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另ZT一油文;
從前有一個人,名字叫孔子。有一天他失戀了,於是跑到河邊,感慨一番,然後說:“
逝者如斯夫”。於是他決定去尋找愛人,竟然跑遍了列國,一路之上很有感觸,常常說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妻焉”。後來在南[
閱讀全文]
不知道,不過憤怒用得好,能成好詩.例英國有名的憤怒詩文章來源:oneline於2006-05-1812:24:46ToEdwardFitzgerald
byRobertBrowning
Ichanceduponanewbookyesterday;
Iopenedit,and,wheremyfingerlay
'Twixtpageanduncutpage,thesewordsIread-
Somesixorsevenatmost-andlearnedthereby
Thatyou,Fitzgerald,whombyearandeye
Sheneverknew,"thankedGodmywifewasdead."
Aye,dead!andwereyours...[
閱讀全文]
點點兒的這個新口袋,開始裝新思想,啟蒙於大度佛兄,(見諒,又亂戴帽子了),一笑了之。。。*****************口袋(ZT)
你要伸手到我口袋裏
你就會發覺有東西
那究竟是什麽東西?
你得伸手到我口袋裏
若得要留下點小東西
你就不要離開這裏
若就想拿些點東西
若要伸手別進我袋裏
我的口袋裏
多了點東西
口袋裏的我
少了點東西
若[
閱讀全文]
一、辯解
我寫長詩總是迫不得已。出於某種巨大的元素對我的召喚,也是因為我有太多的話要說,這些元素和偉大材料的東西總會漲破我的詩歌外殼。為了詩歌本身——和現代世界藝術對精神的壟斷和優勢——我得舍棄我大部分的精神材料,直到它們成為詩歌。
在一首詩(《土地》)裏,我要說的是,由於喪失了土地,這些現代的漂泊無依的靈魂必須尋找一種代替品—[
閱讀全文]
論唐朝人的和諧生存和希臘人的悲劇生存李新建(一)中國人的天空和希臘人的海
從上古文明的天真中心,即從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二百年,世界各地興起了各種學說,悲劇意識、拯救宗教、啟蒙哲學不可遏止地爆炸了,那蔚為壯觀的景象至今尚保存在我們的記憶中。這也就是雅斯貝爾斯所謂的"軸心時代"。讓我們分別注目東方和西方,那時候中國正是老莊、孔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