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博文
(2005-09-27 19:21:2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B7dS6flcw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複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5-09-23 22:11:50)
黃豆粥   黃豆含蛋白質35%、脂肪20%,是含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的鹼性食物。黃豆的脂肪有降低膽固醇作用,對動脈硬化、高血壓也很有效。芝麻又稱胡麻,《神農本草經》雲:“補五髒、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不僅如此,古代文獻中還有不少關於芝能強壯抗老傳說。據《本草綱目》記載:“劉、阮入天台,遇仙女,食胡麻飲。亦以胡麻同米作飯,為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9-23 21:56:52)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厭,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逸在《千金方·食治》中強調說,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食鑒本草》也認為,粳米有補脾胃、養五髒、壯氣力的良好功效。   粳米是我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占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22 21:20:07)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百合30克(千百合碾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百合剝皮去須切碎(或幹百合粉)與糯米同入砂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加冰糖即成。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點心,溫熱食。20天為一療程。   【功效】潤肺止咳,寧心安神。適用於肺燥咳嗽,痰中帶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神誌恍惚、心神不定以及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等。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22 21:19:11)
【來源】《飲食辨錄》   【原料】天門冬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   1.將天門冬水煎,去渣取汁。   2.將粳米加入天門冬汁煮粥,候熟,入冰糖少許。稍煮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養陰清熱,潤肺滋腎。治肺腎陰虛、咳嗽吐血、陰虛   發熱、咽喉腫痛、消渴便秘等症。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22 21:17:43)
  菊花決明粥:取白菊花、草決明各10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許。將草決明炒香,與菊花同煎取汁,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待熟後調入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服食1次。此粥可清肝、明目、降壓,還可治療目赤腫痛、怕光流淚、頭痛頭暈、大便秘結等。      玉米大米粥:取玉米粉5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淘淨,加水適量,文火熬至九成熟時,將玉米粉倒入,邊倒邊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22 21:16:23)
  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具有潤肺養肝,益精生發,潤湯通便的作用。(李盛仙)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9-22 21:15:23)
祖國醫學認為,“暑為夏之主氣”。在赤日炎炎的盛夏,經常選食一些藥粥,對防暑降溫、祛病延年、強身壯體、保健益壽大有裨益。常用的有:      一、紅棗綠豆粥。      取紅棗100克、綠豆300克,加水1.5升,明火煮沸後再改文火燉熬,使綠豆酥爛為止,加白糖100克調勻晾涼食用。有清熱解毒、祛暑止渴、利尿消腫之功效。      二、蓮子粥。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22 21:14:06)
生薏苡仁、幹荷葉各30克,冬瓜子100克,赤小豆20克,烏龍茶適量。將上述除幹荷葉外各藥洗淨,混勻,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豆熟米爛,再將用紗布包好的幹荷葉和烏龍茶放入粥內再煮熬8分鍾,取出紗布袋即可食用。每日早晚食用。健脾減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22 21:11:05)
麟子  春暖花開,我應邀到江蘇濱海去作客。主人熱情有加,盡將當地經名廚烹飪出風味獨特的菜肴來,一一奉上餐桌,真是看起來眼饞,吃起來過癮。但吃來吃去,我對那碗滾燙噴香的五糧粥,卻情有獨鍾,至今仍回味無窮。  五糧粥,顧名思義是由五種食料合做而成。這五種食料是:大米、玉米粉、大麥粉、豆腐漿和何首烏粉。它不僅做法簡單,營養豐富,而且色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