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事件簿:
我家豆豆,今年6歲,上小學一年級,學習成績還可以,可就是交際能力太差了,平時總是一個人玩,其實他也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但不知道為什麽,他從不主動找小朋友去玩,這樣下去怎麽行啊。孩子交際能力差對以後的成長是不好的,可我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我該怎麽辦?
家庭教育ABC:
交際能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能力。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是社會動物,因此,人不可能獨立於社會而存在。一個人必須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會化過程,使自己逐漸成熟。”
父母大學堂:
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斷言:一個人事業之成功,30%取決於才能,而另70%則取決於其交際能力的大小,即能否與人、與人群進行十分妥善的協調。那麽,如何鍛煉孩子們的交際能力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可以帶領孩子或單獨安排孩子去親戚、朋友或鄰居家串門、做客。使孩子盡量多結識一些朋友,包括異性小朋友與成人及老人等忘年朋友。讓孩子在廣泛交往與結交眾多形形色色的朋友中學到更多知識,增加主動結交的膽量,使孩子的性格變得更為開朗、活潑、大方、合群,並逐步養成文明禮貌、謙虛與尊重朋友的良好品德。
(2)促使孩子多參加活動。
可以帶領孩子或單獨安排孩子去旅遊、探險、參加夏令營等,爭取讓孩子多參觀展覽、觀看演出、參加遊戲競答、競猜、演講或上台表演節目等活動,讓孩子盡可能多地與他人相處,在觀察世界時鍛煉交際能力,開闊眼界,豐富自己的頭腦。凡讓孩子單獨上陣的機會都可鍛煉孩子的膽量,使他們敢於在任何時候表現自己的才華,在與別人競爭時不會感到羞澀。
(3)故意讓孩子單獨出麵。
例如送孩子出遠門不讓大人陪送,安排孩子去送封信、打個電話,讓孩子獨自在家迎接並招待客人。特別讓孩子代替父母去串門拜訪,看望一個病人,去給某個長輩過生日,故意讓孩子代表家長去送一份禮物,去給家長開點藥,去為家庭購買物品,等等。總之,讓孩子見見世麵,讓他們既可嚐到經過自己努力後的勝利之甜,也讓他們受點遭受挫折之苦。
(4)當好孩子的交際參謀。
當孩子年齡較小時,交際方法、交際尺度及交際對象等皆掌握不準,父母及其他成人應當好參謀。例如,切不可與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切不可輕信陌生人,交際之中也應提高警惕,不可完全泄露隱私,尤其是家中的經濟狀況等秘密。
(5)為孩子的交際把關。
當孩子年齡尚小便萌生了對異性朋友的特殊好感而過於親密時,應主動給予“滅火”並講明道理;當他們為了小團體的友誼而欲圖違犯道德或法律時,要設法遏製;當孩子一味沉溺於交際而影響學業時,必須適度地潑一潑冷水。
聽故事學家教:
同學之間彼此不和,驚動了老師。
一天上課時,老師給每個人發了一張紙條,要求全班同學以最快的速度,寫出他們所不喜歡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學在30秒鍾之內,僅能想出一個,有的同學甚至一個也想不出來,但是另一些同學卻能一口氣列出15個之多。
老師將紙條逐一收上來,然後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那些列出不喜歡的人數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眾人所歡迎的,而那些沒有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很少的同學,也很少有人討厭他。
於是,老師得出一個結論:
大體而言,他們加諸於別人的批評,正是對他們自身的批評。
當你不喜歡他人時,相應的,別人也可能會不接納你,因為你所發出的不友善的信息,別人一樣可以感受得到。
愛心錦囊:
現在有不少人不善交際,不會交際,甚至害怕交際,有的孩子到了成年,還視交際如險灘,遲遲不敢把腳步邁出去。其實,一個善於交際、有禮貌的兒童會對他將來的人生有很好的影響;相反一個不善交際的孩子對他今後的發展也同樣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如孤僻、過於內向,等等。
所以應從小就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那麽,孩子如何能夠提高交際能力呢?
(1)認識與人交際的原則。
①平等交友、真誠相待
要知道我們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要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他們在校園裏,每天都和同學進行著大量的交流,有學習上的相互切磋;有生活中的相互幫助;更有心靈的相互溝通,這些都需要用真誠去維係。真誠是樸實的,它不需要慷慨激昂,也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它是多年以後你我收到友人的明信片時的那份激動。
②學會理解與寬容
作為同學、作為朋友,要學會理解。當同學、朋友遇到挫折、苦悶、壓抑時,他需要一個發泄情感的對象。如果能夠真誠、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訴說,就是對朋友莫大的理解。在傾聽過程中,不時插上一兩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話,引導他走出煩惱與不快的泥淖,他會覺得有這樣的朋友才是真的朋友。
(2)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體育是人與人直接正麵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膽量,這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於提高身體素質、培養活動興趣,也有利於提高交際能力。
(3)與朋友相互做客。
請同學或朋友來家做客或是去朋友和鄰居家串門,是鍛煉交際能力的機會。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考慮交談的方式和有關禮物的收送,如果與父母一道去,孩子就會成為“配角”,不用應酬,也沒有壓力。如果家裏來了客人,孩子可以主動去接待,特別是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
(4)與父母外出旅遊。
旅遊是一種開放性的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利用節假日可以讓家長帶孩子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到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去。在旅遊中,孩子可以觀察父母的交際方式或是主動要求去買車票、聯係住宿、購買遊園門票,這樣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了解新的交際內容。通過與陌生人打交道,可以增強他們在新環境中的應變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