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講講紅旗渠的故事
紅旗渠我從很小就知道,因為家裏有本書講全國各地努力靠自己改變貧困麵貌的典型,這是其中故事之一。順便說一句,像這些故事那個時代的孩子讀讀還是很有益的,是正麵的教育。如今的孩子缺這個。
林縣在附近幾個縣裏是又窮又多山的。那幾個縣,要麽靠鐵路,有些工業(安陽),要麽有煤礦(鶴壁)。但是相對來說民風比較好,能吃苦會儉省[
閱讀全文]
來來來,誰家的姑娘要嫁給我家做媳婦。。。
今天的餛飩做得不錯,比媽咪的實在多了(肉多)。姐姐幫著包,哥哥煮,弟弟做點心明天早上吃,等開飯的時候還出人意外地拿出一大瓶在冰箱裏凍好的自己做的檸檬水。。。
這小家夥,上小學的時候就跟哥哥一起鼓搗烤點心。現在當哥哥的已經過勁了,他還樂此不疲。
幾個家夥吃飽了看看電視到了點鍾自己上去洗澡睡[
閱讀全文]

朝鮮戰爭中誌願軍吃不上穿不上,不是因為上級不體惜。
戰爭就是對敵人的殘酷。換了誰都一樣。《戰爭與和平》裏,庫圖佐夫咬牙切齒地說:我要讓他們吃馬肉。。。
朝鮮戰爭的供給,主要是靠沿比較平緩的西海岸的鐵路。但也隻是個相對的平緩,中間橋梁隧道很多。半島主要河流都是自東向西注入黃海,從中朝邊境到前線,有大同江,清川江等等,每個橋梁都是美[
閱讀全文]
佛教僧人出去化緣,是普度眾生的一種途徑,蓋乎給人以隨喜行善的機會。
同樣的意思,回國看父母,老人拿出錢來讓你用,一定要高高興興地接過來用。人家年紀大了,沒法像兒女小的時候有精力體力來照顧你們,但是做父母的心還在。你接受他們的錢,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沒有用,還能行父母之本分,做他們最高興做的事,這是讓他們最高興的事情。
[
閱讀全文]
中國人的傳統是父母對兒女的生活的介入,還有兒女對父母的服從。
這在幾百幾千年前有它的合理性。現在不同了,成年的兒女不是還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滿世界都是他們的天地,可以比父母掙得多也懂得更多。在一個講究個人自由的社會和文化裏,父母對兒女需要以平等的心待之,不能無時不在地擺老資格幹預人家的生活。父母對兒女的資助,應該以幫助他們走上[
閱讀全文]
叮。。。。。。
--DADDY,你剛才說要把什麽肉拿出來。。。
--對呀。
--怎麽好像沒啥可吃的。
--你把姐姐找來。
--HELLO?
--你去找找有啥菜。
--在哪兒?
--這還用問,在冰箱裏。
--有一把胡蘿卜。
--那你切幾個胡蘿卜。
--幾個?
--四個吧。切成片兒。
--啥樣的片兒?
--OVALSHAPE(你們以為他們知道什麽是橢[
閱讀全文]

有在日本的朋友來談談日本人不做電器了幹什麽。。
下麵這篇文章有點老,不過讀了以後就知道日本家電業已經基本完了。不僅家電,那些公司的芯片元件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小。
再看汽車,連續兩年,日本車輛銷售每年遞減10%或更多。。。。
日本人不做電器不做汽車剩下來幹啥呢。。。(我們知道不會去寫軟件。。。)
HowmuchvaluehastheJapaneseelectronicsindustr[
閱讀全文]
為什麽中醫比西醫更容易發家
中醫比西醫更容易發家?有人如是說。不妨算計算計。
一個最普通坐堂看病的西醫,就是隻有診費的收入,看一個掙一份。比如15分鍾看一個收100元,一小時400,那麽一年40周(醫生也要休假生病探訪丈母娘。。。)是64萬。其實可能沒那麽多病人,算50萬。刨去房租保險再雇兩個護士前台,頂多就是30萬。沒辦法,有本[
閱讀全文]
人是從猴子變來的,看猴子的活動就能看明白人的很多現象。
比如一群猴子裏,是絕對不講究什麽平等的。偶爾有幾個打著平等旗號反體製的,無非是為自己打算,等它當了頭兒,就再也不講什麽平等了。
人麽,有文明的幾千年,絕大多數時間是不講什麽平等的。現在這個概念,也是隻有在強製的秩序下才能維持的,否則就要麽會被不講平等的另一種秩序所侵入,比如汪[
閱讀全文]
青山何處在
周末去踏青。路過個小農莊掛了牌子在賣。一條小路進去,過一座綠樹掩映的小橋來到房前。門口近處種一片花草果木,遠處有個池塘,幾隻鴨子拍拍翅膀從水裏蹣跚走出來。一片田地遠處是個幾十米的小山包(這整個山都是這家的),到得山上遠近山水景色一覽無餘。
出得門來,太太說,這地方真好,退休了住著,種點菜,自家的井水,再往後,。。幹脆埋[
閱讀全文]