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朝鮮的國際交往不多,雖然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同朝鮮建立了外交關係,但大部分國家的代表都是由駐北京大使兼任駐朝鮮大使,真正常駐平壤的外國使節不超過40位。幾年前,平壤與外界的通訊聯絡還沒有衛星直通電話,通訊設備落後。西哈努克到了朝鮮後,一開始也沒有固定的住所,但每到這個國家,總是被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受到最高規格的接待。
在金日成主席的親自過問下,朝鮮在離平壤40公裏的山區依山修建了一座大型別墅,取名為“長壽園”。它四麵青山環抱,占地極廣,分為上下兩院,是典型的朝鮮大屋頂式建築風格,飛簷琉瓦,華麗而又古樸。“長壽園”的四周是綠茵如毯的草坪,前麵是一個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正門前柬埔寨國旗迎風飄揚。
從平壤前往“長壽園”,有一段必須經過農田的地區,為了方便親王的交通,朝鮮專門把這條道路改造成全封閉式高速公路,在離“長壽園”四公裏的地方,由朝鮮人民軍層層把守。每年春季的4月15日即金日成生日和9月朝鮮國慶節之際,西哈努克親王都要同夫人及家庭成員30多人,乘坐中國或朝鮮提供的專機到“長壽園”住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期間,他除了工作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拍攝電影,親王本人是電影劇本的創作人,又是電影的導演、演員。他的夫人莫尼克也是主要演員之一。其中有一部由他編劇、導演的英語對白片,反映的是西哈努克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鬥爭。電影的藝術性雖然不很高,但卻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之心。西哈努克的本意是想通過這部反對法國統治的電影,來表達他反對美國對柬埔寨內政的幹涉。
由於西哈努克多次往返朝鮮,又在那裏長時間地居住,他非常欣賞朝鮮的保衛工作和警衛人員,特別是擔負國家元首保衛的衛兵們,都是從朝鮮人民軍中選拔出來的“特殊人才”。他們不僅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更有一套過硬的格鬥本領。這些警衛年齡一般都在20!30歲之間,身高1.8米以上。由於苦練過硬本領,他們的兩手都長滿了厚厚的繭子。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無論值勤還是休整,都鐵麵無私。1992年西哈努克在朝鮮逗留期間,在拜訪金日成主席時當麵提出,希望朝鮮給他派出幾十名警衛隨同他返回柬埔寨。他說:現在保衛他的警衛人員分為三層,外層由柬埔寨軍隊派任,中間一層由忠於他本人的警衛人員擔任,最裏的一層就由朝鮮警衛負責。金日成回答說:親王的要求是對朝鮮人民軍的高度信任,隻要親王要,我們隨時都可以提供。
如今,無論親王出現在哪裏,貼近他站立的,就是魁梧警惕的朝鮮人民軍的軍官們。
1970年的西哈努克,在北京和平壤感受到了患難中的真正友誼。
第二節 北京成為第二故鄉親王結下生死之交(2)
尼克鬆總統兩度拒絕與西哈努克會晤
1972年,世界局勢在動蕩中發生著激烈的變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後來使世界曆史發生了重大轉折的美中關係的改善和美國總統對中國進行的正式訪問。
對於正在同美國軍隊作殊死搏鬥的越南共產黨軍隊,和正開展打擊朗諾軍隊武裝鬥爭的柬埔寨抵抗武裝力量而言,中國是他們最可靠的朋友,而美國則是不共戴天的敵人。可是現在,中、美這兩個對峙了幾十年的巨人居然會越過20多年的隔閡與鴻溝,在北京握手了。這個消息對印度支那三國不啻是個巨大的意外,他們為之感到“深深的震驚”。
中國早就料到了周邊正在進行反美鬥爭的幾個國家的反應。在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間發布第一份聯合公告之前,周恩來便專程去了河內和平壤,就中國和美國改善關係的事作了說明,做了工作。
在中美公告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發布的第三天,即1971年7月12日,周恩來總理同西哈努克舉行了會晤。當周恩來開門見山地告訴親王,中國準備同美國改善關係,基辛格博士已對中國進行了秘密訪問,美國總統尼克鬆將到中國進行訪問時,西哈努克簡直驚呆了。
“可是,我們的抵抗運動和民族團結政府……”西哈努克簡直不知怎麽說才好。
“請親王放心。”周恩來說道,“中國同美國改善關係,並不意味著放棄對您所領導的抵抗運動的支持。”
“那麽,你怎麽可能在同美國談判的同時,又重申要支持我們的鬥爭呢?”親王很不解地問。
周恩來也許早料到親王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因此,他緩慢而又沉穩地談了中國政府和他本人對形勢的估計。“我們中國人和你們印度支那人民完全團結一致。美國同我們之間的大問題是台灣。不過在台灣還沒有戰爭,而在印度支那,現在是戰火熊熊。你們的人民還在遭受痛苦。隻要我們能為消除這種痛苦做出貢獻,我們一定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做。”
周恩來與西哈努克的談話,堅定了親王領導抵抗運動的決心。中國總理征詢親王的意見:他將與基辛格再度會談,而且,尼克鬆總統已基本決定訪問中國。親王是否有意在北京會見美國人?
“我當然願意同美國人談談柬埔寨問題和我們與美國人的爭端。如果周總理能提供這種機會,我將不勝感激。”西哈努克道。
“我一定會轉達親王的意見,促成尼克鬆或基辛格直接與親王見麵。”周恩來承諾道。基辛格兩度訪華,周恩來信守諾言,提出由基辛格直接與西哈努克舉行會談。基辛格一聽這話,似乎愣了一下,然後對周恩來說:“這件事我不能決定。因為尼克鬆總統沒有授權我進行這樣的會見。”
周恩來兩次提出這個建議,兩次都被基辛格予以拒絕。
親王為美國人的拒絕感到憤怒。前些年與美國人打交道過程中的那些往事一起湧上心來。在柬埔寨問題上,美國人近20年來插手太深了。現在,既然美國人不想見我,那好,等他們想要見我的時候,也可能隻得到我的拒絕。
西哈努克設在北京的民族團結陣線總部,那些天裏頻繁地給國內抵抗武裝發布命令和指示:在尼克鬆總統訪問中國前後,狠狠打擊敵人。
柬全國境內,烽煙四起,烈焰騰騰。包括金邊在內的各重要軍事目標,都受到了沉重打擊。
按周恩來通報的情況,尼克鬆將於1972年2月21日到達北京。於是,在美國總統到達之前,西哈努克離開北京,抵達河內。他要在這裏參加越、老、柬的三國四方會議,準備在印度支那戰場上,開展一場強有力的春季攻勢,用槍炮聲來聲明他的嚴正態度。
這場攻勢對河內而言,是一場意義重大的軍事行動。在巴黎的和談已經有了很大進展,隻要戰場上再爭取一些主動,美國人就會在結束戰爭的條件上,接受越南的主張。
“西貢已經沒有能力了。”擔任越南國防部長的武元甲將軍說道,“不像去年,他們還敢於入侵老撾和柬埔寨。那裏的傀儡已經不行了。”
“金邊的情況也是一樣。”西哈努克接著說,“去年,朗諾還可以發動像‘真臘一號’‘真臘二號’那樣的戰役,現在他可是支持不住了。朗諾最精銳的部隊都遭受了挫折,不可能再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越南的範文同總理、孫德勝主席、勞動黨總書記黎筍等人,都對西哈努克所領導的抵抗運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重大軍事政治勝利表示祝賀。“你們是印度支那大家庭中最年輕的一支部隊。”範文同對西哈努克道,“還不到兩年,就變得如此英勇善戰,而且能夠熟練地使用各種以前從未有過的武器,實在是對我們的很大鼓舞啊!”
西哈努克對越方領導人的祝賀表示感謝。雙方針對外界謠傳的柬、越軍隊之間發生摩擦的事進行了辟謠,認為那不過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玩弄的新把戲而已。
“我可以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一致。隨著我們武裝部隊的發展,我們協同作戰的能力和由於有共同的目標所產生的團結精神,都有所加強。”西哈努克告訴那些在會議期間詢問他的記者們說。
會談之後,西哈努克的民族團結政府與越南政府發表了一份聯合公報:
“隻要尼克鬆政權還繼續在印度支那各國推行其新殖民主義陰謀,繼續推行‘尼克鬆主義’,柬埔寨人民和越南人民就決心竭盡全力、並肩戰鬥,直到最後勝利……柬埔寨人民方麵決心毫不妥協、絕不動搖地進行鬥爭,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及其西貢的和曼穀的走狗以及他們所有的武裝力量和軍事人員從柬埔寨趕出去,推翻和消滅美帝國主義走狗朗諾、施裏瑪達和山玉成集團的反人民、反民族和反憲法的法西斯政權,以便在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獨立、主權、中立、和平、民主和繁榮的柬埔寨……”
西哈努克和越南領導人在河內發布的這個聯合公報,在兩國關係和當時的印度支那形勢發展過程中,可以視之為一個重要的曆史性文件。可是,當時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盯住北京,關注著尼克鬆的中國之行。除了少數研究者之外,柬、越間的這份公報被忽視了。
1972年2月27日,在柬、越聯合公報正在起草討論的時候,中國的周恩來總理正在上海同美國總統討論印度支那問題。周恩來不顧曾兩次受基辛格拒絕,直接向尼克鬆提出,美國同西哈努克舉行會談。
“總統先生。”周恩來說道,“當前最迫切的問題是印度支那,全世界都在關注那個地方。我認為,如果你想解決越南、老撾、柬埔寨的問題,那你就應當自己去同這三個國家抵抗運動的領導人打交道,直接同他們討論問題。”
“我部分地同意總理閣下的看法。”尼克鬆回答,“本屆政府麵對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如何盡早地結束越南戰爭。如果我能同北越的領袖,不論他是誰,麵對麵地坐下來談判,我們就可以商談停火和遣返我們的戰俘,從那天起六個月內,把全部美國人撤出越南。”
一位服務員走近周恩來,將一杯水和幾粒藥丸遞上去。周恩來很熟練地將藥服下,然後繼續他的談話。尼克鬆發現,這位73歲高齡的中國總理思維極為敏捷,用語也相當得體。
“你們早就應該同越南人談判。”周恩來直視著美國總統,“早就應該同胡誌明談。現在,越南最有威望的領導人去世了。他是我的老朋友,1922年我在法國的時候我就認識他。”周恩來不無惋惜地說道,“不過,現在談還來得及。你們從越南撤退得越晚,你們就會越發感到困難。”說到這裏,中國總理把手放到麵前的一些文件上,輕輕拍了拍,繼續道:“隻要你們繼續推行戰爭越南化、老撾化和柬埔寨化,隻要你們一天繼續打下去,我們就不能不繼續支持他們。”
“我對中國的立場表示理解。”尼克鬆說道。
“那麽,你怎麽不可以去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談談呢?你們應該承認,他是那個國家真正有影響的人,能夠代表人民的願望,而朗諾卻做不到這點。你們應當認真對待他提出的要求,因為那些要求都是合法的。”
尼克鬆早就知道,周恩來同西哈努克的私人關係非常好,正是因為有了周恩來的鼓勵和堅決支持,西哈努克才可能在北京成立了民族團結統一陣線,開展了抵抗鬥爭。一想到這裏,尼克鬆眼前似乎出現了他所熟悉的柬埔寨前國王的身影。1958年,擔任副總統的尼克鬆訪問亞洲。在吳哥窟那座令人難忘的莊嚴雄偉的廢墟裏,放棄王位而擔任國家元首的西哈努克同他進行過長時間的談話。他記得西哈努克說,他一生中受佛祖和戴高樂的影響最大。後來,這位前國王又對他津津樂道地談起了音樂。以尼克鬆的眼光看來,親王對他的國家所麵臨的許多問題的看法是完全不現實的。他認為,柬埔寨發生的政變,隻不過證實了他當初的預感而已。
現在,當著中國總理的麵,他不可能談他對西哈努克的印象,更不能答應同這位流亡北京的民族團結統一陣線主席見麵。尼克鬆非常清楚,如果他同西哈努克見了麵,那就意味著朗諾政權會馬上垮台,而越南戰爭還沒有結束,朗諾政權還可以為美國撤出越南出力。他不希望看到朗諾在美國人離開亞洲之前垮台。
“總理閣下,我這樣做有困難。”尼克鬆說道。略作沉吟,他又補充了一句,“我不能這麽做。”
“該怎麽做是你的權利。”周恩來回答道,“你迢迢萬裏到中國來,我們的對話應當隻是涉及中國和美國雙方的有關事項。印度支那問題是你們與印度支那人民之間的問題。這不是你們同我們能解決的問題。我們隻是告訴你們我們的看法,我們認為你們該怎麽做。就我們來說,我們通知你們,我們對全麵支持和援助抵抗運動是決不會猶豫的。”
尼克鬆注意到了周恩來說這番話時的語氣和神態。根據中國人的信仰,中國肯定不會因為同美國改善了關係而停止或者減少對印度支那國家的軍事援助。相反,據尼克鬆得到的情報,中國已經同意,隻要美國不撤出這個地區,繼續支持朗諾政權,中國對柬埔寨的援助還會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