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5-07-01 14:44:40)
CitadelTacticalTradingFund:三大核心環節 模塊 典型做法 個人投資者可借鑒 信號(AlphaGeneration) •雙引擎:量化因子+基本麵事件——同一隻股票既跑機器學習α(如短期資金流、板塊動量),又由行業分析師覆蓋重大事件(並購、盈利指引)(africa.businessinsider.com)•跨資產相對價值:股指vs.波動率期權、國債vs.利率互換,利用價差均值回複(luxalgo.com)•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Themarketcanstayirrationallongerthanyoucanstaysolvent.” “市場非理性的時間,往往比你保持償付能力的時間更長。” 2.句子拆解 英文短語 中文含義 關鍵點 Themarket 市場(整體投資者行為) 指股市、債市等任何金融市場 canstayirrational 可以持續非理性 價格可能長期偏離基本麵 longerthan 比&hel...[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以下內容結合彼得·林奇(PeterLynch)的投資理念與2025年中旬的美股市場環境,提出一種“以指數為核心、兼顧林奇選股思路”的投資方法。文中先簡要回顧林奇的核心理論,再結合當前市場特點,詳細闡述如何運用這些理念構建一個以指數型基金為主的核心—衛星(Core-Satellite)投資組合。 一、林奇投資理念回顧 從生活中發現機會
林奇強調,普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5-05-01 18:34:58)
量化交易常用的算法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經典策略類算法 經典的量化交易策略,是量化領域基礎與核心,通常包括: 趨勢跟蹤(TrendFollowing) 算法舉例: 移動平均線交叉策略(MovingAverageCrossover) 動量交易(MomentumTrading) 趨勢過濾器策略(如ADX指標) 均值回歸(MeanReversion) 算法舉例: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TimeframeCovered:April2024–March2025 TopChart:SPY(S&P500ETF)
BottomChart:CNNFear&GreedIndex ????KeyObservations&Correlations 1.April–May2024 Fear&GreedIndex:RapiddeclineintoExtremeFear SPY:Droppedsharply,butstartedstabilizingandformingabottom ?Perfectcontrarianopportunity—Fearpeaked,SPYbottomedshortlyafter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內容及背景近期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在采訪和公開場合談及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的風險,發表了一係列引人關注的言論。具體而言,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被問及2025年美國經濟是否可能陷入衰退時,並未正麵否認這一可能性,隻表示“我不喜歡預測這樣的事情”,並強調當前美國經濟正處於一個“過渡期”(午盤:三大股指悉數走低特朗普關稅威脅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5-02-25 16:23:51)
“當下既永恒”這一命題,既有東方哲學、神秘主義的味道,也能在西方哲學與現代科學的部分理論中找到呼應。它的核心主旨是:我們所體驗到的“此刻”(thepresent)不隻是短暫的一瞬,更可被視為一個包含無限深度與廣度的“永恒之境”。以下從哲學、宗教/靈修、科學、以及心理學四個層麵探討這一觀點。一、哲學視角:永恒主義與現象學的視域 永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句話出自“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通常被譯為“短期來看,市場是投票機;長期來看,市場是稱重機。”它常被用來說明股票市場短期與長期價格變動的差異,以及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 1.短期:市場是“投票機” 在短期內,市場價格更多地由投資者的情緒、關注度和資金進出等因素驅動。就好比一場投票,受到市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導語:近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24年財報中發布了最新的《致股東信》。在這封股東信中,有大量有價值的關鍵信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巴菲特的投資秘密 巴菲特/作者礪石商業評論/出品 在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中,都會附有一份公司核心管理層寫給公司投資者的《致股東信》,這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進行溝通的一種很好手段。在全球商業界,有兩家公司高層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七章(也有版本標為七十七章)。這句話的字麵含義以及其背後蘊含的思想大致如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指的是“自然”或“道”(宇宙的根本法則)。 “損有餘”即減少過剩的部分,“補不足”則填補不足之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