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最近聽了幾段相聲,總是拿《金瓶梅》當典型,低級趣味的典型,逗哏的每提到一次,捧哏的就做出嘴裏嚼了砂子的似的反應,好像看《金瓶梅》是多麽不堪的事情。觀眾的笑聲也滿是附和之意,雖然多數人隻聽過故事,未必真的讀過《金瓶梅》,即便讀過也不知道都看到了什麽。讀書這件事如果不是以考試為目的隻求記住人雲亦雲的標準答案,就純粹是一件主觀的事,見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常峙節興衝衝揣著西門慶給的銀子回家,進門先挨了老婆一頓臭罵。如果他此時囊中空空,不要說罵,老婆的一個眼神都能讓他受傷,而口袋裏有銀子,承受能力就強了百倍,他不說話,等老婆罵完,“輕輕把袖裏的銀子摸將出來,放在桌上,打開瞧著道: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閃閃,響當當無價之寶,滿身通麻了,恨沒口水咽你下去。你早些來時,不受這淫婦幾場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5-08 03:49:00)
中年夫妻的業餘時間怎樣消磨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關在房間裏難免磕磕碰碰,老人孩子不在眼前無所顧忌,吵鬧可以無上限升級。半老的人也經不起情緒的動蕩,長期的壓抑隱忍會生病,口袋又沒有實力支撐高昂的醫藥費。 沒事的時候一起出去走走是個絕好的辦法,尤其是萬物生發的春天,滿眼新鮮的花花朵朵可以任性飽看,身邊人已被歲月艱難地證明了不離不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寫作能打動人的唯一途徑就是真實。一句真心話勝過一篇漂亮的假話。不能不承認的是有些作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說的不是真話,他隻是拿著筆麵對一張白紙的時候過於鄭重,像演員即將登台,想在觀眾麵前展示最好的自己,粉飾不可避免,粉飾得越用心真話就越少。一篇不夠坦誠的文章像一件材料、設計都精良的衣服,唯一的不足就是沒有靈魂。這個也不能全怪作者,讀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世界上有那麽一種老女人,胸無點墨、虛偽狡詐,表麵裝成一副菩薩麵孔,內心一片荒蕪冷酷無情,偏偏又位高權重,對她看不順眼的花花朵朵痛下殺手,因此她的周圍看似清淨,實際上死氣沉沉。王夫人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寶玉曾說結婚前女兒像一顆珠子,結婚後就成了魚眼睛。這是寶玉的誤區,其實無論婚前婚後,魚眼睛就是魚眼睛,從來就不是珠子。寶玉的話是說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現實世界,西門慶是這個世界上最沒隱私的男人,他大半生的一言一行、一飲一啄、發家史、獵豔過程、甚至生理反應都被人白紙黑字寫在紙上,最有趣的是《金瓶梅》的作者還不知是誰,西門慶要報仇,都找不到人。古詩有雲“紙上得來終覺淺”,不管後人從字裏行間怎麽把西門慶扒得底褲都不剩,終有些作者不肯明說的東西在那裏攪得讀者心煩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5-07 05:02:40)
想要是好吃的是做孩子時最感興趣的事,找到好吃的是長大後最費心思的事。做飯的人一天之內至少有三次想到吃什麽。有時候很快就想好食譜,多數的時候都反複掂量,營養搭配、味道調和、不能跟前兩天重複。有時候想好了做的時候又改,重新排布總要費一番功夫。能幾十年如一日做下來,原因很簡單:有人吃就得有人做。吃飯是一切人生意義的基礎,誰也省不掉。將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紅樓夢》裏說到男女關係的地方不少,混亂肮髒程度不遜於《金瓶梅》。不同的是《金瓶梅》的世界就是一片汙泥濁水,汙濁混亂是常態,而《紅樓夢》是個清清世界,掩蓋在錦繡之下的烏雲濁霧見不得天日,反而更彰顯了情的美麗動人。文中最早出現的男女關係是寶玉和襲人。寶玉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子送的可卿不算。從生理衛生角度情欲初發總有個總有個貌似引導者的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說不上是幾歲,開始有記憶而記憶比較模糊的時期,家就是一鋪暖暖的火炕。窗玻璃上潔白閃亮的冰花組成各種光怪陸離的圖案,有時是深山茂林裏掩著小小的茅亭,有時是壁立千仞其間生滿茂密的古鬆,還有時是縮微的春日,一片繁花爛漫。 鄰居常常來串門,進了門就脫鞋上炕,東家長西家短說閑話,眼麵前的話說完,驀地安靜下來,或回味前麵的話,或努力搜索接下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5-06 03:21:21)
小區門口來一輛大車,裝好的一袋袋土豆、玉米,還有大捆的香菜都被散亂地扔在車邊的柏油路上,非常便宜。圍著的一群人互相嘀咕著才幾塊錢,可是誰也不肯當第一個買主。賣菜的小夥子站在車旁滿臉不屑,隻管把一捆捆香菜“嗟來之食”一樣扔在這些人腳邊。有人從地上撈起一捆香菜去結賬了,圍觀的人立刻慌了,七手八腳拿起一捆不滿意再拿另一捆,空氣裏散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