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了總理閣下聲明的中國政府的立場。”尼克鬆說,“但是美國目前不準備同西哈努克見麵或舉行任何會談。不過,我可以提出一個建議。”尼克鬆說到這裏,翻開麵前的一個文件夾,看了一陣,抬起頭來朝對麵的周恩來說,“我們認為,可以召開一次新的日內瓦式的會議,由各國派出政府首腦,到會上講明自己的立場。”
周恩來注視著尼克鬆,有好一陣沒有說話。“總統先生。”待周恩來開口時,語氣顯得十分嚴峻,“中國不能接受這樣的建議。理由是,你們曾經提出過這個問題,我同印度支那幾個國家的領導人討論過後,發現這個問題的主要當事國不想開這樣的會,所以中國也將依照他們的願望行事。”
尼克鬆沒有再說話,隻是向周恩來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中國的態度。實際上,他當時正在想他的顧問們提出的一項沒有得到他同意的建議。建議說,為了使基辛格博士在巴黎同越南外長黎德壽的談判少些障礙,可以考慮接受西哈努克回國繼續擔任國家元首。隻要越南共產黨軍隊同意不進攻南越,讓在越南的美國人全部安全地撤走,那金邊的朗諾政權對美國來說,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尼克鬆記得這份文件的標題是《西哈努克解決方案》。他看了周恩來一眼,心想:這位中國總理是否知道,在美國政府中,實際上有人已經提出了拋棄朗諾、接受西哈努克的方案呢?雖然他現在拒絕了這個方案,但也許,他有一天真的會麵對麵地與西哈努克相對而坐,討論美、柬間曲折複雜的關係。
親王視察解放區與鄧小平複出
1973年3月初,一支由中國製造的“北京牌”吉普車組成的車隊,駛出中國南方,進入到越南境內。車隊穿越過越南北方後,繼續往南,進入老撾,開上了隨時處於美國人轟炸機威脅下的“胡誌明小道”,然後再往西,進入到了柬埔寨境內。
這是一個即將使國際社會不得不予以重視的車隊。但在當時,這支秘密的車隊處於層層保衛之下,旅途中僅警衛人員就達150人之多,因為其中的一輛汽車上的乘客,是擔任柬埔寨民族團結陣線主席的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此行的目的,是親王以主席身份,視察解放區。
從隨行人員中包括有攝影師、攝像師、記者、醫生等配備來看,西哈努克此行顯然是要在國際社會製造影響,表現抵抗武裝的實力和其受國內人民歡迎的程度,在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阻止美國及其盟國為接受朗諾的“高棉共和國”所作的努力。(後來所放映和出版的電影紀錄片、像冊以及大量的文字材料,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西哈努克所走的道路,基本上重複了幾年前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從河內回柬埔寨時的路線。隻是當年波爾布特沒有任何專車,他不時得停下來,給在胡誌明小道上運送武器彈藥的卡車司機們說好話,臨時搭一段路;有時候要鑽進叢林,隨大象運輸隊走上一程;晚上,常常借住於農家,有時甚至在叢林裏綁一條尼龍吊床,湊合著過上一夜。王族出身的西哈努克沒有經曆這些。即使是在途中,親王夫婦每個晚上都會住在沿途專門為他們此行所建的小木屋裏。這些小屋盡管簡陋,但已是戰爭條件下的天堂了,至少他們可以享用到抽水馬桶,每天都有新鮮麵包和蔬菜的法式食物。
為了適應這次旅行和到解放區時的活動,親王一改平時的習慣,換上了中國毛式服裝,莫尼克公主也給人以簡樸的印象。顛簸的道路和一路的風塵,使他們的旅行充滿了艱辛。當然,最令人擔心的,還是美國飛機的轟炸。每當天上有飛機的呼嘯傳來,車隊就會立即停下,警衛們將西哈努克夫婦緊緊地圍在中央,或者就近找一個防空工事、叢林,隱身其中。後來,親王的一個隨員在回憶這次旅行時說:3000公裏的路程,每一步幾乎都是踮著腳尖走出來的。
這段路走了八天,這才到了老撾、柬埔寨邊境。除了親王的貼身警衛外,擔任旅途保護的150名衛兵撤回了。因為從這裏開始,西哈努克一行的安全,將由他的民族團結陣線的部隊來負責。
從1971年下半年起,老、柬邊界一直處於抵抗武裝的控製之下。親王一行將要行走的路線,經過了國內抵抗運動領導者們反複的研究,沿途進行了嚴密的警衛布置。在邊界迎接的人馬,好些天前就等候在此了,連迎接時的程序,也由抵抗武裝的士兵們演習了好些遍。
踏上闊別三年之久的故土時,西哈努克禁不住心潮澎湃。他深深地伏下,親吻祖國的土地,然後又站起身來,雙手合什,如同向久別的老朋友一般,向麵前蔥鬱的叢林和山峰原野躬身致意。做完這個儀式,他這才抬起頭,滿臉笑容地走向前來迎接他的抵抗運動國內領導人。
麵對麵站立下來的時候,西哈努克發現抵抗運動的三位主要人物其實相當熟悉:一位是喬森潘,一位是符寧,一位是胡榮。他們曾經是他政府中的部長、副部長,擔任過國會議員。現在,他們是抵抗運動的領導人,在西哈努克於北京公布的民族團結政府的名單上,他們都被委以要職。
從電視上看,親王與當年與他有過麵對麵交鋒、後來被通緝的喬森潘的見麵很令人激動。與保養良好的西哈努克比起來,喬森潘顯得精瘦,略有些憔悴,但精神十分飽滿。在擁抱的時候,兩人似乎都有些衝動,動作顯得十分熱烈有力,久久沒有鬆開,很有點“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味。幾位共產黨人在離開金邊五年後,再見親王,心中自有一番波瀾,但高興的情形是很明顯的。長時間的握手之後,西哈努克將喬森潘拉轉過身,與他摟肩相抱,示意攝影記者們記錄下這曆史性的一刻。
車隊繼續向柬西北部前行,兩天後,到達抵抗武裝北部司令部。在這裏,親王見到了擔任抵抗政府部長職務、後來是民柬方麵軍隊總司令的宋成,柬共北部地區的書記貴通(KOYTHUON),和擔任抵抗武裝力量總司令(實際上是柬埔寨共產黨中央軍委的主席)的波爾布特及其妻喬帕娜莉。
對波爾布特,親王無疑是生疏的。這位當年的留法學生從巴黎歸來後,一直從事秘密地下活動,擔任柬共總書記後,更是把“秘密”二字奉為首要。即使是西哈努克,對波爾布特的所有了解,不過是知道他是柬共的領導人之一而已。在親王視察解放區的電影、照片公之於世之後,外界對這個身材高大的人仍然一無所知。無論是西哈努克還是西方觀察家,都認為領導著柬埔寨國內抵抗鬥爭的是喬森潘、符寧和胡榮等人。
波爾布特小心翼翼地讓自己處於聚光燈的邊緣,將顯要的位置暫時讓給他的同事們。他同西哈努克擁抱時,臉上的笑容有些矜持,但仍讓人感到他的熱情似乎完全出於真誠。然後,他便退到了一旁。照像的時候,他總是站在最邊上的人之一,坐下來看表演的時候,他的位置居然退到了第三排。但他似乎很注意親王的一舉一動,總是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當年他的頭號敵人、現在的抵抗陣線主席。他給西哈努克留下的印象是,他是領導層中的一個人物,但決不是重要人物。親王哪裏知道,在柬埔寨解放區所發生的一切,和以後柬埔寨將要發生的一切,總導演就是這個當時還叫沙洛特紹的大個子。
旅程的第15天,親王在眾抵抗運動領導人的簇擁下,到達了北部的古倫山(PHNOMKOULEN)。
這裏是西哈努克此行的最遠點,也是他視察的目的地。幽深的叢林中,瀑布飛濺,花果飄香,涼爽宜人。喬森潘引著西哈努克夫婦,來到了一幢看上去十分簡樸,但卻顯然非常牢固漂亮的木屋。
“得知親王陛下要來觀察,我們的戰士們主動修了這座房子,想讓您休息得好一些。”喬森潘說。
“非常感謝戰士們,感謝他們。”親王合什微微躬了下身。
莫尼克公主在後來寫下的這次解放區之行的回憶錄中談到:“那真是我們在解放區的白宮啊!我非常喜歡這座高棉風格的房子。它的內部裝飾得十分漂亮,有一間書房,一間小客廳,中間用簾子把它同臥室隔開。屋子裏,甚至還有一塊地毯,幾麵窗戶上裝有窗簾,一個大銀碗裏盛滿了涼水……說實在的,國內的弟兄們對我們的照顧確實太周到了……要憑我自己的意願的話,我真想同親王在那裏住下去,一直到全國解放!”
西哈努克對抵抗運動國內領導人對他們的照顧也是深懷感激。剛剛住進“白宮”,親王便掩不住他對這裏的喜歡之情。過慣了貴族生活的親王,這時也像柬埔寨的農民一樣,脫光衣服,下身隻圍一條“紗籠”,到屋外的“洗澡間”淋浴。這裏所謂的淋浴,不過是用一個木瓢,舀一個大瓦缸裏的水進行衝洗。西哈努克對這種簡單到極點的洗浴方式似乎充滿興趣,一麵淋浴一麵朝拍攝他此時生活實景的攝影師們大聲說著什麽。嘩嘩的衝洗聲中,親王感受到了解放區勃勃的生氣。
接下來的幾天裏,親王開始了他的正式視察活動。一隊隊的遊擊戰士被帶到叢林中,接受抵抗陣線主席的檢閱。他們麵對親王時的口號聲和激動的神情,令親王深受感染。三年前的這個時候,當親王大聲呼籲國內一切反對朗諾政權的人們離開城市,到叢林裏去參加遊擊隊,開展武裝鬥爭時,抵抗武裝不過幾千人;在許多柬埔寨人的心目中,所謂的民族解放陣線,不過是一個設在北京的機構而已。三年過去了,出現在親王麵前的,是一支經過戰火考驗、訓練有素、紀律嚴整的軍隊,其人馬已經是三年前的20倍。而由抵抗力量控製的土地,已達國土的85%。
一連幾天,親王同國內抵抗運動領導人們舉行會談,向這些堅持艱苦武裝鬥爭的人們介紹他所領導的抵抗政府受到國際社會支持的情況,也同附近的僧侶們進行了會見。喬森潘等人一再告訴親王,柬埔寨的抵抗運動完全是在親王的號召下開展起來的,所有的抵抗戰士都是在為西哈努克和高棉民族而戰。對此,親王認為這些他過去的政敵現在的朋友說的是實話。返回北京後,他在接受意大利著名記者奧裏亞娜?法拉齊(ORIANAFALLACI)的采訪時說:“我百分之百地同紅色高棉站在一起。我對他們非常有用,因為要是沒有我,他們就得不到農民的支持,而在柬埔寨,沒有農民的支持,你就不可能進行革命。”當法拉齊提出一些尖刻的問題要親王回答時,親王表現出了一個愛國者的情操,將個人的榮辱置之度外。“即使某一天,他們暗殺了我,那又怎麽樣?難道他們不是在同我的敵人而戰嗎?要是我僅僅以個人好惡來判斷是非,那我成了什麽樣的愛國者了?”
在親王解放區的“白宮”外,西哈努克度過了幾個難忘的夜晚。夜幕降臨,喬森潘等人陪同親王夫婦,在發電機照得通明的舞台前,觀賞高棉音樂、民族舞蹈。熱烈的氣氛,使親王也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加入到舞蹈者們的行列中,同抵抗陣線的國內領導人們一起載歌載舞。
在抵抗戰士們的護衛下,一身遊擊戰士軍裝、戴著中國式解放帽的親王出現在象征柬埔寨古代輝煌曆史的吳哥王城。當親王走進那些他再也熟悉不過的石雕建築、望著那些四麵佛塔像時,禁不住感慨萬端。七年前,就是在親王所站的地方,他為來柬埔寨訪問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舉行了“聲與光”晚會:一盞盞探照燈照亮了陰暗的塔麵,每個特殊布置的場景站立著一位身穿黃色袈裟的僧侶。神秘的氣氛中,“畫外音”開始講述高棉的文明曆史。幾十頭大象,載著數百名身著古代武士服裝的人,從茫茫的夜暗森林中走出來,行進在當年吳哥王朝的王家大道上,猶如許多個世紀前高棉國王的儀仗隊。美麗的高棉少女們,跳起了古典音樂舞蹈,兩個兒童身著金絲織品,扮演著國王和王後。西哈努克至今仍記得戴高樂將軍為眼前的表演深深打動,連聲讚歎:“太出色了!真是神話般的意境!”
抵抗領導者們顯然發現了親王對這裏的深厚感情和此時此刻的心情。他們遠遠地注視著親王走向一尊尊佛像,伸手撫摸著那些曆經數百年而仍栩栩如生的雕像。他在一個石門口坐下來,神情莊重地望著遠處的山峰、曠野、叢林……
西哈努克回國並出現在暹粒省吳哥古跡的消息,傳到了金邊。朗諾對此根本不予相信。他不能想象,西哈努克能夠跨越漫長的胡誌明小道,冒著飛機的轟炸和炮火的襲擊,去看那些貧窮的鄉村,住那些簡陋的窩棚。美國駐金邊使館對此則將信將疑。斯瓦克大使給國內發回了一封電報,用語是:據未經證實的消息說,西哈努克到了柬埔寨鄉村的遊擊區。詳情有待查明。
4月15日,親王一行在抵抗戰士們的護衛下,由原路回到了河內。在告別身邊這些淳樸的遊擊戰士和可愛的“白宮”之前,西哈努克為他的這次解放區之行譜寫了一首歌《謝謝你,胡誌明小道》。
艱難而又令人難忘的視察結束了。一回到北京,莫尼克公主對前來看望他們的法國大使說:此次的解放區之行,她整整消瘦了1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