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1 自己寫字的紙
小明和小軍在一起玩,小明對小軍說:“我有一個辦法能讓紙自己寫字,你想看看嗎?”小軍感到很好奇,就讓小明展示給他看。
小明從陽台拿來一張紙,把它放在不易燃的水泥地上(也可以是土地或者磚地),用帶火星的木條輕輕地接觸紙上的某一個部位,紙上立即有火花出現了,並且緩緩地沿著一定的筆畫寫出了一個字。
你知道小明是怎樣讓紙自己寫字的嗎?
答案與解析
小明是利用香灰在紙上寫字的,因為香灰中含有一種含鉀物質,這種化合物可溶於水,並能降低紙的燃點,所以在紙上塗上香灰水比較容易燃燒,蔓延開來就像紙會自己寫字一樣。
具體的操作是這樣的:將燃燒後的香灰收集起來,放到杯子中加水搖勻。然後在吸管中塞入少許紙巾,製成過濾器,將香灰水緩慢倒入吸管中,從吸管另一端流出,讓過濾的液體流入另一個杯子,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液體了。
用毛筆蘸杯子裏的溶液,在一張白紙上寫字,但要讓筆畫連續不斷,這樣重複寫2~3遍。然後在字的起筆處記下記號,把紙晾幹即可進行上述小明的操作了。
遊戲2 自動剝皮的香蕉
小明沒等放學就餓得受不了了,放學後趕緊往家跑。
一進門看見桌子上有香蕉,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一連吃了幾根香蕉。這時候,爸爸下班也回來了,看見小明在吃香蕉,便對他說:“餓壞了吧,吃了這麽多香蕉,我看你現在也吃飽了,我給你出道難題。”爸爸拿起了一根小香蕉接著對小明說:“你能讓這根香蕉自己剝皮嗎?”
請問你知道該怎麽做嗎,如果你知道,那就幫幫小明吧!
答案與解析
做這個遊戲以前,先準備一根香蕉,一個酒瓶、一些度數比較高的白酒(有酒精更好)。
我們知道,在水果裏,香蕉是比較容易剝皮的,所以,如果我們這個遊戲做得成功,我們就可以親眼看到香蕉皮是怎樣“自行”脫落的。拿一根稍微熟過頭的香蕉,把末端的皮剝開一點兒備用。找一個瓶口能足以讓香蕉肉進到裏麵去的酒瓶(當然是選擇能滿足這個條件的香蕉更容易一些——也就是說選一個能進到瓶內的香蕉),在瓶內倒進少量白酒(或酒精),用一根點著的火柴或燃著的紙片把瓶內的酒點燃,然後立即把香蕉的末端放在瓶口上,使瓶口完全被香蕉肉堵住,讓香蕉皮搭在瓶口外麵。
這時,你會驚奇地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瓶子像是具有魔力,拚命地把香蕉往裏吞吸,還發出吵嚷聲。最後,香蕉肉被瓶子吸進去了,而香蕉皮卻“自行”脫落,留在了瓶口。原來,這是因為燃燒的白酒耗盡了空氣中的氧,瓶子裏的壓力比外麵的壓力小了,因此,外麵的空氣推著香蕉進入了瓶中。
如果放上香蕉以後,瓶口沒有被完全堵死,這個遊戲就不容易做成了。另外,如果是因為香蕉不太熟,遊戲沒有成功,你可以預先在香蕉皮上豎著劃兩三個切口,再做時,就會容易一些。
遊戲3 哪個落得快
一塊大石頭的重量是一塊小石頭重量的100倍,但是它們下落的加速度相等。你知道哪個下落得快嗎?為什麽?(不計空氣阻力)
答案與解析
我們通常覺得重的物體下落得快,但是實驗科學證明這是錯的。
牛頓第二定律表明,加速度和物體所受的重力成正比,與其質量成反比。這個公式為:
a=f/m
其中a代表加速度,f表示力,m是質量。因為質量引起的阻礙運動狀態改變的性質叫慣性,因此,一個大石塊重力是小石塊的100倍,其質量也是小石塊的100倍,兩者抵消,加速度不變。
一般來說,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海平麵附近的物體下落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遊戲4 杯子下的紙
在桌子上放一張白紙,然後用裝滿水的杯子把白紙壓住。這時,你能否隻用一隻手就把杯子下麵壓著的白紙抽出來。不許碰杯子,不許把杯子拉下桌麵,也不得讓杯中的水灑出來。
試試看,你能按照要求完成這個抽紙的動作嗎?
答案與解析
可能有人會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想把紙從杯子下麵抽出來。可是不論他們多麽小心,注定不會成功。這樣去抽紙,隻能拉動紙和杯子一起往前移動,紙卻抽不出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杯子底下猛地把紙抽出來。隻要你抽紙的時候不猶豫,不遲疑,敏捷地一抽,杯子隻會抖動一下,很快就不動了,而紙呢?已經從杯子底下抽出來了。這個遊戲成功的關鍵就是“迅速”,隻要你動作迅速,哪怕那隻裝水的杯子放在桌子邊上,也不會掉下來。當你迅速抽動白紙時杯子能保持原來的狀態不動,主要是由於慣性。是慣性使得杯子仍舊待在原地不動。
另外,做這個遊戲時,一定要把杯子外麵的水擦幹淨。杯子外麵一點兒也不能濕,否則是成功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