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詩,還有一段趣話:遊覽長城之前,田中同大平約定賽賦漢詩。吃早餐時,田中問:“已經作出來了嗎?”對大平發起了先發製人的進攻。對此,大平回敬說:“還沒參觀,怎能作?”又挖苦地說:“首相腦子裏已經想好了。”首相不甘示弱地反擊說:“大平先生早在從羽田機場起飛的飛機上就作出來啦。”
平時就以能吃自詡的大平外相,到了金風送爽的北京,食欲更大,看上去臉也稍稍胖了,紅光滿麵。來長城之前的早餐,大平外相照樣吃了很多。田中首相見了說:“真能吃啊!我無論如何也吃不了那麽多啊。”外相回答說:“沒辦法,太好吃了,不能不吃。”首相說:“啊,真是來者不拒啊!”
在來北京的飛機上,大平外相曾說過:“要是吃胖了回去,夫人就會生氣。所以,我要盡量注意。”可是,來北京這幾天來,他似乎把這些話忘到腦後了。他吃得多,固然是因為中餐可口,也還因為每天絞盡腦汁,消耗很大。他的秘書森田一後來回憶說,在北京,“說是首腦會談,實際上主要是在周和大平之間舉行的。具體問題,則是通過姬與大平會談解決的。如參觀長城那天,姬外長與大平外相往返時同坐一輛車,不少時間都被用作‘車中會談’了。”
第三次會談,同意不談釣魚島
遊長城那天下午4時15分至6時45分,中日舉行第三次首腦會談。中方參加會談的有姬鵬飛外長、韓念龍副外長和外交部顧問廖承誌。日方參加會談的有大平外相和二階堂官房長官。
田中首相比預定時間稍遲了些,4時20分才到。田中興致勃勃,說:“今天讓我們看了萬裏長城等許多美好的地方。”周總理答:“中國有一句老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嘛!”全場人都笑了。
會談前,周總理談起了田中首相得意之作《日本列島改造論》,很熟悉地說,“萬裏長城有6000公裏長,而《改造論》計劃修6000公裏長的高速公路”。
田中首相聽後,十分高興,立即說道:“計劃到1985年修建9000公裏。日本人中有一種意見,認為改造日本列島有困難。今天,我看到了萬裏長城,更有信心,我想,改造是可能的。”
周總理邊聽邊點頭,並談起了有關長城的曆史:“開始,長城是一段一段地零散修的。在秦始皇時代連成整體,以後又進行了加工和修建。如果在現代修,那會修得更快。”
田中首相充滿信心地說:“長城的曆史表明,什麽事隻要人類想幹,就能實現。我相信,現代中國還會創造出許多宏偉的工程,在技術上取得巨大的進展。”
正式會談主要談了國際問題,雙方互相介紹了各自的對外關係和外交政策。
周總理針對上次會談中日方表示的擔心,又重申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家關係的方針。他說:不同社會製度的國家可以和平相處,各國人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社會製度,不受外力的幹涉,所以我們堅決反對蘇聯派兵侵略捷克斯洛伐克。革命不能輸出,但革命思想無法阻擋,應把思想的界限和行動的界限加以區別。思想不分國界,可以到處傳播,在交通不發達的舊時代是如此,在通信聯絡發達的今天更是這樣。
周總理還向田中首相談到《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問題,他回顧了這個條約的由來和中蘇原則分歧的詳細經過後指出,該條約有效期為30年,現在已經有22年,實際有效期最多隻有6年。1956年赫魯曉夫上台即不把這個條約放在眼裏,現在等於已不存在,早就不起作用了,但蘇聯又不敢宣布取消。
周總理用凝重的語氣說道:蘇聯在我國邊境派駐百萬重兵,這有什麽同盟國可言?這是敵視!我們的辦法是不向它挑釁,但它打進來就出不去,中國人民將抵抗到底。田中首相表示理解周總理所作的解釋。
會談中,雙方還談到日本複活軍國主義問題。田中說,日本過去侵略過其他國家,日本國民為此蒙受了很大的損失。日本今後不會有擴張領土的野心,不會出現軍國主義複活的情況,請你們相信這一點。他表示,日本決心實現日本列島改造計劃,僅修築9000公裏高速路就得花500多億美元,日本無錢再去擴充軍備。
周總理指出,是否複活軍國主義跟當政者的思想和政策很有關係。日本少數人有這個思想,這是事實。周總理同時表示:當然,我不反對日本擁有必要的自衛武裝。
田中還表示,從日本的經濟力量、科技水平來說,要製造核武器馬上就可以造,但日本不造。日本是遭到原子彈轟炸的惟一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完全拒絕使用核武器。正因為如此,我們製定了無核三原則,即不製造核武器、不持有核武器、不運進核武器。這是政府的想法,而且在國會上也得到批準,變成國會的決議,就是表明決不改變。
周總理表示,了解了日本的立場。
會談臨近結束時,田中向周總理提出了中日間有爭議的領土問題。他說,我想借這個機會問一下尖閣列島(即釣魚島等島嶼)問題。
周總理說,我這次不想談這個問題,現在談沒有好處。我們把能解決的大問題——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先解決。不是別的問題不大,但目前最緊迫的是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有些問題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才好去談。
聽了周總理這番話以後,田中表示同意把這個問題留待以後再談。他說這次來訪問,不問一下,回去不好向國民交代。
會談結束後,日方發言人二階堂向記者發表談話。他說:首腦會談在和睦的氣氛中,就整個國際形勢進行了交談;關於兩國間的問題,未必能說通過首腦會談都達成了協議,但是,雙方在信任的基礎上進行著會談,正在接近一致。
田中光臨遊泳池,毛澤東會見又贈書
9月27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會見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和二階堂內閣官房長官。雙方從8時半開始,進行了一小時認真、友好地談話。
這次會見的時間,對日方來說是一項臨時安排。會見前半小時,周總理來到國賓館拜訪田中首相,請他們去會見毛主席。
會見在毛主席住處一間四周擺滿了書籍的會客室裏進行。寒暄中,毛主席時而用英語、時而用日語,氣氛活躍。話題從中日兩國的交往史,談到兩國政府間打交道解決兩國關係,從國際形勢談到中、美、蘇、日關係,從中國史談到日本的政治製度和選舉,從日本天皇談到中國惟一的天皇——唐朝第三代皇帝、武則天的丈夫高宗,從馬克思主義談到佛教和思想文化的傳播,從四書五經談到家庭,從北京風味菜、龍井茶談到茅台酒,從讀書談到毛主席的幼年時代。
9時半,會見結束。毛主席指著堆積如山的書說:“我有讀不完的書。每天不讀書就無法生活。”毛主席指著《楚辭集注》六卷說:“這套書是送給田中首相的禮物。”周總理把它從書櫥取下,送給了田中首相。田中首相緊握毛主席的手,不住地點頭,說:“多謝,多謝。毛主席知識淵博,還這樣用功。我不能再喊忙了,要更多地學習。那麽,祝您健康長壽。”
毛主席一直把客人送到走廊中間。
會見結束後,二階堂向記者吹風,破例地介紹了毛主席與田中首相的一些對話。二階堂說,會見伊始,毛主席就風趣地說:“你們吵架吵完了嗎?”
“不,不,談得很融洽。”田中答道。
毛主席微笑了一下,說:“不打不相識啊。”
二階堂還作了如下介紹:
毛:“(指著在座的廖承誌)他是在日本生的,田中先生,這次你把他領回去吧。”
田中:“廖先生在日本很有名,他如果參加參議院選舉,一定會當選。”
毛:“聽說田中先生不喜歡吃西餐,在夏威夷吃的是日本飯菜。北京的飯菜怎麽樣?”
田中:“哎呀,吃得太好啦,還喝了很多茅台酒。”
毛:“喝多了可不好啊!”
田中:“聽說有65度……”
毛:“55度喲,誰告訴錯了吧。”
毛:“在日本要搞競選,不容易呀。”
田中:“25年裏搞了11次選舉。每次選舉都得搞街頭演說。”
毛:“可要當心啊。”
田中:“不跟選民握手,是很難取勝的。”
毛:“國會怎麽樣?”
田中:“很費神,一出差錯,就得解散,進行大選。”
毛:“日本不容易呀。”
二階堂在介紹情況結束時說:“毛主席同日本代表田中首相握手,難道不意味著解決具有曆史意義的課題的時刻已經到來了嗎?”
日本新聞媒介在這次會見後,紛紛發表評論,認為中國方麵安排田中首相同毛主席會見,說明關於關係正常化的會談事實上已達成協議。
毛主席把13世紀出版的朱熹注釋《楚辭集注》翻印本送給田中首相,引起了日本新聞界極大的興趣,紛紛評論說,毛主席選送此書為禮物有三層意思:一是挑選中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和他的詩集來讚揚田中首相的愛國精神,用以告訴日本人民,田中首相正在完成的任務,有著深刻的曆史意義;二是表示知道田中首相對中國古典文學感興趣,對田中首相來華期間賦漢詩一事給予評價;三是表示讚賞田中首相在來中國之前對訪日的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說過的一句話。據報道,當基辛格問田中為什麽要急於訪華時,田中明確答道:“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比美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要久遠得多。”
第四次會談,敲定聯合聲明
第四次首腦會談於28日下午3時40分至5時舉行。雙方參加會談的人員同第三次會談時一樣。
周總理一坐下,就對大平外相說:“聽說田中首相讓大平外相作漢詩,作好了請讓我拜讀一下。”
大平外相聽了,有點難為情地說:“不值得一看。”
周總理進而說:“不能那樣說吧,你好像讀過中國古典文學。”
外相更不好意思了,謙虛地說:“隻不過是排列了一些漢字而已。”
大平外相的話引起一陣笑聲。
接著,周總理又問二階堂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先生怎麽樣?”
“我可沒有這個本事。”二階堂答道。
周總理又說:“聽說田中首相書法好,你們二位也是這樣嗎?”
大平和二階堂兩個人急忙擺手否認。
談到書法,周總理問田中首相:“明天聯合聲明簽字,首相用毛筆還是鋼筆?”
田中說:“用毛筆。”
周總理笑著說:“我被將了一軍。我現在一般用鉛筆和鋼筆寫字,不大用毛筆。”他一邊打著手勢,一邊解釋說:“如果用毛筆,必須懸起臂來寫。我在延安時從馬背上摔下來,這隻右手負了傷,右臂就伸不直了。”
周總理接著說:“因右臂不能放直,照相時一般把手放在腰間,不了解情況的人說我擺架子,其實不是那麽回事。”他揮一下手說:“打乒乓球也是左手好使。”
雜談過後,雙方就外長一級進行磋商的聯合聲明的內容最後達成了協議,一致同意於9月29日建立兩國間的外交關係,並就中日邦交正常化後的一些問題交換了意見。
談定聯合聲明之後,周總理對田中首相說:“我們重建邦交,首先要講信義,這是最重要的。我們跟外國交往,一向是守信義的。”接著,周總理引《論語》之句,題下“言必信,行必果”六個大字,贈給田中首相。
田中首相接受後,也援引日本飛鳥時代的為政者聖德太子(574-622年)的話,揮毫題了“信為萬事之本”幾個大字,鄭重地回贈周總理,表達了他信守諾言、恪守聯合聲明的決心。
完成使命,田中舉行答謝宴會
9月28日晚,田中舉行答謝宴會。6時半,宴會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演奏的日本民謠和中國樂曲聲中開始,寬敞的宴會廳裏洋溢著熱烈友好的氣氛。田中首相的表情與剛抵達北京時迥然不同,其言談舉止都顯出了完成邦交正常化使命,如釋重負的輕鬆。
宴會主人田中首相登上講壇致祝酒詞,他強調“邦交正常化是走向明天的第一步”,表示要以這次訪問為開端,進一步促進相互間的交流,用“友好的紐帶”把中日兩國“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不一會兒,周總理以有力的步伐登台祝酒。他對應邀參加宴會表示謝意,並強調指出田中首相訪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說,“我們取得的成就應當歸功於我們兩國人民”,他代表中國人民,對那些長期以來為促進中日友好和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貢獻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日本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意。
周總理祝酒時,向分坐在五張桌子旁的日方代表一一碰杯,當他看到坐在大廳中央的日中備忘錄貿易辦事處駐北京事務所首席代表安田佳三,便大步走上前去,同他深情地幹杯,對多年來為加強兩國間來往、促進邦交正常化做了艱苦努力的日本備忘錄貿易界的朋友表示感謝。
田中首相來華訪問前夕,周總理曾會見並宴請日本日中備忘錄貿易辦事處負責人古井喜實、田川誠一、岡崎嘉平太、鬆本俊一、大久保任晴和安田佳三。當時,周總理說:“實現邦交正常化,是靠客觀形勢的發展,也是靠人的努力。這中間,你們各位進行了巨大的努力。中國有句名言,叫做‘飲水不忘掘井人’,你們各位就是掘井人。”周總理在談話中還高度評價了已故著名政治家鬆村謙三、高石奇達之助以及藤山愛一郎、川崎秀二、竹山祐太郎等老朋友為促進恢複邦交所做的貢獻。
田中首相的答謝宴會很豐盛,菜單中包括中國珍肴魚翅。但對中國客人來說,最不尋常的菜是日本式土豆泥,還有田中首相家鄉產的名酒“朝日山”。每位客人麵前還擺放著一個特製的木匣,裏麵放著日本著名的九穀陶器大師鬆本佐一先生製作的酒杯,直徑約六公分,高約五公分。這是田中首相送的禮物。席間,賓主頻頻舉杯,對飲著芳甘香醇的日本酒,歡聲笑語不絕。
宴會臨近結束時,田中首相舉起九穀陶杯說:“慶祝邦交正常化,用這樣的杯子雖然見小,但多喝幾杯,還是能喝很多的,請總理帶回去吧。”
大平外相接著把話題引到今後兩國關係上,意味深長地說:“開始時小,漸漸搞大吧!”
夙願實現,聯合聲明發表
9月29日,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發表了。聲明莊嚴宣布從即日起結束兩國間存在了20多年的不正常狀態,建立外交關係,從而揭開了兩國關係史上新的一頁。
是日上午10時18分,中日政府聯合聲明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舉行。
周總理和田中首相並肩步入大廳,在一張鋪著暗綠色台布、插著兩國國旗的長桌前就座。姬外長和大平外相分別在周總理的左側和田中首相的右側就坐。他們身後並排站著兩國代表團的成員。
周總理和田中首相首先在茶色封麵的聯合聲明文本上簽字,接著由姬外長和大平外相分別簽字。交換後,先由外長、外相簽字,再由總理、首相簽字。
10時24分,周總理和田中首相再次互換聯合聲明文本。兩位領導人緊緊握手,共祝兩國建交。站在他們後麵的官員們熱烈鼓掌。當兩位領導人分別同對方官員握手時,穿雪白上衣的服務員端來了香檳酒。雙方互相敬酒,一飲而盡。
這時,周總理高興地說:“這樣,就揭開了中日關係新的一頁!”
田中首相也興奮地說:“今天就到這裏,不再有會了,痛痛快快地喝吧!”
在場的人聽了,一起大笑。
11時29分,儀式完畢。日方根據同中方的約定,由大平外相立即在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
大平正芳外務大臣說:“經過曆時四天的日中兩國首腦富有成果的會談,今天發表了日本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聯合聲明,懸而未決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問題終於獲得解決。”
他說:“日中雙方對邦交正常化的基本認識和態度,已經在聯合聲明前言中表明了。我們相信,結束不幸的長期存在於日中兩國間的不正常狀態,在兩國間建立和平友好關係,是對緩和亞洲緊張局勢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
大平正芳外務大臣在談到聯合聲明內容時說:正如第一條所表明的,日中兩國間的不正常狀態從今天起宣告結束。作為其具體表現,從今天開始兩國間建立外交關係。關於這一點,請參照第四條。
其次,關於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當然前提——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這一點,日本政府的意思已在第二條作了表述。
“另外,日本政府關於台灣問題的立場,已經在第三條表明了。開羅宣言規定台灣歸還中國,而日本接受了承繼上述宣言的波茨坦公告,其中有第八條‘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鑒於這一原委,日本政府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的立場是理所當然的。”
大平正芳外務大臣說:“關於在第五條中表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棄賠償問題,如果想到過去日中之間不幸的戰爭的結果,中國人民所受損害之巨大,我們認為對此應予坦率而正當的評價。”
他說:“邦交正常化的意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社會製度不同的日中兩國,互相尊重彼此的立場,建立起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這種日中關係應遵循的原則列入了第六條,第八條所述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也同樣反映了兩國政府向前看的態度。”
大平正芳外務大臣最後說:“在聯合聲明中雖然沒有觸及,日本政府的見解是,作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結果,日華和平條約(即《日蔣條約》)已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並宣告結束。”
大平正芳外務大臣在記者招待會上還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問題。
聯合聲明發表後,中國人民歡欣鼓舞,日本朝野熱烈歡迎。日本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在聯合聲明發表後,立即發表一項聲明表示支持,指出“這項聲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大大改變了曆史潮流”。日本內閣會議迅速予以通過。社會、公明、民社黨等在野黨、各日中友好團體、各界人士也紛紛發表聲明和談話,對聯合聲明表示歡迎和擁護。
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說,“29日,在日本各地歡迎日中建交的聲音猶如洪水一般波瀾壯闊地擴展著”,“街頭電視機前人山人海”,“人們縱情歡呼‘好啊,好啊’”。
日本輿論界普遍歡迎中日建交,指出“日中建交為日中關係打開了新的一頁”,“它是本世紀的一個巨大事件”,同時評稱,聯合聲明貫穿著“向前看”的態度,強調發展今後兩國間的和平友好關係。
日本輿論還注意到聯合聲明中關於中國政府宣布“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的條文,紛紛讚揚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日本人民的真誠友好態度。
不少日本人士看到中國放棄戰爭賠償要求條文後,感動地說,日本不應忘記中國政府和人民這種寬宏大量的態度,要真誠地對中國給予經濟合作。有人則在報紙上建議日本政府給中國修建一條從北京到廣州的高速鐵路,或建一座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以表示對中國的謝意。
聯合聲明發表的當天,日本輿論還就日本同中國實現邦交正常化對日本外交的意義發表評論,認為它使日本真正“結束了戰後時期”,走上了“自主外交”的道路。
大平外相在談及中日建交的意義時也指出:迄今為止,以為隻要聽從美國的吩咐就萬事大吉,這種想法行不通了,時代變了,日本進入了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和意誌進行思索的時代。
中日聯合聲明發表後,引起世界震動,普遍表示歡迎,認為中日和解,“有助於緩和亞洲緊張局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美對日本同中國建交和同台灣斷交的速度之快“並不感到不安”,稱中日聯合聲明的內容“跟預料的一樣”。
國務卿羅傑斯10月5日宴請喬冠華時說,據美國方麵得到的內部報告,毛主席和周總理對田中的談話,都是富有建設性的。
同日晚,羅傑斯會見記者時談及中日建交問題。他說:“這同尼克鬆總統促進、改善各國間的關係的政策是一致的,是可喜的進展。”
由於中日聯合聲明在中國國慶前夕發表,這件事成了中國駐外使領館國慶招待會上的主要話題。各方朋友紛紛向中國外交人員表示祝賀,認為這是中國外交上的一大勝利,此舉有助於緩和亞洲緊張局勢。
中日建交也給不少國家帶來了衝擊,引起複雜的反應。韓國樸正熙總統9月30日召開緊急內閣會議研究中日複交的影響。外務長官金溶植佯裝鎮靜,說韓國同台灣的關係“不受日本人這個行動的影響”,“目前我們不打算在政治上同北京關係正常化”,但韓國總統召集緊急內閣會議本身就說明他們內心很不平靜。就在韓國外務長官表態的同時,該國駐法國的武官就說,“中日建交,結束戰爭狀態令人鼓舞,是一件大好事,韓國沒有任何理由不同中國做些事情”。接著,韓國駐法使館通過法方向中方傳話:韓駐法大使想同中國駐法大使進行接觸。
新加坡外長拉賈拉南10月3日對記者說,中日關係正常化是“亞洲有希望的趨勢的一部分”,“這將為東亞和平與穩定做出重大貢獻”。他表示,新加坡希望同東盟其他成員國一道早日同中國建立關係。
菲律賓外長羅慕洛在聯合國同中方人員接觸時說,“菲準備同中國建交”,“菲中兩國關係總要正常化,總要解決,但要有步驟”,“希望喬冠華團長來紐約後,好好談談”。
馬來西亞外交部發表聲明說,中日建交“會為在東南亞謀求和平和穩定創造必要條件”,是“對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積極貢獻”。馬來西亞駐南斯拉夫使館代辦則進一步表示“我相信我們也會很快跟上去。我們兩國相距很近,卻沒有外交關係,這是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