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沿國權路由北往南,排列著三個在孩子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商店,依次是:沈之吉、向陽食品店、合作社。論規模合作社是商店中的龍頭老大,貨品最多最全。合作社裏有棒冰雪糕陳皮條鹽津棗,孩子們最喜歡吃的是赤豆棒冰和萬年青餅幹,雪糕冰磚當然更好吃啦,但價錢太貴吃不起。鹽津棗銷路最好,因為便宜。鹽津棗一粒粒小小細細的,有人說的象老鼠屎。“農夫山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宿舍大門外麵橫著國權路,是我們上學的必經之路。那時候的國權路是一條土路。泥土之中嵌著大大小小形狀不規整的磚頭和石子。路麵凹凸不平。低窪的路邊常常停著木製的手推糞車,糞車邊上倒扣著一些紅漆已經斑駁陸離的舊馬桶。與複旦四舍隔街相望,國權路的另一側擁擠著許多低矮黑暗的破舊房子,那些房子裏人口眾多卻沒有廁所,糞車不到,屎尿不會自己跑掉,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雖說往事並不如煙,但也並非事事都能在記憶庫中占據一席之地。至少於我而言是這樣的。不過,兒時在複旦宿舍渡過的那些陽關燦爛的日子,卻是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落日黃昏,靜夜無聲,那些遠去的往事仿佛田野上的霧靄,悄無聲息地升騰起來,在心田裏彌漫開去。。。。。。那時候,我住在複旦第四宿舍,宿舍圍牆外是成片的田野。春天時盛開的油菜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記得從前人們的臉上似乎都帶些笑容,既便不笑起碼也是表情平和,不象現在,人們的穿著是比過去考究了,但失去了親和力,動不動就急吼吼,麵目可憎。那時候宿舍院子裏臉上常掛著微笑的,是一個叫蚊子的女孩。蚊子當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25 23:09:21)

關於蔣介石的書汗牛充棟,有中國人寫的有外國人寫的,大多是對其一生政治生涯做“蓋棺定論”的。緣於作者本身意識形態政治傾向的不同,對於蔣的評價也不同,但總而言之因為蔣介石輸掉了國共戰爭,失去江山被趕去了台灣島,對他的評價總是“貶”大於“褒”的,成王敗寇的定律總是不變的。在諸多有關蔣介石的書籍中有兩本小書,是與他關係親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附中當初每年開兩次運動會,四月春季運動會,十月秋季運動會;十二月還有一次冬季越野長跑比賽,全體學生都參加。運動會時停課一日,早上到校後全校師生按班級集合到操場上升旗做廣播體操,之後宣布某年春季或秋季運動會現在開始,繼之便解散。參加比賽的或觀看比賽的留在操場上,其餘的願去哪裏去哪裏,願幹什麽幹什麽,充分享受人身自由,是很輕鬆開心的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讀附中時,高考尚未恢複,學習成績好壞與畢業後前途無關,所以當時學習氣氛遠不如後來。比較受重視的課目是數學物理化學,“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那時常聽到的說法;其次是外語(英文)語文,政治地理曆史屬於冷落課目——但高考恢複後,附中分文科班與理科班,政治曆史地理之類課目是文科班的必考課目,因而受重視程度與我們那時不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複旦附中與複旦小學一樣也在國權路上。小學在邯鄲路那裏,附中靠近四平路。小學畢業後我去附中讀書。附中當初分走讀班與住讀班,住讀班學生住在學生宿舍裏,那個宿舍也叫第三宿舍,在附中對麵,與附中隔國權路相望,與複旦第二家屬宿舍背靠背一牆之隔。住讀生是從市內各區招來的,他們大多隻會說上海話,普通話說不好,屬於“瞎三話四”水準;走讀班學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複旦正門隔著邯鄲路對麵從前是校運動場。現在那裏早已蓋起了十幾層樓高的教學樓,教學樓東麵隔一條國年路是複旦圖書館。教學樓前後和圖書館前總是停滿自行車,熙熙攘攘男男女女的大學生在那裏進進出出很像忙忙碌碌鑽出鑽進蜂巢的蜜蜂。從前那裏卻很空曠,圖書館那裏是一片農田,教學樓那裏就是那個運動場。 那個運動場那時複旦家屬習慣稱之為工會大操場。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複旦西麵圍牆外的河對岸那時是一條窄而長的泥路。最窄的地方兩人並排走都覺得局促。路東麵是那條河,西麵緊挨路邊拉著鐵絲網,鐵絲網裏麵從前聽說是解放軍的打靶場,但我從未看到裏麵有荷槍實彈的解放軍,好像也沒有聽到過槍聲。小時候隔著鐵絲網曾經看到過裏麵有豬圈,也看到過穿著綠色衛生衫挽起袖子腰上係著圍裙的解放軍飼養員在那裏給拱來拱去發著“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46]
[47]
[48]
[49]
[5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