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4-04-17 21:19:11)
我的北漂生涯中國人誰沒有北京夢?1969年9月正是文化大革命高潮時期。我被工廠的軍管會陰差陽錯地派到了北京去參加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在萬壽路後解放軍勤學院住了100多天。那一年我26歲。自幼聽慣了《我愛北京天安門》歌聲,今天來到了紫禁瞻仰宏偉莊嚴的故宮。《讓我們蕩起雙槳》電影歌曲裏的綠樹紅牆和白塔之間為增添了自己的身影慶幸不已。當年我們隻是遊客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與青島圖書館的故事 膠澳子 青島圖書館當年對我不借書 1962年20歲的我因大饑荒輟學成了一位社會失業青年。讀書成了我消磨時光的唯一精神寄托。我第一次走進魚山路37號青島市圖書館的大門時真被它那恢宏壯麗的青島萬字會建築震懾並吸引。更敬重它1924年創立《膠澳圖書館》的曆史及那些浩如煙海的藏書。 這裏是知識的海洋 知識就是力量 我來了,我想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4-16 19:17:58)
憶青島老友王甸基 (一) 60年前1963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在青島市立醫院附近毗鄰江蘇路聖保羅基督教堂的禹城路上的一座民國小樓裏有五個青年人正在圍著桌子專心致誌地輪流背誦《詩經.國風》。他們人手一本新版北大中文係的研究生教材《先秦文學史參資料料》。這裏是王甸基的家。五人為: 王甸基27歲街道臨時工 張懋祥24歲市南教育局工作擅草書 崔華23歲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6]
[7]
[8]
[9]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