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叫李富,從來與富不沾邊,一生積蓄押錯寶,弄巧成拙一敗塗地,
我多次說過,我是無神論者不拜神佛,無黨無派靠雙手食飯,除了靠雙手食飯外,有時也想入非非希望來點快錢,所以也幹過與賭有關聯事例,人本來就有貪念,生活不順就想去賭場想贏一筆。我在香港時除了大檔和麻雀館沒去過之外,其它種類的賭幾乎都兼過,我是客家人,客家人喜歡“打牛[
閱讀全文]
今日無話題閑扯又要得罪人了,中國過去是農耕社會,農耕就必須有大量勞動力,勞動力從何而來?所以我們老祖宗聰明有遠見,大量繁殖人口,地少人多了就到處遷移,你說他侵略也好覇占也罷,弱肉強食是自然規律。中國有今日版圖,全靠老祖宗千百年來遺傳下來一種信念,大力發展人口,中國人的百子千孫觀念永遠遺傳,中國人千百年來曆朝曆代都是重男輕女,這種觀[
閱讀全文]
我和父親相依為命的經曆,我們三兄弟才是真正富二代,因為我父親名叫李富,我們三兄弟雖然靠自己雙手起家,但與我父親名字有關,所以我們稱得上是富二代。父親是富一代,凡是第一代打拚都相當辛苦,名字再好也沒用,我父親名字不錯,但一生也富不起來,富二代可不同,現在的人誰都認為富二代有錢,我們是富二代,所以我們三兄弟都不錯,以後就要看富三代[
閱讀全文]

“美麗的海港脫胎換骨的變化”
美麗的海港”惠州港”以前叫“澳頭港”,“澳頭港”是華南地區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全麵開發可建碼頭泊位200多個,年貨物吞吐能力可達一億噸。南海石化項目正式動工後,數額巨大的物資將在”惠州港”停靠或轉運,惠州港的物流交通顯得十分重要。惠澳鐵路是惠州港的通港和疏港鐵路,也是中海殼牌[
閱讀全文]
解放後父親小店經過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形成是由政府免費提供貨物,小雜貨店最初向政府買貨,政府提供貨物賣出後才付款,時間一久欠了政府很多錢,小店貨款無錢還,最終以欠貨款入股,無法償還後改公私合營,最後歸政府所有。小店歸政府所有,我的理解欠債還錢,不算被政府沒收吧。小店歸政府後,父親變成了政府商業雇員,最初在原自己小店工作,不久後就在附[
閱讀全文]
老李的故事:英國篇…兩個古稀老人一個73歲“盲”一個75歲“傻”膽大妄為
無論身在何方隻要勤勞務實勤奮肯幹,不怕無出頭之日,我們這一代人最困難日子都經曆過,年紀輕輕就出來到處闖蕩,隻要抓住時機勤勞務實勤奮肯幹很多都事業有成,我們這班老同學沒有一個是富二代,全靠雙手打拚自力更生空手起家。我們這班同學無論身在何方我知道的都[
閱讀全文]
“烏合之眾””小集團,一間餐館七份人。“總資金七千鎊(買),當年七千鎊可不是小數目,炒鍋工資一周才十五鎊,我到餐館時炒鍋工資已長到35鎊,我幹打雜時工資是29鎊。小集團股東一共七個人,分為六股。三種股東“大股東”“中股東”“小股東”。“大股東”一個人,出資二千鎊,占兩股,四個“中股東”每人出資一千鎊[
閱讀全文]
我64年到香港,幹過九種行業之多,72年結婚73年有小孩後生活困難重重,工作不穩定時有時無,在此情況下我都在滂惶過日子。75年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遠走萬裏跑到英國謀生,我是勞工紙合法到英國工位的,勞工紙每年都要續簽,不能轉換工作地方不能換工作,每次續簽都要老板陪同一起去,簽滿四年可以申請長期居留。
在第一間餐館工作了五年,工資四最初由打雜做起29[
閱讀全文]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個“安”有多重涵義“安康”為第一,“安全”為第一,人類從最簡單食生肉開始一直在食這方麵動腦筋,從原始時代以填飽肚子為目的發展到以享受為目標,我們的祖先一直在食方麵動腦筋,隻要能對身體有幫助的任何東西都不放過,植物動物一視同仁,食的做法也發展到,煎、炒、煮、炸、炆、燉、焗、烤[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