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貞德被稱為“奧爾良的少女”,是法國的民族英雄、軍事家,天主教會的聖女。在英法百年戰爭時,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貢獻。是法國國家象征人物、在近六個世紀的時間裏一直吸引著法國人的想像力。
貞德出生在法國北部香檳與洛林交界處的杜列米村,從小就開始了牧女的生活。艱苦的生活使她逐漸成為一個性格堅強、不怕困難、敢於鬥爭的少女。
1428年,她3次求見王太子,陳述她的救國大計。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貞德以“戰爭總指揮”的頭銜。她全身甲胄,腰懸寶劍,捧著一麵大旗,上麵繡著“耶穌瑪麗亞”字樣,跨上戰馬,率領4000人,向奧爾良進發。
此時,奧爾良已被英軍包圍達半年之久。貞德先從英軍圍城的薄弱環節發動猛烈進攻,英軍難以抵擋,四散逃竄。4月29日晚8時,貞德騎著一匹白馬,在錦旗的前導下進入了奧爾良,全城軍民燃著火炬來歡迎她。奧爾良解放之鍾聲敲響了!貞德率領士氣高昂的法軍,迅速攻克了聖羅普要塞、奧古斯丁要塞、托裏斯要塞,敵人聞風喪膽,聽到貞德的名字就嚇得發抖。人們高唱讚美詩,歌頌貞德的戰功,稱她為“奧爾良的少女”。
5月8日,被英軍包圍209天的奧爾良終於解了圍。奧爾良戰役的勝利,扭轉了法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麵,從此戰爭朝著有利於法國的方向發展。接著,貞德又率軍收複了許多北方領土。貞德已經變成了“天使”,人們到處都在歌頌她,稱她是“聖人”。國王賜給她大量財帛和“貴族”稱號,她都拒絕接受,決心繼續完成解放法國的事業。
但是,宮廷貴族和查理七世的將軍們卻不滿意這位“平凡的農民丫頭”影響的擴大,他們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國人還厲害,便蓄意謀害貞德。1430年在康邊城附近的戰鬥中,當貞德及其部隊被英軍所逼、撤退回城時,這些封建主把她關在城外,最後竟以4萬法郎將她賣給了英國人。
最後,英國人決定以“巫女罪”將貞德處死,死刑於1431年5月30日在盧昂進行,目擊者描述了死刑的那一幕:貞德被綁在火刑柱上,她不斷的祈禱著,並向旁邊的牧師請求讓她握著一個小十字架。最後火被點燃,幾分鍾後,一切都結束了。英國人將燒焦的木炭撥開,暴露出焦黑的屍體,以向人群證明她的確死了,接著又燃燒了屍體一次,以避免她的骨灰被人收集。
貞德被處刑5年後的1436年5月30日,出現自報為貞德的女性。貞德的哥哥皮埃爾認為這個女性是真的貞德,受到附近城堡領主們的歡迎。同年秋天,她在當時是盧森堡公領地同領主羅伯特結婚了。1439年8月,這個貞德對奧爾良提出作為被她拯救的城市要求給予捐助。1440年,巴黎的法院下令調查此事,但這個貞德隨即消失。1457年,調查者認為假冒者損害了貞德的名譽,要求刪除所有假貞德的資料。
但另一份1457年的資料記載說,貞德是皇室的私生女。根據資料顯示,貞德是查理六世的皇後伊莎貝拉同表弟路易所生。路易王妃的兒子菲力普在1407年11月20日死去,路易也在同年11月23日被暗殺。貞德是王族的後裔,處刑的處刑極有可能是替身,貞德依然生存。但是,學者們普遍認為這事情是不可能的。至今,貞德是否被燒死,依然還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