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地攤兒

想起什麽侃什麽, 沒正文, 一笑了之。
正文

富二代

(2013-06-27 09:32:53) 下一個


富二代

我供職的學校雖不入流, 但還屬於正規,嚴肅的公立大學,不是“創收”的西太平洋大學。盡管按州的法律,學校要接受每一個有高中文憑的人,但四年的畢業率,隻有不到當初入學人數的百分之二十;六年的畢業率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六七,算是寬進嚴出。 就是這個“寬進”讓一些國內的富家子弟覺得好錄取,先後以這裏為到美國的落腳點。

我認識一個從沈陽來的男生, 他家庭不太富, 在學校打工。一起嘮嗑時,他給我講了一些身邊富二代的事兒。他認識兩個富家子弟, 來了沒幾天,一個買“奔馳”,另一個買“寶馬”,比我們校長的車還好。 當然不用貸款,現金一筆付清。 

據說去買“奔馳”時, 車行老板見了公子手上的表,不無驚訝地說,“你這塊表就頂我一輛車了!”。這裏一輛“奔馳”, 要六到七萬美元。就這樣,還不滿足,前不久要這個平民子弟幫他在網上搜尋一款限量的,英國皇室成員戴的瑞士名表。  還真找到了,隻有芝加哥的一家專賣店有。  由於沒有哪家的信用卡可支付這樣大的數額, 隻好到開戶的銀行求助。銀行雇員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連著問了好幾次才確認麵前這個最多二十歲的中國學生,要開一張 二十五萬美元的銀行本票去買塊表。


要知道, 美國一棟房子的平均價也就是二十萬美元,況且很少見人能一筆付清 ,大都要申請三十年還請的貸款。  我們這兒房子更便宜, 他買表的的錢,可以買一棟全新的,室內麵積二百平米,兩車庫單體別墅(附帶,五,六百平米前後院,草坪,花卉齊備;交鑰匙:裝修完畢, 搬進就能住)。難怪, 辦完事, 銀行的經理問哥兒要不尋找投資機會。其實該生一來就打聽:“我要在這兒買幾棟房子,能不能算資移民。”把正愁學費的“小沈陽”,問傻了。

和常人想的正相反, 有時跟闊朋友一起去買東西,反倒買不下來。  “小沈陽”要買輛二手車, 富哥兒人不錯,自告奮勇,拉著他到處看車。不想,  賣主看是坐“奔馳”來的, 說什麽也不降價, 到處碰壁。

美國的富人不少, 教育上,不惜重金,送孩子去好學校, 但生活方麵,很少縱容孩子揮金如土。大都不願後代有優越感,而寧願他們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生活,以造就自強,自立的性格。

*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聊做“隨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apesbel 回複 悄悄話 國內的錢來的容易,草民太多。

我們老家前幾天,有個警察把一個農民打死了,本來也沒當回事,結果一個大學生把這事弄到微薄上去了,記者們開始過去采訪,公安局嚇壞了,趕緊陪一百萬,家屬還在商量,結果第二天就漲到三百萬了。

小縣城,平均工資才不到兩千塊錢。警察們堵在公路口收費,個個開好車。

richman 回複 悄悄話 那WOODY JOHNSON的女兒哪?還有那個著名的PARIS? 那裏都有上,中,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