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73章 三進三出中南海!小平光輝燭千秋(16)

  當他和園田直並肩走下舷梯時,炮群鳴19響禮炮以示歡迎。他停了一下,向站在迎送台上揮動著中日兩國國旗,用漢語高呼“熱烈歡迎”的旅日華人的孩子們招手致意,在舷梯下,鄧小平同前來迎接的有關人員一一握手,然後在園田和日本駐華大使佐藤正二的陪同下,乘車前往赤阪迎賓館。

  到達迎賓館後,鄧小平流露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裏好比是縮小了的法國凡爾賽宮嘛!”

  鄧小平講得沒有錯。赤阪迎賓館本是天皇的離宮,1968年到1974年照巴黎凡爾賽宮的模式,改建為富麗堂皇的國賓館,專門接待來訪的各國元首或政府首腦。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1972年9月訪問中國談判日中邦交正常化時曾經表示,待這一國賓館改建後,希望周恩來總理能夠成為這裏的第一位客人。周恩來表示,隻要中日之間締結了和平友好條約,他一定去日本訪問。

  然而,由於多種因素的製約,從1974年底就已開始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談判,直到1978年才有了最後的結果。1978年8月12日,中國外長黃華和日本外相園田終於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今天,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的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鄧小平作為第一位中國國家領導人來日本訪問,實現了周恩來的遺願。

  23日下午,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國賓館舉行盛大儀式,歡迎鄧小平一行。迎賓館前的庭院裏,百花爭豔,秋色迷人。

  9點半,鄧小平和夫人在佐藤的陪同下來到了正麵門廳。身穿深灰色中山服的鄧小平神采奕奕,絲毫看不出有旅行的疲勞。卓琳穿著繡有金花的中式上衣,顯得質樸端莊。福田偕其夫人三枝,來到門廳迎接。

  雙方握手致意後,一起來到迎賓館前庭舉行儀式的地方。伴隨著陸上自衛隊樂隊奏起的銅管樂,鄧小平步履穩健地走上了歡迎台。樂隊奏完《義勇軍進行曲》和日本國歌《君之代》後,鄧小平由福田陪同檢閱了由100多名陸上自衛隊士兵組成的日本儀仗隊。他不時輕輕舉起右手向士兵們致意,當走到兩國國旗前麵時,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江戶日本橋》的樂曲聲中,鄧小平和福田相互介紹了在場的兩國要人和28國駐日大使。日本根據中方的意見,沒有邀請蘇聯大使波利揚斯基參加歡迎儀式。

  這天,東京的天空陰沉沉的,時而從雲隙中透出微弱的陽光。但歡迎儀式結束時,天空頓時晴朗,秋天的陽光灑滿大地。天氣的這種變化,使雙方人士都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中日友好前景光明的象征。

  10點左右,鄧小平在安倍官房長官的引導下,前往首相宮邸,對福田首相作禮節性拜訪。

  10點半,在首相宮邸一樓大廳舉行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準書換文儀式。

  在儀式開始前10分鍾,除兩國首腦和外長等人外,雙方出席儀式的大約70人首先進入大廳就座。製服上裝飾著金緶子的陸上自衛隊中央樂隊的23名隊員以明快的旋律演奏了《江戶日本橋》《歡迎進行曲》(中國)、《我愛北京天安門》和《君之代進行曲》。

  在管樂隊高奏的樂曲聲中,福田、鄧小平及兩國外長腳踏紅地毯進入了會場。會場中央,擺放著由白色和黃色的菊花以及紅色的石竹花裝飾起來的太陽旗和五星紅旗,色彩鮮豔奪目。

  園田和黃華在罩著綠色呢絨的桌前並排而坐,福田和鄧小平分別坐在他們身旁。在這四個人後麵,以金色屏風為背景,掛著兩國的大國旗。在大國旗兩側,兩麵一對地裝飾著兩國的小國旗,共十二對。

  日本外務省中國課長田島宣布儀式開始。全體起立,奏兩國國歌。隨後,園田和黃華用毛筆先後在雙方分別用日文和中文寫成的批準書上交叉簽字,時間是10月23日上午10點38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從此生效。在與會者的熱烈掌聲中,兩位外長激動萬分,熱烈握手。

  這時,福田率先舉起斟滿了香檳酒的酒杯:“為華國鋒總理閣下的健康幹杯!”

  鄧小平也馬上推開坐椅,舉杯走到右邊的福田麵前祝願:“為天皇陛下,為福田首相閣下,為日本朋友們的健康幹杯。”

  在場的日方人員聽到鄧小平對天皇的祝願個個笑逐顏開。

  接著,鄧小平放下酒杯,再次走到福田跟前同他擁抱。福田近來雖總是在人麵前自稱是“外交家”,但顯然對共產黨國家領導人的這一舉動缺乏思想準備,因此表現得有些慌亂、姿勢也頗為僵硬。站在一旁同黃華握手的園田大概正在為首相的形象擔心,他更沒料到鄧小平會隨即過來同自己擁抱,結果,由於一時反應不過來,弄得十分狼狽。在北京的姑娘們從電視上看到這一情景時,都禁不住大笑說:“園田外相不知所措的表情真滑稽。”

  23日中午,鄧小平前往皇宮,在正殿行廳拜會了天皇夫婦。這是中國領導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會見天皇,因此日方人士對這次會見頗為提心吊膽,深怕鄧小平會代表全中國人民當麵追究天皇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的責任。

  然而,會見出乎意料地愉快和輕鬆。

  身穿西服的裕仁天皇首先伸出手去同鄧小平及其夫人握手,說:“熱烈歡迎,能夠見到你們,很高興。”

  鄧小平,微笑著說:“感謝貴國的邀請。”

  隨後,天皇把皇後向中國客人作了介紹。天皇和鄧小平相對而座,皇後與卓琳並肩坐在一張沙發上。

  天皇首先開口說:“你在百忙中不辭遠道到日本來,尤其是日中條約簽訂了,還交換了批準書,我非常高興。”

  鄧小平回答說:“中日條約可能具有出乎我們預料的深遠意義。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我們今後要積極向前看,從各個方麵建立和發展兩國的和平友好關係。”

  天皇可能從鄧小平這誠懇坦率的話語中受到了觸動,他鬆了口氣,話也開始多了起來。“在兩國悠久的曆史中,雖然其間一度發生過不幸的事情,但正如您所說,那已成為過去。兩國之間締結了和平友好條約,這實在是件好事情。今後,兩國要永遠和平友好下去。”

  每個有良知的日本人來講,戰爭責任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就中日關係而言,天皇的腦海裏大概一直縈繞著戰爭責任問題,因此才有可能在鄧小平的觸動之下,一氣講出原稿上沒有提綱上也沒有的心裏話來。共同社說:“陛下在首次會見中國最高領導人時使用‘不幸的事件’這一措詞,是從天皇的戰爭責任這個角度,間接向中國人民表明謝罪之意。”

  鄧小平點點頭:“一點不錯,我讚成。”

  “您身體很好啊。”

  “我74歲,聽說陛下比我稍大一點,身體卻很好。這最要緊。”

  皇後插話說:“北京很美吧?”

  “北京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正在加緊進行改造。”

  “東京也有公害問題。”天皇說。

  “看天空,好像在逐漸好起來嘛,北京可差遠了。”

  爾後,兩人又從城市問題談及植物和曆史,越談越熱烈。

  會見結束時,天皇和皇後把一張署名的照片和一對銀花瓶贈送給鄧小平和夫人,中方回贈了一幅畫著驢子的水墨畫卷和彩色的刺繡屏風。

  23日下午3點半至5點25分,福田與鄧小平在首相官邸舉行第一次會談。出席會談的,日方有園田外相和安倍房官長官;中方有黃華、廖承誌、韓念龍等人。福田首先站在反省日本過去的侵略戰爭史的立場上,強調要貫徹全方位和平外交,表示要同所有國家都維持友好關係。不過,他又解釋說,雖然叫“全方位外交”,但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並不是說同所有國家都保持“等距離”;在和平憲法的原則下,在自衛力量上也有限製,因此,要堅持日美安全條約;確信日中和平友好條約有助於世界和平。

  鄧小平在發言中,對包括日美安全條約和加強自衛力量在內的日本外交方針表示充分理解。雙方還就國際形勢交換了意見,各自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會談結束後,福田向記者談及對鄧小平的印象說:“非常了不起,總之,非常了解世界形勢,雖然同對方立場不同。”

  當晚7點半,福田在首相官邸舉行盛大宴會,歡迎鄧小平一行。

  24日上午,鄧小平前往日本國會議長接待室,對眾議院議長保利茂和參議院議長安井謙進行禮節性拜訪。

  會見時,保利說:“我迎接閣下一行,深切感到,日中兩國間的和平友好關係不隻是空喊,而是具有實際內容的。”安井說:“過去的日中關係未必都是幸福的。但是,日本以第二次大戰的結局為轉機悔過自新,作為和平國家投入了新的建設。作為最後的總結,締結了日中條約。”對此,鄧小平說:“對於兩位議長的熱情講話表示感謝。”並說:“諸位都是老朋友,彼此都是老相識。今天的好天氣象征著兩國之間的未來。”

  在這裏,鄧小平還會見了日本社會黨、公明黨、民社黨、新自由俱樂部、社會民主聯盟和共產黨等六個在野黨領導人,並進行了約15分鍾的懇談。

  懇談結束後,保利茂和安井謙在眾議院議長公邸庭院舉行盛大的室外酒會,熱烈歡迎鄧小平和夫人卓琳。

  24日下午,鄧小平和夫人卓琳一行約40人,在川又克二董事長和石原總經理的陪同下,參觀了日產汽車公司神奈川縣座間市的日產工廠。

  在工廠大門口,約150名男女職工揮動著小型五星紅旗和太陽旗,歡迎中國貴賓。隨後,鄧小平和夫人乘上電動汽車,通過麥克風聽取工廠廠長末鬆的介紹,參觀了以設備最新而引以為自豪的車體工廠和組裝工廠。

  在車體工廠裏,48個產業機器人在依次焊接車體,自動化程度達到96%。鄧小平對此非常感興趣,邊點頭邊仔細觀看。

  鄧小平問:“這裏的工人都受了什麽教育?”“零件都是在公司生產的嗎?”乘另外一輛汽車的卓琳也不停地詢問:“女工的人數和工資有多少?和豐田有什麽關係?”

  在傳送帶以1分鍾2.1米的速度運行的組裝工廠,鄧小平從汽車裏探出身體,觀看作業。這個工廠的人均年產量是94輛汽車,比中國最先進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人均年產量多出93輛!中國的汽車普及率基本上和孟加拉國一樣,處於世界最低水平。看到這種巨大的差距,鄧小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日產汽車廠的工人們對鄧小平的來訪抱有極大的希望。他們說:“和豐田相比,日產幾乎還沒有向中國賣車。如果以此為開端,能成交就好了。”

  不過,鄧小平此刻所考慮的,大概不會是日產汽車廠的工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多買汽車吧!

  參觀結束後,鄧小平在日產廣告館裏答謝川又董事長時發表了即席講話,他說:“我懂得什麽是現代化了。歡迎工業發達的國家,特別是日本產業界的朋友們對中國的現代化進行合作。這也將加深兩國的政治關係。”

  當工廠有關人員請鄧小平題詞留念並拿出鋼筆時,鄧小平欣然從命,並特意讓隨員問一下有毛筆沒有。他蘸飽墨汁,揮筆寫下了如下題詞:“向偉大、勤勞、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學習、致敬!”卓琳也揮筆題了詞。夫婦一同寫下的珍貴題詞,使工廠方麵感到太不敢當了,說:“這真是了不起的紀念。”

  日產汽車公司和鄧小平還互贈了禮品。日產汽車公司向中國政府贈送了自產的最高級的“總統牌”轎車一輛,價值約380萬日元。鄧小平向日產公司贈送了一幅吳作人的熊貓畫。

  福田同鄧小平的第二次會談是在25日上午進行的。會談之前,福田仍然在首相官邸的吸煙室迎接了鄧小平。“您好,您好!”在互相握手之後,福田對鄧小平連日來表現出來的充沛精力表示了濃厚的興趣,他感歎說:“您真是一位超人,一點倦色都沒有。”鄧小平笑著說:“我多次說過,高興時就不覺得疲倦。”

  鄧小平還爽快地接受了攝影記者的再一次握手的要求,並且十分親切地說:“能夠見到新聞記者們很高興,但遺憾的是時間短……”。坐在沙發上後,福田再次稱讚他是位超人,鄧小平對此仍很謙遜地說:“我不過是個兵。在中國,人們把兵稱為丘八。”這話的意思,顯然是指健康的秘訣在於不擺架子。

  會談中,雙方主要就朝鮮局勢問題各自闡述了自己的立場,並強調中日兩國要進一步加強經濟、文化及貿易合作。

  25日下午四點,一次為世人矚目的記者招待會在東京日比穀的日本記者俱樂部拉開了序幕。

  鄧小平麵對的400多名記者們分別來自時事社、共同社、路透社、合眾國際社、美聯社、法新社、德新社等著名通訊社,都是些提問尖銳,毫不留情的“主兒”。據信,這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在出訪時第一次同意以“西歐方式”公開會見記者。

  正因為是第一次,所以善於獵奇的西方記者們大多希望能從這位共產黨領導人的即席發揮中找出些破綻來。

  但是,鄧小平讓他們很感滿意地“失望”了。

  他一入席,就給人一種沉著、自信、充滿活力的感覺。

  “如果我的回答有錯誤,請大家批評。”在概略性地談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的意義、反霸問題和中國的內外政策後,鄧小平攤開雙手,微笑著來了這麽一句。

  會場活躍起來。四台轉播用的電視攝影機和30多台遠鏡頭照相機在忙碌地運作,按快門、作記錄的聲音接連不斷。

  時事社記者率先提問:“在剛才的講話中,您說由於霸權主義存在,就有世界大戰的危險。不過,我國采取全方位外交,要同所有國家友好相處。你認為兩國對世界形勢的認識有沒有分歧呢?”

  既然日本記者把日本政府一直在躲躲閃閃地反霸問題在這種場合端了出來,鄧小平也就毫不客氣,簡明扼要地表了態:“反對霸權主義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核心。因為我們要和平與安全,謀求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友好,謀求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不反霸是不行的。”“按照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包含的意義來說,我想,如果有人把霸權強加在日本頭上,恐怕日本人民也不會讚成。”

  既然鄧小平的回答在設身處地地為日本人民和世界和平著想,這位日本記者也就不好再說什麽,隻得信服地點了點頭。如果說,鄧小平在23日晚福田首相舉行的歡迎宴會上還是含蓄地談到中日聯合反霸的話,那麽,今天的講話就真可謂毫無掩飾,明明白白了。這表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雖然在此之前幾乎沒有像這樣會見過新聞記者,但在巧妙地運用新聞界來宣傳自己在一些正式場合不便表達的思想上,絲毫也不遜色於那些天天會見記者的西方領導人。

  當一位記者提出亞洲緊張的局勢的中心在朝鮮和越南時,鄧小平以其獨特的廣闊視野,由此談及了被人為分裂的國家實行統一的問題:“我們曆來認為,人為地把一個國家一分為二,分割開來,這個問題遲早要解決。兩個越南的問題解決了。盡管越南現在反對我們,但是,它解決自己國家的統一,這是正義的。除‘兩個朝鮮’之外,還有兩個德國,‘兩個中國’,是不是還有一個一國有百分之一的日本的問題。這些問題總是要解決的。十年解決不了,一百年,一百年解決不了,一千年總能解決了吧!這種民族的願望,這種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對於這個講話,日本《朝日新聞》評論說,它充分顯示出了鄧小平真不愧為偉大人物的風度。

  日本記者還提出了“尖閣列島”的歸屬問題。尖閣列島,中國稱“釣魚島”,是台灣省的附屬島嶼,屬中國領土,甲午戰爭後被割讓給日本。1972年9月,田中訪華時,曾要求周恩來明確該島的歸屬權。當時,為了不讓這個一時難於解決的問題成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障礙,周曾表示:“現在還是不要討論,地圖上又沒有標,出了石油就成了問題了。”對此,日方也表示同意。1978年8月10日,園田在北京又同鄧小平討論了這個問題。當時,正值雙方就中國漁民在該島周圍海麵捕魚問題進行交涉後不久,日方想趁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之機,一鼓作氣地要求中國承認該島屬日本領土。

  鄧小平的神態更為自若。他說:“‘尖閣列島’我們叫釣魚島,這個名字我們叫法不同,雙方有著不同的看法,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這次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時候,雙方也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倒是有些人想在這個問題上挑些刺,來障礙中日關係的發展。我們認為兩國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十年也沒有關係。我們這一代缺少智慧,談這個問題達不成一致意見,下一代總比我們聰明,一定會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

  本來,當日本記者提出這一微妙的困難問題時,會場內刹那間緊張了起來,大家都屏住呼吸,等著看鄧小平怎樣回答。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鄧小平竟把許多國家多年來一直為此大動幹戈的領土歸屬問題以如此容易、如此巧妙的中國式方法給“解決”了。於是,會場又恢複了輕鬆的氣氛。

  在回答有關中國的現代化問題時,鄧小平充分讓西方記者們領略了他那坦率、務實和開放的風格。他說:“他們所說的在本世紀末實現的現代化,是指比較接近當時的水平。世界在突飛猛進的前進,那時的水平,例如日本就肯定不是現在的水平,我們要達到日本、歐洲、美國現在的水平就很不容易,要達到22年以後的水平就更難。我們清醒地估計了這個困難。但是,我們還是樹立了這麽一個雄心壯誌。”為了要實現現代化,“要有正確的政策,就是要善於學習,要以現在國際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方法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首先承認我們的落後,老老實實承認落後就有希望。再就是善於學習。這次到日本來,就是要向日本請教。我們向一切發達國家請教。向第三世界窮朋友中的好經驗請教。相信本著這樣的態度、政策、方針,我們是有希望的。”

  記者招待會結束後,鄧小平前往新大穀飯店舉行盛大的答謝宴會,用精美的中國菜、北京的“五星啤酒”、青島的紅葡萄酒和上海的“熊貓牌”香煙熱情款待了包括福田首相、保利和安井議長在內的各界日本人士,從而結束了對東京的訪問。

  26日上午8點50分,鄧小平在稻山嘉寬陪同下,從東京竹芝碼頭出發,乘氣墊船去50公裏外的千葉縣君津市參觀日本的鋼鐵大本營――新日鋼鐵公司君津鋼鐵廠。

  稻山除了擔任日中經濟協會會長這個榮譽性職務外,他真正的頭銜是規模巨大、財力雄厚的新日鋼鐵公司董事長。他是日本現代鋼鐵業的創始人,被人們譽為日本的“鋼鐵帝王”。1977年11月他來華訪問時,李先念同他探討了由日本協助在中國沿海地區建造大型鋼廠的設想――這就是創建上海寶山鋼鐵廠的最初動議。鄧小平來到新日鐵訪問,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落實這一合作項目。

  在船上,新日鋼鐵公司董事長、日中經濟協會會長稻山嘉寬列舉數字向鄧小平介紹了從戰前到現在世界鋼鐵生產的發展情況,然後就專心地宣傳起來,說:“日本的鋼鐵,從戰前的700萬噸增加到1.2億噸,這是由於實現了工廠的現代化。在這些工廠中,君津鋼鐵廠是最新式的。”他還熱切表示要進一步加強新日鐵同中國的合作,他說:“我們公司同貴國的交易過去達到38億美元。其中你們買了約15億美元的貨,建設武漢鋼鐵廠的訂貨是3億美元,建設寶山鋼鐵廠的合同是20億美元,是個了不起的主顧。今後也希望大批訂貨。”對此,鄧小平點頭表示同意。

  到達工廠後,鄧小平乘汽車仔細地參觀了新日鐵承包建設上海寶山鋼鐵廠任務的模範高爐和號稱具有世界水平的四號高爐,還特地下車去看了與新日鐵將在1979年向武漢鋼鐵公司出口的軋鋼成套設備相同的工廠,曆時一個小時。

  參觀中,鄧小平問稻山:“能不能幫我們搞個比這個還好的鋼鐵廠?”

  “當然可以”。

  “每噸鋼需要投資多少?”

  “每噸需10萬日元左右大概就可以了”。

  實際上,稻山的估算對於中國來說偏低了,在日本,新建一個鋼鐵廠不需要再配套建設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而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本來,鄧小平告訴稻山:“寶山的建設將是另一種方式的,我們不會采取日中長期貿易協定中規定的那種延期付款方式,而會以現金支付欠款的。”但後來在建設過程中,投資遠遠超出了稻山的估計。

  為了把寶鋼真正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鋼廠,鄧小平在參觀後還對稻山談了這樣的感想:“(生產係統)是用電子計算機控製的,所以人很少。我們管理能力差,想學習。”他說:“如果在管理方麵不教我們,就不好辦了。”他還說:“咱們訂一個君子協定。如果(在管理方麵)上海搞不好,那就不是學生的責任,而是教師不好。”他用這種半認真、半玩笑的話,把想講的都講出來了。對此,稻山後來多次表示,一定要幫助中國把寶鋼建得比君津鋼鐵廠更好些。

  10月29日下午,鄧小平一行結束了對日本為期八天的正式友好訪問,從大阪乘專機離開日本回國。

  訪美前夕

  在訪美前夕,鄧小平接見了美國時代出版公司總編輯多諾萬和《時代》雜誌香港分社社長克拉克,闡明了他這次美國之行的目的和意義。鄧小平著重強調的中心論點是,在日益增長的來自蘇聯的危險麵前,應當加強中美關係,結成統一戰線來對付蘇聯。

  鄧小平說:對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意義的議論很多,但是不能低估這件事情的意義。兩國關係的發展隻是一個方麵,更重要的方麵還是全球戰略問題。鄧小平認為,對於蘇聯稱霸的野心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在這方麵中美和其他國家麵臨著共同的命運。他指出:蘇聯的核武器和戰略武器的不斷發展意味著,可以說,蘇聯已同美國不相上下。蘇聯的軍事預算占國民生產總值中的約20%。要這些來幹什麽?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它已把它的常備軍在三年內從300萬人增加到了400萬人。這樣做是為了什麽?鄧小平進一步說:我們看到,去年南也門被蘇聯拿去了,蘇聯在埃塞俄比亞得勢了。再往東有阿富汗,現在還有伊朗,那裏的動亂似乎沒完沒了,接著是巴基斯坦。再往東,越南用軍事手段控製了老撾,越南人以超出十多個師的兵力大舉進攻柬埔寨,再往東,我們看蘇聯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是加強了還是削弱了呢?至少,它的海空力量是加強了,蘇聯遠東艦隊的力量現在已經同蘇聯大西洋艦隊的力量相當。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