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1960 的隨想隨寫

開個博客是個不錯的主意,隨意寫下的文字能保存下來。碰到對脾氣的人也能交流,嘮嘮嗑。
個人資料
coach196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我去年夏天回京探親,去看望92歲的大伯。大伯衰老了一些,頭腦清晰性格依舊。
大伯家請來一名挺年輕的四川籍的保姆護工,護工給大伯按摩肩膀。捏到痛處大伯咧著嘴說道,“哎呦,小妹你像是工宣隊的啊心黑手狠”。護工問我,叔,爺爺都說些啥子?嗬嗬,看來本性(人性)難移這話是真的。
大伯才高八鬥,風流倜儻,前半輩子卻倒黴到了家。少年時前線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基因,基因是最最重要的。神經類型運動習慣也是重要的因素。 如果搞一項長期追蹤調查,把北京大學哲學係的畢業生和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係的畢業生進行比較,80年後看結果。我猜想兩個大學的畢業生的壽命可能差不太多,哲學係的壽命稍稍長一點的可能性要大些。為什麽呢? 1。體育大學的身體素質好,挺拔健壯是肯定的。但是這類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大家可以Google一下,加強一下理解,Overtraining簡單解釋就是,訓練過度導致疲勞所產生的生理現象。疲勞現象主要是由於神經和內分泌係統發生紊亂所致。具體到個人主觀感覺上會有很大差異,比如一個人並沒有感到十分的疲勞和厭倦,但是各種生理指標直接顯示Overtraining了,繼續按常規堅持會得不償失。 Overtraining是一種疲勞的綜合表現症狀。常見的有貧血(特別是女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文革時我家住房很小,隻有一房一廳,飯桌也是課/客桌。桌子正麵牆上貼著毛主席林副主席身著草綠色軍裝,神采奕奕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的圖像。 父母下班很晚,可是吃晚飯的時候幾乎總是有人來我家訪問,其中有我們兄弟三人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來人隻能坐在很擁擠的床上或旁邊多餘的一兩張椅子上。非常熟悉的人有時也加入我們的談話,但是多數要等我們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7-01-28 14:44:57)

鄰居告訴我們老朋友Charlie大叔走了,雖然有些噓唏,但人活百歲終有一別,意料中遲早要發生的事。 Charlie大叔當年己經將近90歲了,他和我家LD更鐵一點。Charlie常常給我家太座白唬一些他經曆過的多次戰爭經曆,對我家太座來說太遙遠太模糊,隻要不出聲音靜靜地聽,Charlie就有極大的熱情和耐心講下去。故事二戰時的非洲戰場,歐洲戰場,以及50年的韓戰經曆。 我確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星期天一早去遛狗,轉過街角見有一家在YardSale。一打聽原來是主人剛剛買下了房子,要把原房主人留下的一些家具物品清理掉。 我看到一把椅子和一個小茶幾擺在角落裏。它們的木質緊實堅固,狀況良好。用手一提沉甸甸的,正合我意。 我書房裏的桌子椅子都是20年前撿來的,有些破舊有些晃蕩。想著有機會把它們都丟掉,換上好一點兒的。 Me:howmuchdoyouwantforthelittle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就算劉鄧要為三年大饑荒負100%全責,那麽看看1962年以後的情況吧。 劉鄧作為中國政府的首腦還是做了細致有效的努力,使可怕的大饑荒得到緩解,中國基本經濟生活回到了正軌。餓死人的現象基本沒有再發生。 同為無產階級專業革命家,領導國家建設發展是他們的工作和責任。餓死成千上萬人民的大饑荒並沒有給革命家本人造成任何physicallydamage。為了革命的需要,毛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7-01-18 14:19:08)
那年C在內蒙牧區插隊,在大隊裏結交了幾個年青牧民。春節期間C回城探親前,兩名平時玩的好的蒙古兄弟來探望C。他們提出一個要求,回城無論如何給每人搞一頂軍帽。棉的單的軍帽都可以,花多少錢買他們都願意如數支付。拜托,拜托。 雖然不是什麽了不起的難事,但是放在C的心裏還是沉甸甸的。C本人從來沒戴過軍帽穿過軍衣,也不知道應該到哪裏去討要或購買這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我同班同學玉昆的父親老張,是我家哥仨同上的那所中學的後勤組長,曾經的曆史反革命分子。老張曾是傅作義部隊的舊軍人打過仗,炮彈片削去了一隻手的無名指,受傷的手掌伸不開留下殘疾。 老張祖籍山西。家裏是地主也開商店做買賣。老張的哥哥在山西的國軍部隊裏當小軍官。抗戰開始後日子不好過,老張被他哥哥介紹到綏遠(內蒙)董其武的部隊裏當兵。 抗戰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劉雙文比我父親年長一輪,1914年出生。16歲開始在鞍鋼當工人,中學文化程度。從礦山采礦工,領班監工,車間的工段長一路下來走透透。 他在鋼鐵行業的老資格主要是基於他的革命經曆。918以後就給“進步勢力”和共產黨工作。如果不算原生代紅區派來的GCD幹部,劉雙文是個資格頗老的白區自己培養起來的老幹部,在當年東北那種特殊的環境下是非常難得的。 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