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地攤兒

想起什麽侃什麽, 沒正文, 一笑了之。
博文

開場白:2010年銀婚,不知給老伴兒送什麽。鑽戒買不起,其它便宜的又看不上,窮酸,隻好寫了調侃當年相親,戀愛,結婚的的“三部曲”;打印,裝訂成冊送給太太,後經電郵群發給了大學同學,反映不凡。前些日子沒啥新作可顯擺的,遂在《文學城》貼了其中的第二篇《拍拖》。覺著有人看,現厚著臉皮將頭一篇《相親》也拿出來曬一曬,算作倒敘。寫此篇時我倆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節能故事)像許多在美的老中一樣,太太依然保持著中華民族節儉的美德,尤其注意節約能源。空調若不是我和孩子抗議,就要調過冒汗的臨界點了。熱點兒也就罷了,咱能忍,可這屋裏的亮度她也要監管。為省電,衛生間裏大鏡子上那一溜兒燈泡,隻有一半是亮的,另一半讓她擰鬆,打發下崗了。為此,前幾年,我不止一次在她化妝修眉時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拍拖(“塵封檔案”,笑話)
據考:“‘拍拖’源自粵語方言。大約清朝末期,在廣東內河航行的客船都由一艘形體較小的蒸汽火輪船用繩索拖著航行,兩船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航行方式就是‘拖渡’了。當客船行到下遊的珠江三角洲時,河道變化,小火輪便要靠在客船旁邊並列推著客船航行。粵語中將靠在一起稱之為‘拍’,於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3-06-27 09:32:53)

富二代
我供職的學校雖不入流,但還屬於正規,嚴肅的公立大學,不是“創收”的西太平洋大學。盡管按州的法律,學校要接受每一個有高中文憑的人,但四年的畢業率,隻有不到當初入學人數的百分之二十;六年的畢業率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六七,算是寬進嚴出。就是這個“寬進”讓一些國內的富家子弟覺得好錄取,先後以這裏為到美國的落腳點。
我認識一個從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06-20 08:37:47)

春天裏(發財夢)
餘一生致力於追求共產主義理想之”物質極大豐富”,至今尚未成功,現在仍在努力.記憶中,從兒時起,就沒有過富日子.上小學前,“現金賬戶”通常是空的,有的話也過不了五分錢;“儲蓄賬戶”最多也隻有過五毛的壓歲錢.後來,長大工作了,錢雖多了些,但從來沒多到能”爽快”花的程度.特別是結了婚以後,更是雪上加霜,家裏來了個常駐的審計,不管到哪兒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吃粗糧,“蕩氣回腸”(玩笑,雜文)
主婦都想讓家人吃得健康些,內人也不例外:雞,隻買純穀物喂大的;蛋,自然也隻吃這樣雞下的。豬肉,牛肉沒得這麽講究,隻好作罷。但給孩子的牛奶則一定要買有機的(organic,奶牛純穀物,草料喂養,無激素,抗生素)。想吃得更健康,隻有多花點錢買綠色食品。從平民到總統都一樣。沒有給官員的特供服務。連奧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維多利亞的秘密(生活中的幽默) Victoria’sSecret 維多利亞的秘密是美國一家鏈鎖高檔婦女內衣專賣店,通常都開在較豪華的購物中心(mall)。我一直好奇這位”名媛”的秘密到底是什麽。曾經隨太太進去過一次。裏邊招貼畫兒上的人物都年青,漂亮,就是穿著過於暴露,覺著有些難為情,趕快就退出來了。怕眼神在哪兒停留長了遭白眼兒,後來我就不再進去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13-06-03 08:03:27)

父親與“甫誌高”
父親本是學土木工程的,在北京上學,拿的是國民政府的獎學金,本該對政府感恩戴德,卻出於對當時政治腐敗的憤恨,一腔熱血地積極投入黨(那時,還沒有‘黑手”這一詞)組織的反政府的示威遊行。他平時幹的跟小說《紅岩》中的”甫誌高”做的差不多,管個“進步書社”,散布共產主義”自由化”思想.雖不是是首要分子,但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5-28 08:37:20)

聽來的的故事。台灣的百姓辦喜事時,好請當地有頭有臉的人來撐門麵。不幸的是,這些名人,往往並不了解新郎新娘;加上一天要跑好幾場,都油了,走哪兒都說同樣的話,無非是郎才女貌之類的。一次,當地的一個議員受邀參加婚禮,來得有點晚,連新人都沒來得及仔細瞧一眼,就站起來致辭。怕人家說他沒準備,在形容新娘的美麗時,不厭其煩地把五官,一個個描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孫大爺二,三事(名人軼事)
著名作家孫犁生前和父親同在《天津日報》工作。當然輩份是不同的。四九年時孫大爺已是名作家了,任報社的文藝科長,相當於後來的部主任,而我父親隻是個剛入行的見習記者,時常羞愧的麵對著被改成花臉的的稿子,恭恭敬敬地站著聆聽著老報人的訓斥。孫老曾寫過一篇悼念文章《憶老邵》,說的就是我父親的這位嚴師,一個非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6]
[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