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52章 中美解怨中南海!玄機猶係乒乓球(6)

  這句話,跟批退下去的文件截然相反。這是不是毛澤東服了安眠藥在夢中說的夢囈。護士長吳旭君當時在場,她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180度大掉頭的經過。下麵引自她親筆寫的回憶文章——

  我一下子愣了。我想,這跟白天退走的批件意思正相反呀!再說,還有十幾分鍾就到四月七日淩晨,世乒賽已經結束了。說不定外交部早已把意思傳給了美國人,人家已經回國了。假如我按毛現在說的去辦,顯然與已經批過的文件精神不符合,完全有可能會辦錯。

  毛平時曾交待過,他“吃過安眠藥以後講的話不算數。”現在他說的算不算數呢?我當時很為難,去也不是,不去也不行。你想,假如我把毛的意思傳錯了,人家美國隊真來了,怎麽辦?更糟糕的是怕第二天毛睡醒過來後說沒說要這麽辦,那還了得?我豈不是“假傳聖旨”?可一想到這些天他苦苦思索中美關係,關注世界對我們派球隊的反映,又覺得很可能他在最後一刻作出了新決定。我如果不辦,誤了時機那也不行。怎麽判斷?怎麽辦?我又無人再請示,又不能說:“主席,你給我寫個字據,免得你不承認。”當時,也沒有錄音機。再說,即使有錄音機,誰敢錄音呀!請與不請,隻有一字之差,辦對了是應該的,辦錯了後果不堪設想。我當時隻有一個念頭:我必須證實毛現在是不是清醒,怎麽證實呢?我得想辦法讓他再主動講話。

  於是,吳旭君故意裝作若無其事,繼續吃飯。過了一會,毛睜開眼發現吳還在吃飯,就催他:你還在吃飯呀,我讓你辦的事你怎麽還不去辦?吳旭君故意大聲地問:主席,你剛才和我說什麽呀?我盡顧吃飯了,沒聽清楚,你再說一遍。吳旭君用小聰明讓毛澤東複述剛才的指示。吳旭君這樣記述——

  於是,毛又一字一句、斷斷續續、慢慢吞吞地把剛才講的話重複了一遍。我還是不太放心,反問他:“主席,白天退給外交部的文件不是已經辦完了嗎?你親自圈閱的,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了。怎麽現在又提出邀請呢?你都吃過安眠藥了,你說的話算數嗎?”我急著追問。

  毛向我一揮手說:“算!趕快辦,要來不及了。”

  聽了這話我真急了,拔腿就往值班室跑,去給王海容打電話。電話通了,我把主席的決定告訴她。她聽完之後也急了,在電話裏大聲喊道:“護士長,白天你們退給外交部的批件我們都看了,主席畫了圈的,怎麽到晚上又變了呢?”

  “就是變了!”

  “他吃過安眠藥,這話算不算數?”

  “算!”我肯定地說。

  “你怎麽證明真算數?”

  “我又反複問過了,趕快辦,要不然來不及了。”我也衝著電話大聲嚷。時間馬上就到午夜12點了。

  “唉呀!現在都快12點了,說不定有些國家的代表團已經提前走了,美國隊走沒走我還不知道呢,得趕快想辦法抓住他們。我馬上辦!”

  天知道,可憐的王海容那一夜會忙成什麽樣子。

  通完電話,我又緊跑回去,隻見毛澤東仍坐在飯桌前,硬撐著身體。見我進來,他抬起頭看著我,等待著。

  我把剛才的情況向毛作了匯報,聽完以後他點頭表示:“好,就這樣。”

  然後,他才上床躺下。這消息比安眠藥還靈。

  第二天毛醒後剛一按電鈴,我迫不及待地大跨步第一個跑進他臥室去,要和他核對這件事。我真怕他說:“我不知道,我什麽也沒說。”

  “主席,昨晚你叫我辦的事你還記得嗎?”我問。

  “記得清清楚楚。”毛說。

  “你說清清楚楚指的是什麽?”

  “瞧你緊張的樣子!”毛並不著急。

  “你快說呀!”

  “當然是邀請美國隊訪華口羅。”

  聽到這句話我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膨脹了一夜的腦子都快炸了,這時才鬆了下來。我對毛笑著說:

  “唉,主席,你可真行。你的決定突然轉了個一百八十度。你睡了一個好覺,嚇得我一夜都沒睡。”

  毛咯咯地笑出了聲。他說:“你這個人呀,已經為中國辦了件大事,可是你自己還不知道呢。”

  邀美球隊訪華,基辛格大受震動

  中國人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這把美國驚呆了。把世界轟動了。成了舉世矚目的重大事件。

  4月7日,上午十點半,美國乒乓球隊的副領隊拉福德·哈裏森遇到中國代表團的負責人宋中。宋中向哈裏森轉達了正式邀請。驚喜的哈裏森當即從下榻的皇宮飯店往東京美國駐日使館打電話,詢問有關護照問題。美國駐日大使阿明·邁耶不在,接電話的使館官員威廉·坎寧聽說後當場表示,建議哈裏森接受邀請。因為大使館已經接到通知,國務院已經宣布總統決定取消了對持美國護照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的一切限製。坎寧根據自己的理解,美國政府希望和中國改善關係,當然可以建議美國球隊接受中國方麵的邀請。

  坎寧打罷電話迅速找到了邁耶大使匯報。邁耶覺得事關重大,應該告訴華盛頓,這樣可以給華盛頓一個機會,對建議中的訪華旅行可以給予鼓勵或者加以阻止。大使館給美國國務院發了一份加急電報。

  此時,東京正午剛過,華盛頓已是午夜。接到電報的羅傑斯國務卿不敢怠慢,署上了意見當即送往白宮。意見寫道:“雖然我們還無法斷定到底是怎麽回事,這個邀請的用意起碼有一部分是作為回答美國最近采取的主動行動的一種姿態。”

  尼克鬆看了電報,喜出望外,馬上批準美國乒乓球隊接受邀請。中國人的主動行動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著。這個行動包含了什麽樣的信息?美國應該作出什麽樣的反應?

  尼克鬆連夜將內閣成員召來,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會議。在開會的人員到來之前,尼克鬆囑咐基辛格作一下準備,讓基辛格在會上就對華新政策作一個概述。尼克鬆也沒有忘記囑咐,關於與中國在秘密渠道的信件來往及美國的做法不能透露,隻能讓必須知道的人知道。

  基辛格讀了電報,也受到震撼。他的感受更為深沉、複雜。他這個學富五車,以高傲自信著稱的人,都不能不驚歎中國人行動的高明。如果說,從1969、1970年中美兩國的外交小步舞使他覺得對手也是懂外交的話,中國人今天這一著使他覺得對手不凡。他隱隱約約地感到他麵對的是一個外交巨擘。他在這一場複雜的外交圍棋賽中遇到了一個高手。那些庸俗膚淺之輩導演不出那樣的外交傑作來。他不由地產生與之較量一番的興奮。

  等一會,他將奉總統之命闡述美國的對華新政策。要知道,兩年多以前,也就是1969年底,他受聘來到白宮以前,並不是一個中國通。關於中國的知識,無論是基本知識還是對細微變化的鑒別能力,他都等於零。他連筷子都不會用。

  他讀過幾本毛澤東的哲學和軍事著作。在他1957年出版的成名作《核武器與對外政策》中,摘引過毛澤東的一些警句;但是,書中對“中蘇戰略思想”的分析,還是套用了杜勒斯的冷戰觀點,把中蘇當作“鐵板一塊”的。1964年10月,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這把基辛格嚇了一跳。他感到中國就要怒氣衝衝地對全世界進行侵略了。而1966年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基辛格看來簡直是無法無天,不可思議,八億中國人簡直是瘋了。中蘇分歧公開化以後,他開始同情蘇聯人,認為中國人更好鬥,更富於侵略性。

  在尼克鬆的督促下,在接觸與處理中國問題的具體過程中,基辛格的觀點開始逐漸轉變。到1969年8月,隨著對中蘇邊境衝突的分析,他才覺得俄國人進攻中國的可能性大大超過中國人進攻俄國的可能性。他這才意識到,過去認為中國人頭腦發昏,缺乏理智,竟準備去進攻力量強於自己的蘇聯,那是看錯了。從曆史的角度看,中國也未曾擴張版圖,侵略他國。經好幾次微妙的來回,他領悟了中國人的信息微妙,往往言辭激烈,而行動沉著。他從中感到,對手是善於分析國際形勢的行家,深諳均勢之道,懂得各種力量處於經常變動狀態,必須隨著情況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調整……

  基辛格改變觀點雖說晚了點,卻對新中國有他獨到的認識。他向往著飛往中國,——在乒乓球隊訪華之後,作為總統特使飛往中國。他預感到這個日子在迫近。使他感到得意的是,他得到的消息中,中國的官員已經在向外國駐北京的使節打聽他基辛格了。據說,他們對這位哈佛大學教授懷有敬意,他們看過他的書,他們放出風來:“願意見見基辛格。同這位高手較量較量……”

  內閣會議室裏燈火通亮,該到會的成員都連夜趕來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會議就要開始。基辛格收拾好了文件,走進了會議室。

  他剛剛慢條斯理、胸有成竹地坐下,放下文件夾子,尼克鬆已經從連接總統橢圓形辦公室的那個門走進來。總統的氣色顯得格外好。

  周恩來妙答嬉皮士,越大洋母親贈玫瑰

  駐北京的絕大多數西方外交官都期望著能夠見一見這個久負盛名、魅力迷人的總理。可是,他們來到北京好些年了,都還未能實現這個願望。隻有個別人因為特殊的背景而獲得周恩來的接見,例如法國駐華大使艾蒂安·馬納克。4月14日,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親自接見了美國乒乓球隊的全體成員與隨團記者。這真使駐京的西方外交官們羨慕死了。為此,連在京的加拿大、英國、哥倫比亞、尼日利亞四國乒乓球代表團成員也一塊同時獲得接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借用中國一句老成語,這叫“陪太子讀書”。

  這天下午二點半,周恩來麵帶微笑地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見乒乓球代表團。隨團采訪的美聯社駐東京記者羅德裏克在周恩來來到美國代表團坐席跟前時,想了一個花招,以一種彎膝半蹲的姿勢,有意識引起周恩來注意。羅德裏克曾在40年代訪問延安時,見過周恩來。

  周恩來素以有驚人的記憶力著稱,他馬上認出了羅德裏克,走過去首先跟羅德裏克握手:“這不是羅德裏克先生麽?我們好久沒見麵了。”

  兩人緊緊地握手。56歲的羅德裏克因為周恩來相隔多年了還認得出自己,十分感動,緊握著周總理的手直搖。周總理盯著他:“我記得你在1946年訪問延安時,還是個青年。”

  “我在富麗輝煌的大會堂見到總理,想起在延安窯洞裏、在油燈下跟總理促膝夜談,感慨萬千。你們偉大的國家偉大的革命前進了。”

  “你是曆史的見證人喲。”

  周恩來與美國代表團成員一一握手後,坐在斯廷霍文團長旁邊的沙發上,作了講話:“你們作為前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訪問的第一個美國代表團,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盡管中國和美國目前還沒有外交關係,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大多數人民的讚成與支持。”

  美國代表團的成員們熱烈地鼓掌。美國乒乓球代表團確實是被當作前來打開中美友好關係之門的外交使節而得到特別接待與隆重歡迎的。

  有關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的所有具體安排,都在周恩來直接掌握之中。其中比較重要的安排與做法,都由周恩來向毛澤東作了匯報。

  有關美國代表團在華活動的消息發布,《人民日報》的版麵安排,《參考消息》的報道篇幅,都由周恩來掌握。甚至連美國客人下榻的賓館,用餐的方式,周恩來也親自過問。

  旅遊、比賽、看戲,所有的日程也都是周恩來最後決定的。中國的國寶博物館故宮,在“文化大革命”中關閉了幾年。周恩來這次批示:“故宮可在14日開放參觀。”重新開放的故宮,首先接待美國客人。周恩來十分關注比賽,再次談到:“我們都勝不好,要讓他們贏一點,還要教他們。”連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擬好的中美乒乓球友誼比賽的實況轉播稿,周恩來也親自過目,加以修改。

  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實際上獲得的,是打開中美友好之門的外交特使的禮遇。他們這幾天的切身感受當然更使掌聲特別熱烈。

  周恩來問大家:“你們住的怎麽樣?習慣中國菜的口味麽?還有沒有什麽問題要提?”科恩倏地站了起來,他穿了件西裝,沒打領帶,仍是長發披肩。科恩略為欠欠身子,大聲地說:“總理先生,我想知道您對美國嬉皮士的看法。”

  斯廷霍文事前叮囑過這個格外活躍的科恩,要科恩不要隨便拿問題打擾周總理。這時,斯廷霍文焦急地朝科恩打手勢,仍阻擋不住。

  大廳裏靜靜的。人們都關心地望著周恩來。

  周恩來客氣地微笑著打量了科恩一眼,瞄了瞄那蓬鬆飄垂的長發,說:“看樣子,你也是個嬉皮士口羅。”

  周恩來繼而把眼光轉向大家:“世界的青年們對現狀不滿,正在尋求真理。在思想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在這種變化成型以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物。這些變化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可以容許的。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為尋求真理嚐試過各種各樣的途徑。”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