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3章 頭腦冷靜理經濟!電閃雷鳴不動搖(11)

  陳雲比較說,現在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相比,水利和機械這兩個條件要好一些,灌溉麵積擴大了,防洪能力加強了,排灌機械多了,拖拉機和其他農業機械也多了。同時,工業基礎大了,可能支援農業的力量也比過去增加了。這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土地、耕畜、肥料、農具、種子這幾個條件,現在都比過去差。拿土地來說,最近四年,水利、工業、交通的基本建設占用的耕地大約有2億畝,菜地擴大了5000萬畝,而新開荒地隻有1.5億畝,增減相抵,糧食和其他作折的用地減少了1億畝。全國的耕地一共16多億畝,減少了1億畝,是一件大事。而且,這幾年減少的耕地,大多是產量高的好地;增加的耕地,大多是在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等邊遠地區,一般的產量比較低。耕畜和狩獵現在比過去少了,有一部分種子退化了,有些地方的茬口搞亂了。

  根據這樣的比較,陳雲認為農業恢複不會很快。他講,一五時期,五年合計共增產612億斤,平均每年增產122億斤。如果公布的1957年的糧食產量有“水分”,那末每年平均增產的數字還沒有這樣多。按通常情況說,恢複時期的速度可能會快一點,但是,也要看條件怎樣。總的看,好壞兩種條件相抵,現在的條件可能不如過去。這是穩當的說法。至於農業恢複的速度能夠多快,目前還不能肯定,需要再看一兩年。那時候,實踐將會證明能不能快一點。

  陳雲指出,經濟形勢麵臨的第二大困難是,已經擺開的基本建設規模,超過了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性,同當時的工農業生產水平不相適應。

  在這個問題上,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大躍進”那幾年建設規模是合適的,就是因為有災荒才發生了問題。也有人說,是農業扯了腿,不然就正好。在他們看來,好像是工業吃了農業的虧,工業本身沒有問題。

  陳雲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是基本建設規模過大,農業負擔不了,工業也負擔不了。不僅在農業遇到災荒的時候負擔不了,即使在正常年景,也維持不了。

  他說,工業建設的大發展,是建立在1958年生產7000億斤糧食、7000萬擔棉花的錯誤估計上的。當時以為糧食過關了,可以大辦工業,所以大量招收職工。這幾年增加了那麽多職工,絕大部分是1958年下半年招收的。從過去的經驗看,今後幾年即使恢複到年產3700億斤糧食,同現有的建設規模還是不相適應的。

  已經擺開的建設規模,不僅農業負擔不了,而且也超過了工業的基礎。建設規模大增,除1958年誤認為糧食過了關以外,又是根據產量很快可達到五六千萬噸的設想來布置。實際中工業的情況是,工人增加得太多了,產量卻增加得不多。工業產品不論從數量、質量、品種、規模來看,都不能滿足各個方麵的需要。因此,基本建設項目就不得不一批一批下馬,工廠半成品就不能不大量積壓。

  陳雲指出的第三個嚴重困難是,鈔票發得太多,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提法是非常尖銳的,也是非常刺耳的。但陳雲從實際出發,認為事實就是這樣。他說,現在的通貨膨脹,雖然根本不同於國民黨垮台前那種惡性通貨膨脹,但是,毫無疑義,也是一種通貨膨脹。這幾年挖了商業庫存,漲了物價,動用了很大一部分黃金、白銀和外匯儲備,在對外貿易上還欠了債,並且多發了六七十億元票子來彌補財政赤字,這些,都是通貨膨脹的表現。

  陳雲分析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一方麵支出鈔票多;另一方麵,農業、輕工業減產,國家掌握的商品少,這兩方麵不能平衡。

  對通貨膨脹的趨勢,陳雲認為,照現在的情況看,在采取有力措施以前,恐怕還不能停止。我們必須堅決扭轉通貨膨脹的趨勢。否則,將不利於農業的恢複,不利於市場的穩定,不利於經濟建設的開展。

  陳雲指出的第四點困難是,城市的鈔票大量向鄉村轉移,一部分農民手裏的鈔票很多,投機倒把在發展。

  對這一點,那時在高級幹部中也有不同的看法。

  陳雲說,目前的情況是,農民自己經營的副業產品,集體和個人生產的三類物資,都大幅度地漲價。在過去一年多中間,農民在自由市場上出賣相當於正常價格10億元左右的物資,換去了30億元左右的鈔票。現在不少農民手裏的鈔票相當多,城市鈔票向農村轉移的趨勢還沒有停止,還會繼續一段時間。原因是國家沒有充分的商品來滿足城市的需要。我們要公社和農民發展農副業生產,不讓賣不行,過多地采購也不行,而城市人民又要吃,價錢雖高,你不買,有人買。過去每年供給城市的豬肉30多億斤,現在還不到10億斤。

  在物資少、鈔票多的情況下,出現了相當嚴重的投機倒把現象。對於這種情況,陳雲說,要把兩種人區別開來。一種是農民,他們把自己生產的豬肉、雞蛋等在自由市場上高價出賣多得了一些錢;另一種是投機分子,他們一手買進,一手賣出,一轉手就撈很多錢,從人數說,前一種人占多數,但後一種投機分子確實也不少。一輛自行車要650元錢,還有人搶著買。

  對市場投機分子,陳雲是深惡痛絕的。建國初期市場動蕩,造成普通百姓心理恐慌,和投機分子興風作浪有很大關係。陳雲要求,對於投機分子,采取有效辦法來對付。

  對於農民持有大量鈔票的情況,陳雲則提出另一種解決辦法。他說,大批鈔票流向農村,國家沒有足夠的工業品來回籠這些鈔票。集體生產者向國家出售了一定數量的農副產品,也得不到等價的工業品。農民賣出100元的農副產品,國家能夠供他們的商品隻有60多元,加上理發、看電影等,也隻有七八十元,還差二三十元。沒有相當的工業品供應農村,沒有等價交換,單靠政治動員,是難以持久的。在相當範圍內的自由市場,對促進生產是有利的。但是,農民高價出售農副產品所得到的鈔票,如果不想辦法換回來,農民手裏的鈔票越來越多,就有農民不願意繼續向國家出賣農副產品的危險。

  陳雲指出的第五點困難是,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夠,物價上漲,實際上工資下降很多。這是已經徹底表麵化的現象,無可掩飾。

  這五點困難,陳雲認為其中一、二點是基本的,其他三點都從前兩點派生出來的。

  陳雲把當時麵臨的困難講得這麽透徹、這麽嚴重,是為了從中找出經驗教訓,從而找到走出困境的辦法。但這樣做是有很大的政治風險的。從批評反冒進、特別是廬山會議批判所謂“彭黃張周反黨集團”和右傾機會主義以後,大家講困難都要先把光明麵多講一點,要套用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形勢估計程式,以免被看做是右傾、是把形勢說成“漆黑一團”,想泄氣。事實上,當年8月的北戴河政治局會議,確實就把陳雲實事求是估計形勢說成了“黑暗風”,予以嚴厲地批判。

  但陳雲並未因此而退縮。他說,目前的困難是相當嚴重的。對這些問題事實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這種不一致是正常的、難免的。不要掩蓋這種不一致。這幾年處在大變動中,大家對形勢自然會有這樣那樣的看法。取得認識的一致,需要時間,需要事實的證明。大家的認識,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逐步地一致起來。把各種不同的看法說出來,進行討論,不是壞事而是好事,有利於使認識趨於統一。高級幹部的看法統一,非常重要。經過討論,如果還有不一致的意見,可以保留,可以再看一看,保留不同意見是容許的。

  陳雲嚴肅地說:“逢人隻說三分話”,說話有顧慮的情況還是存在的。見麵打“官腔”,不互相交心,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革命是會失敗的。我們幹革命的,應該講真話,有問題就提出,有意見就發表,認真地進行討論。

  講清楚困難,指明了克服困難的有利條件後,陳雲提出了克服困難的六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把十年規劃分成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恢複階段,後一個階段是發展階段。

  陳雲提出把十年規劃分兩個階段的說法,雖然沒有人提出異議,但他提出恢複需要五年時間的意見,有人認為太悲觀了,後來,又被說成是“右傾保守”,泄了氣,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評。最後實際卻表明,陳雲的估計驚人得準確。

  第二個辦法是減少城市人口,“精兵簡政”。

  建國之初,陳雲已經領導過一次抑製通貨膨脹的行動,但是鑒於這次通貨膨脹與那次通貨膨脹相比,產生的原因、性質、經濟條件等方麵都有不同的特點,他製定的方法也不盡相同。這一次他製定的方法是:

  一、嚴格管理現金,節約現金支出,銀行把鈔票管理好,能不用錢一定不用。

  二、盡可能增產人民需要的生活用品。

  三、增加幾種高價商品。

  搞高價商品,當時已經在進行。

  “大躍進”後市場緊張,一個結果是票證經濟大流行,什麽東西都要憑證供應,引起群眾不滿。江蘇有一個資本家講:“現在人民幣不掛帥了。”上海一個醫生對黨委書記說:“我和老婆兩個人每月工資400多塊錢,但是什麽東西都買不到,發給我們沒有意思,還不如把工資還給公家。”

  為了緩和人心,一些地方開始出售高價商品。1960年8月8日,中共中央批準北京市委關於飲食業實行憑證供應的意見,同意保留少數高級飯館可以不憑票,實行高價銷售。這一辦法逐漸在一些大中城市推廣。後來又增加了高價糕點、高價糖果。

  1961年1月19日,陳雲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話,提出安排市場要網開一麵,對出售高價糕點、高價糖果十分支持,並鼓勵商業部門放手賣。

  陳雲認為,在供應緊張的時候,總要網開一麵,他曾經了解過,英國倫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雖然實行嚴格的糧食配給,但飯館還是開的,一個人隻能吃一份,不要糧票。

  陳雲總結了這樣做的三大好處,一是可以緩和人心,二是可以增加營養,三是可以回籠貨幣。他讚揚說,用這個辦法回籠貨幣,實在是打一個大主意。

  出售高級糕點前,有關部門曾經送了幾十種樣品給陳雲等人看,做的還是比較可以的。但是後來陳雲讓自己的孩子在中南海排隊買了一斤,拿回家一看,就覺得做得很不像樣。北京的高級糕點開市的前一天晚上,姚依林到零售店去看樣品,發現質量也不好。陳雲對做假樣品給他們看很有意見,指出高價點心貴得像個樣子。當時高級點心質量不好,是因為把做糕點的老師傅搞到鄉下去了,陳雲就指示要把這些人找回來重操舊業。

  陳雲提出,要充分利用進口的糖和麥子,先用來製作高級糖果和糕點。他說,從古巴進口的糖,平均分配的每個人隻能攤到很少一點,我們中國有七萬萬張嘴巴,稍微張一張就差不多了。

  他還要商業部門不怕搶購高價商品,說,你越怕鬼,鬼越厲害。可以放大膽子,敞開來賣高價糕點、高價糖果,讓人民幣“掛帥”,掛得越多越好,把鈔票都掛過來。

  他算了一筆賬:資本家一年定息最多1億元,讓他們把所有定息都拿出來買糖果,也才買掉一萬噸,卻能回籠1億元貨幣;高級知識分子最多20萬人,每人買100斤才不過10000噸;5000萬職工,隻有那麽多工資,要養家活口,要吃飯,是不能多買的,平均每人買一斤,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也隻有2萬多噸。國家手裏,已到貨的糖就有十幾萬噸,在路上還有二十幾萬噸,第二季度靠得住的還有30萬噸,根本用不著怕搶購。

  他舉例說,天津高價糖果,第一天賣了7萬斤,第二天賣8萬斤,第三天就隻賣了8000斤。開始買得多些,這是人們心理作用。敞開來賣之後,情況就會改變,數量就會降下來。

  陳雲當時已經考慮要增加一些高價商品,說有了豬肉可以在飯館裏搞些炒肉片、炒肉絲賣高價。但由於生豬肉飼養一直沒有能恢複元氣,這個打算最後落空了。

  由於過去高價商品品種太少,回籠貨幣數量有限。陳雲在西樓會議上就提出,要增加一些高價商品。

  他說,高價商品不要星星點點地搞,這也高價,那也高價,所得不多,弄得名譽不好。應該是不搞則已,一搞就要能收回一大批鈔票。我們增加幾種高價商品,首先是為把在自由市場上商人出售商品的人的鈔票收回來,同時也利用它來平衡商品供應量同購買力之間的差額。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