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三回 隆孝養迭呈冊寶泄逆謀立正典刑

  卻說趙世延為四川平章政事,雖經逮問,究竟燕、蜀遼遠,往返需時,未能刻日到京,京中帝位已虛,太子應承大統,自然擇日登陛,遂於三月十一日即帝位於大明殿。循例大赦,當即頒詔道:

  洪維太祖皇帝,膺期撫運,肇開帝業;世祖皇帝,神機睿略,統一四海,以聖繼聖。迨我先皇帝至仁厚德,涵濡群生,君臨萬國,十年於茲。以社稷之遠圖,定天下之大本,協謀宗親,授予冊寶。方春宮之與政,遽昭考之賓天,諸王貴戚,元勳碩輔,鹹謂朕宜體先帝付托之重,皇太後擁護之慈,既深係於人心,詎可虛於神器?合詞勸進,誠意交孚,乃於三月十一日即皇帝位於大明殿,可大赦天下,鹹與維新!此詔。

  即位後,追號先帝為仁宗皇帝,尊皇太後弘吉剌氏為太皇太後,皇後鴻吉哩氏為皇太後。先是皇太後擬專國政,以和世少有英氣,恐不易製,不若太子碩德八剌,較為謙和,因此亦勸仁宗舍侄立子。仁宗既受權奸的慫恿,複承母後的勸告,所以決定主意,立碩德八剌為太子。

  至仁宗殂後,太子居喪,所有政務,太後擬專任鐵木迭兒,獨斷獨行,偏太子嚐出來幹涉,免不得有些介意。到了即位的日子,太後也算來賀。太子見了太後,詞色少嚴。太後回至興聖宮,暗自悔恨道:“我不該命立此兒!”死多活少,亦可少休。嗣是太後變喜成憂,漸漸的釀成疾病了。惟太皇太後冊文,元代未有此舉,乃由詞臣珥筆,敬謹撰成。其文雲:

  王政之先,無以加考;人倫之本,莫大尊親。肆予臨禦之初,首舉推崇之典。恭維太皇太後陛下,仁施薄博,明燭幽微,愛自居淵潛之宮,已有母天下之望。方武宗之北狩,適成廟之賓天,旋克振於乾綱,諒再安於宗祐,雖有在躬之曆數,實司創業之艱難,儀式表於慈闈,動協謀於先帝,莫究補天之妙,尤如扶日之升。位履至尊,兩翼成於聖子;嗣登大寶,複擁佑於藐躬,矧德邁塗山,功高文母,是宜加於四宇,或益衍於徽稱。謹奉玉冊玉寶,加上尊號,曰: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全德泰寧福慶徽文崇佑太皇太後。於戲!茲雖涉於虛名,庶庸申於善頌。九州四海,養未足於孝心;萬歲千秋,願永膺於壽祉。錄太皇太後冊文,所以愧之也。

  又有皇太後冊文一篇,亦寫得玉潤珠圓。其文雲:

  坤承乾德,所以著兩儀之稱;母統父尊,所以崇一體之號。故因親而立愛,宜考禮以正名。恭惟聖母溫慈惠和,淑哲端懿,上以奉宗祧之重,下以敘倫紀之常。恢王化於二南,嗣徽音於三母。輔佐先考,憂勤警戒之慮深,擁佑眇躬,撫育提攜之恩至。迨於今日,紹我丕基,規模一出於慈闈,付托益彰於祖訓。致天下之養以為樂,未足盡於孝心;極域中之大以為尊,庶可尊其懿美。式遵貴貴之義,用罄親親之情,謹遣某官某奉冊上尊號曰皇太後。伏維周宗綿綿,長信穆穆,備洛書之錫福,粲坤極之儀天,啟佑後人,永錫胤祚!元代之立皇太後,莫如仁宗後之正,且亦獲令終,故亦舉冊交並錄之。

  太皇太後及皇太後,遞受諸王百官朝賀,說不盡的繁文縟節,小子也不必細敘。

  單說太子碩德八剌既已嗣位,因身後廟號英宗,小子此後遂沿稱英宗二字。英宗大赦後,複封賞群臣,特進鐵木迭兒為上柱國太師,並詔中外毋沮議鐵木迭兒敕令。鐵木迭兒愈加橫行,降李孟為集賢侍講學士,召他就職,在鐵木迭兒的意思,逆料李孟必不肯來,就好說他違旨不臣,心懷怨望,大大的加一罪名。不料李孟聞命,欣然就道。途次遇著翰林學士劉賡,正來慰問,遂與偕行至京,立赴集賢院中。

  宣徽使以聞,並奏請李孟到任,例應賜酒。英宗愕然道:“李道複乃肯俯就集賢麽?”適鐵木迭兒子巴爾濟蘇在側,便與語道:“你等說他不肯舉命,今果何如?”巴爾濟蘇俯首無言。英宗複召見李孟,慰勞有加,由是讒不得行。李孟嚐語人道:“老臣待罪中書,無補國事,聖恩高厚,不奪俸祿,今已老了,欲圖報稱,恐亦無及了!”英宗聞言,格外稱善。未幾卒於官,禦史累章辨誣,有旨複職,尋複追贈太保,進封魏國公,諡文忠。史稱皇慶、延祐時,每一亂命,人必謂由鐵木迭兒所為;得一善政,必歸李孟,所以中外知名。可奈母後擅權,僉人用事,以致懷忠未遂,齎誌以終,這也真是可惜呢!究竟流芳百世,不同遺臭萬年,人亦何苦為鐵木迭兒,不為李道複耶。

  是年五月,英宗幸上都,鐵木迭兒隨駕同去,他想中害留守賀巴延,使人往報,故意遲延一日。巴延計算道裏,須五日方到,不料第四日午後,車駕已抵上都,累得巴延手忙腳亂,不及衣冠,先迎詔使,隨後方穿了朝服,出迎英宗。俟英宗入居行宮,鐵木迭兒即劾奏巴延便服迎詔,坐大不敬罪,請即肅懲。英宗不欲究治,偏鐵木迭兒抗聲道:“如此逆臣,還好姑息麽?此時不嚴行究辦,將來臣下玩法,如何處治?”說得英宗不能不從。遂將賀巴延褫職,下五府雜治。鐵木迭兒密囑府吏,令將巴延置死,可憐秉正不阿的賀留守,為了張弼一案,觸怒權奸,竟被他傾陷,冤冤枉枉的慘斃獄中。府吏報稱巴延病死,由鐵木迭兒作證,就使英宗知他舞弊,也隻好模糊過去。

  嗣鐵木迭兒聞知趙世延已械係至都,飛飭刑部從嚴審訊。刑部又暗囑世延從弟,教他堅執前言,不得稍縱,於是世延從弟胥益兒哈呼,與世延對簿,全不管弟兄情誼,一味瞎造,咬定世延罪狀。貨利之壞人心術,至於如此!世延先與爭辯,嗣見刑部左袒從弟,轉忿為笑道:“我的弟兄,從前還是安分,不敢如此撒謊,今日驟然昧良,必是有人道壞,我想你等官吏,也須存點公道,明察曲直,不要專附權奸,構陷善類。須知天道昭彰,報應不爽,一時得勢,能保得住將來麽?”刑部猶大聲嗬叱,世延道:“何必如此!鐵太師仇我一人,隻教我死便休,必導人為非,嗾吏作奸,計亦太拙呢!”胥益兒哈呼聞著兄言,倒也自知理屈,寂然無語,偏刑部鍛煉成獄,奏請置諸極典。會英宗已返燕都,覽刑部奏牘,批諭世延犯法,已在赦前,現經大赦,毋庸再議等語。

  看官!你想這鐵木迭兒用盡心思,想害世延,如何就肯幹休?當下入奏英宗,以世延罪符十惡,不應輕赦。英宗不從,鐵木迭兒複命刑部屬吏,威嚇世延,逼令自裁。世延道:“我若負罪,應該明正典刑,藉伸國法,何必要我自盡!”刑部亦弄得沒法,尋思暗殺世延,偏英宗下詔刑部,飭他慎重羈囚,不得私自用刑。想亦由巴延斃獄之故。世延乃得安住獄中,鐵木迭兒複令侍臣伺間奏請。會英宗出獵北涼亭,台官或上書諫阻,英宗不允。侍臣遂乘間進言道:“獵狩是我朝祖製,例難廢輟。台臣無端諫阻,借此邀名,此風殊不可長,即如前禦史中丞趙世延,遇事輒言,朝中都稱他敢諫,其實都是沽名釣譽,舞文弄法呢。”英宗道:“你等為鐵木迭兒作說客麽?世延忠誠,先帝尚敬禮有加,隻鐵木迭兒與他有嫌,定欲加他死罪,朕豈肯替鐵木迭兒報複私仇?你等亦不必向朕饒舌!”英宗不愧英明,但既明知世延無罪,何不即為昭雪,立命釋放,想是明哲有餘,剛斷不足,所以後卒遇弑。侍臣被英宗窺破私情,不禁麵頰發赤,忙跪下叩首,齊稱萬歲。借此遮羞,亦是一法。

  嗣後世延從弟自思言涉虛誣,不敢再質,竟爾逃去。後來世延尚囚係兩年,至拜住入相,代他伸冤,方得釋放,這且按下。

  再說鐵木迭兒欲殺世延,始終不得英宗聽信,心中很是憤悶,隨入見太皇太後,適太皇太後抱病,奄臥在床,由鐵木迭兒慰問一番。太皇太後也無情無緒的答了數語。鐵木迭兒複與談起朝事,太皇太後長歎數聲。鐵木迭兒道:“嗣皇帝很是英明,慈躬何故長歎?”太皇太後道:“我老了,你亦須見機知退,一朝天子一朝臣,休得自罹羅網!”為鐵木迭兒計,恰是周到。鐵木迭兒聞了這語,恍似冷水澆頭,把身上的熱度,降至冰點以下,頓時瞪目無言。

  忽閃出一老婦道:“太皇太後慈體不寧,正為了嗣皇帝!”語未說完,已被太皇太後聽著,便瞋目視老婦道:“你亦不必多說了,我病死後,你等不必入宮,大家若有良心,每歲春秋,肯把老身紀念,奠杯清酒,算不枉伴我半生!”言至此,潸然下淚。這等情形,都是激動人心,後來謀逆,不得謂非彼釀成。那老婦亦陪著嗚咽。鐵木迭兒也不知不覺的淒楚起來。看官欲知老婦名氏,由小子乘暇補出,此婦非別,就是上文敘過的亦列失八。

  亦列失八嗚咽了一回,便對著鐵木迭兒以目示意,鐵木迭兒即起身告別。赤列失八也隨了出來,邀鐵木迭兒另入別室,彼此坐定。赤列失八道:“太皇太後的情狀,太師曾瞧透麽?”鐵木迭兒無語,隻用手理須,緩緩兒的拂拭。繪出奸狀。惹動亦列失八的焦躁,不禁冷笑道:“好一位從容坐鎮的太師!事近燃眉,還要理須何用?”鐵木迭兒道:“國家並沒有亂事,你為何這般慌張?”亦列失八道:“太皇太後的病源,實從嗣皇激成。太皇太後要做的事,嗣皇帝多半不從,太師身秉國鈞,理應為主分憂,奈何袖手旁觀,反不若我婦人小子呢?”亦列失八也是一長舌婦。鐵木迭兒道:“據你說來,教我如何處置?”亦列失八道:“這是太師故作癡呆哩。”再激一語。鐵木迭兒道:“我並非癡呆,實是一時沒法。既蒙指示,還須求教!”亦列失八道:“我一婦人,何知國計!就使有些愚見,太師亦必不見從。”又下激語。鐵木迭兒道:“古來智婦,計畫多勝過男子,彼此相知,何必過諱!”亦列失八欲言又默,沉吟了好一歇,鐵木迭兒起坐,密語亦列失八道:“有話不妨直談,無論甚麽大事,我誓不漏風聲!”亦列失八道:“果真麽?”鐵木迭兒道:“有如天日!”亦列失八正要吐謀,複出至門外,四顧一周,然後轉入室內,與鐵木迭兒附耳密語。鐵木迭兒先尚點首,繼即搖頭,又繼即發言道:“我卻不能!”亦列失八道:“太師不泄秘謀,料可行得。”鐵木迭兒道:“我已宣誓,你休疑心!隻我不便幫忙,你等須要諒我!”置身局外,刁狡尤甚。亦列失八道:“事若得成,太師亦與有力,但未知天意如何?”鐵木迭兒道:“我不任咎,何敢任功!”隨即辭出。

  亦列失八遂與平章政事黑驢、徽政使失列門,及平章政事哈克繖、禦史大夫脫忒哈,密議了許多次,專待機會到來,以便發作。不意英宗運祚未終,偏出了一位開國元勳的後裔,翊佐新君,窺破奸謀,令一場弑逆大案,化作霧盡煙消。這人為誰?名叫拜住,乃是木華黎後嗣安童之孫。每敘大忠奸,必鄭重出名。此是作者令人注目處。

  拜住五歲喪父,賴母教養成人。母怯烈氏年二十二,寡居守節,拜住有所動作,必稟承母訓。偶一越禮,母即譙訶不少貸,以此飭躬維謹,練達成材。不沒賢母。初襲為宿衛長,尋進任大司徒,熟諳掌故,饒有聲望。英宗在東宮時,已聞拜住名,遣使召見。拜住道:“嫌疑所關,君子宜慎!我掌天子宿衛,私自往來東宮,我固得罪,皇太子亦幹不便,請為我善辭!”來使返報英宗,英宗稱善不置。

  既而即位,即擢拜住平章政事,且隨時召見,令他密訪奸黨。拜住日夕留意,既略聞黑驢等事,便入奏英宗。英宗命內外官吏設法偵查,果得黑驢等謀變詳情。原來英宗有心報本,擬四時躬享太廟,命禮部與中書翰林等集議典禮。議畢複奏,無非踵事增華,所有法駕祭服,應格外修備,先祭三日,宜出宿齋宮,表明誠潔等情,英宗自然準奏。黑驢等既已聞命,便與失列門商議,將乘英宗出宿齋宮,遣盜入刺。會英宗複擢拜住為左丞相,把哈克繖罷職,命出任嶺北行省。哈克繖悻悻不平,走告失列門,失到門即引為同誌,複陰報亦列失八,決議提早行事,改圖廢立,誰知謀變益亟,漏泄愈快。

  英宗既知此事,立召拜住入議。拜住道:“這等奸人,擅權已久,早應把他誅黜;今幸上天癉惡,得泄逆謀,及此不除,更待何時!英宗尚未及答,拜住複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萬一奸黨生疑,弄兵構禍,恐怕都門以內,必致大亂。”英宗動容道:“朕誌已決,卿為我效力,擒此奸邪!”拜住即退,召集衛士千名,四處擒拿,不到一日,已將黑驢、失列門、哈克繖、脫忒哈等,一律拿到,複把亦列失八,亦擒出宮中。罪人既得,即複奏英宗,請交刑官鞫問。英宗道:“他若借太皇太後為詞,朕反措詞為難,不如速誅為是!”此言甚是。拜住領命,即飭將四男一婦,如法捆綁,推出國門外,斬首伏法。小子有詩詠此事道:

  上蒼複幬本無私,莫謂天心不一知!

  禍福惟憑人自召,及身戮沒悔嫌遲。

  五犯伏法以後,未知鐵木迭兒有無獲罪!容至下麵說明。

  本回賡續前文,仍是敘述奸黨肆行不法事。開首錄太皇太後冊文,所以明禍階之有。自太皇太後為順宗正妃,母以子貴,築宮頤養,二子一孫,皆為天子,自來後妃之極遇,鮮有逾此者。乃東朝既正,淫恣無忌,內則亦列失八用事,外則鐵木迭兒、失列門、哈克繖等,朋比為奸,至於宮廷謀變,幾成大逆,微丞相拜住,不待南坡之弑,而英宗已飲刃矣。故本回為群奸立傳,實不啻為太後立傳,宮闈濁亂之弊,固有若是其甚者!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道德經
5偽自由書
6北戶錄
7茶經
8長短經
9長生殿
10傳習錄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

  • 新論

    作者:【漢】桓譚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第一 本造 秦呂不韋請迎高妙,作《呂氏春秋》。漢之淮南王聘天下辯通,以著篇章。書成,皆布之都市,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