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王世貴正摟著幾個侍女丫頭賴在熱被窩裏嬉笑言歡說古論今呢!翠兒丫頭說:“老爺的那個真大。”紅兒丫頭說:“你沒見過大的,讓老爺給你講個大大的故事吧!”老爺說:“快上朝了,晚間來了再講吧。”翡兒丫頭說:“去也五八,不去也四十,您晚去半個時辰,他們能翻天?那個傻皇上還能怎麽樣你?”豔兒丫頭說:“老爺偏心,給她們講,不給我們講,就要聽那個大大的故事。”
老爺無奈,開口講道:
有一人那話兒極是雄偉龐大。一天河邊去洗澡,剛脫了褲子坐到岸邊一不小心那話兒就伸出來了。因是奇長無比,一頭竟到了河對岸。此時過來一個新媳婦,到了河邊歎道:“早晨回娘家時尚要乘船擺渡,眨眼間豎起一道橋,好神速!”新媳婦想罷,嫋嫋婷婷從“橋”上走過去了。這時又過來一個老頭,有點納悶,平空裏咋會長出這麽座怪橋呢?老人家端詳了片刻,心想新媳婦能過他也能過。於是老頭晃晃悠走到“橋”中央,見有茅草叢林,悠遮住太陽,很是愜意。遂掏出煙袋煙鍋,席地而坐,點火抽煙。吸完煙後把煙鍋往橋墩上輕輕一磕,這時“大橋”突然忽地舉了起來,將老頭“撲嗵”扔進河裏。老頭會水,好不容易從河裏爬出,埋怨道:“搞了半天是座吊橋,關城門也不給人事先招呼一聲,隻可惜了我那祖傳的煙袋鍋兒……”
這時忽聽家丁急急來報說:
“老爺,不好了,軍隊造反了!圍定四麵城門,午朝門外也聚滿了數千士兵,手執刀斧劍戟,大聲呼喊口號:太後不出,死不瞑目!雲雲。”
王丞相急忙讓丫環侍候著提上褲子,一感覺不對,怎麽沒穿內褲?找了半天褲叉子,又把長褲脫了,重新穿了一遍。慌慌亂亂,緊緊張張,好一陣才算整理清楚。
老王這人一輩子就喜歡舞文弄墨,撰寫文章。自小就遵循“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古訓,從不和人打架鬥毆、使橫撒潑、爭勇鬥狠的,動轍以拳腿相加、大打出手更是為君子所嗤之以鼻不屑置辯的。他靠自己的真本事考取進士,由七品縣令做起,步步高升,直到位極人臣,權傾天下,也算是沒有白來人間一回。人就怕不知足,按說王老這一生也算可以了,如若早死幾年,沒準還落個大大的忠臣結局。事就出到先皇死了之後,遴選皇子的大權落入他手,這回老家夥突然萌發了私心,百裏挑一,紫玉龍冠扣到傻子頭上。傻子當政,等於是他說了算。朝中上下,惟他獨尊,文武百官有事先找他商量請示匯報,小皇上倒成了小傀儡。這時他忽然才悟出一個道理:坐天下竟原來這麽容易!
王丞相的野心日益膨脹,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朝野上下就統統換成了他的人手,唯獨剩下佟氏一家。正當他外借番兵,推波助濫就要事成之際,沒料想半道上殺出個沒把兒的小人物。小太監別看人小,可是個鬼精靈。憑他那點本事竟能平定番寇之亂?還在邊關置下八萬雄兵,而且班師後一直牢牢抓住兵權不放。好在,這個太監原來是個假的,既然他和女兒已經玉成了那事,還生了個小太子。一婿半子嘛,將來外孫兒坐了天下,還不等於是他老王家的一半,所以他才算勉強忍下這口氣。
他老王已經不找事了,怎麽還敢有人找事?說什麽“太後不出,死不瞑目”?太後不像她的傻兒子,是個人精。她一旦臨朝稱製,豈還有他王世貴說話的地方?如果再查出五年前那事,那還了得?
王丞相邊想邊嘀咕,說話間轎子已到了午朝門外。兵士們見了他也不打也不罵,隻是自顧自地呼喊口號:“請皇太後垂簾聽政!”真是反了天了,王丞相心想,一個女人在家不好好做女紅,太後太後,後宮享受,出來做什麽官呀!男人都死光了嗎?
小皇上一看王丞相上朝,老遠裏急忙就喊道:“亞父相父,你說這事該咋辦才好?”
王書貴拿眼往小太監這邊瞅了瞅,沒好氣地說:“你問我幹啥?你問你的皇弟呀!”
傻皇上從老丞相這裏討不來主意,隻好又把目光轉向小太監,說:“皇弟呀,你老半天不吭聲,你倒是幫朕出出主意啊!”
小太監往前一站,道了聲萬歲,奏曰:“老太太臨朝稱製萬萬不可!”
“什麽什麽?朕的老娘才四十三歲,你竟把她呼為老太太,有那麽老嗎?朕媽也是你媽,有你這麽不尊重老人的嗎?”傻皇上不悅,駁斥道。
“潘尚書既然說是不可,臣也以為不可。”王書貴眼前一亮,以為小太監向著他說話了。
“你倆倒說得好聽,哪外麵的兵士誰去說?”小皇上眼皮子上的事要緊,不由問道。
“誰的兵誰去說。”王丞相斜眼瞟了瞟小太監。
“皇弟還是你去。”小皇上又轉向小太監。
“他們提的條件能答應嗎?”小太監不懷好意的注視著小皇上,眼睛的餘光卻落在王丞相的身上。
“堅決不能答應,母雞打鳴,公雞下蛋,這不是翻了天嗎?”王書貴氣急敗壞的說。
“哪咱們就在這兒幹耗著,午飯也別吃,晚飯也別吃,睡覺也在朝堂上。”小太監不冷不熱的揶揄道。
“你剛才不是說老什麽不能臨朝嗎?”王丞相反問道。
“我是說不能臨朝稱製,沒有說不能垂簾聽政?有什麽了不起,無非就是多把椅子,又不是沒地方坐?”小太監嘟嘟囔囔的說。
“是啊是啊!不就是多把椅子的事嗎?這事就這麽定了,來呀,傳朕的旨意,答應鬧事兵士的條件。”
王丞相突然發現小太監原來才是一條白眼狼!事到臨頭和他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裏頭,或者說他們壓根就不是同一條船上的客。如此看來,他們家宴客的那些好酒好菜統統喂狗了!不用猜測,這場兵變肯定又是他搞的鬼,他到底想幹什麽,傻子都明白,唯獨皇上不清楚。如再不據理力爭,後果不堪設想,他覺著自己勢單力薄,拿眼神四處搜羅他的黨羽。
奈何這幾位,以文世昌為首,個個都是進士出身,熟讀詩書,滿腹經綸,讓他們口誅筆伐、指桑罵槐、唇槍舌劍乃是行家裏手,真要動真格的,不行!外麵有數萬兵馬搖旗呐喊,大兵壓城,不提防衝進來幾個,秀才遇到兵,有理都說不清的,給他們那些愣頭青講什麽講?索性還是徐庶進曹營---不開口的好。
王丞相還要說話,小皇上那兒聖旨已經擬定。小太監將皇上的公文捧在手裏,問王書貴:
“老丞相,這旨是宣還是不宣?”
王書貴手足無措,當然不敢違抗聖命,隻得順水推舟說:“宣呀!皇上的旨意怎麽能不宣呢?”
小皇上一輩子就辦了這麽一件聰明事。
憑心而論,皇太後佟碧玉信守婦道,並非擅權之人,本不想垂簾聽政幹預朝政,落下罵名。可是她不出山,有人就要謀算她的性命,皇太後最終也被逼上梁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