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陽謀(三)
皇城校場上,戰鼓齊鳴,旌旗飄展。校場四周站哨的士兵都興奮的看著校場裏對壘的兩撥軍士,口裏高聲叫喊著‘殺啊!殺啊!’仿佛正在對壘的使他們一般。
崇禎、文武官員們高座平台之上,看著兩撥軍馬井然有序,散發出來的肅殺之氣刺激了整個校場的士兵,心中也不禁嘀咕,這二人打敗金虜,也並非他們剛才所說那般,全靠皇上坐鎮朝中再加上一點好運氣。至少,他們手底下的士兵比起京營厲害多了,八十人的相互對壘所散發出來的氣勢不比往年皇上閱兵時一千京營軍士散發的氣勢低。
隨著一聲常常號角,朱震、吳三桂各自拔出要種武器,他們都是用刀。長刀向前一指,大喝一聲:“殺!”士兵們操著早已取下尖頭的長槍向前殺去。
這是校場比武,所以不需要任何戰術,更不需要計謀了。八十名士兵分成兩隊,各自捉對廝殺,而身為將領,朱震的對手自然是吳三桂了。
‘當’的一聲,朱震、吳三桂兩人手中寶刀相交,綻出一絲火花來。朱震趁著這個當兒,高聲問道:“我手中寶刀名喚鳴鴻,是我馳援開封時周王殿下所送,相傳此刀乃黃帝采集首山之銅所鑄,重二十八斤十三兩,刀長三尺九寸。吳將軍手中寶刀,看起來似乎不比我的差。”說完,卻小聲的說了一句:“最厲害的是吳兄裝模作樣的本事,世人都知道吳兄雖然勇冠三軍,卻是一莽夫耳,愚弟卻知,吳兄智謀過人,最善於審時度勢,權謀之術更是精通無比。”後麵這幾句話說得端是小聲,加上校場上一片殺喊聲、鳴鼓聲。除了吳三桂,誰也沒聽到。
吳三桂聽到朱震所言,並不覺得意外。所謂以己度人,同是一方領兵大將的朱震能猜透他的心思,原在正常之中。所以他小聲也回道:“朱賢弟也不差,愚兄聽聞賢弟故意在皇上麵前指責王承恩,還哭著請求皇上給你做主,這不是裝模作樣,又是做什麽?還有你別告訴我不知道這鳴鴻刀曾經被漢武帝賜給東方朔,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叫出來,還不是在裝傻?”說完這幾句,才大聲說道:“好刀!不愧是黃帝采集首山之銅所鑄。我手中寶刀雖沒有顯赫出身,但卻絲毫不比朱將軍手中寶刀差。它是我初任遼東都督指揮副使之時,親自監督遼東軍器局所鑄。名曰翎翅金背刀,重八十一斤整,刀長四尺三寸。我軍之中,隻有我一人能使得動,朱將軍要小心了。”
平台上觀戰的崇禎看著朱震和吳三桂,心中甚喜,果然是兩員勇將。朱震手中武器竟然是鳴鴻寶刀,還朱恭枵送的,待會朕的好好問問。
而文武大臣卻是議論紛紛,都在猜測著朱震和吳三桂誰更厲害。有支持朱震的,也有支持吳三桂的。
校場上,捉對廝殺的士兵不知是有默契,在故意演戲,還是真的勢均力敵,殺得難解難分。總之一團混戰,精彩至極,卻很難讓人看出勝負。朱震和吳三桂又接戰了幾個回合,吳三桂雙手舉刀,狠狠的向朱震劈來,朱震舉刀相迎,又是‘砰’的一聲,聲音之大,竟然蓋過了校場的殺喊之聲。吳三桂大聲喝道:“朱將軍好手勁,居然硬接我這一刀。你是第二個,第一個是號稱金虜第一勇士的鼇拜!”私下裏又小聲嘀咕道:“賢弟,所謂以己度人,我們這些鎮守一方的大將看似風光,其中凶險之處,卻是有苦自知。你看那左良玉,囂張無忌,也正因為如此,皇上才容他至今日。若是他韜光養晦,精煉士兵,我敢肯定,皇上早就不惜一切代價把他除了。”
朱震硬接了吳三桂一刀,虎口隱隱發麻。心想他‘勇冠三軍’果然不是吹出來的,這樣威猛的一刀,若是再多來幾記,自己肯定招架不住。手上卻絲毫不示弱,把刀收回,單手持刀,猛地朝吳三桂腰間削去,同是大聲喝道:“鼇拜比之洛芳如何,吳將軍可知洛芳乃是我手下敗將。來而不往非禮也,吳將軍也接朱某一刀!”喝完之後,才小聲說道:“可惜朱某起初之時無人指點,在山東做了不少幼稚之事。如今皇上對我疑心已起,若想打消皇上心中疑慮,尚有不少困難啊!”
崇禎端坐龍椅之上,聽到朱震和吳三桂的言語,心中甚是欣慰。金虜第一勇士敵不過吳三桂,金虜驍勇戰將洛芳被朱震生擒。有此二人,再不懼金虜矣!
吳三桂見朱震單手持刀削來,隱隱間夾有風雷之聲,心中一凜,不敢大意,把刀尖向朱震手中寶刀刀背挑去,以挑破削,想把朱震那一刀挑開。朱震見狀,向前踏出一步,同是在半途把刀式一變,該削為刺,刀尖直指吳三桂胸前,這一招赫然就是朱震在丹山所遇老道所教的武當玄功刀十六式中第十五式‘進步中刺’。吳三桂改下挑為上挑,刀尖正好挑在朱震刀刃上,兩人均向前一步,刀與刀之間頓時發出哢嚓哢嚓的摩擦聲來。朱震和吳三桂頓時麵麵相對,距離不到一尺。
朱震神秘一笑,說道:“吳兄,愚弟有個提議,我們兩家結成聯盟如何?不管皇上動我們中哪一個,另外一個便舉兵呼應,你我一南一北,皇上必定有所顧忌,不敢妄動。”
話剛說完,朱震用力把刀向下一壓,借著彈力在空中翻出一個跟頭,同是用力把刀向後一揮,吳三桂聽得腦後傳來風聲,回身揮刀一擋,‘當’的一聲,朱震接著刀勢,腳尖在地上一掂,躍身而起,揮刀直砍吳三桂頭頂!
這一翻一躍,正是十六式玄功刀中的第三式‘龍騰虎躍’。玄功刀內涵武當養生之道,招招蘊含著深刻的中國傳統哲理奧妙,但卻以中庸為主,沒有太大的殺傷力,唯獨這一招龍騰虎躍,隱含著獵獵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