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華人le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旅遊香港憶當年,找找過去那些親戚與同學聊聊天喝喝茶,

(2024-06-10 07:52:29) 下一個

今次回國旅遊香港是第四站,我外出謀生香港是第一站,在香港居住了十一年,對香港無功勞也有苦勞,香港可以說是我第二故鄉,我在香港的親戚朋友還有很多,我對香港還是有留戀的,每次回國都會在香港停留一段時間。自1964年中到港後,在香港苦苦掙紮了十一年,經曆了九種工作和居住了九個地方,在慢長的十一年生活中把我煆煉成吃苦耐勞的人生觀。雖然離開幾十年但香港對我來說還是有感情的,無時無刻都會想起過去那段日子,想起過去的老同學、親戚與朋友,所以每次回國香港都是必經之地,找找過去那些親戚與同學聊聊天,喝喝茶,幾十年了,過去那些同學也越來越少了,死的死,病的病,還能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的也不多了。

這次到港屬過境性質,隻短暫停留了兩天,在香港小女和老伴還是老一套,喜歡逛街遛商店,所以一早和同學喝完茶就帶她倆逛街,我曾經在港居住過,自認是半個香港人,所以帶她們去過去比較熱鬧的地方“女人街”與“廟街”,說真的,所謂“女人街”也是我離開後才有的,但廟街還是雜亂不堪的原來樣子,當天早上我們在大角嘴飲完茶就向著廟街方向前進,由於離開太久方向是對的但廟街就是找不到,經過電話問在港同學和沿途問人才找到了廟街。

廟街還是老樣子,天光白日之下站街以肉體換生活的性工作者還真不少,沿途所見每個梯間都站有最少兩三個。這還是白天,晚上恐怕會更熱鬧。行行行,廟街白天不開市,所以沒什麽可看,行餓了就在附近找了一家雲吞麵,吃完繼續行,三人一路行到尖沙嘴。中午過後我弟來電說帶我們去扯旗山看看,所以“遊”完九龍開始“遊”香港。

六七十年代晚上行街最旺的地方是廟街,做衣服的、賣舊書的、賣熟食的什麽都有,一到晚上人山人海,我最記得第一套西裝就是在廟街做的,29塊錢做一套西裝,廟街做西裝便宜,很多人選擇在廟街做。那時很少有現成的衣服賣,衣服全是到洋服店買布再量身定做。除了看電影我喜歡看武俠小說,武俠小說也是到廟街買,看過一本滄江七女俠,什麽五朵修籮呀看得津津有味,也喜歡看瓊瑤寫的小說,啞女情深、煙雨矇矇等,還有封神榜、隋唐演義、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五虎平南、羅通掃北那幾本。最怕看聊齋誌異,恐怖嚇人但也愛看。住在木屋點煤油燈,微風一吹忽明忽暗,看鬼故事書最嚇人。那時單身喜歡看看書報,平時就看書報打發時間,那年代沒有電視,如有個收音機己是珍奇奢侈品了。

今次我們從尖沙嘴坐船到中環,渡輪還是幾十年前老樣子,個人覺得沒多大變化。過海後首選是過去的“兵頭花園”今日香港動植物公園,目的是回訪一下幾十多年前的舊地,也想在英皇銅像照照像,對比一下過去與現在的樣子,這一地方我1964年剛到港時照過一幅像,那時還不滿廿歲,第二次在這裏照像是離開香港十八年後的1992年,這次2024年是第三次在此銅像下照像,這一舊地三張照片我個人認為值得留念。

遊完“兵頭花園”坐纜車上山到過去的“老襯亭”,即今日淩霄閣前身的別稱,曾是山頂纜車的終點站。從淩霄閣上往下觀看香港與九龍美景,在“淩霄閣”照番幾幅靚像,然後坐巴士下山參觀一下弟弟家,弟弟家住37層樓,有恐高症者別往下看。這一天就這樣度過,這次在香前後回來了幾次,這一天不經不覺行了兩萬多步,老伴腳都行出幾個大水泡,我還成再行一兩萬步也沒問題,可能在英國送外賣鍛練岀來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lashingcat 回複 悄悄話 很棒。喜歡這種真情實感的遊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