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社會開明了許多,大家能夠接受也能捍衛人"庸俗"的權利,隻要你不妨礙他人,亦不影響你與人交往,就任由你特立獨行,至於社會能否接受你,或你能否麵對"正人君子"的指責,就看你的承受力或願意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
閱讀全文]
有別於當年回國送磁帶和長筒襪子,現在“海龜”的行李箱裏,十有八九都是琳琅滿目和聞所未聞的補藥,真不知我們“千裏之外”送回去的是“健康”還是個人的安慰。這也不奇怪,“國富“了,家鄉的老百姓吃藥如吃大米般的也要“民強”。
[
閱讀全文]
夜清夜靜夜幽蒙,
月缺月圓月色空。
秋風秋雨秋意濃,
情深情切情思湧。
[
閱讀全文]
由於利益的紛爭和名利的角逐,人一生難免要傷人和被人傷,或直接或間接,或有意或無意,或外在或內在。傷和被傷是相輔相成的,付出多少就必失去多少。怕的是傷人己未知和被傷未曉誰。[
閱讀全文]
人活著就要有個理由,否則將無法安身立命。這也就是為什麽人做任何事時,無論成與敗,都會找到一個源於身外的理由,這既能超脫也能解脫。“對在自己,錯在別人”常常是閃現在人們腦海裏的第一個念頭。[
閱讀全文]
北美勞動節長周末的感慨:
一休息,方知自己有多累。
一出遊,方知外麵有多美。
一聊天,方知自己多點背。
一進餐,方知自己才是誰。
[
閱讀全文]
愛,被愛,及愛的本身,是愛的三個位格,缺一不可,通過彼此的互動,內化為個人對愛的升華。位格的轉換,將愛溶入動機,行為,及結果之中,從而實現“love”的至高境界。[
閱讀全文]
目的與動機常常是非常的高尚,但實施的過程和手段卻恰恰相反,且未必能述之於眾,這是成事的通途,亙古未變。大凡有成就之人,必有不言之隱,正所謂英雄莫問出處,成功不需緣由。[
閱讀全文]
罪惡感,來自人良心的發現和至善的回歸,人或遲或早必要麵對,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亦善。認知以行,人雖悔過,卻背負上十字架,從此平安不再,行善遁世未必解脫......,唯信仰之路方能超越內心之苦楚。[
閱讀全文]
仲夏,優雅的琴聲,飄然而至,輕輕地劃過我的內心,動人的旋律融入我的血脈,輕柔的節拍與吾心悸動,一切恍如昨日,將我的思緒帶至久遠,.......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