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1-10 09:40:24)

懷念X-JAPAN——懇請哪位大俠出手貼一曲來源:尖尖於04-03-0321:11:27[檔案][博客][舊帖][轉至博客][給我悄悄話]還記得他們的鼓手嗎?那家夥純粹就是個天才,且不可一世。
這咋暖還寒的早春,這陰晴不定的三月,連代表宿命的櫻花都提前趕來湊熱鬧——這次熱鬧,叫傷感。
傷感和春天一起到來,花粉一樣無影無蹤,花粉症一樣真實的難受,想抓住什麽,總是一拳揮在空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1-10 09:39:08)

尖尖按:心口啊莫要這麽厲害地跳,X-Japan香港演唱會1月17日我已然搞到票!還算好的位置吧,1290大洋!不過這樣就能親自看到Yoshiki,當然合算啦!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japan_best&MsgID=312
單調話題不喜勿入)關於X-JAPAN來源:尖尖於04-03-1903:27:00[檔案][博客][舊帖][轉至博客][給我悄悄話]我一直不覺得自己很羅嗦很主觀很偏見,不僅不,而且還滿以為自己很果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1-08 20:16:30)


今天才打開收到了幾天的《紅布綠花朵》,本著“高人推薦的我就一定不爭先恐後”的原則,從老六那兒買小娟的限量版既不是支持六哥也不是向中國原創音樂致敬,而是歲末的時候我突然就想給自己送個新年禮物。既然是新年禮物,那就不能再是作為聖誕禮物的化妝品、生日禮物的衣服和包、跳槽周年紀念的手機以及向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致敬的雙立人廚具係列……不知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1-08 10:05:55)
聽說新電影《梅蘭芳》的二當家在接受什麽采訪時很真誠地說就算張國榮還在世也不適合扮演梅蘭芳,因為梅蘭芳雖然“作為旦角之王,他在台上那是比女人還女人,可是在舞台下絕對不是一個陰柔的人,不是同性戀,他是個堂堂正正有男子氣概的男人……”。陰柔的人=同性戀=不堂堂正正的沒有男子氣概的男人然後好像還要=張國榮?!梅蘭芳本人不陰柔、異性戀、堂堂正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1-11 07:43:12)
我一直都為自己的生日得瑟不已:11月11日(不知道是不是11時),好看,好記還好好特別的感覺哦!每次告訴別人e-mail地址時,總是很不耐煩地強調:xxxx後麵4個1,就是我生日啦!
忘了從哪一天起,1111變成了光棍節,原理據說是4條1——這是什麽邏輯!4根1不剛好兩雙筷子?兩雙筷子正好舉案齊眉你請我請指點魚肉怎麽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光棍呢?這怎麽也比1月11號、11月1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30 21:06:49)

聶紺弩(1903—1986)《一九四九年在中國》(1949年2月)
(分為三章,其中第三章“答謝”第三節“給毛澤東”)
其詩雲:“毛澤東,我們的旗幟,東方的列寧、史太林,讀書人的孔子,農民的及時雨,老太婆的觀世音,孤兒的慈母,絕嗣者的愛兒,罪犯的赦書,逃亡者的通行證,教徒們的釋迦牟尼、耶穌、漠罕默德。地主、買辦、四大家族、洋大人的活無常,舊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21 21:21:24)
“關於音樂這條路,別人走過的我欣賞並且保持距離,沒人走過的我探索並且堅持下去。”——邱晨曾這樣述說十年心路曆程。“我沒有跟著高舉那樣的旗幟,但實際的行動卻符合這個標準,甚至還自立門派,多衝擊出了一塊新的領域。”——羅大佑這樣評說自己與台灣的民歌運動的關係—————————————分界線————————————實際上,我今天聽的是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21 21:19:03)
“多年的戰地攝影師生涯裏,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如何處理憤怒,把憤怒轉為一種能清晰視野的能量,而不是遮蔽我的視線。”——詹姆斯.納希微說。作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戰地攝影師,納希微一生走過大半個地球,南愛爾蘭、朝鮮、阿富汗、盧旺達、南非、波斯尼亞、車臣、耶路撒冷、科索沃……見過這個世界無數恐怖悲慘的人和事。戰爭、貧窮、饑餓、毀滅、死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21 21:17:48)
修改管理評論雖然我像醫院提倡母乳喂養一樣地要求自己放棄網上行樂及早恢複寫字自救,但是我還是必須要承認:網上、陌生人的家裏,我總能遭遇到那些一語中我心底、簡直就像是理想中的我自己的文字——那種感覺,估計就和伯牙聽到子期的琴聲一樣。我走過不多的路,見過不多的人,讀過不多的書——從現在起,我要在有限的餘生中把那些完全想我所想、又嚴重超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買了兩本書,一本《跨過厚厚的大紅門》,一本《喬冠華、龔澎——我的父親母親》。
坦白地說,書裏要說的那些事兒那些人早在我買書前就道聽途說了不少,現在兩本買來一起看,完全是出於敬業的八卦精神:同一個時代,同一個人物,讓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被不同地描述的。
雖然章含之貴為名媛號稱傳奇,但是家學淵源完全從她的文筆她的邏輯裏看不出來,不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