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
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
榜眼
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
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遇遊名園,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才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進士
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舉人
原指被推舉之人,為曆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秀才
別稱“茂才”。本係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采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學的生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學富五車
學富五車的典故,源自《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惠施是戰國時哲學家,很有才學,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據說惠施是個博學的人,道術很多,他讀的書簡要用五輛車子拉。後來人們便以“五車”、“五車書”、“書五車”、“五車竹簡”、“惠車”等來表示對飽學之士的稱讚。王安石《贈外孫》有:“年小從他愛梨栗,長成須讀五車書。”用“學五車”來表示讀書多或學問大。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和趙景明知縣》也有:“五車書,千石飲,百篇才。”《醒世恒言》卷三二則為:“兼之學富五車,才傾八鬥,同輩之中,推為才子。”
“學富五車”的典故,也反映了在相當一個曆史時期內所使用的傳播手段。這麽多的簡冊,運輸、存放都很麻煩,人們常形容說:“汗馬牛”、“充棟宇”。因而又形成了“汗牛充棟”的成語。
形容飽讀詩書、學識豐富的還有“才高八鬥”、“等身書”、“邊韶腹笥”等。
“等身書”,是說宋代的賈黃中從小就聰明,剛滿5歲時候,父親對他教育極嚴格,每天早上要他站直,然後將書卷展開,量取與他身體一樣長的篇幅,規定他一天念完。
“邊韶腹笥”語出《後漢書·文學傳·邊韶》,是說邊韶這個人很有學問,收了幾百個學生,有一次邊韶在白天和衣小睡,一個學生嘲諷他說:“邊孝先(邊韶的字),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邊韶聽到後回答:“我腹中盛放著五經笥(笥即書箱),我小睡是為了思考學問,在夢中與周公、孔子見麵,你們嘲笑老師,有何根據?”學生聞後羞愧。後人便以“邊韶腹,腹便便”、“五經笥”、“群書笥”、“腹笥”等詞語來比喻飽讀經書,學識淵博。
文房四寶
筆——毛穎、管城子、管、毫、毛錐子、中書君。
墨——陳玄、鬆滋侯、龍賓、龍香劑。
紙——褚先生、麥光、赫蹄、滑砥方絮。
硯——陶泓。
《清明上河圖》
在我國保存下來的許多古代名畫中,有一幅奇畫《清明上河圖》,它的作者是北宋畫家張擇端。這幅畫是一幅長卷,寬20多厘米,長5米多。畫中展現的是北宋京城的風光景物與人們的生活習俗。隻見街道縱橫,房屋稠密,路上車水馬龍,店裏生意興隆。畫麵上,茶坊、酒樓、肉鋪、布店直到醫藥門診、馬車修理、看相算命、理發修麵,真是各行各業應有盡有。男女老幼各種人物畫了500多個。《清明上河圖》的繪畫功力深厚、造型細致逼真,真實地描繪了我國北宋時期的都市生活,有如一部圖片百科全書,在我國的書畫遺產中極為罕見。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堪稱我國的國寶。
紅學
人們習慣地把《紅樓夢》研究稱為“紅學”。“紅學”一說是怎麽來的呢?原來,清乾隆以後,講求“經學”的風氣日盛,許多學者都埋頭研讀經書。據傳,獨有鬆江人朱昌鼎不肯趨附這種風氣,偏喜歡讀小說,對《紅樓夢》特別精熟。一天,一位朋友來看他,問他為什麽不鑽研“經學”,他回答說:“我也研究‘經學’,不過我的‘經’比別人的少一畫三曲。”(他所說的“經”是繁體“弳”)朋友聽後,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笑著解釋說:“‘經’字少一畫三曲不是個‘紅’字嗎,我研究的是‘紅學’。”
這個笑話竟傳開了,此後,人們稱《紅樓夢》研究為“紅學”。“紅學”這名稱的由來自然是帶有一些玩笑的成分。但是“紅學”之所以能成為一門學問,還是由於《紅樓夢》是一部有著深刻的思想性、高度嫻熟的藝術技巧的鴻篇巨著,博得了古今中外億萬讀者的喜愛和珍視。
京劇
清代乾隆以來,昆曲、弋陽腔、秦腔等曾先後進入北京,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個徽班入京,和“三慶班”合稱“四大徽班”,盛極一時的昆曲、京腔(弋陽腔入京後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步冷落下來。1830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劇和徽劇出於同一源流,因而時常合班演出,聲腔上相互結合。後來,徽班又吸收、融合昆曲、梆子、京腔的精華,在劇目、音樂、身段、服裝、化妝方麵都有所改革,再結合北京當地語言和風俗習慣,便逐漸形成了京劇。當時稱為“皮黃”,又稱“京調”。1850年前後,京劇在四大徽班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等著名演員,時稱“老生三鼎甲”,他們對京劇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有突出的貢獻。
從1919年梅蘭芳第一次赴日本演出以來,京劇產生了國際性的影響。
“生旦淨醜”
“生、旦、淨、醜”是我國傳統戲曲中的四個角色。它們是一台戲劇演出的四大台柱。“生、旦、淨、醜”的取名和這四個宇的反喻之意有關。
“生”是在劇中扮演男子的角色,有老生、小生、武生之分。而“生”字本身有生疏的意思。過去老生是各行當之首,也就是整出戲成敗的關鍵,要求生角的演出必須老練嫻熟、唱做俱佳,故反其意取名為“生”。
“旦”是在劇中扮演女性人物的角色,有青衣、花旦、老旦等之分。“旦”的本意是指旭日東升,也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屬陰,故反名之為“旦”。
“淨”是在劇中扮演性格剛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稱花臉,有銅錘花臉、架子花臉、武花臉等之分,“淨”的本意是清潔幹淨,而劇中淨角都是塗滿油彩的大花臉,看起來很不幹淨,不幹淨的反麵就是淨,因而得名。
“醜”是在劇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有文醜、武醜之分,在十二屬相中,醜屬牛,牛性笨,因此,醜就是笨的代名詞,而演醜角的人,則要求活潑、伶俐、聰明,如果其笨如牛是不能代替的,故相反取名為“醜”。
越劇
越劇是浙江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紹興地區嵊縣,由當地民歌發展而成,主要流行於江浙、上海一帶。因嵊縣一帶是古代越國所在地,故將此劇種稱為“越劇”。越劇早期為“落地唱書”,是嵊縣一帶農民敲著竹板、篤鼓演唱的一種山歌小調。1906年春節期間,嵊縣農村六名說唱藝人首次化妝登台,唱腔仍以“落地唱書調”為主,隻用篤鼓、檀板按拍擊節,的篤之聲不斷,故被稱為“的篤班”,又名“小歌班”。1916年,小歌班進入上海。1923年間,小歌班在嵊縣施家嶴(今新市鄉)招了一個女子科班,短期訓練後即以“紹興文戲”名義在上海演出,因女班扮相俊美,曲調流暢,至30年代中已全部改由女演員演出,故又稱“女子文戲”。40年代前後,正式使用“越劇”名稱代替“女子文戲”。
黃梅戲
黃梅戲是安徽地方戲曲戲種之一,流行於該省中部,因主要曲調由湖北黃梅傳入而得名。黃梅位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在舊時代,它是荒州窮縣,有不少以賣藝為生的民間藝人,走街串巷,擺場說唱。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民間藝人們以大別山的采茶歌、推歌和江湖上流行的漁歌為基礎,創造了一種民間歌舞小戲采茶調,因其婉轉流暢,優美動聽,易學易唱,很快由黃梅傳向周圍地區,其中一支傳向安徽。以後,在黃梅采茶調的基礎上,形成以演唱“兩小戲”、“三小戲”為主的民間小戲。後又吸收“羅漢樁”說唱藝術,並受青陽腔和徽調的影響,逐漸發展成一個獨樹一幟的劇種。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細膩動人,頗受廣大觀眾喜愛。
三大國粹
“國粹”是指我國文化中的精華。“三大國粹”是指譽滿中外的國畫、京劇和中國醫學。
國畫:以其獨特的藝術性和絢麗的民族光彩,矗立在世界繪畫藝術之林。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花卉、禽鳥、走獸等種類;有工筆、寫意、水墨等技法形式;有濃淡幹濕、陰陽向背、虛實疏露等表現手法;有壁畫、屏障、扇畫等畫幅形式。
京劇:是所有地方戲曲中聲譽最高的劇種。150多年前,北京最受歡迎的是徽班,它和藝術風格相近的漢劇相結合,形成了皮黃合奏的新局麵。後又創造了南北觀眾都能接受的戲劇語言——韻白。再從昆曲、秦腔等地方戲曲中吸取長處,終於產生了這種雅俗共賞的新劇種——京劇。
中醫: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曆史,它的基本理論體係是陰陽五行說;診斷疾病是四診:望、聞、問、切;分析疾病主要是八綱辨證:從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個方麵去歸納概括病變的部位,印證雙方力量的消長情況。
世界語
全世界的語言加起來共約3000多種,這麽多的語言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樣樣精通。波蘭的柴門霍夫,他創造世界語的想法,說來很有趣。當時,他家所在的比亞斯托克,居民分別為俄羅斯人、波蘭人、日耳曼人和希伯來人(猶太人)。這四個民族的居民由於語言各不相同,彼此相處得不友好,有時還因誤解而發生爭鬥,因語言紛爭所導致的不幸事件經常發生。因此,柴門霍夫終於在1878年設計了第一個世界語方案。他的“新語言”剛開始受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他堅持用自己的“新語言”寫文章,翻譯作品。皇天不負有心人,1887年,柴門霍夫在他的妻子施爾柏妮幫助下,終於以“希望者博士”的筆名,自費出版了他的《世界語第一書》。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萬人學習過世界語。
盲文
19世紀時,法國的路易·布萊爾首創了盲文。布萊爾小時候因意外事故雙目失明,後來,他進入盲人學校讀書,畢業後留校任教。那時,在盲人學校裏,老師把一個個用又大又厚的紙片剪成的字母,粘在像縫紉機一樣的台板上,孩子們讀書時,用手指一個一個摸過去,要摸好久才能讀懂一句話。因此,布萊爾很想創造出一種專供盲人摸讀和書寫的文字。
經過5年的反複研究,他終於創造出了一種簡單、實用的“點子盲文”。這種文字由打在厚紙上的6個點子組成,通過幾組點子的不同排列,可以表示出所有26個拉丁字母。
1887年,“點子盲文”獲得國際公認,這樣布萊爾給無數盲人帶來了光明。
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文字。“甲”指龜甲,“骨”指獸骨。因這種文字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
1898年,河南安陽縣西北小屯村的農民翻地時發現一些甲骨,因不懂得它的曆史價值,就把它當作一般藥材賣給了藥店。藥店把它作為“龍骨”配方治病。同年,有個叫王懿榮的學者從買來的中藥裏發現“龍骨”上麵有字。他認為它們是古物,於是,他把刻有文字的甲骨全部買下來。後來,有關部門有組織地在這裏發掘了十多次,出土了大量甲骨。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會曆史的重要資料,是我國文化的源頭,這是我國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開始,王懿榮還第一個將其時代定為商代。
王氏死後,他所收藏的甲骨片傳給劉鐵雲(即著名的文言小說《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劉進一步收集,整理,從而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鐵雲藏龜》。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甲骨文的研究上也作出過重要的貢獻。
標點符號的由來
現在我們不論讀中文還是讀外文,文章都有標點,這使我們閱讀很方便,那麽標點符號是怎麽來的呢?據史料記載,公元16世紀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係統。主要符號源於希臘語法家們所用的小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容易被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
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英文26個字母的由來
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腓尼基是地中海東岸的文明古國,其地理位置大約相當於今天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沿海一帶。“腓尼基”是希臘人對這一地區的稱謂,意思是“紫色之國”,因該地盛產紫色染料而得名。羅馬人則稱之為“布匿”。
公元前20世紀初,在腓尼基產生一些小的奴隸製城邦,但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在古代,腓尼基以工商業和航海業聞名於世。到公元前10世紀左右,其活動範圍已達到今天的塞浦路斯、西西裏島、撒丁島、法國、西班牙和北部非洲,並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公元前8世紀以後,亞述、新巴比倫等國相繼侵入腓尼基。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終於被波斯帝國兼並。
大約公元前13世紀,腓尼基人創造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3個字母(無元音)。這是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臘字母,後者又發展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在東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亞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來、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國的維吾爾、蒙古、滿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據考證,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據古埃及的圖畫文字製定的。在古埃及,“A”是表示“牛頭”的圖畫;“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圖畫;“C”和“G”是表示“曲尺”的圖畫;“D”是表示“門扇”的圖畫;“E”是表示一個“舉起雙手叫喊的人”的圖畫;“F”、“L”、“V”、“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圖畫;“H”是表示“一節麻絲卷”的圖畫;“I”是表示“展開的手”的圖畫;“K”是表示“手掌”的圖畫;“M”是表示“水”的圖畫;“N”是表示“蛇”的圖畫;“O”是表示“眼睛”的圖畫;“P”是表示“嘴巴”的圖畫;“Q”是表示“繩圈”的圖畫;“R”是表示“人頭”的圖畫;“S”和“X”是表示“丘陵地”或“魚”的圖畫;“T”是表示“豎十字型”的圖畫;“Z”是表示“撬”或“箭”的圖畫。
公元前2世紀時,拉丁字母已包括了這23個字母。後來,為了雕刻和手寫的方便,也為了使元音的“V”和輔音的“V”相區別,便把原來的“V”的下方改成圓形而定為元音“U”;又把兩個“V”連起來變出了一個做輔音用的“W”,這個“W”的出現已是11世紀的事了。後來人們又把“I”稍稍變化而另創出一個輔音字母“J”。這樣,原來的23個字母再加上“U”、“W”、“J”三個字母,就構成了26個字母的字母表了。中世紀時,拉丁字母基本定型,後世西方文字(當然也包括英文)都是由它演變而來。
零的由來
公元前2000年或1500年左右,古印度文獻《吠陀》中已有“0”的應用。“0”在印度最早還表示“空位”的意思。
曾在我國唐朝任太史職的印度天文學家瞿曇悉達在他編纂的《開元占經》一書中記載,印度至少在公元8世紀時就已經開始使用點來表示“0”了。《開元占經》在介紹“天竺九執曆經”時說:“九數至十,進入前位。每空位處,恒安一點。”
近來,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根據大量的考證研究,又得出關於“0”的由來的
新結論。他認為,最早出現和使用“0”的地方是在中印文化區的交界處。具體例證是發掘於柬埔寨的公元7世紀(683年)的碑文,碑文中使用點來表示“0”,比印度要早一個多世紀。
從數的發展曆史我們知道,“0”的發明創造與位值製的使用是分不開的。在我國,早在商代就已經采用了位值製(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六百又五十又九”的數字出現,明確使用了十進位)。而印度約在公元6世紀時才使用了位值製數字。有人估計,印度的位值製記數很可能來自中國,因為中印間的通商往來與文化交流早在公元前128年,漢朝的張騫出使西域前就開始了。
學位
學位製度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羅馬法的學者以博士學位,不久又出現了碩士的稱號。博士為學位第一級,碩士為第二級。約13世紀初,法國巴黎大學才首創學士製,作為學位的最低一級。法國最初的學士稱號是大學“錄取學生”的同義詞;但英國的學士學位是作為大學畢業成績良好的一個憑證。後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采用英國授予學士學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學分製
學分製是目前高等學校的一種較普遍的管理製度。它以學分為計算學生學習分量的單位,學生隻有讀滿一定數量的學分,方能畢業。
學分製是在選課製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18世紀末,由於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高等學校的傳統課程設置已不能滿足科技和生產的需要。學校必須增設新科學技術課程。因課程體係變得越來越大,學生隻能就一定的專業或學科範圍內修習其中部分的必修課程,因此產生了選課製。最早實行選課製的是德國,而這種製度的普及和改進則是在美國。
天文、曆法、節氣、時間
曆法、節氣、時間名詞
刻鍾
15分鍾為一刻,這是人所皆知的。要是再追問一個為什麽,也許就說不上來了。
原來古代是用漏壺計時的。首先在漏水壺內豎一標杆,標杆上刻有等距離的刻度,壺內水因漏漸減,杆上的刻度也依次顯露從而知道時間,其單位自然就是“刻”了。明清有了鍾表,二十四小時等於一百刻,一刻即14.4分鍾,因此直接取15分鍾為一刻,來代表四分之一小時。
“夏時製”
在夏季把鍾表撥快一至二小時,以充分利用日光、節約能源的辦法叫夏時製,又叫經濟時或日光節約時。
實行夏時製的主張,是20世紀初由英國人威廉·韋利特最早於1908、1909和1911年連續三次在英國議會提出實行夏時製日光節約議案,但不幸被當時的英國議會所否決。而德國政府的頭腦反應快,一下看到了這一製度的許多優越性,便在1916年3月首先采用了夏時製。緊跟著德國實行夏時製的國家是法國、奧地利、荷蘭、丹麥、挪威等國。不過,各國出於自己的實際需要,把夏時製的始期和終期做了改動。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有的國家的夏時製一直延長到11月19日才結束。有的國家如英國,甚至把時鍾撥快兩小時,實行“雙倍”夏時製。
實行夏時製,的確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好處。例如英國1970年在總結它的好處時提到:每年節約燃料價值約一億英鎊;交通事故減少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實行夏時製使人們早睡早起,多接觸陽光,對健康也有益。
年月日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
曆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采用回歸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數。公曆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曆法上叫做“曆年”。
農曆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共12個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年。閏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氣候變化的周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早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周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大單位,把一年作為製訂曆法的根據。
一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也就是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時44分3秒,這叫做“曆月”。眾所周知,月亮是個球體,由於月亮繞著地球不停地公轉,同時又跟著地球繞著太陽轉,所以月亮對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也在不斷地變動,月亮對著我們照亮的這一麵,有時有,有時無,有時多,有時少,這就形成了月亮的圓缺循環。當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叫做“朔”(多在陰曆的初一和三十日)。過十四、十五天,我們就會看到圓圓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陰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這次望到下次望,這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了一周,就是一個月,我們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圓缺循環變化的規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們很早就把它作為計算日子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製訂曆法的根據。陰曆的一個月,就是根據朔望月定出來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共計24小時。地球是橢圓形的,自己不會發光,所在同一個時間裏,地球隻有一半向著太陽,向著太陽的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麵,太陽的光照不到地球上,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規律的循環。
通常把太陽要升起來的時候叫白天,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在白天轉為黑夜的時候,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這個天象變化的規律,就很容易被人們所掌握,並利用它來作為計算時間的基本單位。一天,是曆法上的第一種單位。
這種用太陽定出來的日,叫做“太陽日”。太陽日又有“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兩種。真太陽日有長有短,這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冬季地球離太陽遠一些,所以公轉就慢一些。地球公轉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時間也就有長有短。因此“真太陽日”的時間是不完全一樣長的,這樣用起來就很困難。為了方便起見,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陽日,而是一個長短不變的日,這個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陽日的平均時間長度,就叫“平太陽日”。按照現在慣例,一日的時間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時,把24小時作為一日。依照現在慣例,一日是從半夜0點開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時止作為一天。但是這裏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用民間的十二個屬相來代替。恰好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每逢單數進位,而每個時辰又分為三個部分,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交替時間是從當日的半夜十一點整開始為第二天的子時,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0點。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為初子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子時,12:20分到淩晨1:00整為末子時。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為初午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午時,12:20分到下午1:00整為末午時,其他以此類推。
用日來計算短的時間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計算長的時間就很困難,所以在計算時間上還有月、年和世紀等。
星期
3000年以來,每星期7日的星期製度一直沿用至今。到底每星期7日是怎樣製定的?它的來曆傳說有多種:
有一種說法是埃及人最早根據月亮繞地球運行規律而製定的。據理是月亮由朔日到上弦,再由上弦到望日,或由望日到下弦,由下弦再到朔日,差不多都是7日。這種講法大概就是現在星期製度的前身了,可見那時已有科學根據。
雖然埃及人是最早製定星期製度的,但據曆史材料分析,最早實行星期製度的,不是埃及人,而是古巴比倫人,那時的古巴比倫人出於對星象的觀測和對星辰的崇拜,把每個周日置於一個神或一個同神相對的星宿的保護之下。古巴比倫人曾以7個天體“日、月、火、水、木、金、土”各代表一日,7日就成為一周,太陽神則主管星期日。“星期”,就是“星”中的日期。在日本語言中,至今仍保留著這樣的意思。
隨著古巴比倫占星術的出現,羅馬人也接受了每星期7日的製度。羅馬人也同樣地按照某一顆星象或某一個神來稱呼每個周日。對此,在今天許多歐洲國家如英國、法國等的語言裏還可以找到證明。
英法等國是這樣稱呼每周7日的:第1日星期日,是祭獻太陽神,所以稱為太陽日;第2日星期一,祭獻月亮神,所以叫月亮日;第3日星期二,祭獻火星(戰神),叫火星日;第4日星期三,祭獻水星(商業之神),叫水星日;第5日星期四,祭獻木星(雷神),叫木星日;第6天星期五,祭獻金星(愛神維納斯),稱金星日;最後一天星期六是祭獻土星(農神薩忒思),稱土星日。這就是當時7顆知名的星宿。
另一說法是星期起源於《聖經》中所說的“神在第7日休息”——在古猶太人看來,“7”被認為是個幸運的數。據西方古典哲學家溫斯坦萊的記載,在摩西統治下的以色列共和國時代,摩西所頒布的法律中有一項規定,7天中要抽出一日作為百姓的休息日,原因有三:一是讓百姓有時間去友好往來;二是讓人和牲畜都能歇息一下;三是讓教區的神父有機會去宣傳法令和教義,讓百姓都可以做彌撒等。這就是現在所講的“禮拜”了。
基督教把休息日(星期日)放在聖日之後,根據《聖經》,聖日這一天是耶穌複活日,因此,俄國稱星期日為複活日。但是,俄羅斯人和斯拉夫人與其他歐洲人不同,他們是不按史前時期的神來稱呼的,除了星期日之外,依照次序來稱呼:星期一作為一周的第一天,星期日作為最後一天。星期二稱為“第二”,星期三稱為“中間”,星期四稱為“第四”,星期五稱為“第五”,而星期六稱為“聖日”。
一些國家曾有過改變每星期7日的嚐試。那是在1792年,法國革命會議曾製定出一種10進位的曆製,其中包括10日為一個星期的星期製度。但很快就被拿破侖廢止。1929年,蘇聯政府曾宣布過每星期為5日,在1932年又規定一星期為6日,但是兩次變革都遇上了麻煩。到了1940年,才再度恢複每星期7日的製度。顯然,7日為一個星期的製度已經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認可。
在目前國際通用的公曆中,星期是一個重要的紀日製度,例如星期日就是國際公認的公休日。
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做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1月1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為“春節”。
春節的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內容;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做除夕,又叫做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隻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均韻味無窮。
春節的曆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春節的起源也有一些傳說:
“年”獸的傳說。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每到除夕出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但後來人們發現“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人們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穿紅袍、掛紅燈、燃放爆竹,以嚇走“年”獸。
萬年創建曆法的傳說。相傳古時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設計了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和漏壺,發現了日月運行的規律。他去見當時的皇帝祖乙,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複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製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麵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
大月小月
陽曆月份有這樣的規定:“四月、六月、九月及十一月有三十天,其餘的月份有三十一天,二月例外,隻有二十八天。”月份的大小,原因是羅馬人在凱撒統治下發明儒略曆法時,決定凡有特別宗教意義的月份都是三十一天,不重要的月份是三十天。因此,取名門神的一月,以戰神為名的三月,為表示尊敬凱撒大帝而取名的七月,都有三十一天。凱撒大帝的繼任人奧古斯都規定八月應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所以八月也有三十一天。為了要使八月有三十一天,他便從二月借來一天,把二月減少到二十八天。又為避免使三個大月的月份連在一起。又規定九月及十一月各有三十天,把十月及十二月加長到三十一天。
公元的由來
遠古時期,當人們有了“年”的概念後,就產生了種種紀年的方法和作為起算點的“紀元”。在古羅馬,常用羅馬建國或羅馬統治者狄奧克列顛(即戴克裏先)稱帝的時間作為紀年的開始。
公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6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525年,一個名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7年後(即532年)“複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主張以耶穌誕生作為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532年,把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製定了格裏高利曆,繼續采用了這種紀年法。由於格裏高利曆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故稱公曆。由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我國采用公曆是在辛亥革命以後的1912年,但與當時中華民國紀元的紀年法並行。新中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正式規定采用公曆紀元紀年。
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十一時至翌晨一時,古時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分、未且、未央等別稱。
醜時:晨一時至三時,又稱雞鳴。
寅時:三至五時,別稱騎旦、平明、平旦。
卯時:五時至七時,為古時官署開始辦公的時間,故又稱點卯。因是時正值朝暝冉冉東升,故又謂之日出。
辰時:七時至九時,別稱食時。
巳時:九時至十一時,巳時又稱“隅中”。
午時:十一時至十三時,別稱日中,而正午十二時又有平午、平晝、亭年等別稱。
未時:十三時至十五時,此時太陽蹉跌而下,開始偏西,故又謂之日側、日映。
申時:十五時至十七時,別稱哺時、日哺。
酉時:十七時至十九時,酉時又叫日入。
戌時:十九時至二十一時,別稱黃昏。
亥時:二十一時至二十三時,此時正是夜闌人靜之夕,故又稱人定。亥時又稱夤夜。
星座
魔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雙魚座(02/19—03/20)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雙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獅子座(07/23—08/22)
處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蠍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二十八星宿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古人對星空的分析。
三垣《史記·天官書》將地球上看到的北天極一片天空劃為紫微、太微、天市,此即“三垣”。
四象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內移動的軌道,即黃道。此即地球上最美妙的處所,故又被古人視為“黃道吉日”。
古人又將黃道附近的星空分出東、南、西、北四方,並分別用相應的吉祥靈獸代表,即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此即“四象”(即表示星的形象)。
二十八宿古人又將每象分七宿(宿念休,即一撮星的宿舍),則四象共二十八宿。依次為:
(一)東方蒼龍
形象是一條騰空而起的飛龍,雙角、三爪四腳、遍體鱗甲,作吞雲噓氣、目空萬物、不可一世之勢。
(1)角:在室女座,因如羊角,故名。有二星,角宿一去黃道不遠,角宿二位於黃道線上。
(2)亢:在室女座有四星,皆三等星。因四星直上高亢。《禮·月令》:“種夏之月,昏,亢中。”
(3)氏:在天秤座,有四星。《爾雅》:“天根,氏也。”氐作底、根柢,故名氏。《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氏中。”
(4)房:在天蠍座,是天蠍的頭。有四星。《爾雅》雲:“天駟,房也。”
(5)心:在天蠍座,心又名商星。有三星:一個是一等星。《爾雅》:“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謂之大辰。”《詩·綢繆》:“三星在戶。”注:“三星,心也。”《詩·七月》:“七月流火。”
(6)尾:在天蠍座,是天蠍尾。有九星。《禮·月令》:“孟春之月,旦,尾中。”
(7)箕:在人馬座,似箕,有四星。
(二)南方朱雀
又稱朱鳥,在黃道南形象類鳳凰,作昂首展翅、翹足揚尾、振奮有力之狀。
(1)井:在雙子座,似井形,黃道在此穿過,夏至點在此。有八星。《晉書·天文誌》:“南方東井八星,天之南門。”《廣雅》雲:“東井謂之鶉首。”
(2)鬼:在巨蟹座,有四星,星光均暗。中有一星團,晦夜可見,稱“積屍氣”。《廣雅》雲:“輿鬼謂之天廟。”因其似車廂,故稱輿;陰暗而謂之鬼。天廟為祭鬼神之所。
(3)柳:在長蛇座,有八星。《禮·月令》:“季秋之月,旦,柳中。”《爾雅》:“昧謂之柳。”“柳,鶉火也。”其像鳥嘴。
(4)星:有七星,在長蛇座。但該名較模糊。
(5)張:在長蛇座,有六星。《廣雅》:“張謂之鶉尾。”
(6)翼:星數最多,有二十二個,其象翼,故名。翼在巨爵座。《晉書,天文誌》:“翼為二十二星,天之樂府,主俳倡戲樂。”
(7)軫:有四星,在烏鴉座。如車廂的軫,後開一口。
(三)西方白虎
形象是一隻張牙舞爪的躍虎,四腳五爪、怒目短耳、長尾,作騰雲駕霧之姿。
(1)奎:有十六星,九座在仙女座,七座在雙魚座。
(2)婁:分三星,在白羊座。《爾雅》有“降婁,空婁也”。
(3)胃:有三星,在白羊座。《史記·天官書》雲:“胃為天倉。”似胃。天倉為庫房。
(4)昴:有七星,在金牛座。《尚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爾雅》:“大梁,昴也”。“西陸,昴也。”《廣雅》:“昴,謂之旄頭。”《詩經·小星》:“嘈彼小星,維參與昴。”
(5)畢:有八星,在金牛座。《爾雅》:“褐謂之畢。”《詩經,大東》:“有抹天畢。”抹,長貌,像掩兔之畢,有長柄。
(6)觜:有三星,在獵戶座。《史記·天官書》:“參為白虎。小三星隅置,曰觜觿,為虎首。”觜即嘴,如虎口。觿,銳角。觜觿,即口角。
(7)參:有七星,在獵戶座。《廣雅》:“參伐謂之大辰……參謂之實沈。”杜甫有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四)北方玄武
蛇繞於龜上的靈獸。
(1)鬥:在人馬座,有六星。箕、鬥都在黃道上,鬥在北,箕在南。《詩·大東》:“雛南在箕。”“雛北有鬥”非指北鬥七星。在黃道上的鬥稱鬥宿。
(2)牛:在摩羯座;有六星。《禮·月令》:“季春之月,旦,牽牛中。”“仲秋之月,昏,牽牛中。”《詩·大東》:“鯇彼牽牛,不認服箱。”《爾雅》:“河鼓謂之牽牛。”其實,在黃道上的牛才是牛宿,與織女星相對的才是牽牛星(河鼓)。
(3)女:有四星,在寶瓶座。《爾雅》:“婺女又謂之委女。”但這個女為女宿而非織女。
(4)虛:有二星,一在寶瓶座,一在小馬座。《爾雅》:“玄枵,虛也。陸,虛也。”
(5)危:有三星,一在寶瓶座,二在飛馬座。
(6)室:有二星,在飛馬座。《禮·月令》:“盂春之月,日在營室。”《詩,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於楚宮。”《爾雅》:“營室謂之定。”《廣雅》:“營室謂之豕韋。”
(7)壁:有二星,在飛馬座。《禮·月令》:“仲冬之月,昏,東壁中。”《爾雅》:“鯫觜之口,營室,東壁也。”注謂:“營東壁星,四方室似口,因名雲。”鯫音居,觜音子,鯫觜即星次名。
以上即二十八宿及其所屬各星。除此而外,還有啟明星、長庚星(或名太白星、大囂星)、天狼星、彗星、天津星(或名天漢、天江)等。
第五空間
通常,人們把陸地稱為第一空間,海洋稱為第二空間,空中稱為第三空間,宇宙空間稱為第四空間。近幾年來,西方航空界把300米以下的空間稱為“第五空間”。距離地麵300米以下的空域,地形複雜,地物阻隔,雷達發現角的可控度非常有限。因此,第五空間對於雷達,是一個未攻破的極地和“盲區”。第五空間又是現代製導式武器的“死角”。現代最先進的防空導彈,對付中、高空目標有很高的命中精度,但對低空目標卻難以捕捉和追蹤。精確製導武器對超低空目標,因距離太近,預警時間沒有充分保證,被視為防禦的“死角”,很難發揮作用。
“三九”
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冬至後第—個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有民謠:“一九二九難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有:“春打六九頭”(或五九尾),即六九的第一天(或五九的第九天)立春,自此天氣漸暖。
標準時間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是我國發播標準時間的權威機構。這裏有我國自己建造的大型銫原子鍾。這台銫原子鍾是國家標準鍾,準確度達到相當於三萬九千六百年不差一秒。一眼望去,鍾身是五米多長的不鏽鋼管,躺在工作台上,活像一尊大炮筒。這裏與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時間局保持著密切的聯係,定期向它提供觀測數據,進行對比協調。在時間服務值班室的計時器上,大珍珠般的燈泡在閃亮,上方清晰地顯示著標準北京時間幾時幾分幾秒。當然,我國實行夏時製以來,在夏時製期間,電視屏幕上的時間是夏令時,比這裏的時間要快一個小時。
據計量院提供的材料,1984年計量院開始利用電視試播標準時間。同年12月,利用電視發播標準頻率和時間信號通過了國家鑒定。電視屏幕的時間顯示與計量院的銫原子鍾結下姻緣。
還應指出,電視觀眾在電視屏幕上直接看到的是“可見的時間”,而在它的背麵還隱藏有“不可見的時間”。這個“不可見的時間”是專為對時間有嚴格要求的尖端科研單位服務的,隻能在示波器上看到它的蹤影。
小時
人們幾乎每天都要和鍾、表打交道,“幾點鍾”、“幾小時”這些話一天不知要說幾遍。可是為什麽要把兩個鍾點之間的間隔稱為小時呢?既然有“小時”,有沒有“大時”一詞呢?其實,“大時”的確是有過的,“小時”也是從“大時”引申而來的。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醜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鍾表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的時間一個鍾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北京時間
地球上不同地點的人,看到太陽通過天體子午線的時刻(即正午十二時)是不一樣的。為了統一,天文學家規定東西兩地相隔經度十五度,時間就差一小時。地球自轉一周為三百六十度,一天分成二十四小時,所以地球一小時就等於自轉十五度。國際上把全球分為二十四個“時區”,我國使用的是東經一百二十度的標準時間,屬於東八區,“北京時間”就是東八區時間。
“三伏”
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國獨有的“三伏”節氣,並都印在我國的日曆上,那麽,您知道“三伏”是怎麽來的嗎?
我國從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幹支紀日法”,即:把天幹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個字結合而得甲子、乙醜、丙寅等六十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漢時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金怕火燒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就規定從夏至日(陽曆6月21日或22日)後第三庚日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這樣,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這種規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伏天之所以酷熱,從日地關係上看,自春分日開始到夏天,太陽從直射赤道逐漸變為直射北回歸線。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一天北半球地麵接受的太陽熱量最多而散熱最少。但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並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後的伏天,特別是中伏和三伏天。
十二生肖
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開始以12地支配12種動物用來記時,叫做12時辰,也叫12生肖。這便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子時(夜11、12點):據說老鼠是深夜裏最活躍的動物,所以子時屬鼠。
醜時(後半夜1、2點):據說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醜時屬牛。
寅時(後半夜3、4點):寅字解析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動物是老虎,所以寅時屬虎。
卯時(早晨5、6點):據說此時為“大陰”(即月亮)的時間,傳說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時就屬兔。
辰時(早晨7、8點):據說此時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所以辰時屬龍。
巳時(上午9、10點):據說蛇最愛在此時利用青草作掩護,所以巳時屬蛇。
午時(上午11、12點):午時陽氣到頂,陰氣始生,正是駿馬馳騁的時候,所以午時屬馬。
未時(下午1、2點):據說羊在未時吃過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強,所以未時屬羊。
申時(下午3、4點):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時屬猴。
酉時(下午5、6點):此時正當日沒月出之際,古有“太陽金雞”的傳說,所以酉時屬雞。
戌時(晚7、8點):夜的開始,犬守夜,所以戌時屬犬。
亥時(晚9、10點):據說晚上9、10點鍾天地最混沌,而豬愛睡覺,混沌不清,所以亥時就屬豬。
這種十二生肖的稱謂,由來已久,約定俗成,並沒有什麽嚴格的科學根據。
節氣
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古的天文台“登封觀星台”(現存的建築遺跡,建於元初),坐落在古都洛陽東南的登封縣告成鎮。這座巍然挺拔的古建築遺跡,由高8.5米的“測景台”、長30.3米的“星天尺”組成。相傳周公曾風塵仆仆,從西周首都鎬京來到這裏,主持測量日影。台上至今還珍藏著公元724年唐代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測景台”五個字。
在觀察、測量太陽位置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我國古代人民把一年劃分為若幹“節氣”。春秋末年,根據每年“冬至”時刻的測定,推算出一年歲實是三百六十五點二五日,這在當時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數值,為準確預報季節、反映氣候寒暖變化創造了條件。《春秋》書中,已有許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記載。西漢時期問世的《淮南子·天文訓》則完整地記錄了全部“二十四節氣”。驚蟄、清明、穀雨等,這些名詞與天氣、物候的對應,足以證明它同農業、畜牧業及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它至今仍為我國人民所沿用,具有悠久的生命力。
日照時間長短
撒哈拉大沙漠東部的全年日照達97%,在4300小時以上。北極有最漫長的冬季,連續186天不見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