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66章 中美解怨中南海!玄機猶係乒乓球(20)

  “總理先生。”尼克鬆回答,“美國的前任總統像英國國王一樣,責任大,但沒有權。我指的是卸了職的總統。”

  周恩來說:“可是你的經曆在曆史上是少見的。你兩次擔任副總統,接著在選舉中失敗,後來卻又贏了一次。這在曆史上是少見的。”

  在飛往杭州之前,驅車前往北京機場的時候,他倆又談起了這個話題。

  周恩來說:“我常常覺得,逆境是一個好教員。”

  尼克鬆感觸地說:“在選舉中失敗真是比打仗受傷還要痛苦。後者傷的是身體,前者傷的是精神。”

  周恩來說:“我們當年的長征,就是戰勝逆境走向勝利,新中國就是從逆境中建立起來的。”

  尼克鬆對逆境的話題興致很高,又說:“我發現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比勝利中學到的東西還要多;可是,我惟一的希望是一生中勝利的次數比失敗的次數多一次。”

  周恩來聽了哈哈大笑,說:“我是希望總統在今年的大選中能夠取得勝利。”

  尼克鬆望著窗外樓房、樹木,說:

  “我想起了戴高樂,他在野那幾年是有助於砥礪他的性格的一個因素。他重返政壇以後認為畢生一帆風順的人不會有堅強的性格。”

  在周恩來和尼克鬆的會談中,尼克鬆不僅對周恩來思想的高度敏銳、談判的高超藝術十分欽佩,也對他處於七十幾歲的高齡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克鬆注意到,會談進行到一半,秘書會定時給周恩來送來幾粒白色的小藥片。可是,隨著下午會談時間越來越長和譯員低聲地講個不停,雙方的一些年輕人開始合眼皮、打瞌睡,然而會場中最年長的周恩來在四小時會談中自始自終都保持著機警和全神貫注的神態。為了提神,周恩來偶而也點上一支香煙,吸上一口之後,就將煙卷擱在煙缸裏讓它自燃而盡。

  尼克鬆說:“總理先生,我真佩服你的精力這樣旺盛。我感到,年齡並不是指一個人活了多少年,而是指他在那些年裏經曆了多少事。”

  “一個人參與大事就能保持活躍和年輕。”周恩來說這話的時候也不無憂慮。“留給我們這輩人的時間已經不長了,而要做的事還那麽多。”

  在周恩來乘車去釣魚台拜會尼克鬆的時候,尼克鬆、羅傑斯、基辛格等人,在樓廳門口迎接。握手之後,尼克鬆滿臉笑容地走到周恩來身後,主動為周恩來伸手脫掉了呢子大衣。周恩來也笑著。——這個鏡頭被電視記者攝下後,霍爾德曼安排在電視轉播中連續好幾次播放。美國電視觀眾十分讚賞尼克鬆表示出的熱情舉動。好些大報在頭版刊登這幅脫大衣的照片。有家報紙評論說:“在美國人民對周恩來表示極大的好感時,尼克鬆為周恩來脫大衣,等於發表了一篇極為動人的競選演說……”

  當今擁有現代化的通訊設備,使得尼克鬆總統即使來到中國訪問,仍舊掌握著政府的工作、管理著大洋那邊的美國。尼克鬆也挑選了一件象征性的大事來顯示他作為總統的權力。在這次訪問北京期間,曾經計劃由尼克鬆當著全體記者的麵簽署一項法案,規定為解決西海岸碼頭工人罷工進行仲裁;然後,讓尼克鬆把簽署過法案的鋼筆送給周恩來。基辛格將此計劃征詢周恩來意見。

  周恩來盯著基辛格,委婉地表示拒絕,說:

  “我當然感謝你們的邀請,但是,我不願意參與貴國的這種事務。接受這支鋼筆會不會給人一種幹涉美國內政的印象。”

  周恩來又立即友好地建議說:“如果尼克鬆總統一定要送給我鋼筆,可以在你們回到華盛顧之後另外送一支,我將會樂於接受的。”

  這項由尼克鬆公開簽署法案仲裁國內罷工事件的事,就作罷了。周恩來在同作風怪異的美國人打交道時表現出的分寸感,使得以細致見長的基辛格也十分折服。尼克鬆也覺得,周恩來不僅有中國文化孕育的細密,而且還有一位世界外交家的廣泛的經驗。

  尼克鬆點評中國

  我們發現中國人看起來比較容易相處,原因之一是他們一點也不驕傲自負。他們和蘇聯人不同,蘇聯人一本正經地堅持他們所有的東西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好的。中國人幾乎念念不忘自我批評,常常向人請教怎樣改進自己。甚至連江青也不例外,當我對她說她的芭蕾舞給我多麽深刻的印象時,她也說,“我高興地知道你覺得它還可以,但是請你講一講有哪些地方要改進。”周不斷地提到他們需要了解和克服自己的缺點,我就不禁想到赫魯曉夫怎樣吹牛皮說大話,和他相比中國人的態度要健康得多。我當然知道,這隻是他們的一種態度,他們有意作出決定要這樣來看待自己,事實上他們絕對相信自己的文化和哲學極端優越,認為總有一天要勝過我們和其他所有人的文化和哲學。

  然而,我發現自己對這些嚴肅和具有獻身精神的人發生了好感。

  上麵這段文字,摘引自尼克鬆訪問中國時所作的回憶。這是一種十分真實的感受的記錄。他第一次訪問中國,種種感受和印象衝擊著他,使他上床後久久不能入睡。屋外天快亮了,他幹脆起來洗一個熱水澡,再回到床上,點著主人提供的雪茄煙吸著,一麵記下他在訪問中所經曆的重要事件和感受。

  葉劍英元帥陪同他去長城遊覽。他覺得葉帥“是一個有巨大內在力量的極其可愛的人”。正好前一天紛紛揚揚地下了大雪。雪後的八達嶺,是一片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城牆的磚麵上也都積了雪,使逶迤的巨龍似的長城仿佛用雪線勾畫而出,風光更加壯麗。

  葉帥指著長城的景色說:“毛主席有一句很有氣魄和哲理的詩,‘不到長城非好漢’。”尼克鬆讚歎著說:“這的確是一座偉大的建築,人類的奇跡。”他望著前邊重重疊疊的城垛城堞,又說,“我們今天到了長城,成為主席說的‘好漢’了;但是,今天是爬不到頂峰了。”

  葉帥笑著說:“我們不是已經在北京進行著頂峰會談嘛。”

  尼克鬆夫人帕特聽了,笑著表示不滿:“為什麽毛主席寫詩隻講‘好漢’,不講‘好友’呢?我們婦女不是也到了長城麽?”

  尼克鬆和葉帥聽了都哈哈大笑。

  葉帥笑罷又說:“我們都要到長城。全世界的男人女人,黑人白人,東方人西方人,都要共同達到一個人類和平友誼的長城。”

  尼克鬆說:“我看過衛星拍下的長城照片。它是地球的標誌,應該是人類和平的標誌。”尼克鬆站在長城上,眺望著身前這個壯麗的冰雪世界,心情格外舒暢。他想起這兩年多來的苦心操勞與策劃,像是經曆了一番中國人說的那種長征,如今終於到了長城,果然是風光無限。他想,現在正是美國的黃昏,全美國都會在電視的黃金時間裏看到他站在中國的長城之上。

  他也想到了周恩來。他從心裏佩服周恩來的非凡。昨天下大雪的時候,霍爾德曼曾經跟他嘀咕,乘車走幾十英裏路上山安不安全。今天車隊駛出城外,看到公路兩旁的山上一片雪白,惟有柏油公路烏黑發亮,像一條烏黑的大蛇蜿蜒上山。他和隨行人員都大為吃驚;天呐,一夜之間,中國人怎麽能把這幾十英裏公路上的雪全掃了。中國人民沒有掃雪機,怎麽掃得那麽快?那麽幹淨?當他聽說昨天在會談時,周恩來發覺下雪,就抽空出來作了掃雪的布置。他覺得這在散漫自在的美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它表現出中國人的整體性、紀律、獻身精神和巨大的潛力,這是絕不能低估的,他甚至聯想到,“今後幾十年內要努力搞好同中國的關係,否則我們總有一天要麵對世界曆史上最可怕的強大敵人。”

  晚上,周恩來請尼克鬆和帕特去體育館觀看體操和乒乓球表演,更使尼克鬆加強了這種印象。他在日記中寫道:

  體操表演豐富多彩,蔚為壯觀,和昨天晚上的芭蕾舞一樣,自始至終貫串了一種巨大的獻身精神和專一的目的性。

  他們搬出體育器械的方式和高舉紅旗的入場式顯示了驚人的力量。男女運動員的外表,當然還有那精彩的乒乓球表演,不僅給人以持久的印象,而且還給人以不祥地預感。

  亨利的警告無比正確,隨著歲月的推移,不僅我們而且我國人民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同中國人民的巨大能力、幹勁和紀律性相匹敵。

  當然還得介紹一下尼克鬆訪華中的江青。經過政治局批準,在安排尼克鬆夫婦觀看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的時候,讓江青出麵一次跟周恩來一塊陪同看演出。

  尼克鬆在回憶錄裏對江青的印象作過如下記述——

  我從事先為我們準備的參考資料中得知,江青在意識形態上是個狂熱分子,她曾經竭力反對我的這次訪問。她有過變化曲折的和互相矛盾的經曆,從早年充當有抱負的女演員到1966年“文化革命”中領導激進勢力。好多年來,她作為毛的妻子已經是有名無實,但這個名在中國是再響亮沒有了,她正是充分利用了這個名來經營一個擁護她個人的幫派的……

  在我們等待聽前奏曲的時候,江青向我談起她讀過的一些美國作家的作品。她說她喜歡看《飄》,也看過這部電影。她提到約翰·斯坦貝克,並問我她所喜歡的另一個作家傑克·倫敦為什麽要自殺。我記不清了,但是我告訴她好像是酒精中毒。她問起沃爾特·李普曼,說她讀過他的一些文章。

  毛澤東、周恩來和我所遇到的其他男人具有的那種隨隨便便的幽默感和熱情,江青一點都沒有。我注意到,替我們當譯員的幾個年輕婦女,以及在中國的一周逗留中遇到的其他幾個婦女也具有同樣的特點。我覺得參加革命運動的婦女要比男子缺乏風趣,對主義的信仰要比男子更專心致誌。事實上,江青說話帶刺,咄咄逼人,令人很不愉快。那天晚上她一度把頭轉向我,用一種挑釁的語氣問道:“你為什麽不早一點到中國來?”當時,芭蕾舞的演出正在進行,我沒有搭理她。

  原來我並不特別想看這出芭蕾舞,但我看了幾分鍾後,它那令人眼花繚亂的精湛表演藝術和技巧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江青在試圖創造一出有意要使觀眾既感到樂趣又受到鼓舞的宣傳戲方麵無疑是成功的。結果是一個兼有歌劇、小歌劇、音樂喜劇、古典芭蕾舞、現代舞劇和體操等因素的大雜燴。

  舞劇的情節涉及一個中國年輕婦女如何在革命成功前領導鄉親們起來推翻一個惡霸地主。在感情上和戲劇藝術上,這出戲比較膚淺和矯揉造作。正像我在日記中所記的,這個舞劇在許多方麵使我聯想起1959年在列寧格勒看過的舞劇《斯巴達克思》,情節的結尾經過改編,使奴隸取得了勝利。

  2月25日晚上,尼克鬆訪華離京前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答謝宴會,沒有安排江青參加。宴會定在晚上7點開始,周恩來6點半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等候尼克鬆來邀請。那天晚上,政治局沒有安排江青參加宴會活動;可是,在6點30分剛過,江青突然來到人民大會堂拜會尼克鬆夫婦。江青是毛澤東的妻子,尼克鬆當然不便推托。宴會早就該開始了,江青卻不以為然。尼克鬆頻頻看手表,顯然已有點不耐煩了。江青這才站了起來,表示對不起,說她沒有空參加宴會而告辭了。周恩來在新疆廳白白地等了好些時間。

  周恩來無與倫比的品格,在這次尼克鬆訪華中給他留下了鮮明的印象。他還說,他和毛澤東會晤的時間太短,又過於正式,使他對毛澤東隻能有一個膚淺的印象。可是他說,他和周恩來舉行過許多小時的正式會談和社交場合的交談,所以他能看到周恩來的才華和朝氣。

  最棘手的問題

  基辛格這次沒有參加任何參觀遊覽活動。他在上兩次訪華時已經看過這些名勝了。他曾風趣地開玩笑說,他是被細心的中國人用作試驗的豚鼠,來試驗時間安排和保衛措施,並看看這些外行的美國人在中國曆史奇跡麵前作一些什麽反應。他在這些時間裏同喬冠華躲在釣魚台的賓館裏逐字逐句地研究公報的每一句話。

  尼克鬆訪華進程中的會談分三個層次進行。羅傑斯國務卿和姬鵬飛外長是一個層次,具體商討促進雙邊貿易和人員往來,也就是華沙會談多年來的問題。尼克鬆和周恩來之間的會談又是一個層次,這是兩國首腦的總會談。第三個層次是基辛格與中國副外長喬冠華起草公報的會談。這第三個層次的會談是最為艱難的會談。

  而台灣問題又是第三個層次會談中最棘手的問題。盡管不少有爭議的問題的措詞大部分在10月份的會談中已經基本解決,而且公報的構思已經肯定了;但是,關於台灣問題的雙方措辭,分歧還是巨大的,針鋒相對的。分歧雖然很大,解決台灣問題的基調卻是兩方同意的,那就是把最終解決留待未來,而這種未來將由公報建立的關係以及公報談判的方式加以開拓。他們倆人的會談被當時的人們稱為“基喬會談”。

  基喬會談的第一天,2月22日,倆人逐行審查公報現存草案,肯定已經達成協議的部分;然後,兩方各自闡述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第二天,主要由基辛格介紹美國準備在莫斯科最高級會談中達成的協議。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