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八十年代後,國內陸續上映了多部日本電影。其中不乏著名的優秀電影。比如《人證》,《砂器》,《誘拐報道》等,這些電影都是根據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森村成一,鬆本清張的小說作品改編的。 《人證》講述一個著名的女時裝設計家八杉恭子在光鮮外表遮蓋之下實際不堪的生活悲劇。她在戰後生活在社會底層時,曾與一個美國大兵黑人生育一個混血兒子,後時光輾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是另兩位在中國廣為知曉的日本演員。《絕唱》是他倆主演的最早在中國上演的電影。那部電影講述兩個出身貧富差異懸殊的男女青年的淒絕愛情故事,電影結局是男主角與死去了的女主角舉辦婚禮。《絕唱》並不似《望鄉》《追捕》般在中國引起轟動,但主演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迅速聲名鵲起,在中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山口百惠除了出演電影電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日本電影為中國觀眾所熟悉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了。文革之中曾有幾部所謂“批判電影”在小範圍內部上映,那裏麵有《山本五十六》,《啊,海軍》之類。對於普通觀眾的中國人,通過銀幕看到的所謂日本人形象就是國內電影《地道戰》裏的山田大隊長,《平原遊擊隊》裏的鬆井隊長那樣的由中國演員扮演的漫畫式日本鬼子形象。七十年代末,忽然上映了三部日本電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3-01-24 09:03:10)
理發,上海話叫剃頭。兒時我住的那一片,人們不說上海話,都說普通話,大人們說到理發就是說理發,而小孩子卻都叫理發是剃頭,如果說理發,便好像有點一本正經裝大人的味道,說不定會遭嘲笑的。我小時候很討厭剃頭,覺得新剃頭很難看,除了頭頂留下一片黑色頭發之外,頭兩側和後腦勺青白色頭皮裸露,兩隻耳朵猶如招風耳般支棱起,鏡子裏看宛如換了張臉似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你方唱罷我登台,阿爾巴尼亞電影在中國影壇獨放異彩數年之後,逐漸被羅馬尼亞電影替代,終至銷聲匿跡。羅馬尼亞電影最初在中國上映的大概是《多瑙河之波》。那個電影講述一個具有愛國心的船老大,在一個實際身份為地下工作者的水手的鼓動和配合下,將運載的武器交付給遊擊隊的故事。《多瑙河之波》的上映,給當時國內觀眾帶來不小的視覺和心理衝擊。那電影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阿爾巴尼亞這個不起眼的歐洲小國現在在中國很少被人提到了,曾幾何時卻被譽為歐洲一盞明燈,是中國為數極少的鐵杆兄弟。當時阿爾巴尼亞領導人恩維爾霍查的大名在中國廣為人知,逢遇“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之際,在北京慶祝遊行的隊伍裏高舉著的馬恩列斯毛的大型肖像牌中居然還夾雜著個不太熟悉的歐洲人肖像,那就是中國人民的兄弟加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9)
老楊考過駕車筆試後,立馬去考路試。他考筆試考了三次,好歹第三次合格了;考路試卻困難重重百般不順利,一連考了十次,硬是通不過。每次失敗,他說,沒關係,下次再考,有誌者事竟成,總會通過的。可還是一次次地失敗。他手腳動作不協調,腦子傳達指令,手腳執行不到位。他讓我坐他車裏陪他練車,坐他車提心吊膽,隨時有大禍臨頭的感覺。手不由自主地緊緊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楊有理是我剛來加拿大時的鄰居,我們叫他老楊——聽著像《智取威虎山》裏楊子榮的稱呼。老楊來自西安,來加拿大前是某家大型鋼鐵企業裏的副總工程師。他弟弟是一個私企老板,通過老楊的關係,做鋼材生意,賺了一些錢,老楊夫妻倆帶一小女孩來加拿大移民,他弟弟拿出十萬元加幣給老楊,說,到了加拿大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工作,可以先湊合一陣。老楊拿他弟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2-12-31 11:20:40)
華人超市裏來了個新員工,店長問他,小金,你想去哪個部門啊?新員工說,無所謂,是金子到哪裏都發光,哪個部門都成。店長說那就去雜貨部上貨吧,那裏缺人手。於是雜貨部就多了個人手。然而沒幾天雜貨部主管找店長抱怨說,嘿,老板,我這裏要幹活的,不要吃閑飯的。你弄來的這個“大金山”願去哪裏去哪裏,我不要。店長問他怎麽了,主管說,那個大胖小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12-29 10:53:56)
金大山肥頭大耳,是個富二代。他自稱其實體重也不過就二百來斤,但目測之下那應該是相當謙虛保守的自我估計,但他盡管肥胖,並不難看,而且看著喜慶還有些養眼,他的相貌活脫脫就是個肉製彌勒佛,大肚子大耳朵,耳垂肥厚與肩膀若即若離,其間距離不過兩三厘米。
金大山的老爸據說是個煤老板,到加拿大來投資移民,傳說是在哪個城市買下了一整個購物中心(sh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