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南島水鳥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澳洲因為特殊的自然生態和地理環境,法律上對旅客出入境攜帶物品有很多限製,特別是對食物、生物和植物的限製更是到了相當敏感的程度,稍不注意就容易犯法。很多中國幹貨食品如果是原產品包裝是可以過關的,而一些食品如蔬果、旦、肉類、燕窩、紅棗就禁止旅客攜帶入境,這對於“民以食為天”、喜歡帶食物進出的華人來說實在是要認真正視的事情。 另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用紅菜頭Beetroot做湯原本是俄羅斯人的做法,但他們是用紅肉還加酸奶,咱就來個變通做成咱們的口味,就用雞吧!還有普通的容易買到的新鮮食材,做成的三紅雞湯大人小孩都愛喝,而且四季都合適。 起因是朋友送來幾個自家種的紅菜頭,當時家裏隻有紅薯和紅蘿卜,還泡了一些木耳本來是想用來做菜的,但愛喝湯的我,沒多加考慮地就用這紅菜頭紅薯紅羅卜做雞湯-哈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2016-03-28 05:12:02)

前幾天是澳洲的“和諧日”-“HarmonyDay”,“和諧日”是一個為促進在澳洲各民族互相了解、包容、交流的一個節日,所以各地區各民族社團都在這一天一起去歡慶這個節日。 一早,我就去了慶祝活動的地點,和其他義工一起,在華人社團的攤位,把要做的事都做好,然後等待來參加活動的人群到來。這時,看見不遠處的印度裔社團攤位前圍了一圈人,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澳洲的三月中旬,該是秋涼的季節了,但還是天天熱,氣溫達攝氏28、29度,長在院子邊的紫微樹,就愛這大熱天,喜洋洋地從上個月開始開花、一直開到現在。 紫薇花開得很仼性,小花朵一團團,一簇簇,開滿枝頭墜落房頂,開得燦爛甚為壯觀。 在院子邊上整理花草時,有西人路過送來一句:紫薇花很漂亮!哦,我回應:咱古人說過,“紫薇花開百日紅,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9)

周未購物,途中經過一家二手店,就順路入內看看。店內,五花八門,什麽都有,卻沒看到合意的東西,正想離開時,轉身看到門邊角落貨架上,一個混在雜物中不顯眼的小銅壺。拿起銅壺用手抹一下上麵的灰塵,哦,印度銅壺!它高挑的個子,秀氣的壺身,裙袍般的壺肚,高細的壺嘴,蛇形的把手,尖頂的壺蓋,再披上一身精工細刻的玫塊花紋,整個看上去像是美少女!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1)

法國美食,風情萬種,這不僅在於法國人千變萬化的烹飪技術,而且還有原食材的加工製作後、無需烹調而直接入口的吃法,如鹹味橄欖,如芝士奶酪,如香腸肉片,如葡萄美酒。 通常,法國人的午餐不是廣告、雜誌上誘人讒涎的美點,不是餐館、咖啡廳裏由廚師烹調出來的佳肴,而是普通餐桌上一杯葡萄酒、一條麵包,一塊芝士或者一條風幹香腸,又或者是一小瓶肉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16-03-01 14:53:36)
那年,公元2003年10月的一天,老澳(居澳洲多年的自稱)北遊,在北京轉機而逗留,落腳於什刹海區的後海旁,胡同裏一園林賓館。 那天清晨,一陣陣“啊、啊”的擴肺之聲把習慣於晚起的老澳吵醒,老澳無法再入睡,隻好也跟著“啊”了一聲,伸腰登腳,然後起床。賓館的服務員解釋,胡同裏居住的老北京(北亰當地人的自稱)喜於海邊放聲大喊,清肺提神,是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澳洲,咱袓先早已在這塊神奇的大陸開創了移民的曆史,不斷移入澳洲的華人越來越多,二十世紀後中澳你我朋友更加友好,南北半球航班往來有增無減。但是,如果遠離幾個主要大城市,咱中國人就變成了老外,老外與當地人口相比,比例很少甚至不成比例,所以想過一個熱鬧隆重的傳統節日是不容易的,當然,如果隻是滿足一下思鄉情懷到中國餐館吃幾頓中餐,或者是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私壇”-“私房小菜”,烹飪烹調的論壇。 饞貓-城裏一隻碼字的貓,須長,鼻孔大,嘴饞。 饞貓,顧名思意,饞!不管食物來自五湖四海、甜酸苦棘,隻要是喜歡吃的,一張口就停不下來,直到吃完吃光吃得一點不剩、吃得盆底子發亮、吃得肚子強烈抗議反彈-腸胃失控,一個晚上跑幾次廁所,把當天下肚的美食完全泄掉!上天是這樣地懲罰饞貓,饞貓隻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紅色,喜慶的顏色,中國的新年非它是主角不可。南半球上,為了慶祝中國的新年-猴年,夏日的悉尼在標誌性的建築上披上紅裝,引來了四方的來客。 傍晚,我們從悉尼唐人街開始,為“中國紅”助興,同時在看是否有紅色的猴子。 唐人街內商場高掛紅燈籠但不見人影: 大家都在步行街內: 我們加入了熱鬧的人群,不見紅色的猴子卻看到這個新上色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