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博文
(2006-02-07 15:22:45)
過了幾天,輪到靜秋回K市休息,她的輪休排在星期三、星期四兩天。前兩次輪休,靜秋把機會讓給了那個叫李健康的男生,因為他其實不那麽健康,臉上老有包塊長出來,需要經常去醫院檢查。靜秋把輪休機會讓給他的另一個原因是她沒路費錢。那時她媽媽每月的工資才四十來塊錢,要養活她跟妹妹兩個人,還要給下農村的哥哥一些零用錢,又要周濟在鄉下勞動改造的父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3)
(2006-02-07 06:17:13)
綠,我初中三年的同學,不同班。她是隔壁班的班長,一個吃苦耐勞的學生幹部,但學習成績不怎麽好。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她,因了她的熱情和善良。綠因為上學晚,比我們大一歲,也比我們早熟。
藍,綠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綠他們班是他師範畢業後帶的第一個班。藍老師的身世很苦,他以可以上清華的成績填報了一所著名的師範院校,隻因為師範院校的學生有生活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06-02-06 13:35:17)
有一天,靜秋跟教改小組的人到村東頭去參觀黑屋崖,是個大山洞,聽說抗戰期間曾經是抗日救國人員的藏身之地。但後來被漢奸告了密,日本鬼子包圍了黑屋崖,二十多個藏在那裏的傷員和村民被堵在裏麵。日本鬼子放火燒了那個山洞,跑出來的就被亂槍打死了,沒跑出來的就被燒死了。到現在,還看得見被煙熏黑的洞壁。這是西村坪村史上最沉重的一頁,教改小組的成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8)
(2006-02-05 13:01:19)
從第二天開始,“K市八中教改小組”就忙起來了,每天都要采訪一些村民,聽他們講抗日的故事,講農業學大寨的故事,講怎麽樣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作鬥爭的故事。有時還到一些具有曆史意義的地方去參觀。一天的采訪完畢後,小組的人就在一起討論一下,該寫些什麽,每部分由誰來寫,然後大家就分頭去寫,過幾天把寫的東西拿到組裏匯報,大家提些意見,作些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7)
(2006-02-05 06:03:14)
何冰與柯強是大學的同班同學,而且同是這所著名醫學院的高才生;何冰是上海人,是家裏的獨生女,人長得很秀氣,性情也很溫順安靜。柯強的老家本是甘肅的,隨著國家基建的需要,與父母一起,舉家搬遷到了這座城市。
柯強長得一表人才,性格外向,開朗熱情,很有西北人的豪爽勁兒,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黑。同窗的友情在何冰與柯強之間,慢慢地變成了愛情,班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06-02-04 12:35:24)
靜秋象等著玩魔術的人揭寶一樣,等待歡歡的三爹從那房子裏出來,她想如果他不是那個拉手風琴的,就是那幾個唱歌的當中的一個。她沒想到在世界的這個角落,居然有這麽一群會唱>的人,也許這裏的村民都不知道這首歌是蘇聯歌曲,所以這些勘探隊員可以自由自在地唱。過了一會,靜秋看見一個人抱著歡歡出來了。他穿著深藍色齊膝棉大衣,大概是勘探隊發的,因為靜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5)
(2006-02-03 11:57:19)
歇過一陣之後再背上背包,提上網兜,靜秋的感覺不是更輕鬆了,而是更吃力了。可能背與不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先甜後苦,總是讓後麵的苦顯得更苦。不過誰也不敢叫一聲苦。怕苦怕累,是資產階級的一套,靜秋是唯恐別人會把她往資產階級那裏劃的。本來出身就不好,再不巴巴地靠著無產階級,那真的是自絕於人民了。我黨的政策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那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6)
(2006-02-03 06:04:48)
騰雲駕霧2
剛上初中的時候,放學回家是大家一起的.她們都是一騎到紅綠燈時就得停下來邊聊邊等我--誰讓我見車就下,見人就讓呢?當然了還有一個牽強的理由--怕把新車碰壞了。
24的淡紫紅的飛鴿是車行現給我裝得的。記得好像給我安了一個26的還是28的車軸,說是省勁。嗬嗬,遠見!
不知不覺這車越騎越溜了。北方的冬天雪還是挺大的,這初中加高中六年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06-02-02 16:53:36)
七四年的初春,還在上高中的靜秋被學校選中,參加編輯新教材,要到一個叫西村坪的地方去,住在貧下中農家裏,采訪當地村民,然後將西村坪的村史寫成教材,供她所在的K市八中學生使用。學校領導的野心當然還不止這些,如果教材編得好,說不定整個K市教育係統都會使用,又說不定一炮打響,整個L省,甚至全中國的初高中都會使用。到那時,K市八中的這一偉大創舉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2)
(2006-02-02 06:45:43)
"我從來不認為古典音樂是某種更加“高貴”或者“神聖”的藝術,對我來說,它們隻是每個人的心靈的最忠實的鏡子,那裏有清新和甜蜜,也有痛苦、惆悵乃至絕望。這是因為那些音樂家也都隻不過是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經曆著相同或相似的愛和恨,希望和失望。他們所處的時代也許和今天大不相同,然而那時的人性和今日相比,似乎並不更加高尚或者墮落。幸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
[176]
[177]
[178]
[179]
[18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