。

  考慮到三峽工程規模巨大,需要資金最多,因此,正式開工建設的時間,還要根據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和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來確定。

  關於水庫移民問題,鄒家華說明:

  三峽水庫移民,量大麵廣,據1985年統計,淹沒區人口725500人,淹沒耕地356900畝,涉及川鄂兩省19個縣(市)。安置區經濟不發達,土地資源有限,移民安置又涉及社會、經濟以及生態與環境問題,這是興建三峽工程中一個關鍵的和困難的問題。中央和地方對此都十分重視,社會各界也很關注。

  為探索解決三峽水庫移民安置的途徑,1985年國務院決定在三峽庫區進行開發性移民試點工作,改變過去一次性賠償的辦法,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六年多來,川鄂兩省有關縣、市進行了開發性移民試點工作,在農村移民安置、城鎮及工廠搬遷和人才培訓等方麵作了探索,受到了庫區領導幹部與群眾的歡迎和支持。試點經驗表明,開發性移民大大優越於過去的賠償性移民,利用移民計劃的投資,作為發展當地經濟的資金,合理地開發利用當地的資源,積極發展第一、二、三產業,努力拓展移民環境容量,同時安置好移民,使移民的生產和生活得到較好的安排。試點的成功,大大增強了各級領導做好移民工作的信心。

  從目前的情況看,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也還有一些有利因素:一是54%以上是城鎮居民,基本上可從事原來的職業,農村移民的數量不到總數的一半;二是農村移民和被淹的土地,分散在庫區周邊2000公裏的範圍內,淹沒土地占有關縣市的比重小,沒有一個鄉全淹,庫區資源較豐富,生產門路較多,大多數移民可以就近後靠安置;三是全國的支持。即使如此,由於三峽工程移民安置量大,任務十分艱巨,對存在的問題要有充分估計,因此,切不可有任何鬆懈。要搞好三峽工程移民安置,必須繼續認真貫徹中央確定的開發性移民方針,做好移民安置規劃,製定切實可行的政策,調動各方麵積極性,加強管理,加強領導。國務院已成立三峽工程移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部署移民試點的各項工作。當前要繼續做好擴大移民試點的工作,使得試點地區移民的生產和生活得到合理穩定的安排,並嚴格控製庫區淹沒線以下的基本建設和人口增長。

  關於生態與環境問題,鄒家華指出:

  國家對三峽工程的生態與環境問題極為重視,從50年代開始就組織力量進行研究。80年代以來,研究工作更加廣泛、深入,並列入了國家“七五”科技攻關計劃。最近,有關部門編製的《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已通過了主管部門的預審和國家環保局的終審。

  三峽工程建設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既有有利的方麵,也有不利的方麵。有利的影響主要有:可以有效地減少洪水災害對中下遊地區生態與環境的破壞,減緩洞庭湖的淤積和萎縮;增加中、下遊枯水期流量,改善大壩下遊枯水期水質,並可為南水北調提供水源條件;與火電相比,可減少大量廢氣、廢水、廢渣對環境的汙染。

  不利影響主要在庫區,如水庫淹沒、移民和城鎮遷建,若處理不當,會加劇庫區原已緊張的人地矛盾,可能產生新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積對庫尾會有影響;庫區部分水域水質汙染會加重;部分文物古跡被淹沒,三峽自然景觀會受到一定影響;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種也會有影響等。

  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廣泛而深遠,本著對人民負責和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對不利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采取得力措施將其降低到最小程度。結合三峽工程的建設,必須認真做好包括上遊水土保持以及城鄉建設、移民安置、資源開發、水質保護、環境整治等在內的庫區綜合規劃;庫區新建項目要選無汙染或少汙染的產業,必須切實執行在審核項目的同時也要審核環保的製度;積極治理老汙染源;建立生態與環境監測網絡,對生態環境實行監測、管理和研究;要製定三峽庫區的環境保護辦法;對文物古跡要盡可能地搬遷和保護。各方麵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以保證各項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

  關於人防問題,鄒家華作了如下說明:

  戰時三峽工程大壩的安全問題,從50年代起就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三峽水庫下遊有20公裏長的峽穀河段,對潰壩洪水起約束、緩衝和消減作用,有利於減輕洪災損失。在大壩遭突然襲擊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據潰壩模型試驗,潰壩洪災對壩下遊局部地區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但由於狹長峽穀所產生的緩衝作用,可以減輕危害,不致造成荊江兩岸發生毀滅性災害。

  人防問題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仍需繼續深入研究,采取工程防護和積極防禦等綜合對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三峽工程可能因遭戰爭破壞而產生的損失。

  最後,鄒家華提出了對三峽工作決策的建議:

  綜上所述,國務院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認為,三峽工程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和供水等多方麵將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特別是對保障荊江兩岸1500多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對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為下世紀初國民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來說,興建三峽工程也是十分必要的。有關三峽工程的勘測、科研、設計和試驗工作自50年代初開始,全國有關部門和各方麵人士通力合作,已持續進行了近40年,前期工作深入,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主要問題,已基本清楚,並有了對策。建設方案通過重新論證和審查,考慮和吸收了各方麵的有益意見和建議,更趨完善。三峽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經可以滿足可行性研究階段的要求。三峽工程建設是必要的,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是合理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力是可以負擔的,當前決策興建三峽工程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長江百餘年來發生了五次大洪水,自1954年以來,已有近40年沒有發生全流域性的大水。洪水的出現有一定的周期性,從一定意義上講,發生大洪水的威脅在不斷增長。1991年淮河、太湖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提高了全社會的水患意識,全國人民和各界人士對興建三峽工程更為關切,增加了及早決策興建三峽工程的緊迫感。當前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穩定、社會穩定。現在決策興建三峽工程,時機也是比較適宜的。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了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對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經過認真研究,同意興建長江三峽工程,建議將興建三峽工程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並由國務院根據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和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選擇適當時機組織實施。

  三峽工程規模大,投資多,建設周期長,移民量大,技術複雜,影響麵廣,建設任務十分艱巨。在今後的工作中,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應有充分的估計和足夠的重視,謹慎從事,認真對待,聽取各方麵的意見,使三峽工程建設更加穩妥可靠。要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同心協力,把這項造福當代、蔭及子孫的事情辦好。

  人大財經委的建議

  1992年3月30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經過反複研究,分析比較,建議全國人大批準將興建三峽工程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年規劃,由國務院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選擇適當時機組織實施。

  在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第二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慕華說,代表們對興建三峽工程非常關心,在審議過程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多數代表讚成興建,有的代表表示疑慮,有的代表不同意搞這項工程,並都陳述了各自的理由。他們都是從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的。

  陳慕華說,三峽工程規模宏大,技術複雜,工期長,移民數量大,還涉及到生態、環境、社會等諸方麵的問題,必須充分估計到建設任務的艱巨性與複雜性。為了建設好三峽工程,建議國務院建立強有力的指揮機構,由國務院領導同誌親自負責,切實加強領導,統一指揮。對工程建設中涉及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關係和群眾利益等重大問題,要製定專門的法規,切實做到有章可循。

  陳慕華指出,國務院要繼續抓緊做好各項前期工作,對已經發現的問題和代表們關切的問題,要繼續認真研究,妥善解決;對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要有充分的估計,並繼續聽取各方麵的意見,進行科學論證,做到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在工程建設中,要廣泛采用新技術,精心組織,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力爭使三峽工程成為一個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益的優質工程。

  陳慕華說,三峽工程投資巨大,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應及早測算出動態投資,審定工程預算,落實分年度資金籌措方案。一旦上馬,投資就應及時到位,不留缺口。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強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嚴格財經紀律,避免損失浪費及資金流失現象。

  陳慕華在報告中建議,堅持貫徹開發性移民方針,把移民工作和庫區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把移民安置好。要把庫區工業企業的遷建與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技術改造結合進行,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切實加強長江中上遊地區的造林綠化和水土保持,嚴格執行《森林法》和《水土保持法》的有關規定,以減少各河流的泥沙下泄及庫區的淤積,並把這項工作與發展長江中上遊地區的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生態環境緊密結合起來。

  最高權力機關的通過

  1992年4月3日15時20分,全國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最後一次全體會議。2663名出席代表莊重地按動麵前的表決器。人民大會堂主席台兩側巨大的藍色熒屏上,跳出了白色的數字:讚成:1767;反對:177;棄權:664;未按表決器:25.

  萬裏委員長宣布三峽工程議案通過。掌聲響起來。人們站起來。會場裏春潮湧動。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曆程,三峽工程從這一瞬開始走出夢境。

  翌日,《人民日報》等各大報刊登載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全文如下: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議案,並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報告,決定批準將興建長江三峽工程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由國務院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選擇適當時機組織實施。對已發現的問題要繼續研究,妥善解決。

  以全國人大會議表決的方式來決定一項工程的命運,確實史無前例。這項工程在中國社會發展和民族心理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幾十年來,三峽工程為無數誌士仁人、政界權威所關心,引發無數專家學者曠日持久的研究,也發生過頗為引人注目的爭論。許多優秀的人物為它奉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才能,甚至全部生命。道不盡的三峽情,做不完的三峽夢,還有難以理清的三峽風風雨雨,都隨一江春水東流而去。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工程象它這樣震撼這麽多人的心靈了。三峽工程可以無愧地被稱為世紀性的、全民的、舉世矚目的大工程。

  三峽決議的衝擊波

  還在人大開會前夕,全國政協副主席、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組長錢正英對上海《文匯報》記者說:“我希望人大常委會能原則通過,然後授權國務院決定何時開工。因為明年國務院就要換屆了,即使人員不變,也是兩屆政府。這樣可以給下一屆政府充分機動權,而不硬給它定下一個東西。現在,我們千萬不能再搞一舉手通過就放炮了。”這位曾任水電部(或水利部)副部長、部長長達36年之久、又多年主管三峽工程籌備與論證工作的女領導人,顯然深深感到自己肩負責任的重大。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