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是時,天下大亂,立國八百年之久的大漢王朝走向了滅亡,想當初,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漢高祖林烈單人隻劍,率領八百壯士,起兵反抗當時的大周朝統治,僅僅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滌蕩亂世,一統天下,一手開創了八百年盛世,幾百年過後,林烈還是後世所尊崇的偶像,哪一個年輕人不想能夠成就一番這樣的功業?
創業容易守業難,幾百年過後,林烈的子孫早已經忘記了祖先的訓導,不知道開國的艱難,心中所想的,隻有孌童美女,肉林酒池,尤其到了末帝漢哀帝林倫,更是將“荒淫無道”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他從十三歲登基以來,每年進行一次繡女選拔,欲將天下絕色盡收宮中,到了他十七歲的時候,整個後宮佳麗已經數量過萬,在這麽多人之中,真正能夠見到皇帝的又能有幾人呢?就算是林倫天賦異稟也無法將雨露撒遍後宮,大多數人隻能是在這清冷的皇宮中,孤獨終老而已,這隻能怨林倫這奇怪的愛好——收集美女。
且先不說每年的一次繡女選拔會使多少家庭破裂(因為林倫的要求是,隻要長得漂亮,結婚了的也無所謂),多少**離子散,對於國家來說,單單每年國家為了後宮這些人的開銷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而且每次選繡的過程中,地方官員都要中飽私囊,趁機發上一筆小財,這樣一來,每年僅此一件事情,就已經對國家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但是,不得不說大漢王朝的基礎實在是太好了,被林倫這樣折騰下去,竟然幾年都還沒有崩潰的跡象,可是,林倫的另外一個癖好就讓人連生存的底線都不能保證了,他荒唐的認為,朕既是天子,既是皇帝,那麽,天下都是朕的,天下的土地也都是朕的,每個人使用朕的土地都要交稅!要交重稅!這樣一來,不僅是百姓,就算是貴族也難以存活了,因為林倫的稅收的委實太過離譜,基本上要收走土地七成以上的收益,這樣且不要說百姓,就算是地主、貴族們也都沒辦法活下去了,如果知道自己的後世子孫中出現了這樣一個活寶,恐怕林烈都要氣得爬起來重死一遍吧,這裏不得不提的是,林倫其實是很好的繼承了林氏一族的良好傳統——占有欲,隻不過他的占有欲太過罷了。
人是一種很能忍的動物,哪怕還有一點活路人就能忍下去,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對於百姓來說,根本就連一點活路都沒有了,於是,起義爆發了,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第一次起義爆發之後,全國各地的起義連綿不絕,人們心中的不滿情緒終於全部宣泄出來了,天下四十九個郡,有一半以上被卷入了農民起義的洪流之中,整個大漢王朝風雨飄搖,像是一座危房,隨時都可能會倒塌。說到這裏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麽強極一時的一個王朝會這麽容易被農民起義所擊垮呢?這其實主要源於王朝官員們的努力,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如此,臣子可知,對於農民起義,所有官員都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隻求保住自身的利益不受傷害,誰還管得了國家?誰還顧得上皇上?
於是,大漢王朝在上上下下的一齊努力下,急速朝滅亡行駛過去。
可是,誰也沒想到的是,給了大漢王朝最致命一擊的卻不是農民起義,而是來自王朝內部。大漢曆799年,大漢王朝的大將軍石義割據王朝四十九郡中的十六郡,擁兵八十萬,宣布獨立,立國號為大成,自稱大成王,設都城為晉陽。同年,大司馬衛景占據十三郡,擁兵六十萬,宣布獨立,立國號為大梁,都城為江都。一年後,王朝最後的二十個郡也分崩離析了,這主要源於楚江節度使聶智遠的功勞,石義獨立之後,派出二十萬大軍圍困龍都新陽,將曆時八百年之久古都新陽夷為平地,漢哀帝林倫帶著一應皇族倉皇出逃,逃至楚江節度使聶智遠處,聶智遠正想挾天子以令諸侯,高高興興的就收下了送上門來的林倫,可是,他漸漸發現,手中的林倫不僅沒有絲毫用處,反倒是個累贅,因此於大漢曆800年將林倫縊死,皇族一百七十三人盡皆斬首,自己割據十一郡,自稱周王,建立大周國,都城為新楚,擁兵五十萬,與大成、大梁成三足鼎立之勢,至此,曾經輝煌一時的大漢王朝終於土崩瓦解,不複存在了,林氏一族盡被誅殺,無一幸免。天下在八百年之後再次陷入混亂之中。
除了三大勢力之外,還有著幾個勢力存在,這些勢力雖然相對弱小,但是所謂夾縫中求生存,在三個強大勢力的夾縫中,這些勢力還是很好的存活了下來。他們分別是西涼、農民起義軍、河東郡和河西郡,西涼是王朝西涼節度使馬雲建立,馬雲占據了西涼四郡,自稱西涼王,定都城為西涼城,而農民起義軍則是被各路軍閥圍剿之後碩果僅存的最大的一股勢力,首領為秦龍、秦虎、秦豹三兄弟,他們占據了益陽、淮陽、睢陽三郡,河東、河西兩郡則分別為郡守張楚之、趙夢穀所有,兩郡雖然實力較弱,但是張、趙兩人為堂兄弟,向來共同進退,兩郡聯手倒也不容小覷。王朝解體之後,曾經一度形成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勢力,各個勢力互相傾軋,征戰不止,經曆了十年之久,才形成了這樣一個較為均衡的局麵,最後剩下了這七個勢力,一時間爭執不下,誰也奈何不得誰,三大勢力雖強,但是每當其中一個想要滅掉弱小勢力,弱小勢力總是結成聯盟共同抵抗,而且其它兩大勢力也會趁機偷襲,這樣就導致了三大勢力均想一統天下,但是卻隻能望而興歎,弱小勢力卻也隻能勉強自保,過得一日是一日。一時間誰也無法打破這個僵局,這樣一來,雖然百姓得到了暫時的和平,但是畢竟隻是鏡中花、水中月,隨時都會破滅。
此時在韓城,端坐在葉雲飛身邊的正是他的上司,天下七大勢力之一的河東郡郡守張楚之。張楚之此人在原來大漢王朝的時候就是河東郡的郡守,後來天下大亂,他為人心高氣傲,又不想依附於其他勢力,於是與自己的表弟,也就是河西郡的郡守趙夢穀二人聯合起兵,兩個人依舊分管河東河西二郡,結成聯盟,這樣一來,每個人都保持了各自的獨立,而二人結盟,也有效的增加了雙方的保障,兩郡兵力相加共有十五萬之多,雖然不能在這個亂世起到什麽太大的作用,但是用於自保卻是足夠了。
由於兩郡地勢臨近,互成犄角之勢,一方有難則另一方可迅速支援,所以倒也沒人敢於輕視他們,幾大勢力招降不成,雖然心中憤恨,但是兩人團結一致,外人不可離間,而且幾大勢力之間也互相提防,害怕自己被別人偷襲,所以這兩郡就分別以獨立的勢力被保留了下來,倒也不失為這個亂世之中的一道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