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年正月十六,我在元宵節過後動身前往朝鮮半島,這次一樣是走海路,先去遼東奔沈陽,準備視察一番後再從遼河入海口坐船前往朝鮮的南部。
成行之前,內閣的幾位大臣極力反對我去遼東,更不想我去沈陽,他們說雖然皇太極以及女真一族都歸順了大明帝國,但是時日尚淺,皇太極還有一千左右的王府衛隊,那都是女真族的族中精銳,去了隻怕會有危險。
我笑著反駁道:“朕自問待女真族人如漢家子弟,相信這段時間以來的優撫政策肯定能讓他們心生歸屬感,諸位愛卿不要忘了,大明帝國的騎兵部隊多半都是由蒙古族和女真族的人組成,朕既然敢用他們為國之長城,那麽去趟遼東有何不可?再說朕會帶著近衛軍前往,安全問題愛卿們就不用擔心了。”
宋獻策見崇禎皇帝心意已決,口頭上不好再反駁什麽,但是私下裏把王二虎找了去,千叮嚀萬囑咐。
王二虎聽說崇禎皇帝要去遼東,嘴巴都樂的合不攏了,他自從做了崇禎皇帝的近衛後,一直沒什麽機會出去走到,這次崇禎皇帝把近衛軍全都帶著,他對崇禎皇帝的安全問題一點都不擔心,聽了宋獻策的囑托,他道:“大人盡管放心吧!有我老王在,保證皇上不會掉一根毫毛。”他敢誇下海口也是有所憑仗,近衛軍現在總兵力有三千人,其中宮禁近衛有八百人,京城近衛有兩千多人,全部裝備了最新最犀利的武器,戰鬥力和海軍陸戰隊旗鼓相當。
正月裏的天氣非常寒冷,冷風無孔不入,一個勁的往人的脖子、袖口裏鑽。我身穿棉服軍裝,身體顯得有些臃腫,頭頂雖然帶著棉帽子,但是仍然感到額頭冰涼。
“皇上,天津新港裏的戰艦剛好夠組建一支艦隊,也要一並帶往朝鮮嗎?”高弘圖身為工部尚書,這次去遼東和朝鮮都得陪同前往。
我搖搖頭道:“朕昨天看了李邦華的奏折,朝鮮造船廠已經製造出了十艘戰艦,盧象升的艦隊主力也都到了預定位置,朕乘坐的戰艦到了朝鮮後要馬上回來,京城附近沒有一支海軍是不行的。”
高弘圖點點頭道:“皇上,我們還是進船艙裏吧!外麵實在太冷了。”他跟著崇禎皇帝走進船艙,邊走邊道:“這次出征的戰艦基本上還裝備不了蒸汽機,真想看看裝有蒸汽機的戰船是什麽樣子啊!”
“那可比現在的戰艦速度快多了,裝載能力會大幅度提高,也就直接提升了戰鬥力,朕已經想過了,等朕平定了倭國,定國和羅汝才會師之後,大明帝國的海軍將會整體的換裝一次,那時候,才是大明帝國揚威世界的時候啊!”
高弘圖被崇禎皇帝的話語感染,道:“臣從來沒有想過大明帝國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跟臣之前的認識完全的不同了,如果臣這十年沒有呆在大明帝國,現在回來肯定會認為到了仙境呢!”
我微微一笑,道:“愛卿此言有奉承之嫌疑啊!朕知道大明帝國確實變化了很多,但是不足之處更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快速的崛起所產生的後遺症還沒有完全凸顯出來,沒有幾十年的時間,大明帝國是消化不了這些變革的。”
“臣隻要能一路走來,見證大明帝國的變遷,那就死而無憾,能成為大明帝國中興的見證人,為帝國的中興出一份力,臣這輩子值了。”高弘圖激動道。
我覺得高弘圖說的非常好,能夠親自的參與大明帝國的變革,確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足以不辜負數十年的生命了。
崇禎皇帝一行抵達遼東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隨著遼東的和平回歸,大明帝國的一些特定產物也都發展到了這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報館了,在短短的時間內,遼東已經有了六家報館,而且發行的是女真和漢語兩種版本。
每家報紙都用了大版麵報道了崇禎皇帝抵達遼東的消息,由此引發了很多討論,幾家報館的主筆紛紛親自操刀撰寫評論,高度的讚美了崇禎皇帝的遼東之行。
皇太極沒有料到崇禎皇帝會到遼東來,而且還要到沈陽來,這讓他在意外之餘又有些感慨,他覺得崇禎皇帝的個人魅力通過這次的遼東之行完全的放大了,別的暫且不說,普通的八旗子弟肯定會更加的把心貼向朝廷,而這個朝廷指的當然是大明帝國了。
嶽托騎著快馬來見皇太極,給皇太極送來了一個爆炸的消息,說莽古爾泰的一個家將帶著二百多人準備在沈陽刺殺崇禎皇帝。
“不爭氣的廢物,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不切實際的東西,刺殺崇禎皇帝?他是不是活的膩歪了……?”皇太極破口大罵。
嶽托遲疑了一下,道:“大……王爺,莽古爾泰的想法我能猜度到一二,他認為王爺還在沈陽,而果侖又是巡撫,一旦製住了崇禎皇帝,那麽大金國將會再度崛起……。”嶽托本想稱呼皇太極為大汗,可是想起皇太極的吩咐,馬上改了口。
皇太極歎了口氣,道:“嶽托,你也見過崇禎皇帝,你覺得崇禎皇帝是一個給別人留有機會的人嗎?本……本王不是傻子,大明帝國的政策在遼東施行的時間雖然還不到半年,但是已經把原本抱成一團的八旗子弟分化了,大明帝國的那些政策實在太厲害,就算本王現在反悔,跟著本王的人隻怕不到全族的一半啊!”
嶽托知道皇太極說的都是實情,能跟著皇太極忠心不二的人越來越少了,普通的八旗子弟的心已經被朝廷的那些政策而束縛住了,平心而論,嶽托覺得大明帝國在遼東下了很大的本錢,粗略估計光是花在普通八旗子弟身上的成本就不下三百銀元,人心,早就隨風而去了,也隻有莽古爾泰那樣的人才會想著逆天。
皇太極突然正色對嶽托說道:“你覺得崇禎皇帝會是宋太祖趙匡胤還是會成為宋太宗趙光義?”
嶽托起初沒明白皇太極是什麽意思,但是略微一想馬上明白了這二者的區別,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雖然剝奪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但是卻讓石守信等人性命無憂;而宋太宗則在南唐李後主投降後,變著法子的折磨李後主,甚至讓小周皇後去跟他睡覺,李後主的下場無疑是十分悲慘的。
“王爺,崇禎皇帝既不是趙匡胤也不是宋太宗,他是一個更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我現在總算明白了周瑜在臨死前為什麽會感歎既生瑜,何生亮了,王爺也是不世英雄,但是比崇禎皇帝還差了一些,希望我說這些王爺不要責怪。”嶽托見皇太極麵帶微笑,接著道:“崇禎皇帝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迫使王爺投降,這已經說明了他的心中並無陰險念頭,是真的不想在遼東動兵戈,隻要我們願意,做個富家翁絕對會一直終老的。”
皇太極哈哈笑道:“嶽托說的好,‘既生瑜、何生亮’,本王才算找到貼切形容本王心情的話語呀!你的分析和本王不謀而合,現在馬上把果侖找來,將那個敗家子收拾掉吧!”
嶽托知道皇太極現在雖然貴為遼王,但是真正握有實權的卻是以前的大學士,現在的巡撫大人果侖,想要拿住莽古爾泰還得果侖配合才行。
皚皚白雪之上,我披著毛皮大衣眺望著前方的沈陽城。
下船後我走了這一路,分別去了幾次普通老百姓的家裏,詢問了一些情況,所知讓我略感欣慰,說明果侖這個巡撫幹的還是非常稱職的,尤其是過年的時候還給女真族人家裏送了很多慰問品和銀元,真是深得我的真傳啊!
王二虎見崇禎皇帝站在那裏不走,道:“皇上,要告訴遼王一聲嗎?”在王二虎看來,崇禎皇帝必須要讓皇太極出來迎接才行,否則豈不失去了帝王應有的威信。
我沒回答王二虎的話,對身邊的高弘圖道:“愛卿似乎有所感觸啊!”
高弘圖道:“真正的踏上遼東才知道此地的地理非常不同,怪不得努爾哈赤會崛起,而萬曆以來數次用兵遼東皆不成功,這遼東確實是養人之地呀!皇上請看,這大雪封城之下,我大明兵馬可不容易行進呢!皇上能兵不血刃使遼東歸附,讓大明帝國的士兵少流血,正應了那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名言呀!”
高弘圖雖然不是在拍我馬屁,但是這話聽著真的十分順耳,萬分受用,道:“二虎,進城告訴果侖,就說朕來了,皇太極雖然是遼王,但是按照行政程序,朕這是來視察,當然要行政長官來接待了……。”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呢!在沈陽城方向傳來了密集的馬蹄聲,看來城裏的人是早就得到了消息呀!
“皇上,馬蹄聲有些不對勁。”王二虎雖然久不經戰陣,但是時常的訓練演習少不了,他馬上聽出了馬蹄聲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