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事件簿:
我女兒蒙蒙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雖然我們家經濟條件一般,但為了她的將來著想,我還是把她送到了當地最好的學校。雖然成績不錯,但她在有錢人家的孩子麵前總有自卑感。我該怎麽辦?
家庭教育ABC:
自卑是人的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是由於連續的挫折、失敗造成的。自卑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低,缺乏自信心。
自卑心理既可以成為孩子奮發圖強、長大成人的內在動力,也可能發展成為極端,導致孩子退縮與孤獨。退縮與孤獨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的現象,是孩子自卑心理的特殊表現。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可是,偏偏有的孩子卻非常自卑,總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中,不求上進,自甘落後。一般來說,生活在以下家庭中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自卑感。
(1)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由於得不到足夠的父愛或母愛,與其他孩子相比,顯然缺少一種優越感,從而導致自卑。
(2)生活在崇尚“完美主義”家庭中的孩子,由於家長要求孩子將每一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但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於是孩子常常受到家長過多指責,使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而產生自卑。
(3)生活在家長能力特強的家庭中,孩子常會感到:爸爸媽媽樣樣都行,就是我不行。有時家長本身的行為也會妨礙孩子能力的發揮。尤其是父母處處代勞,事事包辦,使孩子很少有機會去處理問題,鍛煉能力,從而產生自卑。
(4)生活在家長作風粗暴、專橫家庭中的孩子,由於家長教育子女的方式簡單粗暴,或采取棍棒教育,常使孩子自尊心遭到創傷而產生自卑。
另外,心理學研究發現,父親自卑極易影響兒子,往往兒子也有自卑感;母親自卑可能影響女兒,往往女兒也有自卑感。這與兒子認同父親的角色,女兒認同母親的角色有關。意識到這一點後,家長應先問一下自己:“我,有沒有自卑?”因為教育子女首先應從家長自身做起,家長自卑,怎能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呢?
父母大學堂:
孩子需要以不斷的心理上的自我肯定,來獲取前進中必不可少的原動力。對自卑的孩子來說,擺脫自卑的陰影,樹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無疑更為重要。以下是專家提出的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幾個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的辦法:
(1)改變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備說話吞吞吐吐、走路畏縮等特點。從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便可改變他們的心態。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著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
(2)語言暗示法。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語言為孩子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之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3)預演勝利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敢接受挑戰時,就要求他們先在頭腦中想象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對於幫助孩子戰勝自卑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4)發揮長處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5)儲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畫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當人重新憶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時,又可重新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6)榜樣參照法。
自卑的孩子總是過多地看到自己的短處,常以己之短去比別人之長,結果越比越缺乏自信。針對這個問題,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偉人傳記,或給孩子講一些名人在童年時代的趣事,比如愛因斯坦3歲時才開口說話、愛迪生曾做過自己抱窩孵蛋的蠢事等,讓孩子明白任何人都是有缺點犯過錯誤的。而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因而退縮,而是不斷地超越自我,最後才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用榜樣激勵孩子,讓孩子產生“我也行,並不比別人差”的想法,這樣便能有效地增強孩子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7)成功體驗法。
挫折和指令常讓孩子缺乏自信。孩子往往害怕出錯,被父母罵或老師批評,於是就什麽事都不敢嚐試了。為此,父母不該給孩子提過多、過高的要求,而是要盡可能為孩子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父母不妨把孩子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與成績都記錄下來,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8)降格評估法。
孩子的自卑心理並不是完全天生的,而是因在生活中聽慣了別人大量否定性的評價產生的。由於經常受到父母和老師的批評,便逐漸產生了己不如人的心理。因此父母在提出某個要求時要盡量降格以求,要有意識地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例如孩子每次考試都不是很理想,上次考了80分左右,而這次隻考了70分,但你可以對孩子這樣說:“雖然你隻考了70分,但你所學的內容加深了,這本來也是個進步,相信你下次會考得更好。”這樣孩子本來自卑的心理就會有所改變,覺得隻要自己努力就能學好,從而自信心加強了。
聽故事學家教:
珊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
有一天,她在上學的路上到飾物店買了隻粉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讚美她戴上蝴蝶結很漂亮,珊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連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珊妮來到學校,迎麵碰上了她的老師,“珊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原來蝴蝶結早在出飾物店時就被人碰掉了。一天的美麗源於自信。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隻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愛心錦囊:
沒有自信便沒有成功。一個獲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為他自信。自信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而不自信則使可能變為不可能,使不可能變為毫無希望。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就是十分成功。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首先就被自己的自卑打倒了,更別說取得勝利了。
所以,成功的人首先需要樹立自信心。但自信不等於自負。自信的人不會驕傲,心胸也很開闊,因此可以引領自己到達成功彼岸。而自負卻相反,自負的人通常都很驕傲,驕傲的人通常都不會取得成功。
所以從現在開始,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1)客觀地評價自己。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要讓孩子學會盡力改變自己的缺點,同時也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這是一種基本的自我接受的態度。
(2)學會欣賞自己。
孩子應欣賞自己的長處,欣賞自身優秀的品質,用這種欣賞和讚美來增加自己的自我意識,增加自己的自我接受程度和自我價值感,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自信。
(3)積極地進行自我暗示。
積極地自我暗示是通過主觀作用使內心產生良好預期的一種自我刺激過程,它的特點是不要在行動之前就去體驗遭受失敗後的情緒,即使在不利的情況下,也要鼓勵自己信心百倍地去麵對,常用“我行”、“我能”來鼓勵自己,而不是用“我不行”、“我不能”來低估自己;在某些方麵處於弱勢的孩子,要看到自己的光明麵,並做出一番成績,這樣就可以克服自身的自卑與憂慮,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4)準確定位,調整目標。
在人生的道路上,並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滿足,所有的目標都能實現的。所以,除了要拋棄那些不合理的目標外,還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把目標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應該是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而且,在不同的階段還要對原有的目標進行調整。目標定得過高,脫離了主觀條件和客觀現實,可能永遠隻能在不斷的挫折中折磨自己,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和焦慮;目標太低,這種沒有通過必要的奮鬥和努力達到的目標,往往會消磨人的意誌,長此以往容易使人失去上進心。
如果孩子能不斷調整好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前進,在不斷獲得小的成功時一定會使自己增強信心,獲得自信。
(5)給自己放“電影”。
當孩子在自己感到灰心,對某件事情缺乏信心的時候,父母可以教會他將過去的成功經曆在腦海中放映,以確定自己是有能力的。感受成功經驗,也是重新樹立信心的方法。
(6)感謝困難。
困難和失敗對任何人都是在所難免的,它可能使人產生自卑情緒,如果能換個角度並科學地看待困難和失敗,就可以從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為下一次成功尋找機會。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困難,那麽他們就一次又一次地比別人強大,他們就又向成長邁進了。所以,在人生中是困難使我們成長、成熟,每一次戰勝困難就是一次大的進步,就是增長智慧和經驗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