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73章 田中光臨遊泳池!毛澤東禮贈楚辭(5)

  為了減少阻力,田中決定在他訪華之前,派遣以小阪會長為團長的自民黨代表團訪華。12日,田中會見小阪,表示了政府的希望和要求。自民黨代表團在小阪率領下於9月14日乘專機訪華,18、19兩日在北京與周總理進行了會談。

  上述經緯表明,所謂調整自民黨內的意見,意味著對“台灣幫”做說服工作。

  當自民黨內的意見調整大體完成,小阪率領的代表團正在北京訪問時,田中派出自民黨副總裁椎名悅三郎為特使率一班人,於9月17日飛抵台北機場。

  椎名的使命是說服台灣當局。他在台北市受到幾百人示威隊伍的圍攻,蔣介石佯稱感冒,拒絕會見。椎名與沈冒煥“外長”和嚴家淦“副總統”等政要相繼會談,說明日本的困難處境,請求台灣當局諒解,但得到的回答卻是“堅決反對”日本恢複同大陸的邦交。

  椎名此行雖未能說服台灣當局,但對田中來說,已算是盡到了禮儀。同時,田中看到自民黨內的不滿大體已解決,便同中國商定於9月21日上午10時(東京時間11時)在北京和東京同時發表如下公告:

  日本國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愉快地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將於9月25日-30日訪問中國,談判並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以建立兩國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

  與此同時,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發表了如下談話:

  田中總理訪華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首腦舉行會談,使長期以來處於不正常狀態的日中關係正常化。政府希望在日中之間建立起和平、友好的關係,成為好鄰居。為此,首先必須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

  日中兩國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均負有巨大責任。如果田中總理訪華和日中首腦會談的結果能在日中兩國間奠定建立睦鄰友好關係的基礎,將有助於緩和亞洲緊張局勢,有助於世界和平。

  日中邦交正常化,是為了使我國同一衣帶水、且曆史關係深遠的鄰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成為通常的國與國之間的正常關係,是理應采取的措施。

  政府在實行日中邦交正常化時,將充分考慮我國同各友好國家的關係。

  田中總理訪華時,大平外務大臣、二階堂內閣官房長官將陪同前往,另有49名隨行人員。

  田中總理預定9月25日-29日在北京逗留,29日離北京去上海訪問,30日離上海回國。

  9月22日上午,田中比往常提前一小時召集內閣會議,決定訪華期間由三木武夫任代理首相,中曾根康弘任代理外相,本名武任代理內閣官房長官。之後,田中拜訪皇宮,就訪華事上奏天皇,還走訪前首相佐藤榮作、石橋湛山,召見前外相福田赳夫,要求他們對其訪華給予“理解與合作”。

  同日,田中還通過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台向全國再次表明了為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而訪華的決心。他說,“要以國民輿論為背景,通過日中首腦會談,打開恢複邦交的大門”,又說,“如果中國方麵在首腦會談中提出經濟合作的要求,就要響應”,表示日本“不打算做外國人過去稱呼的那種‘經濟動物’,真正有助於整個中國的經濟合作,才是可取的”。他還表示信念說,“我們全體亞洲人應當聚在一起,為了亞洲人而一起作出安排,一起加以貫徹執行,這樣一個時代正在到來”。

  同日晚上,田中與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植村甲午郎、新日本製鐵公司董事長永野重雄、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木川田一隆、日本經營者聯盟代表理事櫻田武等財界“維新會”(支持田中的財界組織)巨頭聚會。田中在會上說:“日中邦交正常化存在著台灣這個難題,可我不能不去努力解決它。我估計訪華歸國後會有一些人提出種種批評,不過,我已經做好了精神準備。”

  據日本報紙後來報道,田中在下決心訪華時,曾對大平外相述懷道:“喂,大平君,我們搞這個問題,不知會怎麽樣。反正人是要死的,要死就一塊兒死吧,我是有這個準備的。”

  23日,田中在東京一家飯店約見前首相岸信介,同他進行了半小時的談話。在此之前,田中拜謁了日本著名政治家鬆村謙三陵墓,向這位生前力主恢複日中邦交,並為中日民間友好往來做出卓越貢獻的先輩的在天之靈報告他即將訪華的消息。

  24日,田中在踏上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旅途的前夕,為有意輕鬆一下,7時才起床,比平常整整晚了兩個小時。他照例入浴後,簡單地用過早餐,信步走到門前,仰望著半陰半晴的天空,自言自語道:“台風好像偏過去了。”顯出放心的樣子。他想到這些天為準備訪華的勞累,不禁脫口說道:“今天可要好好休息一下……”

  8時許,他穿上運動服,輕裝走出家門,前往高爾夫球場。途中,他去另一位日中交流的先驅高石奇達之助先生的陵墓獻了香。他佇立墓前,表情嚴肅地注視墓碑,想到恢複日中邦交的重大使命如今擔在自己肩上,心中湧起萬千感慨。

  田中來到小金井郊區俱樂部時,等候著他的一群記者立即圍攏上來。田中要求記者不要提起“中國”,說“今天不要那麽吵鬧”。但是,在進午餐時,他自己卻憋不住提起話頭,說:“報紙上說我隻吃日本飯,那是瞎說。我什麽都吃。但要帶上梅幹。”於是,關於訪華的話題頓時熱烈起來。“熟悉的地名很多,還是離得很近啊!”“在上海和周恩來總理一起吃飯吧。”……他指著滿是汗水的頭,告訴記者,這次訪華要帶一把扇子,說:“天氣雖然涼爽,但頭也許要冒汗的……”

  傍晚,田中剛回到東京目白的家,十來個選民代表就趕來鼓勵。田中咬緊嘴唇回答說:“一定努力。”

  當天晚上,田中同夫人花子和女兒真紀子等全家人團聚,吃著肉卷和燉菜。田中讓他特別疼愛的小外孫雄一郎坐在自己身旁,用筷子夾菜喂他。看田中那副表情,他似乎忘了明天即將去幹一番大事業。

  但他心裏到底還是裝著一樁大事,推了飯碗,就伏案讀書去了。這是他為訪華閱讀的書。這些書是:

  《2001年的中國》韓素音著

  《周恩來——中國幕後的傑出人物》許芥昱著

  《中國經濟入門通俗本——八億人口的市場和經濟結構》尾上悅三著

  《周恩來談日本》米穀健一郎編

  《毛澤東,他的詩與人生》武田泰淳、竹內實著

  《日中問題》菅榮一等著

  《開展中的革命外交》朝日新聞社編

  《講座中國》野原四郎等著

  《中國之旅》本多勝一著

  《在華日軍》本多勝一著

  《你好,中國話》香阪順一、新井寶雄著

  《美中接近》R·斯卡拉比諾等著

  《中國手冊》岩村三千夫、齋藤秋男編

  《中國要覽》時事通訊社編

  《中國指南》(編者不詳)

  據田中的秘書透露,一些日子以來,田中晚8時半就寢,淩晨一二點鍾就起床,趁著家人熟睡的時刻挑燈看書,一直讀到四五點鍾,完全跟考大學的學生一樣用功。他不僅設法了解中國情況,還了解毛主席、周總理和姬鵬飛外長的經曆,甚至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舉止特征也研究了一番。

  田中出訪中國,也忙壞了他62歲的妻子花子。多少天來,花子一直默默地在為丈夫的出訪做準備。田中的行李中,從喝的水、吃的米,到爬長城穿的膠鞋,樣樣都有。這也難怪,據說田中在國內遊說競選時,常常帶上妻子做的飯團,而不吃當地的飯食。幾個星期之前,田中在夏威夷也碰到過吃飯問題。當時,他同尼克鬆總統共進午餐,頗有氣概地把美國食品吞下肚子,然後,趕緊回到下榻的飯店,吃一頓日本飯。準備水,當然也自有原因,據田中的助手說,田中愛出汗,從早到晚,每隔15分鍾,就要喝上幾杯冰水。

  第二節 四次會談解恩仇田中超過尼克鬆

  大平外相則眯縫著眼睛微笑著坐在那裏,一動不動,也又一次顯露了他的“鈍牛”性格。毛主席微笑了一下,說:“不打不相識啊。”在日本各地歡迎日中建交的聲音猶如洪水一般波瀾壯闊地擴展著。

  偕大平,踏上訪華旅程

  9月25日,田中首相一行啟程。

  晨7時20分,田中離開目白私邸。7時45分,他的座車駛抵停著專機的羽田機場第22號停機點前。當田中首相走下車時,站在舷梯旁歡送的人群中頓時爆發出歡呼聲。身穿深藍色西服的田中首相跟同行的大平外相、二階堂官房長官寒暄了一番,隨後以他那種慣常的風度同站成一長串的大約350名朝野黨國會議員握手,或拍肩、揮手,笑眯眯地反複作簡短的告別寒暄。

  歡送的人群中,有代理首相三木武夫、自民黨“三巨頭”和各位政府閣僚。還有社會黨前委員長佐佐木更三、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民社黨書記長佐佐木良作等各在野黨領導人,形成了超黨派歡送的場麵。在野黨歡送首相訪問外國,是1956年鳩山首相為日蘇建交談判而去莫斯科訪問以來,從未有過的場麵。早日同中國實現邦交正常化是這些在野黨的共同政策主張,並為此做了大量促進工作。今天,他們看到田中首相終於踏上訪華的旅程,想到他們多年來為之奮鬥的目標就要實現,無不感到由衷的高興。

  東京時間8時10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一行乘坐的日航專機,帶著日本人民恢複日中邦交的熱切願望起飛了。專機鑽出陰霾密布的東京上空,向鹿兒島方向飛去。

  田中此行除有52名成員外,還有記者80人,電視技術人員70人,衛星地麵站人員24人。這些記者和電視轉播人員大部分都已先期到達北京。

  飛機騰空不久,田中與大平相對而坐吃早餐。雖說田中不大吃西餐,離家前又吃過飯,但他今天的胃口卻特別好,塗滿黃油的麵包一下就吃了四片,航空小姐端上來的紅菜湯、煎肉餅、肉蛋卷、沙拉子和果子凍、咖啡,很快都一掃而光。他邊吃邊說:“托昨天高爾夫球的福,渾身舒服極了!”

  大平外相取笑說:“你可真能吃啊!”

  田中分辯說:“因為少許喝了點白蘭地,開了胃口,所以比平常吃得多。”

  吃得飽睡得香。田中首相吃完飯,果然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大平卻沉靜地憑窗端坐,若有所思。人稱“鈍牛”的大平,既有“一事既決,寧死不回”的勁頭,又是一位頭腦縝密、慮事周到的政務家。是他與田中共同做出了同中國複交的決斷,並為田中此行做了具體周密的安排。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的目標,大平在上飛機之前,寫下一份遺囑:如果完不成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的任務,誓不還家……

  據大平的秘書、女婿森田一後來回憶說,大平寫完這份遺囑後,便把它放進書房裏的保險櫃,沒有對任何人講。當他從北京歸來,才向誌華子夫人談起遺囑事,並當場打開保險櫃,取出遺囑毀掉了。

  在飛機上,大平想起自己的誓言,想到即將舉行的曆史性談判,猶如千斤重擔在肩。他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心房不禁怦怦作跳。此時此刻,他心頭上凝聚著一種隱憂:萬一北京談判出現枝節怎麽辦?滿腔心思驅走了大平的倦意,更收起了遨遊萬裏高空的閑情,抓緊分秒運籌帷幄起來。

  專機越過波光粼粼的東海,飄蕩的彩雲向後退去。當飛越上海上空時,田中醒來了。

  “啊,大陸真大呀!”首相看著大平和二階堂的臉,興奮地說,“終於來到了!”

  然後,他拿出秘書官給他準備的一厚疊資料,悠然地說:“不是事到如今才當學生,也不是臨陣磨槍啊。”然而,還是潛心翻閱了近一小時資料。

  當專機就要抵達北京時,田中來到記者座位前麵,說:“當我見到周恩來總理的時候,隻要說‘我就是田中角榮’,他就會明白的。因為同是東洋人嘛。”顯露了他急於見到周總理的心情。

  曆史瞬間,第一次握手

  25日清晨,迎接客人的北京,秋高氣爽,氣溫是18.氣象台報告全天“晴”,那女廣播員悅耳的聲音也像在祝福同日本恢複邦交似的,掀動著北京市民的心。“田中首相今日來訪”成了人們的話題,大家都在等待著東鄰使者的到來。

  上午11時30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一行乘坐的道格拉斯DC-8型日航專機在北京機場著陸。飛機滑行時,一麵小中國國旗和一麵小日本國旗在駕駛員座艙外飄動。

  機場上沒有群眾歡迎場麵。在飛機旁迎接的是周總理,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日友協名譽會長郭沫若,外交部長姬鵬飛,外交部顧問、中日友協會長廖承誌,北京市革委會主任吳德,外經部部長方毅,外貿部部長白相國,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符浩,公安部副部長於桑,對外友協會長王國權,全國政協常委、外交學會副會長周培源,外貿部部長助理、中日備忘錄貿易辦事處負責人劉希文,外交部顧問張香山,外交部部長助理王海容,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韓敘等。

  在停機坪迎接的有全國人大常委胡愈之、林巧稚,人大代表謝冰心,交通部副部長郭魯,輕工部副部長謝鑫鶴,國務院文化組副組長及新華社副社長石少華、國家體委副主任趙正洪、衛生部負責人閻鈞、農林部負責人郝中士、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吳忠、中央辦公廳警衛局負責人楊德中、電信總局副局長申光、國務院圖書館及博物館負責人王冶秋、中日友協副秘書長孫平化、國家體委乒乓球隊代表莊則棟以及外交部亞洲司、新聞司、禮賓司和參加接待的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日中備忘錄貿易辦事處駐北京聯絡處的11名成員和他們的夫人也在場。

  田中首相快步走下飛機的舷梯。歡迎他的周恩來總理同他使勁地握手。中日兩國領導人在70年代第二個秋天握手,這是多麽有意義的曆史瞬間啊!

  五星紅旗和旭日旗在機場上空飄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高奏兩國國歌。日本國歌《君之代》在三四十年代,對億萬中國人民來說,這是壓迫的象征,而《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日戰歌。在70年代的今天,兩曲並奏,不禁令人感慨萬端,常常感到時代的巨大變遷!

  歡迎儀式完畢後,周總理陪貴賓乘車前往釣魚台國賓館。當汽車開進賓館寬敞的院子,駛過紅葉掩映的林陰和白菊盛開的花壇,停在18號樓門前時,穿著雪白上衣的服務員、廚師站在門口右邊歡迎來自遠方的客人。進門時,細心的大平外相看到周總理同服務員、廚師一一握手,不禁發出讚歎:“這就是周恩來!”

  在會客廳,周總理和田中首相邊飲茶邊漫談。在十分融洽的氣氛中,田中首相開口問道:“這座房子大概造了十年左右吧?”周總理立即笑著答道:“1959年建的,十年多了。”田中首相又說:“日本也正在第一次造迎賓館。”周總理問:“以前沒有嗎?”對此,田中首相作了說明:“用朝香宮殿下放東西的地方迎接客人。現在是把赤阪離宮的舊建築物來一番大的改造,作迎賓館用。”並熱情地邀請周總理說:“迎賓館造好後,請您作第一位客人。”周總理聽懂了,不等譯員譯完就發出了爽朗的笑聲,說:“我感到很榮幸。”田中首相補充說:“規模雖小,卻是模仿凡爾賽宮造的。”雙方帶著十分坦率的感情你問我答,第一次會麵就這樣順利地開了頭。

  交談中,周總理滿麵笑容,從容不迫,而田中首相講話則正如日本人形容的,像連珠炮似的,確實很快。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因此,彼此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次會談,田中信心倍增

  田中首相訪華期間,同周總理共舉行了四次正式會談。

  第一次會談於25日下午2時55分至4時45分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舉行。

  下午1時50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等來到人民大會堂。在門口迎候的有周總理、姬外長和外交部顧問廖承誌等。合影留念後,他們一起走進安徽廳隔壁的會見廳,進行正式會談前的會見。以周總理和田中首相為中心,雙方代表團在圍成馬蹄形沙發上就座,而沒有麵對麵就座,這是周總理的精心安排。周總理說:“這樣坐有家庭式氣氛。”

  周總理對田中首相說,尼克鬆訪華時第一次會見也是在這裏。接著表示慰問:“你也沒得休息一下,吃了飯就來了。”

  田中答道:“今天中午的酒很好喝,我稍喝了一點,略有醉意。”

  周總理和在座的人都笑了。

  接著,周總理說:“茅台酒比‘伏特加’好喝,不上頭,疲勞的時候喝一點茅台能起振奮作用。”

  田中說:“茅台酒雖然好喝,但度數太高,連續幹杯受不了,所以我想還是會談完了以後再喝為好。‘伏特加’也是一種好酒,但茅台酒比‘伏特加’更好。”

  周總理說:“茅台酒比‘伏特加’柔和,產在我們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的家鄉貴州省,我們長征時發現的。”

  田中酒興未盡,又說:“這是很好的酒,每天喝一點倒挺美。”

  周總理很快領會了他的語意,說:“你覺得好喝我們送一點給你,把你的威士忌改成茅台。”引起大家一陣笑聲。

  田中表示感謝,說:“茅台確實是好酒,比威士忌還好。”

  周總理說,威士忌味道不錯,但喝多了會上頭。

  話音到此,記者退場。周總理看著眾多記者魚貫走出會見廳,對田中說:“你們來了80位記者,等於一個連隊。”

  隨後,言歸正傳。周總理引用田中就任首相後就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發表的曆次談話,高度評價了他的積極態度。

  周總理鄭重地說:“我代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歡迎田中首相率領代表團來中國訪問。現在是兩國政府首腦進行會談的很好時機。首相閣下7月7日一上任,在談到外交方麵的問題時就說,要加緊實現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正常化。因此,我在7月9日馬上作出了響應,表示這是值得歡迎的。以後,首相通過大平外相轉告我們孫平化和我們駐東京聯絡處的蕭向前說,首相閣下願意來中國訪問。然後,我們外交部部長姬鵬飛受權聲明中國總理歡迎並邀請田中首相來中國訪問,會談並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然後首相閣下在8月15日接見孫平化和蕭向前時說,接受邀請,願意來中國訪問,希望會談能取得豐碩成果。40天以後的今天,9月25日,田中首相同大平外相、二階堂官房長官閣下和其他日本朋友已到了北京。從首相就職那天到現在隻有兩個半月多一點,首相閣下在外交上以這樣的高速度進行,這在日本曆史上也是少見的。我很欣賞首相閣下9月21日宣布訪華日期時跟記者所講的,‘一定要使會談成功,而且肯定會取得成功’。我們以同樣的心情歡迎首相閣下來訪問。”

  田中首相表示:“我本人和大平外相以及日本政府代表團一行,這次能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到北京訪問,感到非常高興。中日之間的交流有兩千多年的曆史。而且可以說,日本今天所以有這樣的文化是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

  周總理插話說:“互相交流。”

  田中接著說道:“我們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從環境來說,中日兩國處於不可分割的關係。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給中國增加了很多麻煩。戰後,中日兩國間的交流中斷了一個時期。對此我感到非常不幸。自從締結舊金山和約和《日台和約》以後,日本國民一直希望日中邦交正常化,恢複兩國間的交流。從那以後,我擔任過(自民黨的)幹事長和內閣大臣,我一直通過國會向廣大日本國民呼籲恢複日中邦交和使兩國關係正常化。這次自民黨進行總裁選舉,四位總裁候選人都表示要加緊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我組閣以後,盡管從我的願望來講,希望加緊實現日中兩國邦交正常化,但根據以往的曆史經驗,如果時機不成熟,這種願望也是不容易實現的。但周總理馬上對我這個願望表示了歡迎,並邀請我到中國來訪問。也就是說,周總理馬上抓住了這個時機,配合了我的願望,作出了表示,所以我們才能迎接今天這個日子。我原來心裏想,到中國來訪問沒那麽容易,今天能這麽快地來到中國,感到喜出望外。”

  田中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雖然過去我們雙方都有這個願望,但還是花了這麽長時間,這是有其原因的,因為中日兩國各自有種種困難。但這些困難同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相比,我認為沒有任何事比恢複日中邦交更重大的了。我希望我們這次對北京的訪問成為日中兩國今後長期友好的開端。我衷心希望,通過我這次訪問,完全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這一偉大事業。”

  田中看看周總理,又說:“我過去訪問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總有一種在外國的感覺,今天我從北京仰望晴朗的天空,感到在北京就像在日本家裏一樣親切。由此想到,日中兩國間的關係今後應永遠友好下去。這是我今天內心的感受。我再次向周恩來總理閣下和在座的各位中國先生們表示謝意。”

  聽完田中首相這番鄭重其事的表示,周總理說:“我同樣感到,從現在世界潮流來看,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首相閣下來到北京感到好像在自己家裏一樣,這很好,更便於我們進行親切地會談和直爽地交換意見。”

  接著,周總理針對田中剛才關於日本曾給中國增加了很多麻煩的表態,嚴肅地說:“是啊,正如首相閣下所說,中日兩國人民有兩千年來往的曆史,值得我們珍視。這就是說,曆史給我們培養了人民友好的基礎。當然剛才首相閣下說了,很不幸,從1884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半個世紀,由於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使中國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災難。”田中聽到這裏,立刻漲紅了臉。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