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美東時間午後,各個媒體爆出了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裏戈津的死訊。開始以為是烏龍,但很快就從更多的媒體傳播。下麵幾個是最先報道這條新聞的幾個截屏。
比較有說服力的是實時航班追蹤APP的航線和速度及高度的圖線。這個App是我用過多年的,十分好用和準確。隻要飛機打開應答器,它的蹤跡會被捕捉的一覽無遺。顯然這架據稱是普裏戈津的轉機是打開應答[
閱讀全文]

中美之間關於脫鉤不脫鉤好像爭了幾年了。作為普通公民這事兒本來和本豹關係甚小。本來在沒有全球化之前,大家不都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也都好好的。隻要世界和平,不打熱戰,吵吵鬧鬧也屬於正常的互動。
很少看新聞的本豹,大概知道美國限製很多高端芯片出口中國,中國也采取反製,比如限製半導體對美國出口。到今天兩國間航班到今天僅僅恢複到很低的水平。[
閱讀全文]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有機會在不少國家生活工作。這樣的機會是難得的,所見所聞比蜻蜓點水的遊客要多一些。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了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那裏。我自己有這樣的體會,在四星五星級酒店的北京不需要考慮柴米油鹽,反正吃住報銷。等到了自己租房買菜的日子,我就完全融入北京的工薪階層,擠地鐵,坐公交,打車,買米買菜,和鄰居嘮嗑。
那時記[
閱讀全文]
大數據像吸血蟲一樣吮吸著每一個人的信息。對於個人信息的收集其實並非從現在開始。比如個人學曆,成績單,人事檔案,醫療記錄這類文檔在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都被記錄在不同的媒介上。當時的檔案可以是牛皮紙袋的紙片,甚至竹片。在進入電腦時代,隨著存儲媒介的大量生產和價格變得便宜,於是乎大數據開始越來越多地收集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收不到的信息:[
閱讀全文]

記不清去日本出差幾次了,蠻喜歡的。東瀛安全,文明,衛生,禮貌,屬於旅遊的打卡地。和食清淡健康,除了餐館食品份量小填不飽我的肚子之外,其他都是近乎完美。日本對於食品和藥品的標準幾乎是全球最嚴格的。連24小時便利店裏的快餐都挺觸動味蕾的。
2020年訂好了全家去東瀛度假的計劃被疫情泡湯了。於是,我再次計劃,明年夏天全家去日本,算是小女兒上大學[
閱讀全文]

孤陋寡聞的本豹原先並不知道恒大地產,在國內的時候隻知道萬科,綠城這些。而我先從媒體看見扭動四肢在人民大會堂前貌似躲避記者做出撩人身姿的恒大的掌門人,才知道了恒大。見下圖,圖片來自網絡。皮帶哥因為腰間明晃晃的愛馬仕皮帶走火社交媒體,因此江湖上從此有了皮帶哥的尊稱。
公平地說,作為億萬富豪,皮帶哥想買什麽買不到,一根愛馬仕算個啥。就算[
閱讀全文]
因為疫情,上次去美國的電影院看電影已經是幾年前的事兒了。最近一次反倒是去加拿大旅遊在多倫多襠燙看了電影。也許是感覺加拿大人口比美國少吧,當時對疫情沒有那麽擔心。我一向喜歡傳記類的故事,所以在《奧本海默》在媒體上播放廣告時就計劃去一睹芳澤。終於在上周如願以償,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蒙太奇的敘事手法。影片的開頭地點是20年代的英國劍橋,羅伯特[
閱讀全文]
據路透社8月15日報道===路透莫斯科8月15日-俄羅斯國防部長周二對官員表示,烏克蘭的作戰能力已經“幾乎耗盡”,並表示這場戰爭暴露了西方武器係統的漏洞,莫斯科很快將分享這些漏洞。這場戰爭給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大片地區造成了破壞,造成數十萬人死傷,並引發了俄羅斯與西方關係自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破裂。。。。紹伊古表示,他將分享有關西方武[
閱讀全文]

自詡資深機車騎手的本豹,騎齡十個手指翻來覆去都不夠用了。從當年在國內的本田125一直騎到今天700cc的排量。愛自由騎行,撲向迎麵而來的風那種感覺。騎行也從當年的代步工具變成了一種純粹的愛好。的確,機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和汽車比較起來完敗。
不管到哪個城市,總能聽說一種謬誤:這個城裏第一批買摩托車的人都死光了。這樣的說法可以肯定是從來不騎車的[
閱讀全文]

人類是聰明的,也是狡詐的。從創世紀開始就是這樣。《聖經》創世紀這樣寫道:
===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隻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麽?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