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東南的博客

記性不好,寫得很慢,所憶所思,存下一點點
個人資料
西北東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雖然菜地小,每年也都要在菜地邊角上種幾棵長豇豆,體現多樣性。但是,總是結的不多,品種也不大好,肉薄,還很容易變老,有如雞肋。 今年五月底,朋友來問我要多餘的黃瓜和絲瓜苗,也帶給我幾粒她多出來的豇豆種子,我就像往年一樣在菜地東南角挖了四個坑,種下8粒豇豆,比往年遲了好些日子。 六月、七月,許多網友秀豇豆垂簾、豇豆飛瀑的時候,我家豇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和許多朋友一樣,非常喜歡荷花。本地植物園有個荷花塘,雖然遠點,每一、兩年必去探訪、拍照。兩年前,在家壇看到一位網友的帖子,才知道在自家也可以種出美麗荷花,從此賞荷、拍荷不再受時間、空間限製,真是太好了,很想一試。 今年四月中旬,收到朋友精心包裹、裝盒寄來的藕根,每一個小芽尖都完好無損,非常開心。請教學習一番後,挖了些塘泥,將藕種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6-04-21 17:15:49)

3月24日,星期天,早上起來就見漫天大雪,紛紛揚揚,煞是好看。 春分(3月20日)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在國內,立春之後,人們就說新春漸漸來臨了。在美國,春分才是春季的第一天。聽說,春分這天在伊朗被定為新年第一天。不管怎麽說,這場雪確是春雪無疑。 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成為這個冬季最大一場雪。不僅地麵和房頂上堆滿了厚厚的雪,而且由於這次的雪比較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好像從6、7歲開始,我的記憶才比較清楚,之前,相當混沌。 我6、7歲的時候,大概因為不具備舉家遷往上海的條件,父親還是一人在上海工作。媽媽則帶著奶奶和我們幾個孩子住在鎮江,大約一年多。那是一個院子,中間是天井,我們住左邊的一排房,中間一間是堂屋,兩頭的兩間是臥室。院子裏有沒有住別人,卻記不得了。大門框上麵有門牌號碼:山門口街20號,是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段時間,有個帖子提到上海的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想起每天從淩晨到深夜,在我們那個小家屬院牆外的馬路上往返行駛的20路和21路無軌電車。 中山公園是離家最近的一個大公園,乘20路或21路,都是4站路(鎮寧路、江蘇路、定西路、中山公園)就到。和家人、同學去過很多次,尤其喜歡那一大架漂亮的紫藤花和一年一度的金魚展、菊花展。然而,後來最常想起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了很多網友的帖子,發現人的記憶差別真是很大啊。我自己對於遠期的事情往往記不住,不是沒有印象就是隻記得畫麵或片段。而有些人卻不僅能記住幾十年前的事情,還記得當時的細節,包括若幹人的對話等等,後者更適合回首當年。希望各位多寫,都是曆史。 貼出家中老人記得的幾首北京兒歌,1949年以前的,不知後來還流行不流行,希望北京的同學們補充指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20 12:31:27)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首帖子,發現人的記憶差別真是很大啊。我自己對遠期的事情往往記不住,不是沒有印象就是隻記得畫麵或片段。而有些人卻不僅能記住幾十年前的事情,還記住了當時的細節,包括若幹人的對話等等。後者更適合回首當年,希望各位多寫,都是曆史, 貼出家中老人記起的幾首北京兒歌,1949年以前的,不知後來還流行不流行,希望北京的同學們補充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續) 久別重逢 除了我和G的各種巧合外,G還有另外一段奇緣,這就是她和Z的久別重逢。這是他們的故事,我不大詳知細節,但當時也是我們班的一段佳話,也寫在這兒吧。
Z是分在5班的一個男生,瘦瘦高高,比我們幾個大兩歲。他來自哈爾濱,也是幹部子弟,一來就當了團幹部。可能是過了若幹天吧,G和Z才敢互相確認彼此。原來他們都是浙江人,小時候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一年,我們係新生人數很多,共有三百多人,女生約占1/10。在大階梯教室開過迎新大會後,宣布將全體新生分為8個小班,我被分在5班。
育才初遇 5班有4個女生,1個是北京女孩F,另外3個都來自上海,G和T,還有我。論年齡,4個人是同一年出生。論身高,北京女孩F最高,173cm,G瘦高,170cm,T是纖細中等個,我是把平均身高往下拉的那個,為此一直有點自卑。(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更希望大家說說你們所見所聞的真實故事。 平鋪直敘。話說慶祝抗戰勝利,北平居民紛紛撤下膏藥旗和紅黃藍白黑五色旗,掛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