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退休進行時

趕上老留末班車,計劃退休中。歡迎已經退休和計劃退休中的兄弟姐妹們交流指教。
博文

以下是我賬戶中原有的基金。 今天(06/07/2024)做了如下操作 定投VOO/JEPQ/SCHD(注:在Income/Dividend類別中加了JEPQ); 清空VCR/FDIS/IHI而買入JEPQ/SCHD。 我原來說過初步計劃是保留BalancedFund/LargeBlendFund/LargeGrowthFund,調整板塊基金。接下來調整的想法是保留板塊基金中的VGT/FTEC,伺機清空IGV/XSD轉而買JEPQ/JEPI/SCHD。目的就是一個:逐步增加被動收入為退休做準備。 目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6-01 09:06:13)

前麵我提到過大部分人對音樂的接觸都是從流行音樂開始的。對我而言,鄧麗君羅大佑等的作品少年時就有耳聞,而後譚詠麟,費翔,蘇芮,齊秦,李宗盛,童安格,林憶蓮葉倩文等的歌曲則我留下了青年時期的烙印。崔健,黑豹早期,汪峰我也聽。就連像彭麗媛宋祖英這樣唱主旋律的我也覺得不錯。當然到目前為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最喜歡的還是刀郎的音樂作品。特別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原以為我的CD收藏英語篇會比我上一篇更令。過段時間來發CD收藏中文篇和英文篇對比一下。發之前先來發一篇披頭士Yesterday的吉他獨奏並附上吉他譜子。 聲明:純屬業餘愛好目的是自娛自樂(練習的時候連節拍器都沒用,完全憑感覺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90年代初以練習英語聽力的理由終於買了一個雜牌隨身聽。那時日本愛華索尼是比較好的牌子,但是我囊中羞澀買不起。之後聽流行音樂的時間絕對是比聽英語聽力的時間多。 那時我不定期地到報刊雜誌亭買“音像世界”期刊。最先接觸到並喜歡的歌有 MichaelBolton:"whenamanlovesawoman","saidIloveyoubutIlied" RichardMarx:"Rightherewaiting" EricClapton:"tearsin[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5-09 08:07:09)

從我發的一些博文來看,有關退休投資理財比較受歡迎。今天來發一篇冷門的,並且隻發到我博客不發文學城其它任何論壇。以後也許會有更冷門的。早在我上大學的第二年,自帶一把破木吉他參加了由高年級同學舉辦的吉他彈唱培訓班。因為我是樂盲,上了3,4次課後完全跟不上培訓班的節奏。沒到2個月我學習吉他的熱情之火就被澆滅了。上了研究生後,理查德克萊德曼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選擇incomefund如JEPI的原因是因為資金不夠充足。 按照可投資資產能產生3.65%現金流來算,如果需求是稅前收入15萬,兩口子SS能拿5萬,那麽資產帶來的現金隻需10萬因此可投資資產就隻要275萬了。這就比較容易達到。估計不少家庭到退休時僅退休賬戶就能達到。 如果資產多餘275萬,需求仍然是稅前15萬的話,我會降低JEPI的分配增加SCHD/VOO甚至放些到現金部分。 如果資產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很多人包括文學城投壇的牛人們對退休後的資產有焦慮。在此我來分享我退休後爭取不動本金的資產配置計劃,僅供大家批評指正。根據下表和我原來分享的開銷表來看,我是不需要這麽多本金的。但是為了計劃多一點的富餘量而做到心安。 從上表來看我的配置大約會帶來3.65%現金流。每月產生的現金供日常月開銷,每季度才有的現金供興趣愛好開銷(如大家經常討論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按理說我作為一個理工男好像沒有資格談論文藝方麵的東西,殊不知不少理工男年少時也有文藝青年夢,也有抱著吉他彈唱吸引姑娘的憧憬。即使沒有此夢,也多多少少喜歡各種不同種類的文藝作品。流行音樂無疑是大家接觸最多的。鄧麗君,羅大佑,侯德健等的作品少年時就有耳聞,而後譚詠麟,費翔,齊秦,蘇芮,李宗盛,童安格,林憶蓮,葉倩文等的作品則給我留下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3年7月19日(中國時間)刀郎發布他的音樂專輯山歌廖哉。我從外地坐飛機回家那天正好是7月18日晚上,一到家就趕上刀郎的新專輯熱點,特別是歌曲羅刹海市。隨後刀郎入住抖音,陸陸續續在抖音上發布音樂視頻。我本來就喜歡刀郎的大部分老歌,新歌出來後更是著迷。他抖音上的每個MV我都至少看/聽過幾百遍因為我每天做晚飯都會選上一首循環一邊做飯一邊聽。 他在202[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農村絕大部分家裏都很窮,我家也不例外。用的就不用說,吃的也不好,很少能吃到葷菜。但是在我的記憶中我確實沒有餓過肚子。這裏我來說說兒時的農村飲食。 那時候是沒有錢買任何吃的,每家每戶基本上是自給自足。主食是米飯,一日三餐都是米飯。大米就來自自己種的水稻。生產隊時,交完公糧後按人口分到每個家庭的穀子基本上是夠吃的。我們村裏反而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