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高度讚揚毛澤東、周恩來對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貢獻,其言由衷,發自肺腑。這不是古井一個人的看法,他道出了億萬人的心聲。時至今日,每當談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曆史,日本朋友還對毛澤東、周恩來的曆史功績讚不絕口。佳話流傳,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講的是不折不扣的事實。遠的暫且不說,讓曆史的時空回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實現半年前,看看周總理當時是如何創造性地貫徹毛主席和中央的意圖的吧。
工作做前頭,第一次秘密傳話
1972年5月15日晚,周總理與中日友協會會長廖承誌、副會長王國權等人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見由副委員長二宮文造率領的日本公明黨第二次訪華團。會見從晚上11時10分繼續到16日淩晨2時半,長達三個多小時。
周總理首先對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表示慰問,問竹入的身體痊愈了沒有。二宮說,去年9月他受傷的時候,周總理及其他中國朋友給他發了慰問電,為他的健康擔心,非常感謝。以後他好了,現在非常健康。
周總理說,接到他的信說,他還可以繼續奮鬥,我們很高興。我們很欽佩他。
周總理同他們的談話,充分肯定了竹入委員長和公明黨為日中友好和恢複日中邦交所做的努力,說去年竹入委員長來,和我們一起發表了聲明,確定了五項原則,我們完全支持。而右翼分子不高興,卻刺傷了他。他回去以後,你們的運動有很大進展,我們很欽佩你們的勇氣和努力。
二宮副委員長說,公明黨是個行動的黨,去年以來,該黨的議員為了呼籲恢複日中邦交已經做了650次報告,並表示14位議員這次回去,每人至少要做100次報告。周總理馬上表示,一切都要通過實踐。政治家不能空談,要實踐才行。又說,我見到你們很高興,看到了日本的前途。你們都很年輕,前途遠大。為了中日關係搞得更友好,兩國邦交盡早恢複,你們的責任更大。
當二宮說,田中角榮可能上台組閣時,周總理說,我聽說有一個報道,說田中曾經說過:他如果執政,願意首先到中國來,向中國道歉。也就是對過去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道歉。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否確實?
二宮說,我也聽到過這個消息,而且我認為田中這個人可能會這樣做,而不隻是宣傳。於是,周總理請公明黨委員長或副委員長秘密傳話給田中。他表示:如果田中做了首相要來中國談中日兩國關係問題,我們歡迎。他有這個勇氣我們就應該歡迎。
周總理還對二宮說:“我常和日本朋友說笑話,我說,你們都是卸了任的首相、外相和其他大臣來中國。首相是片山哲、石橋湛山,外相是三木武夫、藤山愛一郎、小阪善太郎。高石奇達之助,我在萬隆見到他時他是大臣,後來到中國來就不是了。鬆村謙三也是一樣。所以,一位現任首相準備解決日中關係問題,親自到中國來談,當然我們不好拒絕了。這樣就打破了從吉田(茂)到佐藤(榮作)這一個體係。有這樣勇氣的人來,我們怎麽能拒絕呢?不然就不公道了。尼克鬆可以來,為什麽日本的新首相不可以來?是不是?我們做事總要公正嘛。”
這次會見時,因為日本的政局變化前景尚不明朗,周總理把工作做在前頭,一方麵通過公明黨把話遞給田中,一方麵則鼓勵公明黨在繼承佐藤路線的新內閣出現時,要把日中友好運動引向深入。周總理說:“我們寄希望於人民。中日友好起來,對遠東、對世界會有更大的貢獻。”
中央突破,巧用芭蕾舞團
1972年7月10日,即田中新內閣誕生第四天,中日友協副秘書長孫平化率領的中國上海舞劇團一行210人應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和朝日新聞社的邀請抵達東京,開始為期33天的訪日演出。
這個舞劇團到日本適逢佳時,受到朝野上下熱烈的歡迎。他們演出的現代舞劇《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從東京到地方,場場爆滿,在日本引起很大震動。後來應日方的要求,又延長三天訪問時間,並加演了兩場,共演出15場,獲得了巨大成功。
這個“成功”不止演出本身。它不僅進一步促進了日本國內各界要求恢複日中邦交運動的高漲,而且為田中首相訪華做了實際的推動工作。
孫平化抵日不久,隨農業代表團訪日的外交部日本處處長陳抗來到東京。他臨行前參加周總理召集的會議,親耳聆聽了周總理的重要指示。一到日本,便向孫平化和剛剛到任的中日備忘錄貿易辦事處駐東京聯絡處首席代表蕭向前作了如下傳達:周總理說:“我講田中內閣要加緊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值得歡迎,是因為毛主席對我說,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毛主席的思想和戰略部署我們要緊跟。(對方)能來談就好,談得成也好,談不成也好,總之現在到了火候,要抓緊。這回不能再叫‘旋風’了,要落地。孫平化嘛,說是要萬丈高樓平地起,蕭向前是繼續向前的意思,這兩個人就是要把這件事落實才行。”
孫平化和蕭向前接到周總理高屋建瓴的指示,帶著莊嚴的使命感,立即把工作重點轉向推動田中首相訪華,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上來。於是,他們一起廣泛接觸了日本各友好團體負責人以及財界、政界、新聞界人士,就中日關係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強調中日恢複邦交符合兩國人民的願望,時機業已成熟,田中首相應早日到北京去和周總理會談,解決這一問題,在緊張忙碌的日程中度過了一個個有意義的晝夜。
形勢發展非常迅猛。7月20日,日本前外相、眾議員、促進恢複日中邦交議員聯盟會長藤山愛一郎在新日本飯店舉行盛大招待會,歡迎孫平化訪日和蕭向前赴任,大平外相特地前來參加,從而創造了孫、蕭與大平外相第一次見麵的機會。
招待會的氣氛異常熱烈、友好。藤山精心安排孫、蕭和大平、三木武夫國務大臣、橋本登美三郎自民黨幹事長一字排開,彼此握手。大平一手緊握孫的手,一手緊握蕭的手,藤山和社會、公明、民社等三個在野黨的黨首站在後麵,讓一批批記者拍電視、照相長達十幾分鍾。為了表示對孫、蕭的友好,大平外相打破慣例,在招待會上呆到所有致詞結束後才走。
7月22日,孫平化和蕭向前應約正式會見大平外相。會見在東京的大倉飯店670房間舉行。孫平化在談話中表示:“如果田中、大平先生願意去北京直接進行首腦會談,中國方麵表示歡迎。雖然我們今天是非正式會談,但可以負責地做出上述表態。”
大平外相表示:“雖說是非正式會談,但開始了中日兩國政府間的接觸,這是第一次會談。聽到貴方歡迎日本政府首腦訪華,我們很受感動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平外相還表示,田中首相和他都曾多次表示過充分理解中方提出的複交三原則,準備在這樣一個認識的基礎上尋求日中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途徑和步驟。日本政府在這方麵沒有困難,但自民黨內意見尚未統一。不過,田中和他都有信心。
當孫平化說兩國政府首腦直接會談的時機已經成熟時,大平外相立即表示,“日本政府也在考慮,到了一定階段要實現政府首腦訪華。”他說,這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日方正在為此做準備,要去北京,一定要有豐碩的成果,“因為田中首相和我都是政治家,這是有關我們政治生命的重大問題,也是關係日本命運的重大問題,對日中兩國也均事關重大。”
這次會見結束時,大平主動表示要找時間與孫、蕭進行“第二次會談”,屆時日方將提出“日本的基本想法和希望”。
這樣,大平外相於8月11日在大倉飯店再次會見了孫、蕭,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決定訪華,並告,田中首相準備在上海舞劇團回國前親自會見孫、蕭。從而,使田中首相訪華問題敲定下來。雙方都為此感到很高興,整個會見充滿了融洽的氣氛。
8月15日,田中角榮首相在東京的帝國飯店16樓一個大會客室裏接見孫平化和蕭向前。日方在座的有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外務省中國課長橋本恕等人,中方有唐家璿等人。日本現任首相會見中國代表團團長和常駐日本聯絡處的代表,這在戰後曆屆日本內閣中尚屬首次,是田中內閣作出的重要政治姿態,意義非同尋常。
田中首相在談話中表示“非常感激”周總理歡迎他訪華,明確告訴孫平化說,“我已決定盡早訪華,這可作正式接受邀請”,“不過,由於黨內還有些麻煩的問題和複雜情況,具體時間今天還不宜明講。但作為不列入正式談話記錄的內容,可以非正式地告訴中國方麵,如貴方方便,我準備9月下旬到10月初的一段時間裏訪問中國。為了在訪華前圓滿地處理黨內各種意見,造成萬無一失的形勢,暫不過早公布具體時間,以免產生不利,希望中方諒解”。
田中首相向孫平化、蕭向前談了在他訪華前先派自民黨代表團訪問北京的想法。他說,這個團“將是一支龐大的隊伍”,“去的人中將包括持有不同意見或反麵意見的人。與其說是商談日程,不如說是進一步統一黨內的認識和意見”,“現在,應盡量讓持有各種意見的人都去,這樣可以爭取他們的讚同,加深他們的理解,使訪華取得更大的效果,達到‘有終之美’”。
關於田中首相派自民黨代表團訪華之事,因大平外相8月11日會見孫、蕭時已向中方提出,他們已得到國內“正式表示歡迎”的指示,孫平化當即按此做了正式回答,田中首相聽後十分高興。
這次會見從下午4時30分開始,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1小時15分鍾。結束時,向報界發表了雙方商定的四點內容,宣布“雙方同意待田中首相訪華日程確定後再由中日雙方同時發表公告”。消息傳出,不僅在中日兩國引起強烈反響,而且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因為這意味著中日關係行將揭開新的篇章。
8月16日,中國上海舞劇團圓滿結束對日本的訪問,分乘日航和全日空兩架包機從東京直航回國。當時中日間沒有通航,舞劇團赴日時像中日間往常的來往一樣,是取道香港的。因此,該團回國按說也要繞道香港。坐包機直飛回國,這是日方的友好安排,也是周總理的傑作。
原來,在舞劇團赴日不幾天,藤山愛一郎先生就向孫平化和蕭向前提出用日本航空公司的客機把全團直接送回上海的想法。他熱情地表示,“如中方同意,日方沒有問題。”日本老朋友岡崎嘉平太知道此事後,也向孫、蕭表示希望派全日本航空公司的飛機送舞劇團回國。對此,孫平化答稱:“感謝先生的好意,這事情我決定不了,要向國內報告,看國內有什麽意見。”
當晚,孫平化通過國際電話向國內作了匯報並談了他個人的想法:“舞劇團回國的交通工具問題,早就安排好了,是否還要包機直飛國內,興師動眾,我個人看似乎無此必要。”
不料,沒過兩天,孫平化卻接到了國內相反的指示:接受藤山好意,用日航由東京直飛上海。如需兩架飛機,可包“日航”“全日空”各一架。上海國際機場臨時為日本客機開放。這是因為,一直注視舞劇團在日活動情況的周總理看到孫平化請示的電話記錄後,在“似乎無此必要”的文字旁批示道:“不對,很有必要,這是對日本的爭取,這是政治。”並做了上述具體指示。
周總理的指示收到了非常大的政治效果。當中方答複同意乘包機回國時,不僅“日航”和“全日空”十分驚喜,而且引起日朝野各界的強烈反響,更加濃厚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氣氛。
8月16日,舞劇團在日中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中島健藏、日中備忘錄貿易負責人岡崎嘉平太和兩個航空公司的社長親自陪同下飛抵上海虹橋機場時,受到3000名群眾熱烈歡迎。因周總理事前專門指示上海對舞劇團回國要組織盛大歡迎,對日方機組的招待不能次於對尼克鬆2月訪華時美機組接待的規格。後來,孫平化在回憶此事時說,周總理的決定:“這不單是歡迎舞劇團,而是歡迎田中首相訪華。”
周總理還命孫平化盡快轉機回北京,17日夜在人民大會堂聽取了孫的匯報。當孫平化說田中首相肯定會在9月下旬、最遲10月初訪問北京時,周總理聽後十分高興。他向孫平化詳細詢問了有關情況,並表揚了孫平化此行的工作。
會見佐佐木,力促田中來訪
為促成田中首相早日下決心訪華,談判解決邦交正常化問題,周總理還於7月16日和19日兩次會見社會黨前委員長佐佐木更三,圍繞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談。
佐佐木說:“我來華前曾會見田中首相。我發現田中的決心很大,他要排除國內的反對派,以自己的雙手來實現日中邦交。田中表示,如果中國有意思,就可以著手解決。在這一點上,我認為田中是可以信賴的。”
周總理馬上肯定了他的看法,並說:“我們已經伸出手了嘛!”
接著,周總理問:“你估計,田中首相、大平外相是不是有一位先來?”
佐佐木表示,如果把周總理講的這一句話直接傳達給他們的話,他們是會來的。
周總理強調說:“是啊,先來談一下嘛!談才能談清楚嘛!”
當佐佐木說,“因田中曾在佐藤政府裏擔任重要大臣,他擔心他本人來或派大臣來,中國會不會接受?”時,周總理立即表示,“這一點沒有問題。”
佐佐木問:周總理以前說過的“北京機場準備對日本的首相開放”這個話是不是還有效?
周總理明確表示:“有效,完全有效……可以經過上海,我們的領航員上去,然後到北京來。”佐佐木表示,回國後要向田中首相傳達。
為了堅定在野黨促進日中邦交恢複的決心,周總理特意對佐佐木表示:“如果中日兩國複交了,跟在野黨和民間友好人士過去20多年的友好來往會更加密切,更多起來,而不會冷淡下去的。他們對促進中日邦交的恢複,促進中日友好來往是盡了力的,當然我們更應該尊重。中國人民結識了新朋友,是不會丟掉老朋友的。我們一向尊重首先和我們友好的人……不可能因為和政府來往,就把過去民間的、友好人士的來往取消了,這是不可能的,相反更會增加起來。”
佐佐木說,長期從事日中友好貿易的友好商社有些擔心。
周總理表示:“過慮嘛!友好貿易會更加發展。”
當佐佐木又講到要防止和排除國際上對恢複日中邦交的幹擾時,周總理強調說:“恢複日中邦交,這是中日兩國人民長期的願望,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並不是要反對哪一個國家。因為,這麽兩個國家:經濟上發展的日本,解放了的新中國,隔海相望,曆史上很久就有來往,沒有外交關係是不能想象的。我必須強調,日中邦交的恢複,不是為了反對美國或者反對蘇聯。這是各個國家自己的政策,不能強加於任何一個國家。這是為了使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局勢更走向和緩,而不是更走向緊張。”
佐佐木聽後表示,回國後一定要把周總理的話轉告田中首相,並稱,這話能促使田中早下決心訪華。
三見“特使”竹入,細說八條方案
7月26日上午8時,廖承誌會見田中首相“特使”竹入義勝。竹入說,他訪華前與田中首相談了三次。田中讓他向周總理轉告以下幾點:
一、雙方同是東方人,所以在遵守信義這一點上是絕沒有問題的。竹入解釋說,所謂信義是指田中一定要把他關於“加緊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發言付諸實現。
二、關於訪華日期,還要看看情況。如果竹入此行能使田中心中有底,他就下決心在10月以前訪華。
三、田中希望中國方麵派廖承誌先生率中日友協代表團訪日。
四、田中希望他訪華時能直飛北京。
竹入這次會見廖承誌時,還分別介紹了田中和大平的一些想法。竹入表示,他希望此行能了解中方對此的反應。如果田中、大平的想法能取得中方某種程度的諒解,他們將會訪華。
廖承誌認真聽取了竹入的介紹後表示,竹入先生所談問題事關重大,一定負責向周總理匯報。希望竹入先生直接同周總理談,然後盡快回國,因為這對早日恢複邦交有利。
周總理聽取了廖承誌的匯報後,在百忙中三次會見竹入,針對田中、大平的想法闡明了中國的立場。
在27日下午的第一次會見中,關於恢複邦交的程序問題,周總理表示可通過田中、大平訪華發表聯合聲明或宣言的形式,達到恢複邦交的目標,而不是先締結和約,後恢複邦交。
針對日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惟一正統政府”的提法,周總理表示對“正統”二字不太理解。他給竹入講了一大段中國曆史的沿革,從秦漢講到明清,說漢字中有“正統”就有“偏安”,如晉朝人寫《三國誌》時,稱魏是正統,稱蜀、吳為偏安……當竹入表示,“正統”就是中方說的“合法”之意時,周總理稱,“合法”的反義詞是“非法”。中國人民隻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蔣介石被推翻了,所以它是非法的。聯合國也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合法的,蔣介石政府是非法的。
針對日方關於日美“安全條約”和1969年佐藤、尼克鬆發表的聯合公報可能成為複交障礙的擔心,周總理表示在中日聯合宣言或聲明中可以不涉及此事。他說,中日恢複邦交不會影響日美“安全條約”,不會影響日美聯合公報。當然有關中國部分的條款就會失效了。
關於戰爭賠償問題,周總理表示,為了不增加日本人民的負擔,為了兩國人民的友好,中國不要求賠償。他講到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後中國割地賠款的沉痛感受,說日本侵華戰爭是少數人惹出來的,不應該讓人民來負擔。他對竹入說,你可以轉告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我們不會要求賠償,在聯合聲明中可以表明放棄賠償要求。
竹入聽了這番話,感動萬分,他用顫抖的聲音向周總理說:“我找不出什麽語言向你致謝。”
周總理接著說:“我們應該為後代著想。田中先生和大平先生可以放心,我們不會使他們感到為難。”
這次會見從下午4時開始7時結束,足足談了三個小時。會見後,竹入回到下榻的北京飯店,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吃夜宵時,他一再向中方接待人員表示,非常感謝周總理考慮得非常周到全麵。並說,大的問題已經廓清,隻有一些具體問題有待進一步深談。日本記者在他的房間裏糾纏不休,他都守口如瓶。在記者再三追問下,他嘴裏迸出一句話:“我什麽都不能講,不僅在北京,回到香港、東京時也不準備講。”
7月28日下午7時至8時40分,周總理與郭沫若、廖承誌、張香山、王曉雲一起同竹入進行了第二次會談。周總理首先談及日本《東京新聞》的一則報道,說這家報紙27日報道稱“田中首相訪華不等於承認中國”,這種說法令人不能理解。如果不承認中國,他來幹什麽呢?這個消息還說,和約簽訂以後才能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周總理問,這條消息是不是日本外務省故意放的空氣?
竹入表示了否定的看法。他說,田中、大平在日中邦交問題上決心已定。他們的想法是一步走,即田中訪華,恢複邦交,互換大使。《東京新聞》的說法決不是田中、大平的想法。
周總理還針對《東京新聞》在報道中挑出釣魚島問題,表示:“現在不要把這個問題擺在重要地位,不然要耽誤大事。這樣的事跟日中恢複邦交這樣的大事不能比嘛!”竹入說:“我也是這樣想的,一些細節問題可留待今後談判解決,但大問題不應該拖延。”
在這次會見中,周總理還以戰後中美關係和中日關係情況不同,強調指出日本應先於美國同中國建交,美國可能不希望日本跑到前頭,而日本應據理說服美國不要扯後腿。周總理說,中美會談時,我們問過美國是否反對恢複中日邦交,美國表示不反對,說待日美首腦夏威夷會談之後,中國擬再次向美國打招呼:中日複交將加快步伐,但此舉不是為了反對美國。竹入稱,大平為了不讓美國扯後腿,已決心在同尼克鬆會談之前就決定日本的態度,並決心要說服美國。
會見後,周總理舉行晚宴,招待竹入一行,繼續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竹入心裏有事,宴會一結束就給大平外相掛電話,回過頭來就緊急約見廖承誌,請廖將他的意見轉告周總理。竹入說,他感到周總理在為《東京新聞》的報道擔心,為此特地同大平通了電話,詢問大平同他約定的事項有無變化。大平表示,完全沒有變化,順序和決心均照舊,將來也不會變。
7月29日,竹入一整天足未出戶,關在飯店裏整理周總理同他會談的記錄。
當晚,周總理與廖承誌、張香山、王曉雲一起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廳會見竹入義勝,同他進行了第三次會談,會談長達2小時40分鍾。
周總理根據竹入帶來的田中首相、大平外相的意見,總結了這兩天的會談,提出了中方的八條方案和三項默契,說明八條方案是中方準備的《中日聯合聲明》的要點,如果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有什麽問題需要增加或減少,完全可以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